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详解)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85671 上传时间:2021-06-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7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1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1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1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1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北京市门头沟区北京市门头沟区 20212021 年初三年级综合练习(一)语文试卷年初三年级综合练习(一)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考生须知: 1.1.本试卷共本试卷共 1111 页,共五道大题,页,共五道大题,2323 道小题。试卷满分道小题。试卷满分 100100 分,答题时间分,答题时间 150150 分钟。分钟。 2.2.请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请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 3.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2B 铅笔作答,

2、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一、基础运用(共运用(共 1515 分)分)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之际,学校组织初三学生参观了北京大学红楼中国近代史上最早传播马克 思主义的主阵地。参观后,同学们在学校举行了“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主题展览。请根据要求,完成 下列任务。 1. 下面是展览“前言”中的部分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在故宫博物院的东北方向,有一座用红砖砌筑。红瓦铺顶的近代建筑。与故宫的繁华、景山的热闹相 比,位于五四大

3、街 29 号的这栋红楼显得格外安静。这座建成于 1918 年的红楼,曾是北京大学的校舍 ,全 称为北京大学红楼。 北大红楼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营垒,五四运动的策(原/源)地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祥/详) 地之一,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留下了一批知识分子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足述。在这座红楼 里,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点燃了星星之火:李大钊创建了共产党早期组织;蔡元培大刀阔斧进行教育改革 【甲】陈独秀等人创刊了每周评论 ,宣传反封建的文化思想;鲁迅量 体裁衣,在课堂上培养了新一代中 国知识青年【乙】五四运动时期, 新青年杂志起到重要作用,杂志的作者和编辑们都曾在北大红楼里活 动过,浸泡在北京大学

4、自由讨论的氛围中。 (1)这位同学对于文段加点字的读音,以及画线处填入的汉字产生了疑问,请你帮他选出正确的一项。 ( ) A.“舍”的意思是“房屋”,因此应该读 sh。 B.“原”有“最初的、开始的”等义项,“源”有“水流起头的地方”“事物的根由”等义项,因此词语 应当选择“原”。 C.词语是“兴起;发生”的意思,泛指“开始建立基业”,因此应当选择“样”。 D.“量”是“用尺、容器或其他作为标准东西宋确定事物的长短、大小、多少或其他性质”,此处应读 li ng。 (2)在【甲】 【乙】 两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逗号 【乙】省略号 B.【甲】分号 【乙】省路号 C.

5、【甲】逗号 【乙】句号 D.【甲】分号 【乙】句号 2. 进入展厅,眼前是三个板块的展览内容。下面是这三个板块的标题和讲解词,请阅读并完成小题。 第一板块 红色火种在这里孕育 红楼的内部保持着原来的格局,一层东南角便是李大钊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一排书柜紧靠在北 面墙角,桌上的吸墨船好似还在晃动,一支毛笔浅浅地搁在笔架上,它的墨迹仿佛还未干透正是在这 张桌前,李大钊潜心研读马克思主义,写下了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向国人介绍 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1920 年 10 月,李大钊在此组织成立了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取名“共产党小组”。他每月从个人薪俸 中拿出 80 元作为小组活动经费,

6、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北方的传播。如果说召开中共一大的上海市 兴业路 76 号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那么北大红楼便是她的孕育之腹。 第二板块 红色理想在这里萌芽 图书馆主任室的隔壁是登录室,当年负责登记新到报刊的年轻人带着一口浓重的湖南口音,他就是毛 泽东。虽然每个月只有 8 元的薪资,却拥有极为难得的读书看报的机会。 复原的学生大教室其实并不宽敞, 屋子被二三十张颇具年代感的木椅挤满, 黑板上是鲁迅先生讲授 中 国小说史时留下的板书。那时,除正式学生外,北大还有大量旁听生,他们住在红楼附近的公寓或旅店 里,教室里常常挤满了学生,毛泽东就是其中之一。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新知识才得以传播,新思想

