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科学考前冲刺试卷(1)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争先 文档编号:180384 上传时间:2021-04-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7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科学考前冲刺试卷(1)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1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科学考前冲刺试卷(1)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1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科学考前冲刺试卷(1)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1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科学考前冲刺试卷(1)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21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科学考前冲刺试卷(1)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21 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科学考前冲刺试卷(1)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鸡蛋、水果含有蛋白质 B. 甲烷属于有机物 C. 纤维素属于合成材料 D. 液态氧属于氧化物 2.学习科学时要厘清概念间的关系。如图是一种概念关系的表示方法,其中 X、Y、Z 可以分别表示( ) A. 运动、直线运动、变速运动 B. 星系、银河系、太阳系 C. 反射、镜面反射、漫反射 D. 生殖、无性生殖、嫁接 3.面对来势汹汹的禽流感疫情,上海、杭州等地关闭了活禽交易市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感染禽流感的家禽,属于病原体 B. 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属于保护易感者

2、 C. 对健康人注射流感疫苗,属于控制传染源 D. 流感疫苗注入人体产生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 4.下列关于碳酸饮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冒出气泡,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 B. 常温下碳酸饮料的 pH 值小于 7,若晃动后打开瓶盖,其 pH 值将减小 C. 碳酸饮料冷藏后取出放在室温下,瓶壁出现小水珠,是熔化现象 D. 碳酸饮料中含有糖、色素、防腐剂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5.葡萄糖是重要的糖类物质,其化学式为 C6H12O6 , 下列有关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葡萄糖属于有机化合物 B. 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 一个葡萄糖分子由

3、6 个碳原子和 6 个水分子构成 D. 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6.先在烧瓶中装满沸水,再倒掉沸水,然后在烧瓶口放入去壳的鹌鹑蛋(不留缝隙),如图所示,将烧瓶口向 右或向左或向下,发现鹌鹑蛋一直向烧瓶底部运动。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探究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 探究假设: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 探究目的:研究大气的压强与热水温度的关系 D. 探究结论:大气各个方向压强都相等 7.下列对甲、乙、丙、丁四个实验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乙:过滤操作(夹持仪器略,玻璃棒已轻靠三层滤纸) 丙: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 丁:用量筒量取 一定量

4、的液体 A.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正确的基本操作应如图甲所示,这样可保证将液体滴入试管 B. 按图乙所示进行过滤操作,由于玻璃棒相对于漏斗的放置方式不合适,这样易使液体外漏 C. 如图丙所示,浓硫酸使白纸、木筷变黑,是因为浓硫酸吸收了纸和木筷中的水 D. 图丁所示的三次读数,a 为俯视,b 读数方法正确,c 的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 8.对下列人体异常生理状态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贫血时,会导致头晕乏力、脸色苍白,主要原因是血液中的白细胞过多 B. 发高热的病人出现消化不良现象,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影响了各种消化酶的活性 C. 龋齿的形成主要是细菌分解残留在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产生酸性物质,使牙齿

5、被腐蚀 D. 白化病患者皮肤、毛发都呈白色症状,是由于体内缺少一种促使黑色素形成的酶 9.如图为小李用照相机拍摄的石拱桥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B. 桥的倒影看起来比桥暗,是由于一部分光折射到了水中 C. 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D. 若相机镜头焦距为 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 2f 10.下列现象与解释相对应的是 ( ) A. 盆景弯向窗口生长向光性 B. 小偷看到警察就跑激素的调节 C. 人出现中暑现象散热大于产热 D. 呆小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11.我校化学实验室有一个危险药品柜为了加强管理给其安装了

6、电子锁, 控制电路的两把钥匙分别由两名工 作人员保管,单把钥匙无法打开,电路中可行的是( ) A. B. C. D. 12.久置空气中的烤面包片, 难以生出霉菌 小林同学观察到这一现象, 提出: 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 这属于实验法研究步骤中的( ) A. 发现并提出问题 B. 作出假设 C. 设计实验方案并设施、记录 D.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13.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创新实验,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置 A 中滴加的稀盐酸可用稀硫酸代替,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B. 装置 B 中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比先变红 C. 装

