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2 正方形存在性问题巩固练习(基础)-2021年中考数学几何专项复习(教师版含解析)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80748 上传时间:2021-05-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22 正方形存在性问题巩固练习(基础)-2021年中考数学几何专项复习(教师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专题22 正方形存在性问题巩固练习(基础)-2021年中考数学几何专项复习(教师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专题22 正方形存在性问题巩固练习(基础)-2021年中考数学几何专项复习(教师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专题22 正方形存在性问题巩固练习(基础)-2021年中考数学几何专项复习(教师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专题22 正方形存在性问题巩固练习(基础)-2021年中考数学几何专项复习(教师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正方形存在性问题巩固练习正方形存在性问题巩固练习(基础基础) 1 如图,在直角梯形 ABCD 中,ADBC,B90,AD24 厘米,AB8 厘米,BC30 厘米,动点 P 从 A 开始沿 AD 边向 D 以每秒 1 厘米的速度运动,动点 Q 从点 C 开始沿 CB 边向 B 以每秒 3 厘米的速度 运动,P,Q 分别从点 A、C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t 秒 (1)当 t 在什么时间范围时,CQPD? (2)存在某一时刻 t,使四边形 APQB 是正方形吗?若存在,求出 t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答】(1)当 6t10 时,CQPD;(2)不

2、存在 【解析】(1)CQ3t,24t, 由 CQPD 有 3t24t,解得 t6 又P、Q 点的运动时间只能是 30310(s), 6t10,即当 6t10 时,CQPD (2)若四边形是正方形,则 APAB 且 BQAB, 1t8 且 303t8, 显然无解,即不存在 t 的值使得四边形 APQB 是正方形 2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16cm,AD6cm,动点 P、Q 分别从 A、C 同时出发,点 P 以每秒 3cm 的速度向 B 移动,一直达到 B 止,点 Q 以每秒 2cm 的速度向 D 移动 (1)P、Q 两点出发后多少秒时,四边形 PBCQ 的面积为 36cm2? (2)是

3、否存在某一时刻,使 PBCQ 为正方形?若存在,求出该时刻;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答】(1)P、Q 两点出发后 4 秒时,四边形 PBCQ 的面积为 36cm2;(2)不存在 【解析】(1)设 P、Q 两点出发 t 秒时,四边形 PBCQ 的面积为 36cm2 由矩形 ABCD 得BC90,ABCD, 所以四边形 PBCQ 为直角梯形, 故 S梯形PBCQ(CQ+PB)BC又 S梯形PBCQ36, 所以(2t+163t)636,解得 t4(秒); (2)不存在因为要使四边形 PBCQ 为正方形,则 PBBCCQ6, 所以 P 点运动的时间为秒,Q 点运动的时间是 3 秒, P、Q 的时间不一

4、样,所以不存在该时刻 3 如 图 , 正 比 例 函 数y ax与 反 比 例 函 数(x 0) 的 图 象 交 于 点 (1)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 (2)如图 1,若AMB90,且其两边分别于两坐标轴的正半轴交于点 A、B求四边形 OAMB 的面积 (3)如图 2,点 P 是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上一点,过点 P 作 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E、F, PF 交直线 OM 于点 H,过作 x 轴的垂线,垂足为 G 设点 P 的横坐标为 m, 当时, 是否存在点 P, 使得四边形 PEGH 为正方形?若存在,求出 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答】(1)yx,;(2)6;

5、(3)P(,) 【解析】(1)将点分别代入 yax 与得: , 解得:a1,k6 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分别为:yx, (2)如图,过点 M 分别做 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C、D 则MCAMDB90,AMCBMD90AMD,MCMD, AMCBMD, S四边形OCMDS四边形OAMB6 (3)设 P 点坐标为(x,),则 PEHGGE,OEx, MOE45, OGGH, OEOG+GH, x, 解得 x, P 点坐标为(,) 4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RtAOBRtCDA, 且 A(1, 0), B(0, 2)抛物线 yax2+ax2 经过点 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6、在抛物线(对称轴的右侧)上是否存在两点 P、 Q, 使四边形 ABPQ 为正方形?若存在, 求点 P、 Q 的坐标;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答】(1)yx2+ x2;(2)P(2,1)、Q(1,1) 【解析】(1)由 RtAOBRtCDA,得 OD2+13,CD1 C 点坐标为(3,1), 抛物线经过点 C, 1a(3)2+a(3)2, a,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x2+ x2; (2)在抛物线(对称轴的右侧)上存在点 P、Q,使四边形 ABPQ 是正方形 以 AB 为边在 AB 的右侧作正方形 ABPQ,过 P 作 PEOB 于 E,QGx 轴于 G,可证PBEAQG BAO, PEAGB

