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前复习重点知识点高频考点总结归纳整理笔记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185721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4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前复习重点知识点高频考点总结归纳整理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前复习重点知识点高频考点总结归纳整理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前复习重点知识点高频考点总结归纳整理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前复习重点知识点高频考点总结归纳整理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前复习重点知识点高频考点总结归纳整理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学校情景中的学与 2.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 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 学习的基本理论; 各种类型的学习; 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 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 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 3.3.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 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 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2、; 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4.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 从 1903 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 20 世纪 80 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创时期(1903 年20 世纪 20 年代):主要是桑代克理 论占据统治地位,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 过渡时期(20 世纪 30 年代50 年代):体系越来越宠杂, 但无真正突破; 发展时期(20 世纪 50 年代80 年代):发展显著,出现 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 、 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 出”掌握学习”的理论; 布

3、鲁纳: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 加涅: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分类的权威; 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 的理论; 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专家,1974 年与富 斯特合著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 5.5.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 学和教的问题成为中心问题; 认知心理学深入学和教的研究之中; 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 统一;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增加。 6.6.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具有严肃性、严格性、严密 性 观察法: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

4、动的表现; 调查法: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 活动; 教育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已取得的显著成绩和丰 富的经验,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总结; 自然实验法: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 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 表现; 实验室实验法: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中,按照研究 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 的表现; 临床个案法:对学校学与教的个案作祥尽的观察、评 量与操纵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第二章 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 第一节第一节 对学校教育的心理学认识对学校教育的心理学认识 一、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教育与学校教育: 教育是培养

5、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必须从促使个体心理发 展入手。 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系统地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一切方 面。 学校教育特指在课堂情景中主要通过上课完成的教育。 二、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影响二、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影响: : 学校教育过程的核心或实质就是塑造或改变学生的个 体经验组织或认知结构。 影响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个体的社会化:指个体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 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及适应社会能力 的过程。 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 现代教育的两条基本发展趋势:终身教育;自我教 育 三、教学与课三、教学与课: : 什么是教学:指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 制度。 什么是课

6、:是教学的基本单位,指在一定时间内,教师 和学生相互作用达到教育目的。它包括三个要素:一段 时间、教师和学生、师生相互作用。 有效教学的指标: 清楚而明确的组织教材; 清晰的阐述学习目标; 有目的地选择和安排适当的学习活动; 学生从事创建性的活动; 师生均有方向感; 有令人愉快的气氛; 有对工作的严肃认真感;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尊重; 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第二节第二节 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师 一、学生群体心理特征一、学生群体心理特征: : 学生及学生群体学生及学生群体: : 1.正式的学生群体:指根据上级正式文件或学校内部规 定而建立的各种学生群体组织; 学生班集体具有育 人的目的性;组织的

7、指令性;成员发展的相近性; 活动的整体性和独立性相结合;伙伴关系的平等性; 教师的影响性。 优秀学生班集体的形成过程:组建、形核、形成、发展。 2.非正式的学生群体:指既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 批准,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 非正式学生群体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空间因素、类 似性因素、需要的互补性、仪表; 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类型:正面型、消极型、中间型、 破坏型; 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群体内部的一致性、情感的 依赖性、有较突出的领袖人。 怎样了解非正式学生群体怎样了解非正式学生群体: : 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 填写调查表(问卷); 根据调查结果制出矩阵表; 根据矩阵表绘制网络图。 怎

8、样看待和处理学生非正式群体怎样看待和处理学生非正式群体: : 承认,了解,研究它,因势利导,正确处理,引导其发挥积 极作用,限制和消除其消极作用,避免出现破坏性后果。 利用非正式学生群体特点增强正式学生群体素质; 精心做好消极的非正式群体成员,特别是领袖的工作, 以限制其消极作用,争取转化为积极作用; 对破坏性团伙,坚决拆散。 二、教师心理二、教师心理: : 教师角色教师角色: : 角色是社会生活中所经常进行的那些典型行为的概括。 教师角色:教员;学生模仿的榜样;课堂管理者; 办事员;团队活动领导者;公共关系人员;学习 与学习者;社会心理工作者和临床心理学家;父母; 权威人物。 教师对学生的期