7、置 B 中变红,不变红是因为生成的 CO2呈酸性,能使石蕊试纸变红色 D. 装置 C 中点燃的蜡烛自上而下熄灭,说明 CO2不支持燃烧 14.将 A、B 两只鸡蛋分别放入甲、乙两杯不同浓度的盐水中,如图所示。A 鸡蛋处于悬浮状,B 鸡蛋处于 漂浮状态。可以肯定的( ) A. 甲杯盐水密度比乙杯盐水密度小 B. 鸡蛋 A 受到的浮力比鸡蛋 B 受到的浮力大 C. 鸡蛋 A 受到的浮力与鸡蛋 B 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 鸡蛋 A 如要漂浮需加食盐, 鸡蛋 B 如要悬浮需加水 15.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 况,说法错误的是( ) A

8、. 前 10s 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 乙车到达 600m 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 C. 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甲、乙两车在 40s 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示板块的名称。 A_; B_; C_ ; D_; E_; F_。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为海洋的是_板块,我国地处_板块。 (3)日本位于_板块和_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极不稳定,因此多_和 _。 17.下列是生殖发育有关的示意图,请分析作答: (1)甲、乙两图反映了昆虫的发育过程,其中图甲属于_发育,乙属于_发育,图乙发育 经历了四个阶段,比图

9、甲多了一个_(填写结构名称)的发育阶段。 (2)丙图中新生命与母体是通过_(填写图中代号)进行物质交换的。 (3)丁图中表现了绿色开花植物受精的过程,其中受精后的_(填写图中代号)能够发育成种子。 (4)莲农常采用种藕繁殖莲,这两种繁殖方式属于_繁殖。 18.“关注身体,增进健康”日益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感,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板回答下列问题: (1)“生命在于运动.”下表为各种活动方式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你认为适合减肥的最佳活动方式是 _。 活动方式 打篮球 慢跑 睡眠 踢足球 散步 耗氧量(L/h) 90 120 14 115 60 (2)张爷爷患糖尿病多年,进食前后的血糖含量曲线类似

10、于图中的_(“甲”或“乙”)曲线;他几天 就要去医院注射一次胰岛素,张爷爷很烦恼,于是便在药店买了几支胰岛素,每隔几天口服一支,几个月 后张爷爷的病情反而明显加重了,对此他很不理解,聪明的你能告诉张爷爷缘由吗?_ (3)观察右图,起始阶段段血糖明显上升是由于_;血糖含量下降是由于_。 19.发电机是利用_现象制成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及_方向有关。 20.如图是小明对常见化合物的分类整理。 (1)甲处应填写的物质类型是_; (2)小明将硫酸、碳酸归为酸,其分类标准是:_; (3)小明的分类整理中有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质是_。 21.人走路时,脚被石头绊住,由于_ ,上身仍要保持原来

11、的_ 状态,而向_ 倾倒 22.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下表表示元素周期表的 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是_。 (2)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多种,请写出化合价为十 1 价的氮的氧化物_(用化学式表示) (3)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锫原子, 形成了 117 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 117 个_。 23.植物的叶片大多呈绿色扁平状,这有利于吸收阳光,制造淀粉等有机物。阅读细胞结构模式图和叶的横 切面结构图,回答下

12、列问题: (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植物体细胞的是_(选填“甲”或“乙”)。 (2)乙图中能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是_(填字母)。 (3)丙图中和中富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_组织;丙图中有输导水、无机盐 的_和输导有机物的筛管, 所以一片叶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属于_(选填“组织”“器官”或“系 统”)。 24.实验室制取 H2 , 并用排水法收集,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 固定装置 加入锌粒 加入 H2SO4检查气密性 收集 验纯 三、实验探究题三、实验探究题 25.蝙蝠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哺乳动物。为了研究“蝙蝠主要是通过什么器官来发现障碍物的”,科学家在一个 大房间内竖起金属丝制

