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202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含答案

上传人:争先 文档编号:185016 上传时间:2021-06-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常德市202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南省常德市202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南省常德市202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南省常德市202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南省常德市202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常德市常德市 2021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 4 题;共题;共 17 分)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武夷岩茶大红袍是福建武夷山的一大特产,因早春茶芽萌(Amn Bm ng)发时,远望通树艳 红似火,仿若红袍披树,故名“大红袍”。其条形壮硕匀整,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 艳丽,兼有红茶的甘 chn(A醇 B淳)、绿茶的清香。武夷岩茶大红袍独有的“岩骨花香”是由武夷 山独特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和 甲 (A精湛 B精美)的传统制作技艺造就的。 武夷岩茶大红袍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 素有“茶中状元”。

2、 茶界泰斗陈椽老先生认为武夷岩茶 (乙) (A 精 彩绝伦 B无与伦比)的传统制作技艺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值得中国人民骄傲。2006 年,武夷岩茶大红 袍制作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为文中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为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处_;处_ (2)为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乙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武夷岩茶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依据传说推测大约有五六千年,有确切文字记录的历史至少有 3300 年。据统

3、计,现在我国使用的姓氏有 4000 多个(这不包括少数民族多字姓氏),而历史上中国人曾经使用过 的姓氏已经超过了 23000 个。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5 字。 (2)以下是根据郑氏名人郑成功、郑和事迹所作的姓氏对联,请你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 成一副对联。 帆往 南征 下西洋 收宝岛 北战 船来 3.红楼梦中性格精明强干,贾府的实际大管家,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的是( ) A. 林黛玉 B. 贾宝玉 C. 薛宝钗 D. 王熙凤 4.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岁晏有余粮。观刈麦 (2)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密州出猎 (3) 范仲淹的 渔家

4、傲 秋思 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词句是_, _。 (4)军听了军愁,_。_?朝天子 咏喇叭 (5)把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默写完整。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_。_,_。_。可怜白发生! 二、现代文阅读(共二、现代文阅读(共 3 题;共题;共 32 分)分) 5.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粒花生米 韦如辉 那一年,我考上了大学。父亲突然变得喜欢赶集,在村前弯弯的土路上,和人头攒动、噪声如潮的集市 上,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这个中的原因,当然是由于他刚考上大学的儿子。 开学前一天,父亲坚持要把我送到学校。 离报到的时间还

5、有一下午, 父亲对我说, 不急, 时间多着哩。 父亲边说, 边把目光投向车站周围的饭店。 父亲问:“饿吗?”我点点头。我听到父亲的肚子里,也一阵阵地敲着鼓。 从几家大酒店的门前走过,父亲选中一家叫“薄利小吃部”的饭店,痛下决心似的说:“就这家了。” 小吃部摆设十分简单,几张对开的桌子和几条长椅组成的座位,稀稀落落散落着几个食客。父亲要了一 盘红烧肉和一盘油炸花生米。父亲递给我一双筷子,又夹一块肉给我,神采飞扬地说:“补补身子,这是 好东西哩。” 这时,老板手里拿着半斤老烧,走过来递到父亲面前:“大哥,不喝两盅?”父亲受宠若惊, 而后幡然醒悟似的问:“多少钱一瓶?”老板回:“两块五。”父亲对老板

6、的安排似乎十分满意,斟上酒,美 美地吱溜一小口。 一小瓶酒很快见了底,父亲夹花生米的筷子也开始摇摇晃晃。父亲语速放慢,结结巴巴地说:“吃肉吃 肉,不吃完可惜了。”就在父亲让我的时候,一粒花生米从他的筷子头上脱落了,花生米先掉在桌子上, 后从桌子的东头弹跳到西头,最后从桌子的西头落在我脚边。父亲红红的眼睛盯住 那粒花生米 , 那是 一粒十分饱满的东西。这东西要在地里长,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父亲心想,绝对不能放过它。父亲弯 下腰,捡起,扔到嘴里,风生水起地嚼起来。这一连串的动作,父亲完成得非常漂亮,不带一丝的犹豫。 但这一切都被我,还有老板,和几个素不相识的食客看得一清二楚。我的脸一下子红到脖子

