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一)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争先 文档编号:176980 上传时间:2021-04-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一)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一)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一)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一)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一)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1 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一)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表内)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表内) 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 C粮食酿酒 D甲骨刻字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细铁丝在氧

2、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四氧化三铁 C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了黄色 D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3下列所示的实验操作与方法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过滤 C点燃酒精灯 D称量氯化钠 4 2019 年 “世界环境日” 中国确定的主题是 “蓝天保卫战, 我是行动者” 。 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 ) A秸秆露天焚烧 B废气达标排放 C工地洒水除尘 D禁放烟花爆竹 5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表示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6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空气 BMnO2 CCO2 DH2O2 7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

3、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发生改变 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2Fe3+和 3N 中的“3”都表示微粒的个数 碳14(14C)原子核内含有 6 个质子和 8 个中子 、和表示的微粒都带电荷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8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关于时针所对应的元素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2:00 对应的元素为金属元素 B10:00 对应的元素不易形成化合物 C9:00 对应 元素的离子符号为 F+ D该钟表的整点时间与原子结构中的质子数相等 9 “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

4、排放” 。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若只生成 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 ,不可能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是( ) A甲醇(CH4O) B甲醛(CH2O) C乙酸(C2H6O2) D乙醛(C2H4O) 10 如图表示了初中化学中一些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 (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利用反应可制得烧碱 B圈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利用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D圈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个小题,共个小题,共 30 分)分) 11 (5 分) 如图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有关的

5、5 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是 ;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 ; (2)图四种粒子中,表示钠原子的是 (选填序号) ; (3)若表示 Mg2+,则 x ,那么和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12 (5 分)如图一所示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1)采用物理方法制取氧气的途径是 (选填“甲” 、 “乙” 、 “丙”或“丁” ,下同) 。 (2) “绿色化学”是 21 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核心是从源头上做到节能减排。在实验室 制取氧气的途径中,采用 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3)如图二是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燃烧时可以观察到以

6、下现象: a螺旋状的细铁丝慢慢变短; b火星四射; c放出大量的热量; d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 其中最能说明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填字母) 。 .写出该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做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里放少量水的作用是 。 13 (8 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请按要求作答: (1)用 B 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时停止反应,上部与下部对接应选 (填“b”或“c” ) ,检查该组 合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2)从装置 AD 中选择:加热氯酸钾制取并收集较为纯净的 O2,应选用图中的 和 (填 字母) ,化学方程式为 : (3)用 E 装置收集 H2,则气体从 (填“d

7、”或“e” )导管口进入 14 (8 分)某学习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1)通常条件下,白磷的着火点为 40。 (2)白磷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实验操作、记录、分析如下) (1)先检查装置的 ,在锥形瓶中装入 VmL 氢氧化钠溶液,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 VmL 人体吸入 的空气。 (2)打开弹簧夹 K1、K2,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除。读出量筒(量筒的容积远大于 VmL)中液体体 积为 amL。请根据所学知识,在该步实验中,空气中某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关闭弹簧夹 K1、K2,再 (填操作方法) ,以促使白磷迅速燃烧。待瓶中气体冷却至室

8、温, 打开 K2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 bmL 从而推断该气体占气体总体积百分数约为 (用字母表示) 。 15 (4 分)在质量为 150g 的烧杯中加入 100g 过氧化氢溶液,再向其中加入 2g 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称 得烧杯和剩余物质总质量为 250.4g。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反应后它的质量为 g; (2)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 H2O2的质量。 2021 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一)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9、 分,共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表内)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表内) 1 (2 分)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 的是( ) 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 C粮食酿酒 D甲骨刻字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 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陶瓷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火药使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

10、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甲骨刻字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 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 (2 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四氧化三铁 C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了黄色 D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分析】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铁在氧气能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铁

11、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解答】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 误。 C、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了黄色,该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 花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2、3 (2 分)下列所示的实验操作与方法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过滤 C点燃酒精灯 D称量氯化钠 【分析】A、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槽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 B、过滤实验中要用玻璃棒引流; C、点燃酒精灯时,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注意“左物右码”的原则。 【解答】解:A、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 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故 A 正确; B、过滤实验中要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没有,故 B 错误; 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

13、成危 险。图中操作错误,故 C 错误;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注意“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正好相反,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基本实验操作是常见的考题,掌握基本实验操作,不但是实验的 基本要求,也是应对中考的需要。 4 (2 分)2019 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 是( ) A秸秆露天焚烧 B废气达标排放 C工地洒水除尘 D禁放烟花爆竹 【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有 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指一些固体小

14、颗粒。防止环境 污染的措施有: 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 社会公共场所严禁吸烟、 植树造林、 合理开发新能源、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 【解答】解:A、农作物的秸秆就地焚烧不可行,因为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做法与之相违背,故选 项正确; B、废气达标排放不污染环境,故选项错误; C、工地洒水除尘,可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故选项错误; D、禁放烟花爆竹,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 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5 (2 分)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表示