13、成的障碍物,然后记录撞击和避开障碍物的蝙蝠数量,实验方法和结果见下表。 实验 实验处理方法 被观察的蝙蝠数量 避开障碍物蝙蝠的百分比(%) A 不做任何处理 1000 71 B 蒙住蝙蝠的双眼 1000 70 C 蒙住蝙蝠的双耳 1000 35 (1)设计实验 A 的目的是_。 (2)从实验 A 和 B 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 (3)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蝙蝠是通过_(填器官名称)来发现障碍物的。 26.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小明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下探究实验(金属片已打磨): 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

14、中,铁片表面的现象是_; 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此探究实验的目的是_。 27.小晨同学要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 40,白磷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 步骤: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步骤:将盛有白磷的带孔燃烧匙伸入 A 瓶中,白磷不燃烧。 步骤:向 A 瓶中加满 80热水,塞紧瓶塞,白磷不燃烧。 步骤:打开 K1、K2 , 从 a 口向瓶中鼓入空气,待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烧 匙底部时,关闭 K1、K2 , 此时进入量筒 B 中水的体积为 200mL,观察到 A 瓶中的白磷燃烧。 (1)

15、对比步骤和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 (2)待装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打开 K2 , 如果观察到_,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1/5。 (3)【实验二】用如图所示装置,利用铁生锈的原理也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已知:铜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铜绿。化学方程式:2Cu+O2+H2O+CO2=Cu(OH)2CO3】 若将此装置中的细铁丝换成足量的细铜丝进行实验, _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选填“能” 或“不能”),理由是_。 28.实验桌上提供了下列符合要求的实验器材:电源一个(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电阻两只 R1和 R2、电压 表三个、 滑动变阻器一个、

16、开关一个、 导线若干 在电阻 R1和 R2串联的这段电路中, R1两端的电压为 U1 , R2两端的电压为 U2 , R1和 R2串联的这段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为 U小英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了证明 U=U1+U2的实验请你完成下列题: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在这个探究实验中,自变量是_因变量是_ (3)通过改变_实现自变量的改变 (4)画出实验记录表 29.为了探究 pH 是不是影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 3 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在 3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2 毫升 1%淀粉液。 步骤二: 在 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pH 不同的盐酸溶液 3毫升, 使13 号

17、试管中反应液的 pH依次稳定在3.0, 4.5,6.0。 步骤三:在 3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1 毫升相同的稀释唾液(唾液的浓度满足本实验的要求),摇匀后,放入 37恒温水浴箱中 3 分钟。 步骤四:在 3 支试管中分别滴入 1 滴碘液,然后摇匀。 步骤五:观察并对比这 3 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果预期与结论: 若 3 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相同,则 pH_影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若 3 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不相同,则 pH_影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2)实验过程中为什么 3 支试管都要选择 37并且恒温?_。 四四、解答题、解答题

18、 30. 2019 年 12 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后被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 肺炎。经科学检测,导致此次传染病的病原体为 2019 新型冠状病毒,即“COVID-19”。(如图)某兴趣小组 收集了一下资料: 资料一:研究发现,COVID-19 的宿主是蝙蝠,蝙蝠存在 8800 万年,据目前人类研究,蝙蝠是新冠病毒的 携带者。经过漫长的时间,病毒也无法对蝙蝠产生作用。 资料二:人体易感染 COVID-19,多数出现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多数 人能治愈,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易感染。 资料三:人虽有强大的特异性免疫,能产生上百万种抗体,但