7、 才得以被激发,新青年才得以在互相支撑、互相辩驳中睁开眼睛。 第三板块 _ 1919 年 5 月 4 日,以北大师生为先锋,一场声势浩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在全国掀起。一则用白话文书写 的宣言在游行队伍中迅速传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 不可以低头!”这则北京全体学界通告正是在红楼诞生的。五四前夕,以新潮社为代表的北大学生在 这里制作了 3000 多面旗帜和条幅,起草了北京全体学界通告 ,发出了赤忱的救国呐喊。虽然宣言文字 浅白,但唤起了人们心中积累已久的国仇家恨,对掀起市民支持的浪潮,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1)请参照前两个板块,第三板块拟写标题。 第三板块

8、 _ (2)填空:容纳听课人数最多的是红楼的学生大教室,许多著名教授的课程和讲演都是在这里进行的,比 如鲁迅的 中国小说史 。 鲁迅以其渊博的学识和精辟的分析, 深深吸引着听课的学子们: 而他的小说集 呐 喊 彷徨 ,回忆性散文集_(作品名) ,以深刻的思想和冷峻的笔触,依旧深深吸引着我们。 (3)以上文段中,四处画线句关于修辞手法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李大钊所在的图书馆主任室的陈设状况。 B.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上海市兴业路 76 号比作中因共产党诞生的产床,将北大红楼比作中国共产党 的孕育之腹。 C.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这样的环境带给新知

9、识、新思想、新青年的巨大影响。 D.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用整齐有力的语言发出最赤忱的救国呐喊。 3. 展览互动区为文创中学。请你参与两个活动并作答。 (1)活动一:“北京大学红楼”碑刻字样再设计。请仿照示例完成你的选择并说明理由。 示例:我选 A 隶书,因为古朴的红楼见证了五四运动,其厚重的历史感与隶书敦厚庄重的特点相符。 (2) 活动二: 为了向大家传达文化收藏理念, 在此展出了北京大学红楼的三件文创产品。 请选择任意一种, 结合产品内容,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该文创产品(50 字左右) 。 4. 展览参观完毕,出口处有一个“留言簿”。某同学写下这样一段感受。其中画线句子表达欠妥当,请你 帮助

10、修改。 北大红楼不仅是一座教学楼,而且是黑夜航行的灯塔,是新文化的初舞台,是觉醒年代的记忆与见 证。红砖红瓦下,接连产生了不计其数的思想家。蔡元培、李大钊、胡造等人在此各并己见,思想碰 撞,以笔为戎,为中华民族的觉醒而战。在新思想的发酵下,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的爱国运动已展开, 随即转战上海,无产阶级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撕开了黑夜的一角,送来了一缕光明。救亡图存的热情 深深地印刻在这赤色的砖瓦中,百年之后,红楼屹立依旧,似乎要对世人娓娓道来那段纷乱年代的记忆与 不朽。 【答案】1. (1). (1)C (2). (2)B 2. (1). (1)示例:红色浪潮从这里进发(形式一致,写出北大红楼的冲

11、锋性作用即可) (2). (2) 朝花夕拾 (3). (3)A 3. (1)参见示例:指出书体,并能够将北大红楼的特点与所选书体的特点结合来谈。 (2)示例:北大红楼的文创产品明信片,是由红楼建筑景观及在此觉醒并奋斗的青年构成的。右侧的明信 片为红楼正门,庄严肃穆;左侧的是鲁迅、李大钊等人的合影,意气风发。 4. 北大红楼不仅是一座教学楼,而且是新文化的初舞台,是黑夜航行的灯塔,是觉醒年代的记忆与见证。 【解析】 【1 题详解】 (1)A.错误,“舍”应该读 sh。 B.错误,策源地: (战争、社会运动等)策动和起源的地方。因此词语应该填入“源”; D.错误,量体裁衣:原意指按照身材裁剪衣服。

12、比喻办事要切合实际。“量”应读“li ng”; 故选 C。 (2)甲处,列举了李大钊、蔡元培、陈独秀、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伟大事迹,结合前后文,每个人物事 迹之间均用分号隔开;乙处,还有其他伟大人物的英雄事迹没有列举,因此采用省略号。故选 B。 【2 题详解】 (1)考查标题的拟写。开放性试题。根据前两个小标题的格式,结合本段主要内容“这则北京全体学界 通告正是在红楼诞生的”,可拟标题为:红色火种在这里点燃; (2)考查文学常识。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作品,收录了鲁迅于 1926 年创作的 10 篇回忆性散文。 (3)考查修辞。 A.错误,不是拟人的修辞。此句是示现的修辞。示现:把不在眼前的事

