1、期末复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鸦片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侵略与对抗、中西社会冲突的帷幕,中国从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变化。鸦片战争爆发于( )A. 1840 年 B. 1856 年 C. 1894 年 D. 1900 年2.“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中国的首都”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占领”(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 B. C. D. 3.“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归于尽。”有此场景的史实是(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黄海大战 D.义和团运动4.某同学将课本
2、内容整理如下,其中“康有为”适合填写于哪一横线处?( )为走救国路, A 多次上书不做亡国之君, B 下诏变法反对变法维新, C 发动政变以血唤醒民众, D 慷慨就义5. 1902 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老木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老金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老德说:“我家现住在东交民巷。”赵老刚说:“我在总理衙门当过差 。” 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说谎人是( )A王老德 B李老金 C张老木 D赵老刚6.古城南京是中国历史的一位特殊“见证者”,它见证了( )中华民国的建立 五四运动的爆发 日军大屠杀 蒋家王朝的覆灭A. B. C. D.7.学习了辛
3、亥革命一课后,归纳孙中山的重要革命活动是“从国外起步到南京结果”,并按其关键活动地点梳理成线,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A檀香山东京南京 B檀香山武昌南京C东京檀香山南京 D东京武昌南京8.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以下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五四运动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谭嗣同英勇就义A B C D9.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的词语( )A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B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光明前途 良好开端 D科学发展 高举旗帜10. 2017 年有许多周年纪念事件定格在时间轴
4、上,留下了永恒的记忆。1927 年应该是( )A黄埔军校建立 B中共一大召开 C南昌起义 D会宁会师11 下列人物与抗击日本侵略有关的是( )邓世昌 康有为 彭德怀 李宗仁A B C D12.1936 年 12 月 13 日的解放日报上发表了张杨发表对时局宣言的新闻报道(见右图)。该新闻报道的是( )A.七七事变爆发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C.西安事变爆发D.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3.1840 年以来中华民族总是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遭到失败,而在抗日战争中全民族团结一心在血泊和瓦砾中奋争,共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下列史实能体现这段话含义的是(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地道战 华侨为抗战捐飞机 A
5、. B. C. D. 14.学习历史要求我们思考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以获得合理的历史解释。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因 果A 南昌起义爆发 清王朝土崩瓦解B 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 东北三省完全沦陷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D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中国民族工业处于崩溃边缘1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幸福,浴血奋战,威震敌胆,下列军事行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渡江战役 南昌起义 平津战役 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 百团大战A B C D16.1899 年,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了江苏南通大生纱厂。初期,厂子有长足发展;一战
6、期间,又进一步发展;一战后,纱厂屡遭挫折,最后被吞并。对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最合理的解释是( )A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早出现民族工业 B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C近代的中国民族工业难以得到正常发展 D张謇挣来的钱用于兴办学校等教育机构17.报纸、杂志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进行舆论宜传的重要工具。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刊B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C陈独秀等以新育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D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18.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人民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其中由聂
7、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一首歌曲振奋了民族精神,它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曲是( )A松花江上 B黄河大合唱 C游击队之歌 D义勇军进行曲19.近代中国海禁大开,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在 20 世纪 20 年代初北京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A出行可以乘坐火车 B在咖啡馆喝咖啡C可以看到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D用电报和亲友联系二.非选择题20.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自强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 分)
8、材料一 1840 年至 1901 年短短的几十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 自强的中国人进行了近代化探索,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等历程道路艰难曲折。(1)1840 年至 1901 年,西方列强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什么条约的签订时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条约中的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3)为寻找救国之路,中国在五四运动前在政治领域经历了哪两次近代化的探索?(4)通过对中国近代史列强的侵略与
9、中国人民的抗争一章的学习,给你的最大感悟是什么?21.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材料二 19271937 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摘编自内战百科九一八事变纪念碑(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
10、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材料三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2.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中西文明碰撞下的近代中国步入近代(1)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使中
11、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是什么?经济工业化(2)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写出其在上海创办的民用工业一例。变革政治民主化 (3)20 世纪初,以“民国”取代“帝制”的政治革命的名称是什么?思想科学化(4)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的名称是什么?社会生活的变化(5)社会习俗的变化深刻反映出时代变迁,请举一例说明。23.创建人民军队、坚持领导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之一。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A B C 材料二 8 月上旬,国共双方达成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并设总指挥部。8 月
12、25 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材料三 (解放战争时期)经过一年的作战,人民解放军的实力大大增强,中央军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决定实施战略反攻,把战场开辟到国民党统治的地方去。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后,经过一年的内战和外线作战,使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据中国历史(中图版)八年级上册整理(1)材料一中,图 A、B、C 分别描绘的场景分别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2)依据材料二,红军改编表明第几次国共合作正在形成?改变后担任八路军总指挥的是谁?(3)依据材料三,人民解放军揭开全国战略反攻序幕的重大军事
13、行动是什么?战略决战中首先发起的战役是什么?参考答案:1.A 2.D3.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1894 年 9 月,“致远号”管带邓世昌率爱国官兵在黄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为国殉难。故选 C。4.A 解析:联系戊戌变法的内容,上书的人物是康有为,下诏变法的是光绪帝,发动政变的是慈禧太后,慷慨就义的是谭嗣同。故选 A。5. A6.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辫析能力。1912 年,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1919 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1937 年,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1949 年 4 月,南京解放,蒋家王朝覆灭。故排除 A含选项,C 正确。7.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1
14、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 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1912 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所以 A 正确。8. D 9. A10.C11. D12.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辨析能力。从图中标题“张杨发表时局宣言”可判断出该新闻与西安事变有关,所以 C 正确。13.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由题干中“全民族团结一心在血泊和瓦砾中奋争”信息,可判断、四项均符合题意,所以 D 正确。14. C 15.B 16. C17. A 解析:申报是在上海创办的,所以 A 表述有误。18. D19.C 解析: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于 1931 年,由“20 世纪
15、20 年代初”时间限制词,可知 C 不可能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20.答案:(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分)(2) 南京条约 、 辛丑条约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 分)(3)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4 分)(4)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要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言之有理即可)(2 分)21.答案:(1)黄埔军校(1 分)。成果:创办黄埔学校,培养大量军事和政治人才;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2 分)(2)背景:中国的内战(或蒋介石对红军的“围剿”)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2 分)后果:东北三省全部沦陷。(1 分)(3)标志:西安
16、事变的和平解决(或西安事变)。(2 分)胜利原因:全民族的抗战(或人民战争,);国共两党的合作。(4 分)(4)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2 分)22.答案:(1)鸦片战争。(1 分)辛丑条约。(2 分)(2)洋务运动。(1 分)轮船招商局。(2 分)(3)辛亥革命。(2 分)(4)新文化运动。(2 分)(5)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停止缠足。废除有损于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呼,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答出任何一项即可)(2分)23.答案:(1)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3 分)(2)第二次国共合作 朱德。(4 分)(3)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辽沈战役。(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