19、这种适应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仅仅适应其 所生存的环境。利用已学知识解释对蝙蝠携带新冠病毒不会患病,而多数人感染新冠病毒会患病的原因。 31.为探究某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小金设计了一个模型,如图所示是它的电路图,电源电压为 36V,闭合开 关后,测得灯泡 L 的电阻为 20,电路的总电流为 3.8A,电动机 M 线圈的电阻为 3。计算: (1)通过灯泡的电流; (2)电动机 M 线圈的发热功率; (3)电动机 M 输出的机械功率; 32.如图甲所示,电源的电压 U 保持不变,R1是一定值电阻,当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整个电路消耗的 总功率 P 随着电流 I 的变化如图乙中的直线 OAC 所示,抛物

20、线 OBC 为电阻 R1消耗的电功率 P1随电流 I 变 化的图线,A、B 两点对应的横坐标为 2A。求: (1)电源电压 U 和 R1分别是多少? (2)线段 AB 表示的电功率为多大? (3)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多大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33.将 40g 稀盐酸逐滴加入到 2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发生的化学反应 方程式为 HCl+NaOHNaCl+H2O。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 pH 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 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 (1)图二从 A 到 B 过程中,溶液的 pH 逐渐_(填“增

21、大”或“减小”)。 (2)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_。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4.历经 131 天的艰苦考验, 于 2019 年 4 月我国顺利完成第 35 次南极考察。 这次考察开展了陆地海洋 大气冰盖生物的多学科联合观测,首次获取了冰下冰芯样品,首次完成了东南极冰盖关键区域的航空 科学探测任务等多项科学研究。 (1)获取冰层深处的冰芯后,科考队员使用探测仪在冰面向冰孔内发射一束激光,如图甲所示,测得钻 探冰孔的深度是 144 米,则探测仪从发射到接收激光历经_秒。(光速为 3108米/秒) (2)该地区冰层深度与其年代(指距今多少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可知此次钻探获取

22、的最深处的冰芯距今 大约_年。 (3)科考队员在南极惊奇地发现长方体冰山,边缘齐整宛如人工切割,测得长方体冰山露出海面的高度 为 4 米,则冰山在海面下的深度为多大?( 冰=0.9103千克/米 3 , 海水=1.1103千克/米 3) 35. 如图是小王同学在参加学校运动会 200m 比赛时的情景他跑步时对地面的压力为 500N,鞋子与地面 的接触面积为 80cm2 , 跑完全程用时 32s求: (1)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 (2)他跑步时对地面的压强: (3) 若一只鞋子的质量为 150g, 跑步过程中鞋子离地面的高度均为 20cm, 脚落地一次重力对鞋子做的功 36.小丽需用温度为 40

23、的水泡脚, 便把 90的热水与 10kg 20的水混合, 设混合过程没有热量损失, 问: 需要 90的热水多少 kg?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B 【解析】解答:A、水果中含有维生素,故错误; B、甲烷属于有机物,故正确; C、纤维素属于天然存在的物质; D、液态氧属于单质; 故选 B 分析:A、水果中含有维生素; B、甲烷属于有机物; C、纤维素属于天然存在的物质; D、液态氧属于单质 2. C 解析:由题意可知,X 包括 Y 和 Z,Z 不包括 Y,或者 Y 不包括 Z,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思考解题即可。 解答:速度改变的直线运动叫变速运动,直线运动包括变速运动,A 不

24、符合题意。 B、太阳系属于银河系,B 不符合题意。 C、反射包括镜面反射和漫反射,C 符合题意。 D、无性生殖包括嫁接,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 D 解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可通过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来预防传染病传染病的流行必需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 径、易感人群,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 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A、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引起禽流感的病原体是禽流感病 毒A 错误 B、关闭活禽交易市场,这是

25、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B 错误 C、对健康人注射流感疫苗,这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C 错误 D、流感疫苗注入人体产生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 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D 正确 故选:D 4. D 解析:A、由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打开汽水瓶时,有大量气 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从而说明气体的溶解度是因为瓶内压强减小了;B、二氧化碳溶解减少, 酸度减少,其 pH 值将增加;C、瓶壁出现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冰矿泉水瓶),放热,液化成了 水;D、根据混合物的定义,混合物中含有多种物质