13、情描绘得活灵活现,如同就在眼前 的一种修辞方式。示现是超越时空的情景展现,它的目的就是给人展示一幅生动的现实场景,以唤起人的 亲近感、真切感等,进而增添语言的感染力。 【3 题详解】 (1)本题考查书法欣赏。开放性试题。要求书体判断正确,表述理由要将书体特点与北大红楼的特点相结 合。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 1:我选 B,B是篆书,其形体匀逼齐整、笔划圆转流畅,其古色古香的韵味与北大红楼厚重的文化历 史特点相符合。 示例 2:我选 C,因为外形方正端庄的红楼与楷体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的特点相符。 示例 3:我选 D,D是行书,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行书字体飞洒活泼,疏密得 体,

14、行云流水,线条柔顺,这与北大红楼在五四运动中孕育了自由、解放的思想相符,其字体的灵动与五 四青年充满活力的特点相符。 (2)考查语言运用能力。从下面图示的三种物品中任选一物,写一段说明性文字。无论选择哪一幅图,都要 仔细观察画面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说明即可。 示例 1:北大红楼的文创产品书签,以鲁迅头像为设计理念,借以纪念新文化运动的文化前辈。书签一套 2 枚,书签上部分别画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鲁迅正面和侧面头像,书签下部书写“鲁迅”二字,下部左侧还 分别书写有“印章”“书法”二字,寓意,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 示例 2:北大红楼的文创产品领带,以北大红楼建筑景观为背景图案设计而成。领带象

15、征新思想,新文化, 红楼建筑背景图案象征五四精神。领带与红楼的结合,寓意北大红楼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 【4 题详解】 考查病句修改。划线句子病因是语序不当,递进关系应该是从浅到深的,从实际到抽象,句子后半部分“是 黑夜航行的灯塔”与“是新文化的初舞台”应该调换语序,即先“是新文化的初舞台”,再“是黑夜航行 的灯塔”。 二、古诗文阅读(共二、古诗文阅读(共 1717 分)分) (一)默写。 (共(一)默写。 (共 4 4 分)分) 5. (1)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2)念天地之悠悠,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

16、春入旧年”两句诗富有哲理,这与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_,_”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 (1). 富贵不能淫 (2). 独怆然而涕下 (3). 沉舟侧畔千帆过, (4). 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 【分析】 【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淫、怆、涕。 (二)(二) 阅读过零丁洋 ,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 好的比喻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更有助于表情达意。本诗颔联以“风飘絮”和“雨打萍”为喻,分别

17、从 _和_的两个方面表达了自己的_之情。 7. 陆游示儿中“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与本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都写到了“死”。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借“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6. (1). 国家 (2). 个人 (3). 忧伤 7. 陆诗的意思是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万事皆空了,只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悲痛,反映 了诗人内心的遗憾、悲哀之情;而文诗先运用反问,意思是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 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先反问,后直抒胸臆借“死”表达了慷慨赴死的爱国热情(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 舍生取义的人生观) 。 【解析】 【分析】 【

18、6 题详解】 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意为: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 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作者以“风飘絮”比喻国家,以“雨打萍”比喻个人, 国家危亡,自身飘零,生动形象地传达了自己因为国家命运和个人身世而产生的忧伤之情。 【7 题详解】 考查比较阅读。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意为: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 到国家统一。言语之中饱含遗憾悲伤之情,临死之前,不能得见祖国统一。只能等自己的儿子把胜利的消 息告诉我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为: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

19、死后仍可光照 千秋,青史留名。前一句为反问句,表达强烈的肯定意味,人终有一死。后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以 死报国的决心,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和舍生取义的人生观。 (三)(三)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 ,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含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 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与友期 行 遏遏无期 不期

20、 而遇 殷切期 待 B. 时 年七岁 时 隐时现 时 不我待 审时 度势 C. 日中不至 仁至 义尽 无微不至 实至 名归 D. 太丘舍去 悻悻而去 去 国怀乡 去 意已决 9. 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 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甲】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翻译:正午已过(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丢下(朋友)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 理解:把事情的时间、起因交代得清清楚楚,而且,在这些交代中,还把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一个守信, 一个不守信)一下子推到了读者面前,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乙】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朋友感到惭愧,下车想