9、待作用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作用: : 美国,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 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 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的进步。 教师管教学生的误区教师管教学生的误区: : 对学生言行的要求不当; 以大量繁琐的重复或无效的活动取代有效的学习; 过高估价奖励和惩罚的作用; 缺乏处理问题行为的技巧; 课堂上的课堂上的”讲台效应讲台效应”: : 课堂上,台上台下师生虽处同样的客观情景,但其心理 感受却各不相同,如台上老师扫视学生,自己并不觉得 在刻意盯着听讲者,但每位听讲者可能感到老师在专门 看自己。 教师角色的心理特征教师角色的心理特征: : 热爱学生

10、,期望学生健康成长; 意志坚定,善于支配感情; 学习兴趣浓厚,提高自己的愿望强烈; 思维灵活,注意客观分析; 观察敏锐,善于了解学生合格教师的心理品质: 1.教师应具备的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组织班集体 能力;了解或研究学生及进行家长工作能力。 2.表现在情感、意志及其他方面的能力:忠诚教育事 业,稳定的专业气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师生和同事 关系;要有耐心和信心;乐观、活泼的信格;公正 不自私。 优秀教师的品质和技能优秀教师的品质和技能: : 优良的课堂教学行为;理解学生。(虚心、敏感性、 移情作用、客观性);与学生的有效交际;理解自己。 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学生心目中的教师: :理想的理想的;

11、;最不欢迎的最不欢迎的: : 教师教学中的不良习惯教师教学中的不良习惯: : 课堂师生交往的心理学策略与技巧课堂师生交往的心理学策略与技巧: : 1.课堂师生交往的性质和特点: 是一种正式交往;是一种代际交往;是一对多式 交往; 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心理学原则: 不要把教师的需要理解为学生的需要,不要把教师的 焦虑和不良情绪转移给学生,防止对学生的偏见; 创造安全而温暖的课堂气氛; 正常的师生关系要有分寸,应以公认的渠道为限。 3.课堂师生正常交往的教师条件。 4.课堂的促进师生交流的技巧。 5.课堂交往障碍:课堂语言障碍;课堂交往中的心 理障碍;角色地位障碍;交往技能障碍;课堂结构 障碍;

12、 第三章第三章 教育目标和教师发展的心理学分析教育目标和教师发展的心理学分析 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的目标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一、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 现代学校教育应支持的普遍价值观: 承认与社会相结合的人权;重视社会公正和民主参 与决策及国家事务的管理;对文化差异和文化多元性 持理解和宽容态度;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精神;事 业心;创造性;尊重男女平等;对环境保护和可持 续发展要有责任感。 学习的四个层面:自尊;生活技能培训;学会怎样 学习;具备特殊的学术能力、体能和艺术能力。 学习的三重目的:学习技能和有关特定科目的知识

13、; 培养综合概念技能;培养个人技能和态度。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目标的三个基本支柱: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 二、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二、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 : 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猜测的价值和改进的可能性; 发展学生运用”思想”解答问题的信心; 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进力,引导学生独自运用各种题材; 培养”经济地使用思想” 。 发展理智上的忠诚。 第二节第二节 教师发展的方向教师发展的方向 一、教师的责任一、教师的责任: : 现代社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1.对师德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有事业心、责任心、进 取心)。 2.对教师的能力和作风提出了全新的富有时代色彩的 要求。(要有参与意

14、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高尚的 情操、丰富的想像力)。 二、未来学校中的师生关系二、未来学校中的师生关系: : 1.教师更多的是作一名向导和顾问; 2.并非全部教育都在学校中进行。 三、教师发展的专业化和人性化方向三、教师发展的专业化和人性化方向: : 专业化:不但要胜任所担任的教学工作,具有相关学 科的较高专业素养和能力,更能知道怎样了解、关心和 教育学生,怎样利用和协调各种主客观条件,以创设适 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有利环境。(即专业能力)。教师 应遵循符合其职业的道德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在思想 和行为上作学生典范(即职业道德)。 人性化:立足全面育人的需求,形成更具人情味的新人 道主义态度。