26、。 解答:A、由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打开汽水瓶时,有大量气 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从而说明气体的溶解度是因为瓶内压强减小了,故 A 错误; B、常温下碳酸饮料的 pH 值小于 7,若晃动后打开瓶盖,二氧化碳溶解减少。其 pH 值将增加,故 B 错误; C、碳酸饮料冷藏后取出放在室温下,瓶壁出现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冰矿泉水 瓶),放热,液化成了水,故 C 错误; D、碳酸饮料中含有糖、色素、防腐剂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D 正确; 故选 D 5. C 解析:根据有机物的概念以及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葡萄糖的物质类别、组成元素以

27、及氧化的产物、分子 的构成等。A、葡萄糖中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B、由葡萄糖的化学式为 C6H12O6可知,葡 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C、由葡萄糖的化学式为 C6H12O6可知,一个葡萄糖分子由 6 个碳原 子、12 个氢原子和 6 个氧原子构成,一种物质的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另一种物质的分子;D、由于葡萄糖是 由碳、 氢、 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所以在人体组织里, 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 解答:A、葡萄糖中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说法正确; B、由葡萄糖的化学式为 C6H12O6可知,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说法正确; C

28、、由葡萄糖的化学式为 C6H12O6可知,一个葡萄糖分子由 6 个碳原子、12 个氢原子和 6 个氧原子构成,一 种物质的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另一种物质的分子,故说法错误; D、由于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 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故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6. B 解析:根据有关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即可。 解答:A.根据图中的操作,我们无法得到大气压力和对应的受力面积,因此无法通过压强公式计算出大气 压强的值,那么就无法探究大气压强有多大,故 A 错误; B.鹌鹑蛋之所以会向烧瓶内部运动, 就是因为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 而四个实验足以证明大气

29、向下、 向左、 向上和向右都有压强,因此可以探究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故 B 正确; C.实验中没有水,更没有热水,因此无法探究大气的压强与热水温度的关系,故 C 错误; D.由于实验中没有任何定量的测量工具,因此无法探究大气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故 D 错误。 故选 B。 7. B 解析:A、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 B、根据过滤的操作方法分析; C、根据浓硫酸的脱水性分析; D、根据量筒的正确读数与错误读数造成的误差分析。 解答:A、滴管使用时要在试管上方垂直悬空滴加,不符合题意; B、过滤操作中由于玻璃棒相对于漏斗的放置方式不合适,这样易使液体外漏,符合题意; C、浓硫酸使白纸、木筷变

30、黑,是因为浓硫酸的脱水性,而不是吸水性,不符合题意; D、c 为仰视,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 A 解析:根据贫血原因、酶的活性、 龋齿 的形成原因、白化病的病因进行作答. 解答:A:贫血是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少,故 A 错; B、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减弱,导致高烧时消化不良; 故 B 正确; C、龋齿的形成主要是细菌分解残留在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产生酸性物质,使牙齿被腐蚀 ; 故 C 正确; D、白化病是由于体内缺少一种促使黑色素形成的酶,故 D 正确. 故选 A 9. C 【解析】解答:解:A、石拱桥在水中的倒影等同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A 正确; B、

31、倒影看起来比桥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桥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了折射,故 B 正确; 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戴一会聚透 镜,即凸透镜,所以该眼镜可以用以矫正远视眼,近视眼应该利用凹透镜矫正,故 C 错误; D、照相机的原理:凸透镜满足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相机镜头焦距为 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 要大于 2f,故 D 正确 故选 C 分析:(1)桥在水中的倒影应用的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倒影是景物反射的光线到水面,在被水面吸收一部分后再反射出来,所以亮度肯定不及景物本身了 (3) 照相机的原理: 凸透镜满足 u2f,

