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泸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泸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泸州市四川省泸州市 2021 年中考语文试题年中考语文试题 第第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 ,共共 6363 分分) )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25 分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 1 一 3 题。(10 分) 材料一 天问一号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总重量达 5 吨。它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一种火星探 测器,主要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2020 年 7 月 23 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 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2021 年 5 月 15 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 功着陆于火星南部预选着陆区,为更多的科学
2、探索带来了希望。 材料二 人类探测火星已有 60 年,经历了几个阶段。在早期阶段,由于技术不成熟,人类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只能从火 星远处飞掠而过,探测器飞行上亿公里只为那惊鸿一瞥,探测手段极为有限。等到技术水平相对成熟才有了人 造的火星卫星,人类才得以对火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最后才是难度更为巨大的着陆与巡视探测。而天问一 号一次性完成了环绕、着陆与巡视三个重要步骤,可见其技术难度之高。 在深空探索领域,美国的技术确实排在第一位,这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美国的海盗号探测器由轨道飞行器 和登陆器组成,没有火星车,也就是说没法进行巡视。其中轨道飞行器也就是我们说的环绕器,重 2.33 吨,登 陆器重 1
3、.2 吨。我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着陆器与巡视器共 1.3 吨,环绕器 1.2 吨,加上 2.5 吨的推进剂, 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重量达到了 5 吨。而最重要的是,我们有重 240 千克的巡视器(火星车),对着陆过程要求非 常严格,这要求着陆器在着陆过程中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这是当初的海盗 1 号在着陆过程中没有经历过的,两 者在技术上也是无法比较的。不可否认,超高难度的绕落巡一步到位,天问一号的探测任务是人类探索火星历 史上复杂度最高的,技术含金量不言而喻。 在奔往火星的过程中,天问一号探测器一直处于高速状态,要先制动才能进入火星环绕轨道。在着陆之前, 必须先将火星探测器的速度降下来。我国根据
4、探月工程积累下来的经验,通过四个阶段将探测器降落到火星 表面。第一个阶段是气动减速阶段,将探测器的速度 从每秒 4.8 公里减速到每秒 460 米;接下来,探测器打开 降落伞,将其速度进一步降低至每 秒 95 米;随后进入动力减速阶段,利用反推火箭产生推力进一步减速,将探 测器的速度降低至每秒3.6米;最后一个步就是悬停避障阶段,这个过程是在最后剩下的100米高度的位置进 行的。在这一过程中,探测器悬停在 100 米高度的位置对火星表面进行进一步观察, 看看火星表面是否有一 些大的石头或者坑,有的话需要避开它,以确保探测器安全平稳着陆火星表面,以上的这些操作完全由天问一 号自主进行。在这样高起
5、点高难度的挑战下,一次 性完成三大任务,是世界航天史上的首例。 天问一号绕落巡三步全部圆满完成,这个技术水平要比美国的机遇号、勇气号强一 些,但是比好奇号还是 要差一点儿。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与欧空局、 俄罗斯或其他国家相比呢?其实俄罗斯从苏联时代就开始探 测火星了,前后差不多有 20 次,不过可惜的是一次都没有完全成功过。欧空局在此之前有过两次任务,但在着 陆器着陆火星过程中都失败了。所以天问一号的成功着陆与巡航,标志着我国的火星探测技术已跻身世界前 列。 1.请根据材料一中划线句的内容,为“天问一号”下定义。要求:内容完整,逻辑严密, 不超过 60 字。(3 分) 2.材料二的说明对象
6、及其特点是什么?第段为何要提及美国、俄罗斯和欧空局?请简要回答。(4 分) 3.下列句中加点词可否删去?请简述理由。(3 分) 其实俄罗斯从苏联时代就开始探测火星了,前后差不多有 20 次,不过可惜的是一次都没有完全成功过。 (二)阅读下列文章,完成 4 一 7 题。(15 分) 艾叶又飘香 余雪云 那时候,日子过得穷,一年也就过这两个节:端午节、春节。说起来,那种对节日的期待和期盼呀,其实是潜藏于 梦里梦外的,让小小的我心里充满了各种憧憬和盘算。 当然,盘算最多的是吃,那个馋劲儿呀,都馋到梦里去了。 最可恨的是,每每梦到吧唧吧唧吃得正香时,总会被大人叫醒,或被野狗吠醒,反正没有一次能顺利地畅
7、淋漓地 吃个痛快,令人特 别沮丧。 不过,“初一糕、初二桃、初三棕、初四艾、初五划龙舟”,那来自乡野山村的童谣, 我倒是记得牢牢的。日子 也的确像童谣唱的,从五月初一至初五端午节,每天都有仪式感。 比如做发糕,首先要磨好米浆,加糖、加发酵粉等候华丽蜕变。随之,奶奶开始做准备工作了,往锅里注入一大 锅水,将笼屉洗净垫上一块大布巾,架在大锅上,水烧开后倒入米浆盖好锅盖,蒸笼的周围用毛巾包裹严实以免 漏气,这样蒸 40 分钟左右,发糕差不多熟了。这时奶奶会用手扇一扇热气腾腾的蒸笼,然后拿双筷子往发糕一 戳,凑近眼前一看,筷子上没粘到东西就说明发糕熟了,再往发糕面上撒些黑芝麻点缀一下,发糕便一下子生动
8、 起来, 像白雪公主的黑眼睛眨呀眨地向外张望。 由于大人们白天都在忙其他的事情,所以,通常选在晚饭后蒸发糕。当天晚上,孩子们哪里也不去,就待在厨房 里等,困了就躺在厨房的凳子上或趴在厨房的任意角落打盹儿,等吃到发糕时大概都晚上十点了。对闹腾一天 的孩子们来说,这个时间除了嘴巴能动,我估计身上其余的功能都已经睡着了,当大口大口的发糕被动地吞进 了肚子后,唯一能感觉到的是舌尖被烫得火辣辣的。 这是初一。初二是吃桃子的习俗日,我至今不知道吃桃子的缘由。记得有一年端午节前,爷爷和奶奶到泉州看 望伯公,从泉州带回的水蜜桃,个儿大皮薄,水分多,口感酸甜适宜。 一个桃子估计有半斤多,吃上一个,小小的肚 子一
9、下子变得圆滚滚的。那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桃子。 初三是包粽子。粽叶是自家房前屋后的竹林里摘的,新鲜清甜。绑粽子的绳子是棕树叶,棕树叶要提前到山上 去割取,晒后备用。 棕树的叶子像一把大大的蒲团扇子,用时要提前泡软,用锥子把棕叶划拉成一条条细细的丝 线。 一把棕树叶大概可以包五六斤的米馅儿。 那时候,粽子的馅儿比较单调,要么纯糯米加碱,要么糯米加黑豆, 当时对大家来说已经算是人间美味了。 包粽子是母亲的强项,母亲手很巧,包的粽子非常精致、 结实,而且形状 各异:像羊角、 像荷包;有四角粽、 三角粽、 菱形粽。 然后用野生的薄荷头同粽子炖在一起,整个厨房香气扑鼻。 薄荷香、艾叶香、竹叶香、棕树