15、(爱护、关心、体贴)。 第三节第三节 教学目标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教学目标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 一、有关概念和背景一、有关概念和背景: : 教学过程:指通过师生相互作用,使学习者的行为朝着 教学目标规定的方向,产生持久的变化的过程。 教育目标群体系: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学 习目标。 学习目标: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作什么的一种明 确的、具体的表述(也称行为目标)。 泰勒,当今学习(或行为)目标之父。 二、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二、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 : 启动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激励作用=效价 期望;聚合功能 三、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三、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 : 价值性标准:指目标对于需要满

16、足的意义; 可能性标准; 低耗性标准; 丰富性标准; 就高性标准。 四、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四、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 马杰,1962 年,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提出学习目标三 要素: 说明具体的行为;(做什么)。 说明生产上述行为的条件;(怎么做)。 指出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做得如何)。 改进的学习目标描述:(A,B,C,D 模式学习目标)。 明确教学对象;(Audience)。 通 过 学 习 后 , 学 习 者 应 能 做 什 么 , 即 行 为;(Behaviour)。 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即条件;(Conditions)。 规定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Degree) 五、教

17、学目标的具体编写方法五、教学目标的具体编写方法: : 对象与行为描述: 行为的描述应具有可观察特点; 描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动宾结构短语。 条件的表述: 条件是指学习者表现为当时所处的环境等因素。 包括:环境;人;设备;时间;信息;问题的 明确性。 标准的表述: 标准是指作为学习结果的行为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 据。(标准要具有可测性)。 六、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六、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一般将教学目标分类为:认知的情感的、心因动作的 认知的教学目标分类: 1.知识(了解、对信息的回忆); 2.理解(用自己语言解释信息); 3.应用(将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4.分析(分解知识,找出之间的联系

18、) 5.统合(将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整体); 6.评审(根据一定标准判断)。 情感的教学目标: 柯拉斯沃的分类法:情感的教学目标五个程序 1.接受;2.反应;3.评价;4.组织;5.价值的性格化。 心因动作的教学目标 1.整个身体的运动;2.协调细致的动作;3.非语言交 流;4.言语行为。 第四章第四章 认知和社会发展与教育认知和社会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原理 一、发展的概念一、发展的概念: : 发展是指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 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机能构造上的变 化过程。(发展是不可逆的)。 成熟主要是指由于受遗传制约的强烈内部过程的变化 而产

19、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成熟是指生理上的)。 二、发展的方向与顺序二、发展的方向与顺序: : 身体运动的发展方向具有同神经成熟方向一致的梯度。 从控制靠近头部的运动向着控制更远的脚步发展,叫头 尾梯度。 从身体的中心部向末梢部发展,叫近末梢梯度。 三、发展的一般趋势三、发展的一般趋势: : 综合的分化:发展的最本质的倾向表现为分化与整合 的过程。 平衡化:各个活动和认识彼此联系整合成为一个整体 而系统化后,个体的动作就逐渐取得了相对稳定的平 衡。 概念化:儿童的动作逐渐不受个别的具体状况支配, 能概括地、抽象地运算课题情境所包含的种种因素间的 功能关系。(有动作表象、映象表象、象征表象) 社会

20、化: 个性化: 四、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四、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 遗传与环境: 对一切的机能发展可以直接观察测量到的,都是由遗传 素质同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产生的反应。 环境是作为实现遗传因素的阈限值而起作用一种因素。 成熟与学习: 在发展中,成熟是第一位的决定因素,成熟条件不具备 的学习是无效的。 “印刻”说明经验和学习对于发展过程具有重大的影响 力。(洛伦茨)。 社会环境因素: 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要作用,表现在: 能充分利用儿童作用的遗传素质,对其心理发展施加 积极影响; 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 有选择性的; 能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

