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黄河颂》课件(1)
《【长春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黄河颂》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黄河颂》课件(1)(1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黄河颂,光未然,自主预习,1.搜集作者及相关资料2.熟悉字词3.朗诵课文熟悉内容,体 魄 p 屏障哺 育 b 冼星海 xin 高山之巅 din 万丈狂澜ln 九曲连环 惊涛 澎湃 png pi,读准词语:,整体感知,1、本课题目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颂”,2、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分别从黄河的 历史贡献,地理特征,自然特点这三方面歌颂 了黄河。,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合作探究,1、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
2、!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2、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3、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这是一个
3、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4、把握语言上的特点,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 “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小结课文,序 曲,主 体,尾 声,望黄河,学习 黄河精神,颂黄河,黄河伟大坚强,“摇篮”,“屏障”,“巨人”“肩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天险是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是民族精神的屏障,是抗战的制胜法宝,反复:,“啊!黄河”,三个层次: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比喻:,主流是躯干,支流是臂膀,体 现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激 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修辞方法,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再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春 语文 年级 上册 黄河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7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