21、拉元方的手。元方走进了大门,不再顾及他。 理解:“惭”“下”“引”三个动词, 把友人知错欲改的心态及行为刻画得入木三分。对元方鄙弃“无信” 的那股倔强劲儿,也用“入门不顾”四个字,描绘得惟妙惟肖。 10. “诚信为人之本”,意思是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不讲诚信的人,竟为元方这样一个七岁的孩子所 不齿。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简要说明“诚信为人之本”的信条在蔡璘和季扎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一】 蔡璞,吴县人。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 。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 “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 不语郎君。”卒辇 ”而

22、致之。 (取材于清稗类钞敬信 ) 【材料二】 季扎将使于晋,带宝剑以过徐 。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季子为有晋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 反 ,徐君已死。于是以创带徐君墓树而去。 (取材于新序杂事卷七 ) 【注】券:古代的契据,常分为两半,双方各执其一。亡:通“无”,没有。辇:本意是指古时用 人拉或推的车,也指乘车,载运,运送。致:送给,给予。徐国名。反通“返”。返回。带: 围绕,环绕。这里指挂。 【答案】8. D 9. 乙 10. 蔡璘和季扎都恪守了诚信做人的人生信条。友人将千金不立字据寄放蔡璘处。友人死后,蔡璘将其子招 来归还千金,并用车送归。表现了蔡璘不负友托诚信做人的高贵品质;徐君喜

23、爱季札的佩剑,有心索取, 却难于启齿。季札明白徐君的心意,决定把剑赠送给他,但因佩剑出使是一种礼仪,只好待其归来,才能 了此心愿。不幸,返回时徐君已死。季札为兑现内心的许诺,便将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走了。表现了 季扎对诚信仁义的珍视。 【解析】 【分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约定日期约定盼望; B.当时有时机会、时间时机; C.到极,最到达到; D.离开离开离开离开; 故选 D。 【9 题详解】 甲: 交待事情的时间、 起因的几个关键词语是“期行”“期日中”“不至”“舍去”“乃至”等。本项“把 事情的时间、起因交代得清清楚楚”有误; 故选乙。 【10 题详解】 考查材料探

24、究。材料一中,蔡璞的友人寄给他千金,却没有写下字据。友人去世以后,蔡璘把友人的儿子 叫来,把千金还给他。友人之子不信不受。最终蔡璘归还了金子,并把用车把友人之子送回。表现了蔡璞 诚实守信,不负所托的性格。材料二中,徐君看剑,虽然没有明说,但神色里却流露了喜爱之意。季札明 白他的心意,只是因为佩剑出使是一种礼仪,所以没有当场送给徐君。等他回来时,徐君已死,他就把剑 挂在了徐君墓前的树上。表现了季扎讲求诚信,兼具仁义的特点。 【点睛】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 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

25、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 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 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 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材料一: 蔡磷,是吴县的人。有一个朋友借给他千金,没有立字据。那人死后,蔡磷唤来他的儿子,要还钱。他的 儿子非常惊愕不接受,说:“没有这件事啊!哪里有借了千金而不立字据的呢?况且父亲没有对我说过。” 蔡磷笑着说:“字据在心中,不用纸写。你父亲了解我,所以没有对你说。”最后用车子将钱运回还给了

26、 他。 材料二: 延陵季子要到西边去访问晋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虽然没有说什 么,但脸色透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没有献上剑,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 给他了。回来以后,徐君却已经死在楚国。于是,季子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就走了。 三、名著阅读(三、名著阅读(5 5 分)分) 11. 孔子云:“勇者无惧。”请从你阅读过的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具体人物和具体事件,谈一谈“勇者无 惧”在他(他们)身上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不少于 100 字) 【答案】 西游记一书中,孙悟空勇于反抗天庭的统治,以一己之力大闹天空,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这

