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 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满分 120 分) 一、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评论,完成 1-4 题。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宫广宇 2019 年 5 月 20 日,习近平在江西于都县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时强调, “现在我们正走在开 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继往开来再出发!” 2020 年新年伊始,“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的启示更为深刻,“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 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的决心更为坚定。 有什么样的
2、精神状态,就有什么样的现实行动,就有什么样的命运未来。新中国从苦难走向辉煌、 将旧貌换新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下定决心艰苦创业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代代人排除万难争取胜 利的精神彰显。70 年来,从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系,到实行改革开放、发 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的发展 步履铿锵、坚实有力。令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充分表明中国人民具有脚踏实地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定 信念,中华民族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顽强的生命力。 长征永远在路上。 去年, 我们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 是回顾历史, 重温初心,
3、也是履行使命, 开拓未来。热血写就的光荣簿激励我们,只有创造新的辉煌,才是对历史的真正致敬、对先辈的虔诚缅怀。 激情充溢的斗志也提醒我们, 只有弘扬斗争精神,焕发凌云之志, 才能防备因阶段性胜利造成的激情消退、 斗志松懈、思想疲劳,打消“差不多”“歇歇脚”“喘口气”的松懈思想。重整行装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宣言。 长征的胜利,是理想的胜利、信念的胜利。“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今天的长征,就是要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必须以梦想 为帆,奋斗为桨,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去争取。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时不我待,我们要倒排
4、工期、挂 图作战,以披荆斩棘的勇气、勇往直前的毅力、雷厉风行的作风推进改革发展,完成我们这代人的历史使 命。 聂荣臻元帅曾说:“碰到了困难,人们就想起长征,想想长征,就感到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长征 以战斗之频、河山之险、给养之难、霜雪之冷,写下了人类历史上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如今,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关键时期,“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必然面临更多艰难险阻。破解深 化改革难题,维护良好发展环境,应对各种困难挑战,都需要像红军长征那样,拿出敢打硬仗、敢涉险滩 的勇气和魄力,凝聚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合力。锻造担当的铁肩膀、实干的硬功夫,涵养干事创业、奋 勇争先的生动局面,就能越
5、千山、过万水,登攀新的高度。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迎着民族复兴的胜利曙光,更伟大的事业在召唤,更艰巨的任务在等 待。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快马加鞭不下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就一定能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 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选自人民日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答案】我们(中国人民)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2文章首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 分) 【答案】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引出论题,(1 分)并将其作为道理论据论证中心论点,(1 分)使论证 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1 分)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段加点词语的理解。(3 分) 重整行装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正是我们
6、这一代人的宣言 。 【答案】“宣言”本义一般指国家、政府、政党、团体或其领导人为说明其政治纲领或对重大问题表 明其基本立场和态度而发表的文告。(1 分)此处的“宣言”指中国人民重整行装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的信 心和决心。(2 分)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人民最具有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中华民族最具有战胜困难的顽强生命力。 B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就必须弘扬斗争精神,焕发凌云之志,打消一切松懈思想。 C实现中国梦是新时代长征路的伟大目标,也是每个中国人民的期盼,其任重而道远。 D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哪怕困难再多,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就一定能攀登出新的高度。 【
7、答案】A【解析】由第段中国人民具有脚踏实地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中华民族具有战胜任何困难 的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可知, A 项表达过于绝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1 13 3 分)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 5 5- -9 9 题。题。 母亲,又被接走了 彭海静 缓缓睁开疲惫的眼睛,雪白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泻了一地,头脑立刻清醒,睡过了?抓起手机7 点过 5 分,的确睡过了。掀开薄被,撩起蚊帐,趿了鞋,两步冲向母亲房间。心里嘀咕,怎么今天没凄厉 哀叫起床呢? 床上无人,被子一如昨天凌乱掀开。这才想起,昨日,弟弟一声不响,