7、根,好像那半 斤老烧都倒在我肚子里似的。 从小吃部出来后, 我拒绝了父亲送我到校的好意。 我以晚了就没有回去的火车为由, 坚决打发 父亲回去。 而后,我脑海里尽是闪动着一粒花生米弹跳的影子,还有父亲那串卑微的动作和神情。我无法接受父亲 的那串历史,以致四年大学时光,他没能跨进儿子的学校一步。 去年,我下岗了,我的儿子考上了大学。 在送儿子入学的火车站旁边的小饭馆,发生了和父亲当年相似的一幕。 我要了一盘红烧肉和一盘花生米,还有半瓶本地老烧。 一粒花生米以同样的方式落在儿子的脚边。 等儿子去洗手间的时候,我弯下腰,捡起,扔进嘴里。之后,我顺手抓起桌子上的一团粗糙的餐巾纸, 试图堵住从我眼眶里溢出

8、来的辛辣的东西( ) (1)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 我考上大学那一年,_。 去年,_。 (2)联系上下文,品析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父亲红红的眼睛盯住 那粒花生米 我以晚了就没有回去的火车为由,坚决打发 父亲回去。 (3)关于文章段的内容,下列说法最正确的一项是( ) A.主要表现了父亲对“我”深沉的爱。 B.第段喝酒的情节与中心无关,可删去。 C.父亲因贫穷而生活卑微,与后文“我”下岗后的心境相似。 D.表现了父亲的卑微、无知,是“我”拒绝父亲进校园的关键。 (4)简要分析本文题目“一粒花生米”的作用。 (5)联系全文,请在文末的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标点符号,并说明理由

9、。 6.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谈谈“工匠精神” 我们一般把具有高超手艺的人称为匠人,并将这些人身上具有的严谨态度和专业精神称为匠人精神。 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工匠主要依靠手工完成工作和劳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匠逐渐 被冷落,这主要是因为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化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作坊的生产。但随着人们在追求速度的 同时,也越发重视产品的质量,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也得到凸显。 有些人认为工匠就是重复从事同一件工作的劳动,完全没有创造性,这其实是对工匠的误解。事实上, 工匠在现代企业的生产流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生产活动中,设计图纸、设计标准都是 要依赖工 匠和经验丰富的熟练工人来完成的。

10、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要想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然离不 开技艺精湛的工匠。工匠从事的工作大都是 重复的,好的工匠往往能从重复性的工作中发现问题,从而想 出办法解决问题,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很多事实表明,企业技术的创新不仅源于 专家和工程师的功劳,也源于工匠的努力,他们在企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具有工匠精神的典范。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鲁班, 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精湛技艺, 不仅发明了木工工具、农业工具,还发明了仿生机械、工程器械等,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东汉时期,张衡 发明了地动仪;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北宋时期,沈括撰写出了百科全书式的梦

11、溪笔谈; 明朝时期, 宋应星编著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 天工开物 由此可见, “技 进乎道”,中国自古并不缺乏工匠精神。 只是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影响,人们认为只有读圣贤书才能出人头地,而做工匠是不会有前 途的。这种思想愈演愈烈,成为阻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块绊脚石。除了人们在观念上对工匠与工 匠精神认识不足而产生偏见外, 中国的国情也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产生深刻影响。 从近代史的发展历程来看, 外族入侵、内战纷争等历史现实造成传统企业遭到严重摧毁,所剩无几,更不用说继承工匠精神来经营企 业。 有人总结出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有精确主义、专注主义、完美主义等等。

12、那么,到底什么是工匠精神 的核心?是精进。精进,即不仅有兴趣,而且能自律,更有强大的韧性和抗挫力,从而不断推进自身在本 职岗位和本专业领域内锐意进取,贡献价值,持续助力社会的发展。 (1)第段中,“技进乎道”在文中的意思是( ) A.技术进步到了一定程度,就能接近完美了。 B.技术进步到了一定程度,就无法再进步了。 C.当某项技艺达到巅峰后,再进一步前进,便懂得了“道”,即做人方面的道理。 D.当某项技艺达到巅峰后,再进一步前进,便懂得了“道”,即万物变化的规律。 (2)下列概括不符合第段、第段和第段段意的两项分别是( )( ) A.工匠精神的定义。 B.当今工匠精神重要的原因。 C.工匠精神