15、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分析】A根据物质的分类来分析; B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喊量来分析; C根据置换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关系来分析; D根据原子的结构来分析。 【解答】解:A纯净物分为单质与化合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 化合物,即氧化物是化合物中的一种,图示正确; B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等,图示正确; C化学反应按基本反应类型可以分为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四种,置换反应与 化合反应是并列关系,图示正确; D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又可以分为质子和中子,图示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

16、结构、基本反应类型、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物质分类的知识等是正确 解答本题的关键。 6 (2 分)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空气 BMnO2 CCO2 DH2O2 【分析】由题意,含有氧分子的为氧气或空气 【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中含有氧分子,故 A 符合题意; B、二氧化锰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 B 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 C 不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 7 (2 分)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

17、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发生改变 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2Fe3+和 3N 中的“3”都表示微粒的个数 碳14(14C)原子核内含有 6 个质子和 8 个中子 、和表示的微粒都带电荷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物理变化中分子的变化解答; 根据纯净物的概念解答; 根据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原子的构成解答; 根据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的种类不会发生改

18、变,故错误; 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故正确; 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故正确; 2Fe3+中的 3 表示一个铁离子所带的电荷数,3N 中的“3”表示微粒的个数,故错误; 碳14(14C)原子核内含有 6 个质子和 8 个中子,故正确; 是原子,不带电荷,和表示的微粒都带电荷,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 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8 (2 分)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关于时针所对应的元素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2:00 对应的元素为

19、金属元素 B10:00 对应的元素不易形成化合物 C9:00 对应 元素的离子符号为 F+ D该钟表的整点时间与原子结构中的质子数相等 【分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解答】解:A、12:00 对应的元素是镁元素,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B、10:00 对应的元素是氖元素,氖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极不活泼,不易形成化合物,该 选项说法不正确; C、9:00 对应 元素是氟元素,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7,氟原子溶液得到电子形成带 1 个单位负 电荷的氟离子,符号为 F ,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图中信息可知,该钟表的整点时间与原子结构中的质子数相

20、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9 (2 分) “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 。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若 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 ,不可能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是( ) A甲醇(CH4O) B甲醛(CH2O) C乙酸(C2H6O2) D乙醛(C2H4O) 【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分析。 【解答】解:要实现零排放,所有的原子都转化到一种生成物中,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可知生 成物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 1:1,不可能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是 D。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质

21、量守恒定律内容。 10 (2 分)如图表示了初中化学中一些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 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利用反应可制得烧碱 B圈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利用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D圈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 【分析】A、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B、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但不能燃烧,可以据此解答 C、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可以据此解答 D、过氧化氢可以分解产生水和氧气,而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可以据此解答 【解答】解:A、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常用来制取烧碱,故 A 说法正确; B、氧气能

22、够支持燃烧,但不能燃烧,故 B 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常用此方法来检验二氧化碳,故 C 说法正确。 D、过氧化氢可以分解产生水和氧气,而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这两个反应都是分解反应, 故 D 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做化学推断题的步骤方法:审题;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解答:按照分 析和推理的结果,进行认真而全面的解答;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解题关键,找准解题的 突破口,并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 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个小

23、题,共个小题,共 30 分)分) 11 (5 分) 如图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有关的 5 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是 17 ;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 质子数不同 ; (2)图四种粒子中,表示钠原子的是 (选填序号) ; (3)若表示 Mg2+,则 x 12 ,那么和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MgCl2 。 【分析】 (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元素是质子数(即核 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钠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为 11,进行分析解答。 (3)若表示

24、 Mg2+,带 2 个单位的正电荷,是原子失去 2 个电子得到的,和分别是氯元素和镁元 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1)根据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氯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是 17。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钠元素 与氯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由钠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为 11,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 子数,则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11,图四种粒子中,表示钠原子的是,质子数核外电子 数11,为

25、钠原子。 (3)若表示 Mg2+,带 2 个单位的正电荷,是原子失去 2 个电子得到的,x2+8+212。 和分别是氯元素和镁元素, 镁元素显+2 价, 氯元素显1 价, 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Cl2。 故答案为: (1)17;质子数不同; (2); (3)12;MgCl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 子质量) 、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 (5 分)如图一所示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1)采用物理方法制取氧气的途径是 丁 (选填“甲” 、 “乙” 、 “丙”或“丁” ,下同) 。 (2) “绿

26、色化学”是 21 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核心是从源头上做到节能减排。在实验室 制取氧气的途径中,采用 甲 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3)如图二是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燃烧时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 a螺旋状的细铁丝慢慢变短; b火星四射; c放出大量的热量; d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 其中最能说明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d (填字母) 。 .写出该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Fe+2O2Fe3O4 。 .做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里放少量水的作用是 防止高温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集气 瓶底 。 【分析】 (1)根据是否生成新物质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实验