21、方向和水平 。 主观能动性因素: 五、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五、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 乳儿期(0-1 岁) 婴儿期(1-3 岁) 学龄前期(3-6,7 岁) 学龄初期(6,7-11,12 岁) 学龄中期(11,12-14,15 岁) 学龄晚期(14,15-17,18 岁)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稳定性(并不经常发生根本 变化);可变性(并非固定不变和完全相同)。 可变性是绝对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第二节第二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及教育意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及教育意义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基本原则一、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基本原则: : 人从他过去的生物方面继承了两种的行为倾向 组织:促使

22、过程系统化和组成连贯的倾向;适应:调 节环境的倾向。 平衡:是一个自我调节机制,有助于成长中儿童的世界 概念趋于连贯稳定,使经验中的不一致性成为可理解的 东西。 同化:儿童供以使新感知事物或刺激事件与现有的行为 模式,即图式一体化过程。同化不是导致一个人的图式 的变化,而是给原图式增添新的内容。 顺化:当遇见的刺激不能与儿童原有的图式配合时,儿 童就会求助于顺化,即改选原来的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 以适应这个图式。顺化可导致人的图式的发展产生变 化。 同化说明成长,是量的变化,顺化说明发展,是质的变 化。 二、认知发展的分期二、认知发展的分期: : (一)感觉运动阶段(0-2 岁): 认知活动的

23、建立于感官的立即经验上,主要心智活动为 感官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二)思维准备阶段(27 岁): 开始以语言或符号代表其将经验的事物,其认知活动为 身体的运动与知觉经验。 (三)思维阶段(711 岁): 能从具体的经验或从具体事物所获得的印象作合乎逻 辑的思考。(使用的操作法为综合、追溯、组成)。 (四)抽象思维阶段: 思考为假设与演绎的; 思考为命题的思维; 思考为组合性分析。 三、皮亚杰儿童心理认知发展论的教育意义三、皮亚杰儿童心理认知发展论的教育意义: : 心理及教育测验专家可据此编制新的智力测验; 课程专家应据此设计各级学校的课程; 教师可据此配合教学与学生的智能。 第三节 艾里克森的

24、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教育意义 一、艾里克森论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一、艾里克森论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 :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核心理论是新生论原理。 二、心理社会性的各个阶段二、心理社会性的各个阶段: : 1.信任对不信任(01 岁); 2.自主对羞怯,怀疑(23 岁); 3.主动对内疚(45 岁); 4.勤奋对自卑(611 岁); 5.同一性角色混乱(1218 岁); 6.亲密和团结对孤立(成年初期); 7.创造性对停滞(成年中期); 8.完善对厌恶和绝望(老年期)。 三、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期理论的应用三、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期理论的应用: : 与其对不良人格防微杜渐,不如积极培养健全的人格:

25、从婴儿开始,依次培养信赖的人格,发展自动的人格;发 展主动的人格;激励勤奋的人格;发展安全的同一性;发 展亲切近人的人格;提供享受完整人生的环境。 第四节 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论 一、道德发展的由来一、道德发展的由来: : 柯尔柏格指出道德发展为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 道德经验重于道德环境。 二、道德发展的分期二、道德发展的分期: : 认为道德发展是从特殊到一般,从自我中心和关心直接 事物到基于一般原则去关心他人的福利进行的。 (一)水平 A:前习俗阶段: 第一期:惩罚与服从的定向;第二期:操作与关系的倾 向。 (二)水平 B:习俗阶段: 第三期:人际关系与认同的定向;第四期:权威与社会权