13、对现代企业的重要作用。 D.我国古代早已有工匠精神。 E.工匠精神在中国不受重视的原因。 (3)简述第段画线句的作用是_ (4)第段两处加点词语是否能删去?为什么? (5)下列(甲)(乙)两段文字,哪段可以放在第段后面?请简述理由。 (甲)有一次,美国实业家罗兰 布歇内尔一边看电视一边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实验 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乙)日本家喻户晓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曾坦言:企业家一定要学习匠人那样的精神,拿放大镜来 仔细观察作品,用耳朵来聆听每件产品的“哭泣声”。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假如汉

14、字会说话 乐琦 认识一个汉字,就像认识一个人。假如汉字会说话,它会告诉你:汉字,蕴藏着中国人对大自然天地万 物的体验与认知,蕴藏着古人一脉相承的智慧。 汉字,可以说是人类伟大的发明。今时今日,当我们吟诵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时候,分明可以 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纯粹,这种穿越时空的心灵交流是很多发明难以比拟的。关于汉字的产生,我们常常 会追溯到仓颉。在淮南子 本经训里,有一句非常动人的话:“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这句话 的意思是:仓颉创造了汉字,天地已不能隐藏秘密了,上天被感动得下了一场粟雨;鬼魅已不能隐藏形迹 了,在夜间哭起来了。汉字的出现,就像一场暴风雨,洗刷了之前的蒙昧和黑暗,开

15、启了一个新的文明。 以往的汉字学习,大家更关注汉字怎么读、怎么写,至于字的本源意义,却甚少涉及。我们说一个人的 汉语很好,到底是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是会读、会写汉字,还是进一步了解字的本源意义?日常生活 中,我们也会听到有人问某个字为什么这样写、这样读或这样用,对汉字充满好奇心。的确,每个汉字背 后, 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这是我们语言的根。 比如, 为什么我们把自来水的开关称为“水龙头”? 为什么我们把新年的第一天称作“元旦”? 关于“水龙头”,这就说到“龙”字。“龙”这个字背后的文化源远流长。 相传龙会口吐大水而形成雨, 因此, “龙吐水”成为古人对龙的一种形象表达,而“水龙头”

16、的喷水功能也正好与“龙吐水”不谋而合,由此,人们 自然而然,把自来水的开关称为“水龙头”。“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 正朔元旦之春”。“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旦”是一个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 的“一”代表地平线。 “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象征一日的开始。 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 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五千年前,人们在黎明时分,看到日出时画出的那个“旦”,与我们今天迎接新年第 一个朝阳的“旦”,是同一个字!汉字,这一人类文明里传承超过五千年的文字,承载了中华民族悠长而有 活力的记忆。实际上,

17、中国人对汉字的崇拜从汉字产生的那一天就开始了。在古代,读书人“不污字纸”, 他们对汉字和中国文化充满敬畏。直到现在,每年的大年初一,中国人几乎都会贴春联,“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这时候的汉字,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贴在每家每户的门前,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祝福 和希望。 让我们一起追溯汉字的根与源,用汉字来领悟天地之美,领悟历史与空间的辽阔,把对汉字的感悟升华 为强大精神力量。 (人民日报2018 年 5 月 7 日) (1)第二段中,介绍汉字产生时,作者引用淮南子中的话有什么作用? (2)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汉字的出现,就像一场暴风雨,洗刷了之前的蒙昧和黑暗,开启了一个新的文明。 我

18、们完全可以想象,五千年前,人们在黎明时分,看到日出时画出的那个“旦”,与我们今天迎接新年第 一个朝阳的“旦”,是同一个字! (3)概括作者的思想观点。 (4)阅读第一段画线句子,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开头这样说的理由。 三、文言诗文阅读(共三、文言诗文阅读(共 3 题;共题;共 22 分)分) 8.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 , 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 , 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 , 狂歌五柳前。 【注释】辋川: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终南山下。裴迪:诗人,王维的好友。苍翠:深绿色。潺湲 (chn yun ):水流动的样子。暮蝉:秋后的蝉,这

19、里是指蝉的叫声。渡头:渡口。墟里:村 落。孤烟:炊烟。接舆:春秋时代楚国狂士。在这里以接舆比裴迪。五柳:陶渊明。这里诗人自比。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 B.首颈两联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 景画。 C.颔联和尾联写人,这两联对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形象的刻画是孤立进行的。 D.倚仗柴门,临风听蝉,把诗人安逸的神态、超然物外的情致,写得栩栩如生。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诗人运用化静为动的手法描绘山景。山是静止的,着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

