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诗歌鉴赏(解析版)

上传人:争先 文档编号:185589 上传时间:2021-06-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诗歌鉴赏(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1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诗歌鉴赏(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1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诗歌鉴赏(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1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诗歌鉴赏(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1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诗歌鉴赏(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期末专项复习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期末专项复习诗歌鉴赏诗歌鉴赏 古诗阅读。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_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_。 1. 补充诗句。 2. 元日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中描写的节日是_,即农历_,俗称 “_”。 3. 诗中写了_、_、_、_等一系列的仪式,加之太阳灿烂,春 风送暖,渲染了一种_的节日气氛。 4. 给诗句中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字母) 爆竹声中一岁除 ( ) A去掉。 B过去。 C表示不计算在内。 千门万户曈曈 日 ( ) A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B形容太阳落山后天色渐暗的样子。 5. “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今天也就是更换春联

2、。 请你写一副对联, 愿新的一年会给农民带来吉祥和好运。 _ 【答案】1. 春风送暖 新桃换旧符 2. (1). 宋 (2). 王安石 (3). 春节 (4). 正月初一 (5). 过年 3. (1). 燃放爆竹 (2). 喝屠苏酒 (3). 开门迎日 (4). 更换桃符 (5). 喜气洋洋 4. (1). B (2). A 5. 示例:莺歌燕舞春无限 风调雨顺岁有余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文识记能力。首先需要对文章内容进行回忆,其次将平日积累的诗句填入即可。 【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运用能力。首先需要对文章的作者、内容进行回忆,其次将平日积累的 文

3、学常识填入即可。 元日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 而诗中描写的是春节,即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 年。 【3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抓住要点,利用关键信息 进行概括。结合题目,通过对古诗的理解,组织语言进行作答。第一句写了燃放爆竹,第二句写了喝屠苏 酒,第三句写了开门迎日,第四句写了更换桃符。渲染了一种热闹、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4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中重点字词的理解能力。根据平日所积累的字词的意思,结合诗句的语境进行作答。 除:过去;曈曈日:初升的太阳;岁:年。 【5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运用能力。需要结合平

4、日积累的文学常识,再根据题目要求组织语言进 行作答。 古诗阅读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_。 长恨春归无觅处,_。 6. 把古诗补充完整。 7. 这首诗是_代诗人_所写。诗人登山前为春光逝去而遗憾,登山后发现大林寺桃花盛开又 感到惊喜。 8. 诗人用_(对比 衬托)的写作方法,表现了自己发现山上桃花盛开的惊喜之情。 【答案】6. 山寺桃花始盛开 不知转入此中来 7. (1). 唐 (2). 白居易 8. 对比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古诗句的识记能力。 大林寺桃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全诗如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 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7 题详解】

5、 本题考查对古诗作者及朝代的识记。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古诗中写作手法的理解。 古诗中的前两句,把平地上百花凋零的景象跟高山古寺中桃花刚盛开时的景象进行对比,突出自己对桃花 盛开的惊喜之情。 古诗阅读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_。 春潮带雨晚来急,_。 9. 把古诗补充完整。 10. 写出下面字的意思。 怜:_。 11. 滁州西涧是_代诗人_写的一首写景七绝。 【答案】9. 上有黄鹂深树鸣 野渡无人舟自横 10. 爱 11. (1). 唐 (2). 韦应物 【解析】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能力。 滁州西涧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全诗如下:

6、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古诗中字词的解释。 “怜”字在诗中是表达喜爱、喜欢的意思。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学常识方面的识记。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所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绝句。 阅读古诗,完成后面的练习。 绝 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2. 这首诗是_代诗人_写的。 13. 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景图? _ 14.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 【答案】12. (1). 唐 (2). 杜甫 13. 写了阳光、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等景物,描绘了一

7、幅明丽、柔和、温暖的春景图。 14. 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大自然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喜爱之情。 课内阅读我最棒。 溪 边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竟 镜)子, 山溪像 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挺 蜓) 。 忽然 人影碎(su shu)了, 草地上蹦(bn bn)跳着鱼儿和笑声。 15. 按课文内容填空。 16. 用“”画掉括号里不正确的字或读音。 17.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1)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_ (2)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_ 【答案】15. 绿玉带一样 扑腾一声 16. 竟 挺 shu bn 17. (1). 春天的溪水是绿色的,人在溪水中的倒