26、力控制的定向。 (三)水平 C:后习俗阶段: 第五期:社会契约合法定向;第六期:普通的道德原则倾 向。 三、柯尔柏格道德发展理论的应用三、柯尔柏格道德发展理论的应用 1.有效的道德教育或品德陶冶必须根据各时期道德观 念发展的特征而实施; 2.早期儿童教条式的说教,忽略儿童对权威的看法与需 欲的满足,易造成道貌岸然实则功利横行的现象; 3.不要”亡羊补牢”,而应”趁热打铁” 。 第五章第五章 学习基本的理论学习基本的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学习理论是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 一、什么是学习一、什么是学习( (潘菽潘菽):): 广义:学习是人及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的

27、过程。 狭义:特指人类的学习,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 介,自觉地,积极地,主动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 程。 学习特点: 1.学习要有变化的发生。(内隐的:认知心理派,外显的: 行为主义派)。 2.学习导致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导致的变化本身并不是由成熟或先天的反应倾 向所致。 4.学习导致的变化本身并不具备价值意义,学习并不等 于进步。 5.学习是行为变化的过程,而非仅指学习后表现上的结 果。 学习可能等于表现,也可能小于或大于表现。 第六章第六章 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 第一节第一节 学习的迁移学习的迁移 一、什么是学习迁移一、什么是学习迁移: : 是

28、一种学习对另一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表现在知 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形成方面,也表现在学习方法和学习 态度的相互影响方面。 二、学习迁移的种类二、学习迁移的种类: : 1.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2.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 3.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4.逆向迁移:后继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5.垂直迁移:难易不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又 分由下至上和由上至下两种)。 6.水平迁移:难易相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如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学习迁移的简单测量三、学习迁移的简单测量: : 四、学习迁移现象的理论解释四、学习

29、迁移现象的理论解释: : 1.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 才能产生。(其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2.共同要素论:一种学习之所以能促进另一种学习,是 因为两种学习具有完全相同的要素,学习迁移的产生与 共同要素关系密切,且大致成比例。(桑代克)。 3.概括化理论: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则 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贾德)。 4.关系理论:认为顿悟情景中的一切关系是获得一般训 练的根本东西。(苛勒)。 五、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五、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 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学习材料的性质; 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4.原学习熟练和理解程度;

30、 5.年龄特征; 6.智力水平(即概括水平和分析能力); 六、学习迁移的促进六、学习迁移的促进: : 1.合理的安排课程与组织教材; 2.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 3.课内课外练习结合,提供应用机会; 4.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如防止功能固着现象,指导使 用比较方法等); 5.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如要有良好的心态,克服 定势思维)。 第二节第二节 学习的保持和遗忘学习的保持和遗忘 学习从侧面看分为:学习(即识记)、保持和再现(即回忆 和再认)三个阶段。 一、传统的遗忘和保持理论一、传统的遗忘和保持理论: : ( (一一) )遗忘的主要规律遗忘的主要规律: : 1.遗忘和保持曲线:德国,艾宾浩

31、斯,用无意义材料进行 保持进程的研究表明,保持率最初急剧下降但渐趋稳 定。在学习 1 小时后,仅保持 40%左右,一天时,降到 2/3,6 天后,趋于 25%左右。 2.保持内容的质变和歪曲: 刚学到的事物,在记忆上是一个整体,经过一段时间后, 逐渐分解为片段,回忆时需重组片段,但会用旧经验中 类似的记忆片段填补间隙。(如画蛇添足,美女传成猪八 戒)。 3.记忆恢复:即学习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得的保持量比学 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还高的现象; ( (二二) )遗忘产生的原因遗忘产生的原因: : 1.生理原因; 2.记忆痕迹衰退(即消退理论); 学习会改变中枢神经系统,除非定期地使用复述信息, 否则这种

32、信息就会逐渐衰退,直到消失; 3.干扰:随着日益增多的新信息输入和归类,提取线索 就越困难,因为相互之间存在干扰; 干扰包括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指以前学的内 容干扰以后学的内容,倒摄抑制指以后学内容的干扰以 前学的内容。 ( (三三) )克服遗忘的传统策略克服遗忘的传统策略: : 1.注意营养和健康,防止大脑创伤和心理障碍。(即要有 健康的身心)。 2.加强记忆信心,提供愉快的学习经验。(即要自信、主 动)。 3.理解记忆,合理记忆。 4.复习。 5.过度学习:即在达到最低限度领会后,或达到勉强可 以回忆的程度后,对某一课题继续学习。 6.记忆术:即通过表象化、结构化和组块化来提高记忆