20、而写出它的动态。 B.全诗物我一体,情景交融,抒写出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C.诗人用白描手法表现黄昏第一缕炊烟袅袅升到半空的景象, 着一“上”字, 不仅写出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 而且显示已经升到相当的高度。 D.诗人把沉醉狂歌的裴迪与楚狂接舆相比,生动地刻画了裴迪的狂士形象,也表明了诗人对其放荡行为 的不满。 9.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小题。 晋太和中,广陵人杨生畜一狗,甚爱怜之,行止与俱。后生饮醉,行大泽草中,眠,不能动。时方冬月 燎原 , 风势极盛。 犬乃周章号唤,生醉不觉。 前有一水坑, 狗便走往水中, 还, 以身洒生左右草上。 如此数次,周旋跬步 , 草皆沾湿,火至免焚

21、。生醒,方见之。 尔后生因暗行 , 堕于空井中。狗呻吟彻晓。有人经过,怪此狗向井号 , 往视,见生。生曰: “君可出我,当有厚报。”人曰:“以此狗与我,便当相出。”生曰:“此狗曾活我,不得相与,余即无惜。” 人曰:“若尔 , 便不相出。”狗乃引颈视井,生知其意,乃许焉。乃语路人云:“以狗相与。”即而出之, 系之而去 , 犬时时顾。后五日,狗夜走还。 (选自搜神后记) 【注】燎原:野火旺盛。周章:急得团团转。跬步:半步。暗行:晚上赶路。号:嚎叫。 尔:这样。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乃语路人 语:告诉;对说 B.狗夜走还 走:步行 C.怪此狗向井号 怪:对感到奇怪 D.系

22、之而去 去:离开 (2)下列选项中,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犬乃周章号唤 其一犬坐于前 B.狗呻吟彻晓 因往晓之 C.若尔,便不相出 求闻之若此 D.狗乃引颈视井 下车引之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堕于空井中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B.即而出之 学而不思则罔 C.方见之 久之,目似瞑 D.以狗相与 静以修身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巧救杨生免于火灾”、“为救杨生跟随路人回家”、“从路人家逃离回到杨生身边” 可以看出这是一只神 奇的狗 。 B.杨生明白了它的意思,于是对路人说:“把狗给你。”杨生立即被救了出来,把狗拴住

23、就离开了。 C.晋朝太和年中,广陵人杨生养了一只狗,非常喜爱它,出行时常把狗带在身边。 D.文中“生曰:此狗曾活我,不得相与,余即无惜。”这一处语言突出地表现了杨生对狗的“甚爱怜之”。 10.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

24、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不亦说乎(通“悦”,愉快) B.吾日三省吾身(三次) C.学而时习之(按时) D.不逾矩(越过,超过) (2)翻译下列句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四、写作(共四、写作(共 1 题;共题;共 50 分)分) 11.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2020 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举国欢庆、合家团圆的节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在 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紧急展开。 为抗击疫情,84 岁的高龄钟南山院士再

25、次挺身而出,率众多精兵强将挥师武汉,竭力挽救陷于水深火 热中的无数人民;为抗击疫情,国内众多企业纷纷向疫区捐款,数额多者以亿计;为抗击疫情,远在新疆 的“库尔班大叔”历经 6 天,日夜兼程,车辆接力,行驶 4000 余公里,将捐赠的五吨新疆大米运抵武汉第七 医院;为抗击疫情,湖北武汉一群普通的环卫工人主动申请为医院处理大量的废弃医疗品和患者用品 各行各业的人都自觉行动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为抗敌疫情汇聚了滚滚洪流。为打贏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胜利的“基因”。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作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

26、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部分答案部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7 分) 1.(1)A;A (2)A;B (3)武夷岩茶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的美誉。 2.(1)中国姓氏文化历史悠久,使用的姓氏也非常多。 (2)北战南征(南征北战)收宝岛 船来帆往下西洋 3.D 4.(1)吏禄三百石 (2)会挽雕弓如满月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4)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二、现代文阅读(32 分) 5.(1)我考上大学那一年,父亲送我上学,我因厌恶父亲