7、O2,BEQGAO1, P 点坐标为(2,1),Q 点坐标为(1,1) 由(1)抛物线 yx2+ x2, 当 x2 时,y1;当 x1 时,y1 P、Q 在抛物线上 故在抛物线(对称轴的右侧)上存在点 P(2,1)、Q(1,1),使四边形 ABPQ 是正方形 5 已知:t1,t2是方程 t2+2t240 的两个实数根,且 t1t2,抛物线 yx2+bx+c 的图象经过点 A(t1, 0),B(0,t2) (1)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点 P(x,y)是抛物线上一动点,且位于第三象限,四边形 OPAQ 是以 OA 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求平 行四边形 OPAQ 的面积 S 与 x 之间的

8、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当平行四边形 OPAQ 的面积为 24 时,是否存在这样的点 P,使平行四边形 OPAQ 为正方 形?若存在,求出 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答】(1)yx2+ x+4;(2)S4(x+)2+25(6x1);(3)不存在 【解析】(1)t2+2t240,(t+6)(t4)0,t16,t24 t1t2,A(6,0),B(0,4) 抛物线 yx2+bx+c 经过 A,B 两点 ,解得, yx2+x+4 (2)点 P(x,y)在抛物线上,位于第三象限, y0,即y0 又S2SAPO2|OA|y|OA|y|6|y|, S6y

9、 6(x2+x+4) 4(x2+7x+6) 4(x+)2+25 令 y0 时,x2+x+40, 解得 x16,x21 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坐标为(6,0),(1,0), x 的取值范围为6x1 (3)当 S24 时,得 244(x+)2+25, 解得:x13,x24 代入解析式得:y14,y24 点 P 的坐标为(3,4),(4,4) 当点 P 为(3,4)时,满足 POPA,此时,平行四边形 OPAQ 是菱形 当点 P 为(4,4)时,不满足 POPA,此时,平行四边形 OPAQ 不是菱形 而要使平行四边形 OPAQ 为正方形,那么,一定有 OAPQ,AOPQ, 此时,点 P 的坐标为(3

10、,3),而(3,3)不在抛物线 yx2+x+4 上, 故不存在这样的点 P,使四边形 OPAQ 为正方形 6 如图,抛物线 yax2+bx+5 过点(1,2)、(4,5),交 y 轴于点 B,直线 AB 经过抛物线顶点 A,交 x 轴 于点 C,请解答下列问题: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 Q 在平面内,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 P,使以 A,B,P,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若存在,直 接写出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答】(1)yx24x+5;(2)P(6,3)或(4,7) 【解析】(1)抛物线 yax2+bx+5 过点(1,2)、(4,5), ,解得, 抛物线解析式

11、为 yx24x+5; (2)在 yx24x+5 中,令 x0 可得 y5, B(0,5), yx24x+5(x2)2+1, A(2,1), , 设直线 AB 解析式为 ykx+n,则有,解得, 直线 AB 解析式为 y2x+5, 当 PAAB 时,如图, 可设直线 PA 解析式为 yx+m,把 A(2,1)代入可得 1+m1,解得 m0, 直线 PA 解析式为 yx, 可设点 P 坐标为(x,x), , 四边形 PABQ 为正方形, PAAB,即,解得 x2 或 x6 点 P 在第一象限内, x2 不符合题意,舍去,故 x6,此时 P 点坐标为(6,3); 当 PBAB 时,如图 2, 可设直

12、线 PB 解析式为 yx+s,把 B(0,5)代入可得 s5, 直线 PB 解析式为 yx+5, 可设 P 点坐标为(x,x+5), , 同理可得,解得 x4(舍去)或 x4,此时 P 点坐标为(4,7); 综上可知存在满足条件的点 P,其坐标为(6,3)或(4,7) 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是动点且纵坐标为 6,点 B 是线段 OA 上一动点,过点 B 作直线 MN x 轴,设 MN 分别交射线 OA 与 x 轴所成的两个角的平分线于点 E、F (1)求证:EBBF; (2)当为何值时,四边形 AEOF 是矩形?证明你的结论; (3)是否存在点 A、B,使四边形 AEOF 为正