33、 能力。(有环境联结法,连锁法,数文变换法)。 二、动机遗忘理论二、动机遗忘理论(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 ,也称压抑理论也称压抑理论):): 即认为对自己很重要的信息易被记住,而对自己可能引 起痛苦或不快的信息就不大可能记住。 三、记忆信息加工模式理论三、记忆信息加工模式理论: : (一)三种记忆转化模式: 阿特金森-希弗林模式:记忆信息加工模式由感觉登记 (或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结构成分组 成: 编码:指把短时记忆信息改变成为容易加工和接受的形 式的过程。 组块:指在记忆过程中把许多小单位组合成较大单位的 信息加工过程。 检索:经过编码组织过的信息,可按一定规律进行提取。 (二

34、)加工水平模式: 克雷克-洛克特模式: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仅仅是不同 加工水平上的差异,记忆随着加工的深度而增长,记忆 是一个加工的连续体,而非一系列不同的阶段。 四、有意义保持与遗忘理论四、有意义保持与遗忘理论: : (一)同化论关于有意义保持和遗忘的基本假定: 1.新观念 a 同原有观念 A 相互作用的产物是 Aa; 2.学习的早期保持阶段:AaA*a(即 A和 a可以分 离),在后期保持阶段 a的分离强度逐渐下降,达到某个 阈限值后,不能利用,即不能回忆和再认,遗忘便产生。 即 a还原为 A了。 3.认知的组织原则:认知的简化。 (二)两种有意义遗忘(还原)的过程: 1.下位学习中的遗忘(

35、还原)过程: 2.上位学习中的保持和遗忘过程: (三)有意义遗忘的利弊: 1.对下位学习的利弊: 2.对上位学习的利弊: (四)影响有意义遗忘的主要因素: 1.学习阶段的因素:原有的认知;学习的态度;学 习者的个性;学习的速度和方法。 2.保持阶段的影响因素:学习的稳定和清晰性;新 旧知识联系非人为性;新旧知识的联结方式。 3.再现阶段的影响因素:情境(是再认还是回忆); 学习者再现时的态度。 (五)有意义遗忘理论的应用(即意义): 1.解释认知按层次组织的趋势: 有意义遗忘理论揭示出两条原则:新的观念向旧的稳 定的观念还原;较具体的观念向概括程度的观念还 原。 由下到上的知识组织形式叫逐渐分

36、化,各种观念之间的 联结叫综合贯通。 2.解释和证明有意义保持的优越性; 3.解释记忆恢复现象; 5.解释呈现材料与回忆材料的差异。 第三节第三节 认知结构与迁移和保持认知结构与迁移和保持 一、什么是认知结构一、什么是认知结构: : 一般指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广义的是指某一学习者全部 内容和组织,狭义的是指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内 容和组织。 二、认知结构变量二、认知结构变量: : 个人的认知结构在内容和组织方面的特征称为认知结 构变量,它决定每个人的认知结构特点。(奥苏贝尔)影 响迁移和保持的三个认知结构变量: 1.可利用性; 2.原有起固定作用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 3.新旧观念的可辨别性

37、。 三三、操纵认知结构主要变量的策略利用先行组操纵认知结构主要变量的策略利用先行组 织者的教学技巧织者的教学技巧: : 1.什么是先行组织者: 指在有意义接受学习中,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使 用学生可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材料。 第七章第七章 不同类型的学习不同类型的学习 第一节第一节 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 教师、学生与知识是传递系统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 掌握:即占有传授的知识。分理解、巩固、应用阶段。 一、什么是知识一、什么是知识: : 1.1.知识的心理实质知识的心理实质: : 知识:是事物的属性或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也是客观 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间接传递:指知识传递必须借助于