8、已悄悄把母亲接走。他难道 闲些? 两个月前,到他家探望母亲,才发现,疫情解封后,他为一家老小生计,到处奔波。一天到晚,起 早贪黑,母亲和居家的小侄子,饱饥无常,按点吃口热饭,实属不易,可他却从不吱声。 看着弟弟家里满地狼藉,我打了个电话,不顾他再三劝阻,毅然决然与老周一起,接走了母亲,想 不到,这才不足两月,他故伎重演,也来我家偷偷接走母亲。 可轮椅尚在,垫高胳膊的枕头倚墙,报纸整齐叠放,装满花生纸盒敞开,尿桶水花泛黄,散发缕缕 异味,换洗衣服依然在阳台晾晒,一切没变,恍如昨天。唯独是尿桶上、床上、轮椅上,少了那个佝偻身 影,没了那张沟壑纵横的脸,少了来来回回搜索我身影的眼神,没有了凄凄艾艾的
9、呼叫声。掂一张母亲专 用抽纸,手心仿佛还留有她的余温。不由得鼻子发酸,泪渗眼眶,母亲被弟弟背走时,也是不舍的吧? 犹记得前些时日,她坐在尿桶上,不小心摔倒,头碰地板,磕了鸡蛋大的包,疼的直咧嘴。我几次 三番,腰几欲挣断,费了好大劲,才扶起她,哀怨和她商量,要不到儿子家待段时间?她眼里含着泪,紧 盯着我,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不是不喜儿子,是舍不得相依为命的我,哪怕天天看着就好。口不能言,眼 尚能看见,守着女儿,再疼多受罪,她亦心安! 可终于还是被接走了,由不得她。女儿要高考,不能半点闪失,你半夜总叫着起床尿尿,吵得她睡 不好,白辛苦了三年,高考考啥。弟弟说,也许她听懂,也许还没来得及听明白,总之,
10、弟弟背上她,接 走的。犹如当初我劝慰母亲到我家一样,胡诌一通。 折身走近厨房,准备早餐,习惯性拿起母亲的易散热铁碗,盛满绿豆汤,端出,看着空空轮椅,才 意识母亲真的不在家了,母亲已被接走。 母亲不在家,我可以慢慢吃饭,时间足够,不用狼吞虎咽,不用抢时间,给她梳洗,盛饭,剥鸡蛋, 收拾碗筷,侍水侍厕,开窗透气,关窗避风。午饭可疏可简,可饭可菜可烤馍。不用再赶超市,买她爱吃 的红豆米粽,不再花样调煮面条,做烂软的蔬菜和肉食,不再费力搓洗她那每天溅有油渍的衣裤。 母亲不在家,我只用照顾自己,时间尚够,一切可以慢慢来。仔仔细细洗了两遍脸,细细整理乱蓬 蓬的碎发,试穿几套上班的衣衫,还描抹了几笔淡淡的眉
11、峰。甚至还可以穿上凉鞋,慢慢走着购物,边走 边看,逛逛超市。 可不知为何, 看着摆在茶几边沿老人机充电连线、 路边叫喊着擦鞋的老妪、 街边排队买烤鸭的人群, 我总会暗暗失神。走着走着,莫名担心,时间滑得太快,唯恐回家太晚,误了母亲哀求的呼叫。 弟弟其实很孝顺的,母亲自中风瘫痪起,他坚决辞掉几欲落户深圳的技术人才引进机会,放弃快颁 发到手含金量极高的高级技工职业证书,毅然决然返乡重新就业,和我一起分担,照顾生病的母亲,至今 近十年,从不言悔。 命运多舛,前些年,我重病手术,他又全家总动员,搬进我家,把母亲和我一起照顾。从未叫苦, 从未不甘,再苦再累,在母亲和我面前,屹立如一面不可逾越的墙,和我一
12、起度过一个又一个生活的劫难。 善良和孝顺,是刻进他骨子里的,母亲跟他一起生活,我还有什么不放心呢? 可日子飞得太快,母亲日渐消瘦。她的行动一日比一日不便,说话一次比一次含糊,喘气一声比一 声沉重,能发声的有限几个词汇,也捋不出口,精神越来越不济,整个人如老树打蔫枯萎。 每次下班打开房门,眼见她从混沌中惊醒,挤出一丝笑意,喜迎我回家,我心底都深深滋生惧意, 唯恐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来,母女的情分悄无声息间被残忍撕裂。这是怎么一种揪心折磨哦! 女儿高考在即,终于还是忍不住,问道:姑娘,高考考罢后,咱们再去把你外婆接回来,如何?她 仰头看我,满脸笑意,响亮回答,好啊!妈妈! 闻言转身,我已泪流满面
13、。 (选自随州文艺2020 年 7 月 6 日) 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 分) 【答案】文章主要写了“我”亲被弟弟接走后的生活和感受。 6自选角度,给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做批注。(3 分) 她的行动一日比一日不便,说话一次比一次含糊,喘气一声比一声沉重,能发声的有限几个词汇,也 捋不出口,精神越来越不济,整个人如老树打蔫枯萎。 批注:示例一:运用排比,(1 分)将母亲的表现整齐划一地列举出来,生动具体(1 分)地写出了母 亲的身体日渐衰弱的状态。(1 分)(意近即可) 示例二:运用比喻,(1 分)将消瘦的母亲比作打蔫枯萎的老树,生动形象(1 分)地写出了母亲 的身体日渐衰弱的状态。(1 分)
14、(意近即可) 7.说说第段有有什么作用。 (3 分) 【答案】第段的描写表现了“我”在母亲被接走后的生活的轻松,(1 分)同时运用侧面描写,(1 分)反映“我”照顾母亲生活的繁琐。(1 分)(意近即可) 8联系全文,说说你对第段这句话的理解。(3 分) 闻言转身,我已泪流满面。 【答案】女儿要高考,母亲不得不被接走,“我”因无法时刻陪伴母亲而感到失落与遗憾;母亲的身 体状况一日比一日不佳,“我”为此感到忧伤;母亲日渐衰老,“我”惧怕母亲离自己而去;母女间不可 分割的情分令“我”抑制不住自己复杂的情感,不由得泪流满面;含有女儿的一份孝顺。(任答三点得 4 分,意近即可) 9关于本文的艺术特色,下
15、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语言自然流畅 B描写生动传神 C情节一波三折 D情感丰富饱满 【答案】C 解析:文章情节没有发生意外的变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25 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6 6 分)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10101111 题。题。 野菊野菊 李商隐李商隐 苦竹园南椒坞 边,微香冉冉泪涓涓。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 相伴省他年。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注释】椒坞:指山顶与山谷。节物:应时节的景物。清尊:指当年顾遇。省:思考,诗中指记 忆、回忆。紫
16、云:此指令狐绚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不取:指令狐绚的冷遇和排挤。霜栽:指傲霜 的秋菊。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 分) A开篇写“苦竹”与“椒坞”,点出了野菊生长环境的压抑。 B颈联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 C诗歌句句写野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 D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很能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 【答案】C 解析:“诗歌句句写野菊”表述有误,诗歌五、六两句没有写野菊。 11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2 分) 【答案】对自己怀才不遇,只能孤芳自赏的怨望;自己虚度青春、空忆华年的压抑;想要摆脱 这一处境却无能为力的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湖北省 随州市 中考 语文 模拟 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84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