27、说明孙悟空具有“勇者无惧”的精神,后来即使陪伴着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遭遇 到无数的艰难险阻,但是他依旧没有退却,坚定不移地执行护送任务,这也进一步正面孙悟空英勇顽强, 对面前的困难没有畏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与分析。“勇者无惧”是因为勇者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和信 念,所以在面对艰难困苦的时候,他们不会被苦难打倒压垮。根据这个特点,在我们所读的名著当中寻找 不惧艰难困苦,毅力顽强的人物形象,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即可。 示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柯察金为拯救陷入敌手的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而遭逮捕,在狱 中表现得坚贞不屈,出狱后参军,在柯托夫斯

28、基骑兵旅和布琼尼骑兵团中转战疆场,浴血奋战,身负重伤 后以惊人的忍耐力使医生们深为敬佩。出院后离开了部队,无论是做共青团工作,肃反工作还是参加修筑 铁路的艰苦劳动,均表现出了坚持真理和不怕艰险的大无畏精神。残酷的战争、艰苦的劳动、繁重的工作 使保尔病倒了,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他以惊人的毅力从事文学创作,最终获得了成功。“勇者无惧” 在保尔的身上得到鲜明的体现,正是因为他坚持真理和不怕艰险的大无畏精神,以及坚强的毅力,让他一 次又一次战胜命运,死里逃生。 四、现代文阅读(四、现代文阅读(23 23 分)分) (一)(一)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科技兴则国兴,科技强则国强。从洋务

29、运动到新文化运动, 近代科学在中国走过了一条充满艰辛的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实力伴随着经济发展同步壮大。进入新世纪,我国科技发展再次提速。“十 三五”期间,我国科技研发资金投入继续加大,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从引进国外技术到自己消化、吸收、 再创新,我国科技发展经历了从“追赶”到加速“并跑”的角色转变。大大小小的科技成果井喷式呈现, 在千行百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 当今,人工智能(AI)被视为影响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性技术。人工智能正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着人 类生活。购物时“刷脸”支付,乘火车时“刷脸”进站,红外测温近两年,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已经 给人习以为常的感觉。 我国人工智能

30、部分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不可否认的现实是科技人才缺 口依然很大。为此,我国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培养。主要由高校通过成立 AI 学院,设立 AI 专业的方式进行 培养。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 200 多所高校设立“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此外,教育部先后提出将有 关编程教育纳入中小学生必修课程及高考等政策,并在北京、广州等 5 个城市进行试点,这被普遍认为有 利于推动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发展。 【材料三】 2021 年两会步入“5G 时代”。云采访、云访谈、云直播等云端对话成为报道新常态。据悉,截至 2020 年底,我国已建设了超过 71.8 万个 5G 基站,5G 终端

31、连接数超过了 2 亿。疫情期间,居家办公、在线教育、 远程医疗、网络娱乐等需求激增、流量爆发,中国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经受住了考验,5G 也成为有史以来 部署速度最快的一代蜂窝网络技术。这些了不起的成就离不开所有相关从业者的勇于挑战、积极进取。 目前,我国 5G 开局发展良好。5G 最高建设到珠穆朗玛峰 6500 米前进基地,实现 5G+8K 直播,最低覆 盖到地下 534 米的煤矿井下。实践表明,_。5G+自动驾驶、5G+智慧电网等新模式不断涌现。 5G 与制造业、能源、电子、生物、交通等多领域深度融合将带来多个行业的创新发展。 12. 以下对材料一、二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由材

32、料一可知,科技是改变经济、社会、生活等领域面貌的助推力,因此,国家加大支持力度,就可以 实现科技强国梦。 B. 由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工智能与传统行业已经开展了深度融合。 C. 由材料一、二可知,我国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但是未来发展之路仍面临挑战。 13. 请根据材料三中文字和图示的图文信息,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14. 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说明我国科技发展不断进步的主要原因。 【答案】12. A 13. 5G 正在与更多行业融合/被应用到各行各业 14. 国家加大资金投入(资金支持) 、人才培养、从业者的积极进取 【解析】 【12 题详解】 A.材料一重点介绍的是科技对国兴、 国强的正向作用,