27、那卑微的生活方式而拒绝父亲入校。;去年,我 下岗了,在送儿子上学时发生了与当年类似的事,我才真正理解父亲。 (2)“盯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目光紧紧跟随花生米落地的全过程,从而表现出因贫穷而卑微的 父亲对花生米的看重。“打发”表明我对父亲那卑微的动作、神情充满了不满和鄙弃之情。 (3)C (4)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以一粒花生米之小,反衬出情感的深重,引人深思。 (5);表明直到此时我才真正理解了父亲当年的心境,既后悔自己当初对父亲的态度,也感慨于自己 生活的辛酸,用省略号能够更好地将那种复杂、一言难尽的情感表现出来。 6.(1)D (2)A,E (3)承接上文内容阐述人们观念上对工匠和工匠

28、精神认识不足,会产生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 “偏见”;引出下文中国近代史的国情,也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不是很有利。因此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4)“都是”表明工匠和经验丰富的熟练工人在设计图纸、设计标准中的重要程度,删去就不能表现出其重 要性; “大都是”表明工匠从事的重复性工作居多, 但并不绝对, 有的工匠从事的工作也不完全是重复性的。 两处词语不能删除,表明本文语言具有严谨的特点。 (5) 乙段放在第段后面, 本段借用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的话, 形象地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精确、 专注等,与该段中心相符。甲段概述了人要有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和态度,才能有创造性的发明,与本文任 何一段的中心都不相符

29、。 7.(1)证明汉字产生时的惊天动地,汉字的产生有巨大的影响(汉字开启了一个新的文明),为汉字产生 营造了神秘的色彩(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2)运用比喻和拟人,形象表明汉字是人类伟大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通过想 象和比较,证明汉字是人类文明里传承超过五千年的文字。 (3)汉字蕴藏着中国人的体验与认知,蕴藏着古人的智慧;我们要敬畏汉字,领悟汉字,把对汉字的感 悟升华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4)有了汉字,就能与古人进行穿越时空的心灵交流;每个汉字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汉字承载着中华民族悠长而有活力的记忆;从汉字产生的第一天起,中国人就一直对汉字和中国文化充满 着敬

30、畏和崇拜。 三、文言诗文阅读(21 5 分) 8.(1)C (2)D 9.(1)B (2)A (3)A (4)B 10.(1)B (2)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3)略 四、写作(50 分) 11.【参考例文】 特别的时刻特别的爱 2020,一个特别的年份,一个美好的数字。可是,新型肺炎的到来给整个中国蒙上了一层阴影,它就像 一朵“黑云”笼罩着中华大地,陡然间,天空黯淡,世界阴冷。然而这个繁衍了五千年的中国拥有着一群团 结友爱的人民,他们坚守着“一方有难,万众驰援”的美德,期盼着“黑云”背后的太阳 这是一群无畏勇敢的人们,他们不顾安危,奔赴在抗疫一线。嘴里说着“没

31、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的 钟南山院士义无反顾地前往武汉抗击病毒; “年前想去换个发型, 结果还真如愿了”的美女护士单霞为避免 交叉感染, 剃了光头多日连轴转的高强度工作的护士全然不知脸上早已布满了勒痕; 得知同行好友感染 病毒泣不成声的医生毅然决然转身救人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 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些白衣天使,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为民族担当,不愧为中国脊梁。 这是一群无私奉献的人,他们尽己所有捐赠着医疗物资。韩红东奔西走募集捐款约一亿元,众多明星网 红纷纷慷慨解囊;汽车司机捐赠口罩 50000 只并亲自送往武汉;有孩子用全部压岁钱为民警买来口罩,用

32、歪扭的字体寄托他“希望你们能好好保护自己”的祝愿爱与善良无关阶层、无关年纪,在灾难面前,他们 都是大美之人。 中国,这是个充满爱与力量的国家。在这儿,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以光速拔地而起,小汤山医院也已开 建。在这儿,处处都是爱,医者不计生死,民众不计报酬。在这儿,从不缺乏善良的人,从不缺乏爱国者。 在这儿,“大爱”续写着中国故事。 在这个美好的国度,纵使每个人力量薄弱也可汇成江海。我希望我们每一名中学生都能安心呆在家里, 关注疫情,心系前方安危;不聚会不出门,不给国家添乱;按部就班,努力学习,砥砺奋进。这便是我们 最大的贡献,这样才能不辜负无数人的奉献与期望。 疫情愈汹,我们团结的热血便愈加凝固。九八年的抗洪挺过来了,零三年的非典挺过来了,零八年的雪 灾挺过来了,只要我们众志成城,新型肺炎的“黑云”终会消散,武汉终归安宁。 我们做个约定。待到春暖花开之际,阳光明媚之时,一起去武汉赏樱花可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