38、一定的媒介物(媒体) 进行。 传递知识的唯一途径是间接传递。 词与语言是传递知识的主要媒体。 2.2.知识的心理存在形式知识的心理存在形式: : 知识是以某种观念而存在的。 感性知识:反映事物的外部属性与外部联系的知识。 理性知识: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与内部联系的知识。 3.3.知识的本源和作用知识的本源和作用: : 获取知识方式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方式。 直接经验:在生活实践中亲身的心理活动获得知识。 间接经验:不通过亲身实践,而通过书本获得知识。 知识是人的活动定向的工具。 二、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二、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 : 能力:是个人完成活动的能量。 广义的能力:指生理能力(

39、即先天能力)和心理能力(即 后天能力)。 狭义的能力:指心理能力,包括智力能力和认识能力。 能力是包容了知识、技能的更高一级概念,知识和技能 是构成能力的要素。 三、知识掌握的过程三、知识掌握的过程: : ( (一一) )知识的理解知识的理解: : 1.什么是理解: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 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理解是巩固、应用知识的基础。 2.理解的种类:言语理解;事物意义理解;事物类 属理解;因果关系理解;逻辑关系理解;事物内部 构成、组织的理解。 3.理解水平:字面理解;解释的理解;批判性理解; 创造性理解。 4.促进理解的方法: 通过直观教学,提供丰富感性材

40、料。有实物直观、模 像直观、言语直观。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概括水平。 利用变式和比较突出事物的本质特性。 变式就是变换各种直观材料或事例的主观形式,以便突 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通过语言明确揭示概念和原理的内容。 使知识具体化,通过应用加深理解。 使知识系统化,进一步理解教材。 指导学生自学。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区别进行指导。 ( (二二) )知识的巩固知识的巩固: : 1.什么是知识的巩固: 知识的巩固是指对所学知识的持久保持。 学习是积累知识的前提; 知识巩固是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准备; 知识巩固是知识运用前提。 2.知识巩固的途径: 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合理使用记

41、忆方法; 合理地组织复习。 ( (三三) )知识的应用知识的应用: : 1.什么是知识的应用:指把知识用于解决作业和实际生 活中的课题。 2.知识应用的主要形式: 用所学知识解答口头或书面作业题; 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操作的课题。 3.学生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 审题:分析课题,掌握课题的任务和条件,形成有关课 题的映象; 通过联想,再现有关知识; 使当前课题与有关知识联系起来,实现课题类化; 作出解题判断并向实践转化。 4.影响学生知识应用的主要因素: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和巩固程度; 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 课题的性质; 动机与情绪。 第二节第二节 技能的形成技能的形成 一、什么是技能一、什么是

42、技能: : 是通过练习而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或智力的活动方式。 二、技能的种类二、技能的种类: : 1.动作技能:是以机体外部动作或运动占主导地位的技 能。 2.智力技能:以抽象思维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它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 三、影响技能形成的因素三、影响技能形成的因素: : 1.起点行为:指学习者学习技能开始前的状况,即准备 状况。 2.学习技能的动机。 3.技能的性质。 4.教师示范和说明状况。 5.与实践结合的程度 6.强化的状况。 四、动作技能的形成与培养四、动作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 (一)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1.认知和定向阶段; 2.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 3.