33、并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从“追赶”到加 速“并跑”的角色转变。并没有“因此,国家加大支持力度,就可以实现科技强国梦”的内容,故 A 句表 述不正确。 故选 A。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填写的内容要依据材料三中文字和图示的图文信息进行分析。 从材料三“2021 年两会步入“5G 时代”。 云采访、 云访谈、 云直播等云端对话成为报道新常态”可知, 2021 年我国 5G 技术在诸多行业得到应有。再从“5G+自动驾驶、5G+智慧电网等新模式不断涌现。5G 与制造业、 能源、电子、生物、交通等多领域深度融合将带来多个行业的创新发展”可知,更多的行业正在全面应用 5G 技术。

34、另外,“5G 三大应用产品”以图画的形式,反映的也是 5G 技术在各个行业使用情况,特别是在 “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方面的使用布局图。 最后,再根据填写的内容前面有“实践表明”,提示我们空格处应填写是对 5G 在实践运用情况的总结。由 此可填写:5G 正在被应用到各行各业。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分析我为科技发展不断进步的原因。 从材料一“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技研发资金投入继续加大,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从引进国外技术到 自己消化、吸收、再创新”可知,国家加大资金投入; 从材料二“为此,我国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培养。主要由高校通过成立 AI 学院,设立 AI 专业的方式进行培 养”

35、可知,科技发展不断进步,还得益于人才培养; 从材料三“这些了不起的成就离不开所有相关从业者的勇于挑战、积极进取”可知,从业者的积极进取也 是我国科技发展不断进步的主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归纳概括即可。 (二)(二) 阅读寻找坚守的答案 ,完成小题。 寻找坚守的答案 李朝德 晨 5 点 20 分,天还没亮,整个县城还在睡梦之中。 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一扇窗亮了,门“吱呀”一声开了一道缝,校长张桂梅从女生宿舍 301 走了出来。她轻轻带上门,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扶着栏杆,斜着身子慢慢向楼下走去。 张桂梅校长没有住房,她住的是女生宿舍,同住的还有 4 个女生;她也没有专车,楼下骑电动车接 送

36、她的小李,是学校的门卫。几年前,由于终日奔忙劳累,再加上多种疾病折磨,张桂梅的身体严重透支, 走几百米路都觉得吃力。 到达教学楼,张桂梅把走廊的灯打开,从一楼到四楼,走一段路,歇一会儿。然后用小喇叭喊:“姑 娘们,起床读书了!”几分钟后,400 多名穿着红色校服的学生跑步进入教学楼。 张桂梅的老家在黑龙江省,她少年丧母,后随姐姐支边到云南。1997 年,调到华坪县工作还不满一 年,张桂梅就被诊断为子宫肌瘤。一边是自己的病情,一边是 3 个月后就要中考的学生。该如何是好?张 桂梅的眼前浮现出孩子们求知的眼神,于是她把诊断书锁进抽屉,直到 7 月把学生全部送入考场,她才住 进医院。 工作中,张桂梅

37、发现:来自偏远山区的女生本来就少,假期后还总要“消失”几个。一打听才知道, 有些辍学打工去了。张桂梅感到很不安,她决定,要把这些女孩找回来。 为了解辍学女生的情况,张桂梅走上了漫长的家访路。她向孩子的父母承诺不要一分钱,只要允许 让孩子上学就行。在翻越过几座大山后,张桂梅越发明白:一个有文化的母亲是不会让孩子辍学的,当务 之急是解决低素质母亲和低素质孩子的恶性循环。于是,她坚定了自己的梦想: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 让山区的女孩不再因贫穷而失学。 这个大胆的想法,让人们错愕不已。创办免费高中,哪里是一件容易的事? 自 2002 年起,张桂梅为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走上了漫长而艰辛的募捐路。她复

38、印了自己的所 有证件,一到假期就到各地筹款。“关注山区孩子的命运,请支持我们!”很多时候,募捐一天一无所获, 还要倒贴交通费、住宿钱,张桂梅疲惫地看着城市里闪烁的灯火泪流满面。有人劝她,算了吧,你已经尽 力了。那时的张桂梅已经获得了很多荣替一一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这些荣誉足以让人闪闪 发光,而她却选择去吃苦头。 转机于 2007 年出现。那一年,张桂梅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记者对张桂梅做了采访。在各级党委 政府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张桂梅梦寐以求的免费女子高中华坪女子高中,终于在 2008 年 9 月 1 日开学,并迎来第一批 100 名贫困女生。 女高创办后前景看似一片光

