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80577 上传时间:2021-05-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1 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一、语文知识积累(25 分)分) 1 (8 分)阅读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我把世俗的铜臭 在岁月的风雨里洗刷 用爱心和汗水在三尺讲台上 堆积成厚厚的文字 排列成永远站在心灵高处的诗行 这一年的暑假真正到来了 我急忙把尘封的诗句 散开成微笑 和妻儿一起在亭院晾晒 然后把散发着诱人 xin 香的诗句 用爱情和亲情装订成 绿色的诗集 我爱校园 我爱孩子 我爱生活 于是我快乐地活着 把岁月活成一首人人爱读的诗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铜臭 尘 封 xin 香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2、“ ” ,这个词正确的写法是“ ” 。 (3) “尘封”的意思是 。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2 (2 分)七年级某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来参与解决。 活动之前,班级为此出了一期“新同学,新朋友”的黑板报,其中小标题有:相处之道,名人间 的友谊故事,友谊的诗词警句,请你为此再拟写一个小标题。字数在 10 字以内。 小标题: 3 (2 分)七年级某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来参与解决。 活动过程中,将全班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搜集、阅读、整理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成语典故等。请举出一个交友的典故,

3、并简要说说典故内容。字数在 80 字以内。 4 (2 分)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讨论之中,请你 就以 QQ 或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交友,谈谈自己的看法。 (100120 字) 5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万卷经书曾读过, 平生机巧心灵, 六韬三略究来精。 胸中藏战将, 腹内隐雄兵。 谋略敢欺诸葛亮, 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 水浒传 这首临江仙赞美的是梁山好汉 ,他被宋江夸为“赛诸葛” ,他的足智多谋不仅体现在智取大 名府,还体现在 、 、智取文安县等。 6 (2 分)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先生! ”祥子

4、低着头,声音很低,可是很有力: “先生另找人吧!这个月的工钱,你留着收拾车吧;车 把断了,左边的灯碎了块玻璃;别处倒都好好的呢。 ” 上面一段话选自 骆驼祥子 , 选文中的 “先生” 指 , 祥子叫先生 “另找人” 的原因是 (事 件) 。 7 (3 分)按要求默写。 (1)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正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所 写: “ , , 。 ” (2)在我爱这土地中,我们可以通过诗句“ ? ” ,感受到诗人艾青炽热的爱国感 情。 (3) 余光中的 乡愁 一诗, 乡愁的范畴随着诗的流淌在不断地扩大; 同时, 乡愁也越来越浓。“ ” 一句比喻形象新颖,直抒胸臆,

5、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二、阅读(60 分)分) 8 (4 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秋夜喜遇王处士 王绩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注释】芸藿:锄豆。芸通“耘” ,耕耘。东皋:房舍东边的田地。刈黍:收割黍子。 (1)请简要概括诗歌前两句所叙写的内容。 (2)请找出全诗关键词(诗眼) ,并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9 (8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曾子衣弊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封邑焉,曰: “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 受,使者曰: “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

6、人者骄人。 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 “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 注释:弊衣:破旧衣服。致;送。邑:原指县,这里指封邑、封地。修衣:添置衣物。奚: 什么,疑问词。予:给予。纵:纵使。不我骄:即“不骄我” ,不对我显露骄色。节:气节。 (1)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曾子衣 敝衣以耕 衣:衣服 B曾子不受 受:接受 C反 ,复往 反:同“返” ,返回 D足以全 其节也 全:保全 (2)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 的一项是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A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B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C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

7、/骄人 D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生活贫困,所以鲁君亲自前往送封地给曾子。 B鲁君赏赐的封地,曾子几次都拒绝了。 C曾子觉得纵然鲁君赠送他封地,并且没有对他表现出骄横,但他仍然会怕鲁君。 D孔子对曾子的行为非常赞赏。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10 (6 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疫苗就是把疾病的病原体通过减毒处理、灭活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注射疫苗后,当人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体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 素、 活性生理物质、

8、特殊抗体等。 当人再次接触到相关病毒时, 人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 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毒对人体的伤害。 也就是说, 注射疫苗其实就是向人体内注射了经过处理而且极其微量的病毒, 这个剂量对于人体 往往是无害的。人体在消灭这些病毒的同时还会形成抗体,这就是疫苗的原理。举个例子:流感疫苗, 其实就是将被改造过的“安全的”流感病毒注射入人体,让身体得一次“小流感” ,等痊愈之后,体内就 有了相关的“记忆” ,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 【材料二】 中国免疫规划利用疫苗控制传染病发病情况表 疫苗 具体情况 小儿麻痹 1995 年后阻断本土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播,使成千上万孩子避免肢体残疾 新生