8、影被溪水染上了淡淡的绿色。 (2). 溪边垂钓的孩子 钓到了一条大鱼,鱼儿在草地上蹦跳,孩子们欢声笑语不断。 课外阅读。 童年(节选) 暖暖的阳光下 布谷鸟在声声地叫着欢笑 白杨的倩手也在随风摇晃 稚气的歌声 在流水中徜徉 欢乐的岁月就这样流淌 青青的白桦林里 有着虫儿的呢喃 白白的蒲公英散发着美丽的花帽 欢聚的伙伴 在风中奔跑 醉人的时光就这样跳跃 潺潺的小溪边 有着鱼儿的嬉闹 油油的水草摆动着柔媚的线条 高声的尖叫 划破天空的烦恼 童年的欢乐就这样默默地走掉 18. 诗歌中描写的植物有_;动物有_。 19. 将诗歌中描述的场景和“我们”所做的事情连一连。 暖暖的阳光下 我们尖叫 青青的白桦

9、林里 我们歌唱 潺潺的小溪边 我们奔跑 20. “欢乐的岁月就这样流淌”“醉人的时光就这样跳跃”这两句诗表现了_,“童年的欢乐就这 样默默地走掉”这一句表达了_。 a.对童年生活的无线怀念。 b对童年生活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c童年生活的快乐,令人向往。 【答案】18. (1). 白杨、白桦林、蒲公英、水草 (2). 布谷鸟、虫儿、鱼儿 19. 20. (1). c (2). b 【解析】 【分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搜索信息能力。题干要求从文中找出植物和动物有哪些,要仔细读文章,按照前后顺序找出植物 和动物,这要求平时要拓展课外知识,多接触大自然,能知道常见树木的名字。通读文本后,按

10、照前后顺 序,植物有:白杨、白桦林、蒲公英、水草;动物有:布谷鸟、虫儿、鱼儿。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题目形式是连线题,题干给出了概括的信息,要求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分析,把给 出的信息进行匹配。 根据诗歌第一节中“暖暖的阳光下的童年和稚气的歌声”, “暖暖的阳光下”连接“我 们歌唱”; 根据诗歌第二节中“青青的白桦林里和在风中奔跑”, “青青的白桦林里”连接“我们奔跑”; 根据诗歌第三节中“潺潺的小溪边和高声的尖叫”,“潺潺的小溪边”连接“我们尖叫”。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语句表达作用分析能力。诗歌用有优美整齐的语句,多样的手法述说童年欢乐的同时也表 达了丰富的情感

11、。“欢乐的岁月就这样流淌”“醉人的时光就这样跳跃”这两句诗中抓住“流淌、醉人和 跳跃”这些关键词语就可以体会作者童年生活非常快乐,令人向往。“童年的欢乐就这样默默地走掉” 抓 住“默默地走掉”这个短语就能发出童年生活美好时光多么易逝的感慨。 课内阅读。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21. 选文选自_ 。 22. 选文把“溪水”比喻成_,写出了它_的特点。 23. 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人影是被_染绿的。 24. 最后一句话表现了孩子怎样的心情? _ 【答案】21. 溪边 22

12、. (1). 镜子和绿玉带 (2). 清澈、平静、碧绿 23. 溪水 24. 表现了孩子们愉悦、欢快的心情。 【解析】 【分析】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 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 累作答。 语段选自溪边 。这首儿童诗选自组诗作品童年的水墨画 ,诗中描绘了儿童在溪边钓鱼的情景。诗中 的孩子是那样的快乐,静静的溪水映着爱美的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倒影,静静的钓鱼竿,立着红蜻蜓, 我们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受惊,而鱼上钩的一刹那,

13、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 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寥寥几句,勾勒出一个现代垂钓儿童的形象。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修辞的理解。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 方的事物) 。文中的这句话“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是一个比喻句,本句中作者把“山溪”比作“绿玉 带”。“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比作“镜子”。写出了它清澈、平静、碧绿的特点。 【23 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由

14、文中“人影给溪水染绿了”可知,人影是被溪水染绿的。 【2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本首诗内容的理解,并填空回答问题。通过阅读与理解本首诗,诗的内容主要是写了一个孩子 在溪边垂钓的情景,表现了孩子喜悦的心情。可从这几句诗“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表现出来。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25. 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 26. 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清明: 纷纷: . 欲断魂: 借问: . 27. 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可是诗中的“_”却独