39、明,可是还没等到首届学生毕业,张桂梅再受重创。条件差、压力大、 要求高,17 名教师, 9 名选择离开,教师队伍眼看就要解散。更让张桂梅丧气的是,6 名学生也提出转学。 难道女高真要解散了?虽说县里会妥善安排,分流学生到其他学校,并且承诺依然免费,但这群孩子能跟 得上其他学校的教学节奏吗?以后呢,山里其他女孩怎么办?张桂梅怔怔地看着窗外,一只蝴蝶在窗台上 飞飞停停,这是当地山里常见的一种小蝴蝶,虽然普通,却是那么轻盈自在。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如果耽 搁了青春,就相当于折断了人生的翅膀。张桂梅触景生情,忍不住热泪滚滚。 整理档案时,张桂梅发现留下的 8 名教师中有 6 名是党员,这让她看到了希望。

40、张桂梅请人在二楼 走廊画了一面鲜红的党旗,并把誓词抄在墙上。她召集教师们说:“我们党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只要有 一名党员在,阵地就不会丢。今天加上我,有 7 名党员,难道我们还要离开吗?我们可以走,但这些学生 能去哪里?我们有退路,但这些学生能退到哪里?”大家听了,泪光闪闪,向着党旗宣誓,一定要把女子 高中办下去,一定要把大山里的女孩送进大学! 3 年后,第一批学生毕业,坚持到最后参加高考的 96 名学生,全部考上大学! 如今,患有多种疾病的张桂梅已经 64 岁,身体大不如前,走路小步蹒跚,就连从椅子上起来都要人 搀扶,可她每天都在学校守着孩子们。有时是在校园里,提着喇叭大声提醒孩子们按点起床

41、;有时就坐在 一把老旧的藤条椅子上,静静地看着她们。 毕业的孩子说,我们想您了怎么办?她说,想我,就看看远处的山,看看天上的云。 她也想孩子们。可她什么也不说,只是站在窗前,看着山中的蝴蝶翩翩起舞 选自人民日报 (2021.02.08 第 20 版)有删改 15. 依据文章内容填写。 素心托高洁,2020 年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张桂梅面对命运的挑衅,选择坚守与战斗。作为教师,初到华坪 县工作,面对学生中考与个人疾病,_;作为免费女子高中发起人,凭一己之力, _;作为校长,_,在华坪女子高中教师队伍解散之际力挽狂澜;作为 本应退休的老教师,她拖着病躯,依然静静地守候着一座校、一代人。 16. 文章

42、两处画线语句都写到了“蝴蝶”,请你结合文中对“蝴蝶”的描写分别揣摩张桂梅两个时期不同 的心理活动。 17. 报告文学是运用文学语言和多种艺术手法,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典型的细节,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 体裁。请结合文章,从内容、写法、结构中任选一个方面,谈谈这篇报告文学是如何在行文中叙写真人真 事的。 【答案】15. (1). 她选择工作为先(她将学生送入考场才进医院) ; (2). 为创办免费女高募捐筹 款(到各地筹款) ; (3). 用党员信念凝聚力量(她让人画下党旗、写下誓言) 16. 第一处张校长看见眼前飞飞停停的蝴蝶, 想到女高创办伊始便遭受重创, 山中女孩可能又有辍学危机, 心中一阵酸

43、楚,担忧惆怅;第二处张校长看见翩翩起舞的蝴蝶,想到女高为越来越多的山中女孩提供了 上学的机会,她们走出大山,自由闯荡,张老师内心宽慰,充满期待与欣慰。 17. 示例 1:从内容上看,文章选取张桂梅校长早起叫学生读书的典型细节,用“轻轻带上门”“斜着身子 慢慢向楼下走去”等动作描写,写出一位虽身体有恙却坚守岗位、慈爱细心的校长形象。 示例 2:从写法上看,文章运用多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使得情节更生动。如女高创办后受创,“难道女高真要 解散了”等一大段的心理描写,和“怔怔地”看着窗外的神态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张桂梅内心的担忧,塑 造了一位关心学生、胸怀大爱的校长形象。 示例 3:从结构上看,文章采用倒叙