32、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凹透镜的中间比边缘薄,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用 于矫正近视眼 10. A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的感应性,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人体的自我调节及激素分泌异常 的症状。 解答:解答: 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盆景弯向窗口生长-向光性,A 正确。 B、小偷看到警察就跑,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B 错误。 C、人出现中暑现象是产生的热量大于散发的热量,C 错误。 D、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是侏儒症,D 错误。 所以选 A。 11. A 解析:由题意可知,控制电路的有两把钥匙,只有两把钥匙同时开启时,电子锁才能打开,电子锁由电动 机控制,钥匙实

33、质就是电路中的开关,即两个开关同时闭合时,电路才接通,才能使电动机工作,只闭合 其中一个开关,电动机是不工作的,电路没有接通。开关之间不能独立工作,是串联关系本题考查电路 图的设计,关键是能根据所给条件设计出合适的电路图,这是难点也是重点。 解答:A、两钥匙是串联的,只有都闭合时,电路才接通,只闭合一个,是断路,符合题意; B、开关是并联的,只闭合一个开关,电路就接通,电动机就工作了,不符合要求; C、只闭合钥匙 1 这个开关,电路就接通了,两开关都闭合,就短路了,不符合要求; D、只能用钥匙 1 来控制电动机工作,钥匙 2 只要闭合,电路就短路,不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A 12. A 解析:

34、此题考查的是实验法研究的一般过程实验法的一般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 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 得出结论 解答: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 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 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 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 究过程进行反思实验法的一般步骤:(1

35、)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 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所以久置空气 中的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小林同学观察到这一现象,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这属于实 验法研究步骤中的发现并提出问题 故选:A 13. B 解析:(1)大理石中的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会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 进行;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会先沉积在瓶底,然后随着二氧化碳的量不断增大,那么它所在的位置 逐渐升高,因此肯定是下面的石蕊试纸先变色,上面的石蕊试纸后变色; (3)二氧化碳本身没有酸性,它和水反应

36、生成碳酸,是碳酸使石蕊试纸变色的; (4)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分析。 解答:A.装置 A 中滴加的稀盐酸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生成的硫酸钙会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故 A 错误; B.装置 B 中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比先变红,故 B 正确; C.装置 B 中变红,不变红是因为生成的 CO2溶于水生成碳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试纸变红色,故 C 错误; D.装置 C 中点燃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 CO2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故 D 错误。 故选 B。 14. D 解析:根据浮沉条件分析判断。 解答:A 鸡蛋在甲中悬浮,那么它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B 鸡蛋在乙中漂浮,那么它受到的

37、浮力也等 于自身重力。如果两个鸡蛋的重力相等,那么它们受到的浮力相等;否则,它们受到的浮力就不相等,故 B、C 错误; A 鸡蛋在甲中悬浮,那么它的密度等于甲的密度;B 鸡蛋在乙中漂浮,那么它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如果 两个鸡蛋的密度相等,那么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否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无法比较,故 A 错误; 如果 A 鸡蛋要漂浮起来,那么必须增大甲的密度,即增加食盐;如果鸡蛋 B 要悬浮,那么就要减小乙的 密度,即加水,故 D 正确。 故选 D。 15. C 解析:(1)分析前 10s 内甲车和乙车运动的路程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甲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 关系得出甲车的运动状态;(3)

38、根据乙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乙车的运动状态;(4)根据 甲、乙两车在 40s 内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 v=比较平均速度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即可求出汽车在某 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在计算过程中注意时间和路程的统一。 解答:A、由图知,前 10s 内甲车和乙车运动的路程分别为 300m、200m,则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 的路程,故 A 正确; B、由图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小车通过的路程不变,说明小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B 正确; C、由图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乙小车通过的路程在变大,说明小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故 C 错误; D、甲、乙两车在 40s 内通过的路程 s=1200m,则根