15、自在他乡的旅途上, 心中的感受是很_、凄凉的,再加上春雨_,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 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 人和酒的热流之中。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_。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 意又显得非常_、明快。 28. 古诗前两句的意思是: _ 【答案】25. (1). 唐 (2). 杜牧 26.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形容多。 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请问。 27. 行人 孤独 绵绵不绝 杏花林 清新 28.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

16、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解析】 【25 题详解】 略 【26 题详解】 略 【27 题详解】 略 【28 题详解】 略 课外阅读。 我想 我想把小手 安在桃树枝上。 带着一串花苞, 牵着万缕阳光, 悠啊,悠 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我想把脚丫 接在柳树根上。 伸进湿软的土地, 汲取甜美的营养, 长啊,长 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我想把眼睛 装在风筝上。 看白云多柔软, 瞧太阳多明亮, 望啊,望 蓝天是我的课堂。 我想把我自己 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变小草,绿得生辉, 变小花,开得漂亮。 成为柳絮和蒲公英, 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会飞啊,飞 飞到遥远的地方。 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 要和爸

17、爸妈妈商量商量 29.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的白云 _的太阳 _的愿望 _的土地 _的营养 _的地方 30. 把诗歌内容连线。 把小手 接在柳树根上 飞到遥远的地方 把脚丫 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把眼睛 安在桃树枝上 蓝天是我的课堂 把自己 装在风筝上 悠出春的歌唱 31. 根据诗歌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这篇诗歌想象丰富奇特,但却脱离了实际生活,不够真实。 ( ) 诗歌通过一串美妙的幻想,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 ) 【答案】29. (1). 柔软 (2). 明亮 (3). 最大 (4). 湿软 (5). 甜美 (6). 遥远 30. 31. (1).

18、 错误 (2). 正确 【解析】 【分析】 【29 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由文中“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看白云多柔软,瞧太阳多明亮”“成为柳絮和蒲公英, 更是我最大的愿望。”“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可知答案。 【30 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由文中“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悠出声声春的歌唱。”“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长成一座绿色的 篷帐。”“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蓝天是我的课堂。”“我想把我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飞到遥远的 地方。”

19、可知答案。 【3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这首清新悠畅的小诗,以独特的视角、亲切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好,道出 了孩子们置身于春天的遐想,勾勒出一个纯真的精神世界与想象世界,字里行间充满了童心、童趣。故 错误,正确。 课内阅读。 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 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 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 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 只见松树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32. 选文选自_ ,作者是_。 33. 仿写词语 清爽 清清爽爽 _ _。 34. 钻出土的小蘑菇像_,还像_。 35. 选文中“谁”指的是_,“_”写出了他们的快乐。 36. 这段话

20、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_ 【答案】32. (1). 林中 (2). 张继楼 33. (1). 干净 (2). 干干净净 34. (1). 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2). 一把把小伞 35. (1). 孩子们 (2). 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 36. 雨后孩子们出来采蘑菇玩耍的情景 【解析】 分析】 【3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结合材料的内容进行识记。注意平时对文学常识的积累,本题中 选文选自林中 ,作者是张继楼。 【3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仿写词语,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相应的仿写。首先明确词语的格式,按照词语的格式进行仿 写即可。题干中的词语是可以改写成 AABB 式

21、的词语,类似的词语可以写成开心开开心心,快乐 快快乐乐,平安平平安安。 【3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想象,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进行辨析即可。钻出土的小蘑菇 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还像一把把小伞。只要符合蘑菇的特性和特点即可。 【3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辨析。结合原文的内容“小蘑菇钻出泥土戴 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树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可以得出选文中“谁”指的是孩子们,“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这句话写出了他们的快乐。 【36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

22、解,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辨析。根据自己对文段的理解,写出整首诗 歌表达的画面内容,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日积月累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 尽 , 山寺 始盛开。 长恨 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37. 将诗句补充完整。 38. 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我还知道他写的另外的一首古诗: 。 39. 解释诗中加点的字。 尽: 始: 觅: 40. 诗中与“芳菲尽”相呼应词语是_ ,这两个词语运用_ 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到大林寺前后 所看到的不同景色。 41. 请你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一下诗人到大林寺前后心情所发生的变化。 _ 【答案】37. 芳菲 桃花 春归 38. 唐 白居易 示例:赋得