27、要求来分析; (3)根据化学变化的特征、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解答】解: (1)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根据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而分离出氧气,没有新物质 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丁; (2)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浪费能源还污染了环境;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在实验室中 难以达到反应的条件,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装置操作简单、安全,不需加热,生成物是水和氧气,无污 染,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故填:甲; (3)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铁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 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故填:d; .在点燃的条件下, 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

28、三铁, 该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Fe+2O2Fe3O4; 故填:3Fe+2O2Fe3O4; .做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里放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 底;故填:防止高温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底。 【点评】熟练掌握氧气的制法,并会熟练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会从装置、操作、是否加热、生成物 是否有污染等方面比较方案的优缺点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 (8 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请按要求作答: (1)用 B 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时停止反应,上部与下部对接应选 c (填“b”或“c” ) ,检查该组合 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关闭弹簧夹, 由长颈

29、漏斗向试管内注水, 最终水面高度不变, 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 (2)从装置 AD 中选择:加热氯酸钾制取并收集较为纯净的 O2,应选用图中的 A 和 D (填字 母) ,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 : (3)用 E 装置收集 H2,则气体从 e (填“d”或“e” )导管口进入 【分析】 (1)用 B 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时停止反应,选择有带孔塑料片的; (2)从装置 AD 中选择: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需根据反应需要加 热以及气体的气密性和水溶性选择仪器装置; (3)用装置 E 排空气收集 H2,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气体应从短管进,以便排净空

30、气 【解答】 解: (1) 用 B 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时停止反应, 上部与下部对接应选择有带孔塑料片的 c 试管, 因药品放在塑料片上, 不需反应时, 用弹簧夹夹住导管, 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液体药品与固体药品分离, 反应停止 检查该组合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弹簧夹, 由长颈漏斗向试管内注水, 最终水面高度不变, 说明装置气密性好;故答案为:c;关闭弹簧夹,由长颈漏斗向试管内注水,最终水面高度不变,说明装 置气密性好 (2)从装置 AD 中选择: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根据反应需要加热和氧气不易溶 于水,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应选用图中的 A、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

31、成氯化钾 和氧气,故填:A;D;2KClO3 2KCl+3O2 (3)用装置 E 排空气收集 H2, 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气体应从导管的 e 端进入,以便排净空气, 故填:e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装置的选取依据,发生装置据反应 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进行选择,收集装置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进行选择;并能结合装置对装置的优越 性进行正确评价 14 (8 分)某学习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1)通常条件下,白磷的着火点为 40。 (2)白磷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实验操作、记录、分析如下) (1)先检查装置的 气密性 ,在锥

32、形瓶中装入 VmL 氢氧化钠溶液,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 VmL 人体 吸入的空气。 (2)打开弹簧夹 K1、K2,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除。读出量筒(量筒的容积远大于 VmL)中液体体 积为 amL。请根据所学知识,在该步实验中,空气中某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OH+CO2Na2CO3+H2O 。 (3)关闭弹簧夹 K1、K2,再 向烧杯中加入热水(热水温度大于 40C) (填操作方法) ,以促使白 磷迅速燃烧。待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打开 K2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 bmL从而推断该气体占气体总 体积百分数约为 100% (用字母表示) 。 【分析】 (1)根据实验步骤来分析;

33、(2)根据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3)根据实验操作、燃烧的条件以及实验数据来分析。 【解答】解: (1)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锥形瓶中装入 VmL 氢氧化钠溶液,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 VmL 人体吸入的空气;故填:气密性; (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故填:2NaOH+CO2Na2CO3+H2O; (3)关闭弹簧夹 K1、K2,再向烧杯中加入热水(热水温度大于 40C) ,以促使白磷迅速燃烧。磷与氧 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待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打开 K2量筒中的水倒吸,读出量筒 中液休体积为 bm

34、L量筒内液体减少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即: (ab)mL,从而推断该气体 占气体总体积百分数约为100%; 故填: 向烧杯中加入热水 (热水温度大于 40C) ;100%。 【点评】根据题给的实验流程分析各步骤所发生的反应或变化,并对实验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 15 (4 分)在质量为 150g 的烧杯中加入 100g 过氧化氢溶液,再向其中加入 2g 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称 得烧杯和剩余物质总质量为 250.4g。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反应后它的质量为 2 g; (2)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 H2O2的质量。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氧气,所以可以求算氧气的质量,根 据氧气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过氧化氢溶液中 H2O2的质量。 【解答】解: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所以质量依然为 2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 150g+100g+2g250.4g1.6g 设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x 2H2O22H2O+O2 68 32 x 1.6g x3.4g 答: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反应后它的质量为 2g; (2)过氧化氢溶液中 H2O2的质量为 3.4g。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 要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