39、据 v=可知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6. (1)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太平洋;亚欧 (3)太平洋;亚欧;火山;地震 解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构成的地球表面不是一块整齐,而是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 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构成。 解答:(1)A 亚欧板块;B 非洲板块;C 印度洋板块;D 太平洋板块;E 美洲板块;F 南极洲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为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我国地处亚欧板块。 (3)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极不稳定,因此多火山和地

40、震。 故答案为:(1)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2)太平洋; 亚欧(3)太平洋;亚欧;火山;地震 17. (1)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蛹 (2)1(或 1 和 2) (3) (4)无性(或营养) 解析:家蚕、菜粉蝶等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蝗虫、 螳螂等昆虫的一生只经过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人类的胎儿生活在母体 子宫中,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经由胎盘从母体排出体 外。被子植物在完成开花、传粉后,花粉中的精子进入子房中的胚珠里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

41、精 卵发育成种子里的胚,胚珠发育成种子,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根据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过程,植 物的生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大类。 解答:(1)图甲的发育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图乙发育经历了卵幼虫 蛹成虫四个阶段,是完全变态发育,比图甲多了一个蛹期。 (2) 丙图显示: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 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 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 (3) 传粉和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子房壁发育成果皮。(4)用种藕繁殖莲,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是由母体直接发育成

42、新个体的繁 殖方式,属于无性繁殖。 故答案为:(1)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蛹;(2)1(或 1 和 2);(3);(4)无性(或 营养)。 18. (1)慢跑 (2)甲;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后在小肠中转化成 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不能降低血糖,因此只能注射。 (3)人进食以后,血糖含量升高;甲中葡萄糖通过尿液排出 解析: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 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 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

43、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 解答:(1)由图可知慢跑的耗氧量最高,故适合减肥的最佳活动方式是慢跑。 (2)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血糖,患糖尿病后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 血糖含量不能降低,因此甲图为张爷爷警示前后的血糖含量曲线图。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 制剂来治疗,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后在小肠中转化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不能降低血糖,因此只 能注射。 (3)观察右图,起始阶段段血糖明显上升是由于人进食以后,血糖含量升高,血糖含量下降是由于甲中 葡萄糖通过尿液排出。 故答案为:(1)慢跑(2)甲;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 口

44、服后在小肠中转化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不能降低血糖,因此只能注射(3)人进食以后,血糖含量升 高;甲中葡萄糖通过尿液排出。 19. 电磁感应;磁场 解析:根据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电磁感应的原理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及磁场方向有关。 20. (1)氧化物 (2)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 (3)Cu2(OH)2CO3 解析:(1)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2)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叫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的是碱。 (3)盐由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构成。 解答:(1)甲处的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镁,

45、都只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因此属于氧化物; (2)小明将硫酸、碳酸归为酸,其分类标准是: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 (3)Cu2(OH)2CO3由碳酸根离子和铜离子构成,属于盐,而不是碱。 21. 惯性;运动;前 【解析】解答:解:会向前摔倒,因为人原来是运动的,脚下碰到障碍物时,脚受到了力被迫停止运动, 由于惯性,身体的上部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摔倒 故答案为:惯性;运动;前 分析:(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2)脚被障碍物绊了一下,脚的速度变慢,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先速度,所以向前倒 22. (1) (

46、2)N2O (3)质子 解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确定三种元素的名称,如果元素名字中没有金字旁,那么它应该是非金属元 素; (2)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列出方程计算出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写出化学 式; (3)原子的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解答:(1)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为锂元素,为氟元素,为镁元素,其中属于非金属的是; (2)N 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而 O 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那么:(+1)x+(-2)=0,解得:x=2,那么 它的氧化物为 N2O; (3) 117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7,因为原子序数=质子数,那么该元素的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 个质子。 23. (1)甲 (2)F (3)营养;导管;器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科学 > 科学中考 > 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