13、方形?若存在,求点 A 与 B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答】(1)见解析;(2)是,见解析;(3)A(0,6),B(0,3) 【解析】(1)证明:OF 平分 OA 与 x 轴正方向的夹角,如图所示: 13, MNx 轴,12, 23,BOBF, 同理可得 BEBO,BEBF; (2)当的值为时,四边形 AEOF 是矩形理由如下: ,即 BOBA, 而 BEBF, 四边形 AEOF 为平行四边形, MN 分别交射线 OA 与 x 轴所成的两个角的平分线于点 E、F EOF18090,四边形 AEOF 是矩形; (3)存在 四边形 AEOF 是矩形, 当 OAEF 时,四边形 AEOF 为

14、正方形, 而 EFx 轴, OAx 轴,点 A 在 y 轴上, 点 A 的坐标为(0,6), BOBA,B 点坐标为(0,3) 8 如图,已知二次函数 yax2+c 图象的顶点为点 M(0,9),且经过点 A(3,0) (1)求此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设点 D(x,y)是此二次函数图象上一动点,且位于第三象限,点 C 的坐标为(5,0),四边形 ABCD 是以 AC 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 求平行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S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当点 B 在此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上时,求平行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当平行四边形 ABCD 的面积为 6

15、4 时,请判断平行四边形 ABCD 是否为菱形? 是否存在点 D,使平行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若存在,求出点 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答】(1)yx29;(2)(3x0),40,是菱形;(4)不存在 【解析】(1)由题意得,解得 故二次函数的关系式为 yx29, (2)D(x,y)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且位于第三象限, y0,即y0,y 表示点 D 到 AC 的距离 AC 是平行四边形 ABCD 的对角线, 当 y0 时,x290,得 x3 所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 x 轴的另一个交点是(3,0), 所以,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3x0 如图:当点 B 在此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上

16、时, 过点 D 作 DEAC,垂足为点 E,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CD,DCEBAO,CEDAOB90, ABOCDE 点 B 在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上 OA3, CEOA3, 所以 OE2,所以当 x2 时,y5,S40; 根据题意,当 S64 时,即8x2+7264 解之,得 x11,x21 故所求的点 D 有两个,分别为 D1(1,8)(舍去),D2(1,8), 所以平行四边形 ABCD 不是菱形(或者说明点 D 不在第三象限); 点 D2(1,8)满足 DCDA, 所以平行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当 ACBD,且 ACBD 时, 平行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此

17、时点 D 的坐标只能是(1,4) 而坐标为(1,4)的点不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 故不存在这样的点 D,使平行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 9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yx+m 交 y 轴于点 A,交 x 轴于点 B,点 C 为 OB 的中点,作 C 关于直线 AB 的对称点 F,连接 BF 和 OF,OF 交 AC 于点 E,交 AB 于点 M (1)直接写出点 F 的坐标(用 m 表示); (2)求证:OFAC; (3)如图(2),若 m2,点 G 的坐标为(,0),过 G 点的直线 GP:ykx+b(k0)与直线 AB 始终相交于第 一象限; 求 k 的取值范围; 如图(3),

18、若直线 GP 经过点 M,过点 M 作 GM 的垂线交 FB 的延长线于点 D,在平面内是否存在点 Q, 使四边形 DMGQ 为正方形?如果存在,请求出 Q 点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答】(1)F(m,m);(2)见解析;(3)0k6,Q(,) 【解析】(1)yx+m,令 x0,则 ym,令 y0,则 xm,则ABO45, 故点 A、B 的坐标分别为:(0,m)、(m,0),则点 C(m,0), 如图(1)作点 C 的对称轴 F 交 AB 于点 R,则 CFAB,CRFR, 则RCB45,则 RCRBRF, RBF45,即 FBx 轴, 故点 F(m,m); (2)OCBFm,OBO

19、A, AOCOBF(HL), OACFOB, OAC+AOE90, OAC+AOE90, AEO90, OFAC; (3)将点(,0)代入 ykx+b 得:,解得:, 由一次函数图象知:k0, 交点在第一象限,则, 解得:0k6; 存在,理由: 直线 OF 的表达式为:,直线 AB 的表达式为:yx+2, 联立上述两个表达式并解得:x,故点 M(), 直线 GM 所在函数表达式中的 k 值为,则直线 MD 所在直线函数表达式中的 k 值为, 将点 M 坐标和直线 DM 表达式中的 k 值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并解得: 直线 DM 的表达式为:yx+4,故点 D(2,1), 过点 M 作 x 轴的垂线于点 N,作 x 轴的平行线交过点 G 于 y 轴的平行线于点 S, 过点 G 作 y 轴的平行线交过点 Q 与 x 轴的平行线于点 T, 则 MNMH2,GNDH(1), MNGMHD(HL), MDMG, 则GTQMSG,则 GTMSGN,TQSGMN, 故点 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数学 > 数学中考 > 二轮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