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73642 上传时间:2021-03-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医中医执业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第 1 页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细目一:整体观念细目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整体观念认为, 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 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 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 的生命活动。 (1

2、)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自身在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 两个方面: 一是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是完整统一的,即五脏一体观; 二是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即形神一体观。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环境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 接地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这种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认识,即是“天人一体”的整体观。“天”,此指 整个“自然环境”而言,包括气候和地域环境。若“天”与“地”相对而言,则主指“气候”。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人不单是生物

3、个体,而且是社会中的一员,具备社会属性。人体的生命活动,不仅受到自然环境变化 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制约。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婚姻、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 必然通过与人的信息交换影响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心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而人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交流中,维持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平衡、协调,此即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中医中医执业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第 2 页 细目二:辨证论治细目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 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例:中医对感冒的辨证论

4、治 1.风寒型感冒: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关节疼痛明显,鼻塞声重,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嗽时吐白 稀痰,咽喉疼痛不明显,或仅见咽痒,舌不红,苔薄白。 治法:辛温解表。 中成药如风寒感冒冲剂等可以选用。还可用葱白 30 克、淡豆豉 9 克、生姜 9 克煎服。 2.风热型感冒:发热重,恶寒轻,或微恶风,咽干而疼痛,甚至咽喉、扁桃体红肿疼痛,鼻塞、流黄 鼻涕,口渴,咳嗽吐黏痰,舌边舌尖色红,苔薄黄。 中医中医执业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第 3 页 治法:辛凉解表。 可选用风热感冒冲剂、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或板蓝根、桑菊感冒片(冲剂、感冒丸)、银翘解毒 片、双黄连口服液

5、等。 3.暑湿型感冒:多因受暑湿引起,头晕、烦渴、呕吐或腹泻,可伴有发热、恶寒、头痛或全身疼痛, 不思饮食,舌苔白腻。 治法:清热祛暑,芳香化浊。 可选用藿香正气水(胶囊、浓缩丸)、或口服仁丹,外用清凉油、薄荷锭。 4.气虚感冒:身体素虚,平时易出汗,不耐风寒,怕风、身倦乏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鼻流清涕, 常缠绵日久不愈,或反复感冒。 此型用一般感冒药疗效不好,当扶正祛邪,益气解表。可加用补中益气丸治之。 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 理功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异常生命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存

6、在着损伤、障碍与修复、调节的矛盾斗争,亦即邪正斗争。疾病一般都有一定 的发病原因及病理演变规律,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诊断要点和与相似疾病的鉴别点。因此,疾病 的这一概念反映了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 如麻疹、感冒、肠痈、痢疾等,皆属疾病的概念。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 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证候是病机的外在反映;病机是证候的内在本质。由于病机的内涵中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 和邪正盛衰变化,故证候能够揭示病变的机理和发展趋势,中医学将其作为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7、 如风寒感冒、肝阳上亢、心血亏虚、心脉痹阻等,都属证候的概念。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 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等(称症状),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 中医中医执业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第 4 页 如舌苔、脉象等(称体征)。 2.辨证论治的概念 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即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 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 证候的过程。论治,是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

8、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 辨证的目的。 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 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 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因此,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 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小结 【A1 型题】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 A.阴阳五行学说为其理论框架 B.藏象学说为理论核心 C.生理学与病理学不能截然分开 D

9、.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E.望、闻、问、切为诊病方法 正确答案D 2.中医学整体观念最基本的内容指的是( ) A.人自身结构的完整性,脏腑功能的整体性 B.人体生理功能的整体性 C.机体与外环境的统一性和自身的整体性 D.人体病理的相互影响 E.内外环境的一体性,情志与脏腑的相关性 中医中医执业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第 5 页 正确答案C 3.临床上崩漏,肌衄,胃下垂等病,辨证为气虚时,都可以采取补气的治疗方法其理论依据是( ) A.辨证论治 B.同病异治 C.辨征而治 D.异病同治 E.辨病而治 正确答案D 4.同样是感冒,但是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可不一样,其理论依据是( ) A.辨证论治 B.同病异治 C.辨症而治 D.异病同治 E.辨病而治 正确答案B 【B 型题】 A.疾病 B.证候 C.症状 D.体征 E.体态 5.能反映和概括病变全过程的是( ) 正确答案A 6.为疾病某一阶段病理概括的是( ) 正确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考试 > 医学/药学/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