23、古原草送别 39. 花凋谢了 才,刚刚 寻找 40. (1). 始盛开 (2). 对比 41. 到大林寺前,诗人为春光逝去而感到遗憾;到大林 寺后,诗人看到一片春色又感到惊喜。 【解析】 【37 题详解】 略 【38 题详解】 略 【39 题详解】 略 【40 题详解】 略 【41 题详解】 略 日积月累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_尽 , 山寺_始 盛开。 长恨_无觅 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42. 将诗句补充完整。 43. 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诗人_,我还知道他写的另外的一首古诗: _ 。 44. 解释诗中加点的字。 尽:_ 始:_ 觅:_ 【答案】42. 芳菲 桃花 春归 43. (1). 唐 (

24、2). 白居易 (3). 赋得古原草送别 44. (1). 花凋谢了 (2). 才,刚刚 (3). 寻找 【解析】 【分析】 【42 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能力,本句出自唐代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原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 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 晚” 、 “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 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 但细读之, 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 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43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文化与文学常识,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与收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

25、根据内容做题,这 要求我们对读物内容非常熟悉。 大林寺桃花的作者是唐代白居易,学过白居易写过的诗有: 赋得古原草送别 。 【44 题详解】 该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 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尽:花凋谢了。 始:才,刚刚。 觅:寻找。 诗歌阅读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 )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 )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 )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45. 补全诗歌。 46. 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_的画面。 47. 第一行诗中,诗人将_比作_,说明溪水很静、很平。 48.

26、 画“_”的句子的上文写了小溪两边都是山,山是青翠的,溪水如镜。那么画“_”的句子的 意思是( ) A. 人影把溪水染绿了 B. 人影被溪水染绿了 【答案】45. 绿玉带 立 碎 46. 儿童垂钓 47. (1). 溪水 (2). 镜子 48. B 【解析】 【45 题详解】 此题考查补全诗歌。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将诗歌补充完整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46 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想象画面的能力。 溪边一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儿童垂钓的场景。读着诗歌,我 们仿佛可以看到,静静的溪水映着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倒影。鱼上钩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 欢。这一静一动的转换,使画面变得生机盎然

27、,充满乐趣。 【47 题详解】 此题考查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一行诗把“溪水”比作“镜子”, 说明这里的溪水是很静、很平的,所以才 能当镜子。 【48 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重点句的理解。第二行诗点明是“山溪”, 就是说小溪两边都是山,山是青翠的,溪水如镜, 那么青翠的山倒映在平静的小溪里,山溪就如“绿玉带”了,所以有了“人影被溪水染绿了”。 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_。 能不忆江南? 49. 请将这首词补充完整。 50. 谙的读音是_ 51.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词还可以叫长短句。 B. 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白居易。 C. “旧的意思是破旧

28、,曾”的意思是曾经。 D. 词每句的字数不一定相同,这是和诗的明显区别。 【答案】49. 春来江水绿如蓝 50. n 51. C 【解析】 【4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古诗默写能力,属于直接型默写,结合提示前后句的提示默写即可。 【50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拼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 平时要多读,多练。 【51 题详解】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这首词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阅读溪边 ,回答问题。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草

29、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52. 把文中的比喻句抄下来。 _ 53. 溪边这首诗中小朋友在干什么? _ 54. 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和_。 55. 这首诗有静、有动,如两幅水墨画。请把写“动态美”的语句画上横线。 _ 56. 照样子,填一填。 例:红彤彤(ABB 式) 、_、_ 例:依依不舍(AABC式)_、_ 【答案】52.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53. 钓鱼。 54. (1). 垂柳; (2). 山溪; (3). 人; (4). 钓竿; (5). 红蜻蜓; (6). 鱼儿 55.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56. (1). 亮晶晶; (2). 绿

30、油油; (3). 源源不断; (4). 念念有词 【解析】 【52 题详解】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 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53 题详解】 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4 题详解】 寻找诗句中的景物相对简单,将诗句中写景的实物挑出来即可。 【55 题详解】 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6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

31、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从给出的词语“红彤彤”来看,是 ABB 式结构, 即第二个和第三个 字是一样的。 从给出的词语“依依不舍”来看,是 AABC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 课外阅读。 街 头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 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 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57. 这首诗写的是( )的情景。 58. 孩子读的是_ 。 59. 第一句中“喧闹、声高”写出了_ 的外界环境,“听不见、哪管”写出了_ 。 【答案】57. 小学生看书 58. 水浒传 59. (1). 街头热闹喧哗 (2). 人物精神