9、儿乙肝 5 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已从 1992 年的 9.7%降至 2014 年的 0.3% 麻疹 上世纪中期发病人数达 900 多万,至 2017 年发病人数已不到 6000 例 白喉 以前可导致数以十万计儿童发病,2006 年后我国已无白喉病例报告 流脑 上世纪 60 年代发病最高年份曾高达 304 万例,至 2017 年发病人数已低 于 200 例 乙脑 最高年份报告近 20 万例,2017 年发病数仅千余例 【材料三】 中国疫苗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晋代葛洪记载了天花在中国的一次爆发:比岁有病时行,乃发疮 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创,皆载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天花疫苗是

10、世界上最古老 的疫苗之一,据说是宋代人发明的疫苗,叫做“痘苗” 。清代医学家朱纯嘏的痘疹定论载:宋仁宗时 丞相王旦,生子俱苦于痘,后生子素,召集诸医,探问方药。时有四川人清风,陈说:峨眉山有神医能 种痘,百不失一。不逾月,神医到京。见王素,摩其顶曰:此子可种!即于次日种痘,至七日发热,后 十二日,正痘已结痂矣。由是王旦喜极而厚谢焉。这也是史料记载的最早一次天花疫苗接种。 (1)阅读【材料一】 ,选出下列选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减毒处理、灭活等方法把疾病的病原体制成不具伤害力的病原体。 B人体注射疫苗,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产生特殊抗体等。 C当人再次接触到相关病毒,免疫系统便会

11、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保护物质。 D注射疫苗就是向人体内注射极其微量的病毒,这个剂量对于人体往往是无害的。 (2)阅读【材料二】 “5 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已从 1992 年的 9.7%降至 2014 年的 0.3%”这句话运 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上述三则材料分别从哪三个角度介绍疫苗? 11 (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离花近一些 侯利明 祖母总能准确分辨出花中最美的一朵,步伐轻盈地走过去,弯下腰,陶醉在花的清香里。这时,她往 往正挎着一篮猪草刚从原野里归来,或是正在扶着竹帚打扫庭院。无论晨昏始终有一朵花开得正好,仿 佛只为恭候这位鹤发童心的老婆婆。我觉得惊奇

12、,外出靠拐杖探路的祖母, “看”花的眼睛却分明是清澈 明亮的,像夏日午后桐树下晾着的一碗清水,净得能看到飘零的紫烟。 祖母满头的发,是一夜之间彻底变白的。那年的我还不到五岁,仰头望见祖母脸上满布的寒霜,不由 一阵阵打颤。她哭得停不下来,直到双目失明。无法再去回忆年迈的祖母是怎样在黄昏里一步步蹒跚, 摸索着为我做饭洗衣,送我到村小上学。只记得一个周末,我在灯下写作业。柔风送来阵阵幽香,祖母 拈针缝衣的手轻颤 起来。她扶着桌沿走到窗棂下,循着香来到院子中。 “回来了,你们真的回来了” 祖母哽咽着,跟随着若有似无的花香来到墙边,只见一簇簇鲜花在月光下美如仙子,婀娜多姿。这些花 默默地发芽,拔节,直到

13、缀满花苞,祖母虽然看不见却也不曾错过花开。花香盈盈,勾勒出温暖,给了 她一个满满的拥抱。淡淡清香扣开了祖母紧闭的心门,日子随着一朵花的盛开渐渐有了颜色 。侍弄了一 辈子庄稼的祖母,能像熟悉自己的孩子一样,在每个节气里感知到每朵花的气息。天气慢慢变热,花香 愈加馥郁了,祖母在庭院里走动时甚至可以扔掉拐杖,被花香牵着悠然漫步。祖母的步伐越来越稳健, 她在花丛中停下脚步,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盛夏光影里她莹白的发犹如栀子花开。 秋风扫,落叶忙。祖母也忙。她忙着把一粒粒花籽都细心地收起来,一包包储藏好,就像收获地里的 麦子和大豆。来年春天,祖母便会在房前屋后撒花籽。有路过的人讨要,她也总会笑眯眯地将一个