10、香、糯米香,还有柴火香,闭上眼睛,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厨房里还是在原始森 林里。端午节前,母亲会买些彩线,找些碎布头儿给孩子做老虎、荷包、香囊之类的小玩意儿,再用五彩丝线卷 边点缀,然后戴在孩子们身上,这些小饰品有时也成了我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炫耀的资本。 渐渐地,我也学会了做 各种各样的小挂件。(据民间传说,用五彩线系臂跟龙的文化习俗有关) 初四的早上,父亲会早早拿着镰刀去割午时草,什么菖蒲、艾叶、薄荷等。太阳升起来时,父亲已经把菖蒲和艾 叶挂在门上了,满堂飘香,父母还不忘对孩子们说道:初四这天要起早,才会更聪明伶俐的。其实,过节这几天, 期待、兴奋、嘴馋,根本不可能睡懒觉。五月初五端午节,按家乡
11、的惯例,中午饭吃炒面、扁食、鸭蛋(取用中 午 12 点的古井水,放入午时草煮,据说这样煮的鸭蛋颜色橙黄鲜艳,有辟邪、祛湿气、祛风寒等功效)。炒面和 扁食是莆仙的特色食品。记得有一年端午,家里没钱买肉,只好包素馅儿的扁食,用紫菜、花生、豆腐、葱头剁 成馅儿,没想到没有肉参与的扁食,居然特别好吃,成了我记忆里的风味美食,也成了我几十年抹不去的乡愁。 吃好午饭,母亲会搬来大木桶倒入用午时草煮的水给孩子们沐浴,然后给孩子们换上新衣服。 端午节有新衣服, 在那个时候是很奢侈的事情,那是个什么都凭票的年代,买布是凭布票去买,然后请裁缝师傅到家里来做新衣 服, 孩子们添的所谓新衣服,无非就是一件小碎花短袖衫
12、,一条小短裤之类的。 这对于小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高 兴的事。接着,母亲还给孩子们的额头上都画个“王”字,腋下也涂抹些雄黄,(这些都是民间习俗的传承,都与辟 邪、辟疫说法相关)完成仪式后,孩子们便跟着村里的大孩子或大人去木兰溪边看龙舟比赛。 雷雨刚过,木兰溪的水面比往常开阔了许多,水面激流飞跃,非常壮观,一年一度的龙舟大赛就在这里举行。竞 渡的龙舟高高地挂起一面面红旗,从柳荫深处的水面出击。鼓声像春天的雷电,冲破烟雾,劈开波涛,直奔远处 夺标目的地。 围观人群的欢呼声震天动地,有惊退万人争战的豪气。 小孩子呢,其实就是去看热闹的,享受着那 种节日特有的快乐。 4.请简要回答第二自然段中的童谣有何
13、作用。(3 分) 5.文中划线句在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上富有特色,请简要赏析。(4 分) 6.有人认为,文中三处括号中的内容太啰嗦,应该删除,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4 分) 7.本文标题为“艾叶又飘香”,作者却用大量笔墨写了与艾叶无关的内容,是否文不对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 分) 二、古诗文阅读。二、古诗文阅读。(31 分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8-11 题。(17 分) 【甲】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
14、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 三声泪沾裳。” 【乙】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15、,更有痴似相公者。” 【丙】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 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 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 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去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
16、照城郭,汶水、 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 然。 戊中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 或否,毕皓驳色,而皆若偻。 8.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B.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C.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D.世皆谓之天门云/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泸州市 2021 年中 语文试题 答案

文档标签
- 语文试题
- 四川省泸州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 四川省广元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四川省泸州市蓝田中学
- 四川省泸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 四川省泸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1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数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 四川省泸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 四川省泸州市2021年中考历史解析版
- 2021年四川省简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四川省泸州市2017年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四川省泸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四川省泸州市2021年中考英语试题解析版
- 2018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四川省泸州市2021年中考数学全真模拟试卷一含答案
- 四川省泸州市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1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四川省眉山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四川省泸州市2018年中考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四川省自贡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85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