44、手法,使行文结构富有变化。先写身体不支的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地 坚持早起叫学生晨读,再顺叙她为教育奉献的一生,从坚守岗位的教师到筹建免费女高的校长,表现出张 桂梅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解析】 【分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的梳理与概括能力。 第一空:根据段“一边是自己的病情,一边是 3 个月后就要中考的学生。该如何是好?张桂梅的眼前浮 现出孩子们求知的眼神, 于是她把诊断书锁进抽屉,直到 7 月把学生全部送入考场, 她才住进医院”得出: 她选择工作为先(她将学生送入考场才进医院) ; 第二空:根据段“自 2002 年起,张桂梅为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走上了漫长而艰辛的募捐

45、路。她复 印了自己的所有证件,一到假期就到各地筹款”概括得出:为创办免费女高募捐筹款(到各地筹款) ; 第三空:根据 段“我们党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只要有一名党员在,阵地就不会丢。今天加上我,有 7 名 党员,难道我们还要离开吗?我们可以走, 但这些学生能去哪里?我们有退路, 但这些学生能退到哪里?” 概括得出:用党员信念凝聚力量(她让人画下党旗、写下誓言) 。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揣摩人物心理。 第一处根据“虽说县里会妥善安排,分流学生到其他学校,并且承诺依然免费,但这群孩子能跟得上其他 学校的教学节奏吗?以后呢,山里其他女孩怎么办?”和“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如果耽搁了青春,就相当 于折

46、断了人生的翅膀。张桂梅触景生情,忍不住热泪滚滚”分析,张校长看见眼前飞飞停停的蝴蝶,想到 女高创办伊始便遭受重创,想到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就像这一只只小蝴蝶,她们应该走出大山,在梦想的天 空中自由地飞翔。所以即使再难,她也不能轻易放弃。 第二处:根据“毕业的孩子说,我们想您了怎么办?她说,想我,就看看远处的山,看看天上的云”得出: 张校长看见翩翩起舞的蝴蝶,想到女高为越来越多的山中女孩提供了上学的机会,她们走出大山,就像蝴 蝶一样自由自在的飞翔,她心中充满期待与欣慰。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手法。报告文学要求真实、准确。它应该具有文学性,寓报告于文学之中。报告文学不允许 虚构,却可以在真人

47、真事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通过精心选材、剪裁、提炼主题,合理布局,并运用人 物刻画、景物描写、气氛烘托等手段来表现人物,再现事件。做到既具体,又形象,把生活中的典型人物 和事件活生生的反映出来,使读者受到教育和感染。本题答案不唯一。根据题干要求从内容、写法、结构 中任选一个方面分析“张桂梅真人真事”。 示例 1:从内容上看,通过选择典型场景来叙写真人真事。如文章选取张桂梅校长两次看蝴蝶的场景,从这 两次场景的描写中,写出了张桂梅校长坚守教育的意义;又如,文章一开头选取她一早起来叫学生读书的 典型细节,塑造出一位虽身体有恙却甘为教育奉献一生的校长形象。 示例 2:从写法上看,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48、形象。如结合“她轻轻带上门,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扶着栏 杆,斜着身子慢慢向楼下走去”分析,运用“带”“拿”“扶”“走”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张桂梅深夜从女生宿舍走出来的情态;“轻轻带上门”写出了她对学生的关爱;“扶着栏杆,斜着身子慢 慢向楼下走去”写出了她糟糕的身体状况,凸显出她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了一位 虽身体有恙却坚守岗位、慈爱细心的校长形象。 (三)(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像潺潺雨声,像汽船鸣笛,像心脏跳动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寄送本科生录取通知书时附赠一张黑 胶光盘,其中刻录着一组“来自宇宙深处的声音”。这段声音是“中国天眼”FAST 捕获的脉冲星信号,经 过处理转换成音频。这种为学子寄送“宇宙声音”的方式,点燃了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好奇心。 为什么要重视好奇心?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好奇心是科学精神的体现,它不仅可以让一个人从科 学研究中收获乐趣,还可以成为推开真理之门的助推器。在前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