14、个小 布包赠予路人。 他们从祖母安详的面容里看到了朵朵花开, 心想那些花一定是美的。 街坊邻里也会来要: 去年花开满院,她们曾大把大把地抱花回去插在粗瓷敞口的瓶里,见过的人都晓得这些花是美的。 祖母不再是我一个人的祖母了,她成了大家的“花婆婆” 。大人小孩儿都愿意围着她玩闹说笑。谁有 了烦心事都要到她开满鲜花的院子里坐上一会儿,倾诉着心底的烦恼,像对祖母说,又像是对花儿说。 一年又一年过去,我们这条民风淳朴的小巷,有了个诗意的名字:花巷。我在花开花落中长大,就要离 家上大学,乡里乡亲都聚拢来,叮咛嘱咐说,花婆婆是我们大家的祖母,彼此供养,相依相扶,我去了 只管好好念书。不知谁在人群中低语,还有

15、花。我哭了,眼泪一滴滴收藏进如水光阴,滋润开满鲜花的 心田,四季不败。告别祖母出门时,老人家拉着我的手又轻轻放开。 第二年暑假,回乡探望祖母。花香萦绕的睡梦里,祖母把用花籽为我串的第一条挂链重新串了一遍, 又取出一包新花籽放在桌上,说原来的那串是她用一个个春天串起来的,以后要我也开成一朵花,结了 果,留下花籽,给予每个人。满院的花开得正好,坐在树影花影里,祖孙俩说着一些珍重的话。我知道, 祖母要走了,而从今后的每一个春天,花依旧还会开。 整理遗物,看到父母生前从远方寄来的一摞信,其中一页上写着:要离花近一些。当花开放,它应付 出生命里全部的能量,竭尽全力,毫不保留。从一封接一封的书信里,我断断

16、续续了解到,父母当初决 定放弃安逸的工作去深山支教时,遭受过祖母的百般阻挠,于是就千里迢迢带回一包野花花籽种在庭院 里,临走前告诉祖母,大山里开遍了这样的花,看着它们,就像他们在身边。这样的话竟成了永别留言。 来春花开时节,父母因救助被山洪冲走的学生,双双殒命。望向窗外,秋色袭人,院子里的花不再芬芳 繁盛,有的已经干枯凋谢,渐渐接近终结的尾声,却看不到丝毫颓败。 收拾好一切,我动身启程了。 (选自思维与智慧 ,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文章第段加点词“颜色” ,写祖母随着花开走出了失子之痛,生活有了起色。 B文中祖母成了大家的“花婆婆”与“祖母” ,表现出花巷淳

17、朴友爱的睦邻关系。 C文章借祖母百般阻挠“我”的父母去深山支教,批评了她没有大爱、不明大义。 D文末“收拾好一切,我动身启程了”暗示了“我”不会辜负祖母的嘱托与期望。 (2)文章写了哪三次花籽的传递?请简要概括。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柔风送来的阵阵幽香,祖母拈针缝衣的手轻颤 起来。 (赏析加点词语) 她忙着把一粒粒花籽都细心地收起来,一包包储藏好,就像收获地里的麦子和大豆。 (赏析画线句子) (4)文章第段补叙“我”父母生前来信的有关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文章以“离花近一些”为标题,有什么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三、写作(三、写作(65 分,含书写分分,含书写分

18、 5 分)分) 12 (65 分)命题作文 题目:岁月里的温馨 回首往昔,总会有温馨的记忆,它可能是生病时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可能是迷茫时老师谆谆的 教诲,也可能是受挫时朋友细心的宽慰这温馨可以是别人带给你的,更可以是你带给别人的。 要求: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 不要使用网络语言,全文不少于 600 字。 2021 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一、语文知识积累(25 分)分) 1xi;chn;馨;亭院;庭院;放置时间较久,被尘土盖满;拟人;比喻; 2同学风采展示; 3 ; 4 ; 5吴用;使时迁盗甲;智赚玉麒麟; 6曹先生;样子拉车摔伤了曹先生; 7俱往矣;数 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二、阅读(二、阅读(60 分)分) 8 ; 9A;B;A; 10D; 11C; 三、写作(三、写作(65 分,含书写分分,含书写分 5 分)分)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