32、的专注与集中 【解析】 【57 题详解】 略 【58 题详解】 略 【59 题详解】 略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街头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 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 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60. 理解,填空。 这首诗写的是_的情景。 孩子读的是_ 。 第一句中“喧闹、声高”写出了_的外界环境,“听不见、哪管”写出了_。 61. 按要求找出相应字词。 第二句中的“_”一词说明孩子懂得爱护书,一个“_”字说明孩子的笑是不自觉的,他 一定是觉得书中的故事有趣而情不自禁地笑了。 第三句中的“_”通过阳光的移动来说明

33、时间在流逝;“_”指李逵,“_”指张 顺。 【答案】60. (1). 小学生看书 (2). 水浒传 (3). 街头热闹喧哗 (4). 人物精神的专注与集中 61. (1). 轻轻 (2). 漾 (3). 爬上 (4). 黑旋风 (5). 浪里白条 【解析】 【分析】 【60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的主要内容,这首儿童诗通过“街头”摄取了一幅儿童生活的镜头,展现了儿童读书的画 面。 本题考查了根据诗歌内容填空的能力。“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 的情节,所以孩子读的是水浒传 。 考查了对诗中词语的理解,由诗句“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可知这是在热闹的 街

34、头,“喧闹、声高”写出了街头热闹、声音大的特点,在这喧闹的境中,孩子却”听不见“什么都“不 管”,写出了孩子看书的专注与集中。 【61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诗歌中词语的理解。 从诗句“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 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读出一个学生在很投入地读书。 “轻轻” 是说孩子翻书的动作轻微,说明孩子懂得爱护书。“漾”的本义是液体太满而向外流,在这是说孩子的笑 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从诗句“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并且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爬上”赋予阳光以生命,过阳光的 移动来说明时间在流逝,形象生动。“黑旋风”是李奎的绰号,“浪里白条”是张顺的绰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林中 松树刚

35、洗过澡一身_, 松针上一串串雨珠_。 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 , 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 ,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62. 将下面的叠词填入语段的横线上。 明明亮亮 清清爽爽 松树刚洗过澡一身_, 松针上一串串雨珠_。 63. 句把小蘑菇比作_,句把_比作蘑菇。 64. 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句中“斗笠”的含义。 句中的“斗笠”指_,句中的“斗笠”指_。 A遮阳光和雨的帽子 B指戴着斗笠的孩子们 C指小蘑菇的伞面像一顶斗笠 【答案】62. (1). 清清爽爽; (2). 明明亮亮 63. (1). 山花 (2). 戴斗笠的孩子们 64. (1). C (2

36、). B 【解析】 【62 题详解】 略 【63 题详解】 略 【64 题详解】 略 阅读诗句,完成练习。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_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_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65. 按照原诗把诗句补充完整。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_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_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66. 用“_”画出诗中的比喻句。 67. 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_、_、_、_、_和鱼儿。 68. 给下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解释。 (填序号)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_ A. 人影把溪水染绿了。 B. 人影被溪水染绿了。

37、 69. 这首诗有静有动,如同两幅水墨画。请把描写“动态美”的诗句画上“ ”。 【答案】65. (1). 立; (2). 碎 66.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67. 垂柳;山溪;人影;钓竿;红蜻蜓 68. B 69.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解析】 【65 题详解】 略 【66 题详解】 略 【67 题详解】 略 【68 题详解】 略 【69 题详解】 略 阅读天上的街市 ,完成下列各题。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定然是不甚宽广。 天上的明星现了,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

38、街灯。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定然在天街闲游。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70. 传说中的牛郎织女都是勤劳的人儿,诗人为什么说他们在“闲游”?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_ 71. 第四节末句,原诗为“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后来改为“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你认为这样的修改 好不好?为什么? _ 72. 迢迢牵牛星中写到“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本诗也写到“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两 首诗中均强调天河的“浅”,其用意是否相同?说说你的理解。 _ 【答案】70. “闲游”与“天上的街市”相照应,牛郎织女在美丽的街市中悠闲自在的闲游,表现了他们生活的 幸福美满,体现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71. 好。原诗“恐怕是”有猜测的语气,不确定。去掉后语意更肯定,表示对此坚信不疑,与上句中的“不信” 表意一致。 72. 天上的街市中把银河写的“浅浅的”,“不甚宽广”,这样牛郎织女就能自由来往,过着美满的生活, 表现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迢迢牵牛星中的牛郎织女相距并不太远,只能隔河相视,全诗表达了封建礼 教的束缚下,天下有情人的离恨相思之浓。 【解析】 【70 题详解】 略 【71 题详解】 略 【72 题详解】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三年级下册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