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赠汪伦》课件(2)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17570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PPTX 页数:12 大小:50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赠汪伦》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长春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赠汪伦》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长春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赠汪伦》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长春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赠汪伦》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长春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赠汪伦》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赠汪伦,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赠送 赠品 欲望 欲行踏歌 踏步 水潭 深潭,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注释 汪伦:李白的朋友。踏歌:唐代一作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4)深千尺: 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

2、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5)不及:不如。,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 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 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翻译,小组讨论:想象汪伦送别李白时的心情,讨论一下如果你是汪伦你会唱什么歌去送行呢?,“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我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声口语言简直是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赏析,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看来,李白走时

3、,汪伦不在家中。当汪伦回来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携着酒赶到渡头饯别。不辞而别的李白固然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也许正因为两人思想性情契合,李白引为同调,很珍视汪伦的友情。情之所至,遂对着眼前风光绮丽的桃花潭水,深情地吟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结合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这两句诗也如脱口而出,感情真率自然。用水流之深比譬人的感情之深,说汪伦的友情真象潭水那样深呀, 李白酒酣情浓,意态飞扬,举杯对脚下悠悠流水说道:“桃花潭水啊,别说您多么深了,可不及汪伦的友情深呢!“口头语,眼前景,自有一种天真自然之趣,隐隐使人看到大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所以,清人沈德潜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长春版 > 一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