43、动作协调和完善阶段。 (二)动作技能的培养: 1.明确练习目的和要求; 2.依据技能的种类、难易,选择不同的练习方法; 3.有效地利用观察和表象; 4.充分利用练习反馈的强化作用。 五、智力技能的形成和培养五、智力技能的形成和培养: : (一)智力活动的阶段(苏联:加里培宁): 1.活动的定向阶段; 2.物质活动与物质活动化阶段; 3.有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5.内部语言阶段。 (二)智力技能形成的标志: 1.智力活动的各个环节逐渐联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思维活动表现出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广阔性 3.内部言语的进行需要意志的努力较少。 (三)智力技能的培养: 1

44、.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启发 教学)。 2.掌握解答各类课题的程序,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 3.使智力技能的应用有广泛的机会,培养学生技能迁移 的能力。 六、练习过程的规律六、练习过程的规律: : 练习曲线:练习的进展往往有起伏,很少笔直前进,可以 用一条曲线形象地表示出来。 (一)练习曲线的一般趋势: 1.练习成绩(速度、准确性)的逐步提高; 2.高原现象: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一般在练习的中期出 现进步的暂时停滞现象。 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知识和方法的障碍;思维障 碍;情绪和身体障碍。 3.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成绩时 而上升,时而下降,进步时而快时而慢的现

45、象。 其产生的原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学生主观状态 发生变化。 (二)练习曲线的个别差异: 第三节第三节 解决问题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解决问题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一、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 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的核心是学习者思维活动的发展。 (一)解决问题的历程: 1.发现问题;2.分析问题;3.提出假设;4.验证假设。 (二)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要心理因素: 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2.能否正确地选择和组合有关原理规则; 3.言语指导; 4.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个别差异。 (三)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 2.问题的难易应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 3.指

46、导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创设必要的问题情景; 4.提供较充裕的时间和适当的自由; 5.鼓励学生验证答案,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 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 第八章第八章 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第一节第一节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 一、什么是学习动机一、什么是学习动机: : 就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 一切活动都产生于需要。 学习动机强弱的主要标志是活动水平和指向性。 需要的结构层次:生理和组织的需要(生存、安全)关 系和社会的需要(归属、尊重)成就的需要(知识、理 解)审美的需要。 学习目的:是学生进行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积极性二

47、、学习动机与学习积极性: : 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态度,可以通 过学生的注意状态、情绪状态、意志状态进行考察。 学习动机是学习积极性的核心内容,学习积极性是学习 动机的具体表现。 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 : 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主导因素。 一般来说,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一致的,动机好效果 则好,动机差效果也差。 学习效果也会对学习动机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 四、学习动机的分类和体系四、学习动机的分类和体系: : 1.从动机的来源分为:外来动机和内在动机; 2.从动机的内容分为:正确的动机和错误的动机; 3.从动机的远近和起作用的久暂分为:间接的、

48、长远的 动机和直接的、短近的动机; 4.其他分类:远景性的与近景性,主导性的和辅导性的。 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产生因素:学习兴趣、成就和交往 动机。 学习兴趣:即学生渴求获得知识与深入认识世界的积极 倾向。 成就动机的强弱与志向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 影响志向水平的主要因素: 家庭的期望和要求;过去的成绩;能力与自信心; 与人对比效应。 交往动机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积极性。 五、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五、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 (一)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发挥目标激励作用; (二)引起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通过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 机。 (四)培养和激发学生

49、的学习兴趣: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应注意五点: 知识的准备是学习兴趣产生的基础;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兴趣; 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要将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相互结合。 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做可能获得成功的事; 激励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期望心理; 使学生产生愉快感; 进行难度适中的教学; 教学要保持新鲜感。 (五)利用学习反馈和学习评定: 反馈:指某一系统将信息输出后,将其作用的结果返回 原系统,用以控制调节它所输出的信息。 (六)利用学习竞赛和奖惩激发学习动机: (七)与学生签订协议: (八)在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技巧。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条件: 1.当学生具备学习动机而未被激发时,激发学习动机需 要它在学生的整个学习动机结构中居重要地位; 2.学习必须胜任学习任务; 3.学生应有学习成功的期望。 第二节第二节 学习的注意和感知状态学习的注意和感知状态 一、学习注意状态一、学习注意状态: : 注意状态是指学生心理活动对学习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状态。 注意分无意和有意注意两种。 学生注意的组织和培养: 1.1.重视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重视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原因和条件: 对学习的目的任务有明确的理解; 能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根据目的任务有计划地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