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的作用及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争先 文档编号:171700 上传时间:2021-03-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的作用及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的作用及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的作用及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的作用及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教学课题 修辞手法的作用 课时计划 2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判断修辞手法 2、能够正确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 重点、难点 1、 能够正确判断修辞手法 2、能够正确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积累和运用集训 1 一、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鸿鹄 (ho) 稀粥 (zhu) 哆 嗦(du) 军阀 (f) (h h) B、毡靴 (xu) 宪 兵(xin) 涔涔 (cng) 潸潸 (shn) (c c n n) C、伶俐 (l) 萦 绕(yng) 掺 和(cn) 窈窕 (tio) (c ch h n n) D、贮 藏(zh) 梗 概(gng) 烟囱 (cng) 汲

2、水(j) 二、下边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忍俊不禁 耐人寻味 销声匿迹 稍纵既逝 寻根究底 同舟共际 杳无消息 海枯石烂 嘎然而止 锐不可当 根深底固 岿然不动 错别字 既 际 嘎 底 改正 即 济 戛 蒂 三、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D ) 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所冻僵吗?是秋风,把种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 _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 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 实领进了一个个温暖的家,使它 了生命的胚胎。 A. 延续 萌动 保持 B. 延伸 萌动 保存 C. 延伸 萌生 保持 D. 延续

3、 萌生 保存 积累和运用集训 2 一、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 明智 精密 聪慧 深刻 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_深刻_,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长于 思辨。 二、校园的小河里常见各种漂浮物。为了保持河水干净,学校准备制作一块告示牌,请你代写一句容易使人接受 的话。(请勿使用“禁止”之类词语,字数不超过 20 个。) 保护水源,从你我做起。 三、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鲁智深_。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曹操。 第二第二部分:认识修辞手法与作用部分:认识修辞手法与作用 一、认识修辞手法与作用一、认识

4、修辞手法与作用 1 1、 比喻比喻:就是说明方法中的打比方,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 另一事物的方法。运用比喻这一方法,可以在描绘一事物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一般情况下,比喻包括三部分:被比喻的事物,叫做本体;作比方的事物,叫做喻体;联系 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做比喻词(如“好像”)。这三部分不一定在所有的比喻句中都同时出现. 运用比喻时应注意:运用比喻时应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两种不同的事物在某些方面又有些 相似。 ()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好比、如、如同、简直是、宛如、仿佛、像.一样等等。不是 所有像“像”、“好像”、“仿佛”等

5、词的句子都是比喻句。 例如:a.他呆呆地坐在那里,好像在等人似的。(不是比喻句) b.这座房子像宫殿。(不是比喻句) c.江上的轮船像一叶扁舟。(不是比喻句) 注意:同类事物不能比喻。注意:同类事物不能比喻。 答题格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答题格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本体本体_比作比作_喻体喻体_,生动形象写出了,生动形象写出了 例:1“笔直的公路上,一队队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仪仗队。”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灯柱的整齐地立在公路上的特点。 例 2:众多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一个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思考:这句话中哪里用到了比

6、喻?是比喻中的那一类?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 蚂蚁本来是黑压压的一片,为什么不把它比作黑板,而把它们比作雪球呢?共同点是什么? 紧密、圆、滚动快。 (本句话中,作者强调的是蚂蚁抱成团的团结精神,而非蚂蚁的颜色。) 对比句:众多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飞速滚动,逃离火海。(没有滚动的动态感,不够形象) 思考:本句的作用是什么? 生动形象具体地表现了蚂蚁团又大又圆滚动飞速的特点。 2、 拟人、 拟人: 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 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 运用拟人这一方法, 可以使文章生动、 有趣、富有感染力,使人觉得亲切,有利于作者抒发感情。 拟人有两种类型: a.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写。 例如:古老的

7、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b.人直接同事物说话。 例如:延安,你的精神辉煌灿烂!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答题格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答题格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结合句子内容)(结合句子内容) 例:1“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句话 好在哪里?” 答: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雨后春笋生机勃勃的特点。 例 2: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

8、风 流水应和着。 对比:鸟儿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跟轻风流水应和着。(感受不到作者的喜爱之情) 作用:把“鸟儿”拟人化,使对鸟叫声的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春 天的热爱之情。 3、排比:排比:就是把 3 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语句排列在一起,起到增强语 气、充分抒情、集中说理的作用,读排比句能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例如: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三个排比的短语表现海上夜空的柔和、静寂与 神秘特色。) 恰当地运用排比,可以增添语言的节奏感、旋律美,有力渲染艺术形象,充分抒发思想感情,可以 使句子节奏鲜明,气势磅礴,使情感的表达有痛快淋漓之

9、感。 答题格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加文章的气势,突出强调答题格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加文章的气势,突出强调 例: “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漓江的水的静、清、绿的特点。 4 夸张夸张:为了突出某事物的特征,有意扩大或缩小或者超前的描述。 a 扩大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 缩小夸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 超前夸张:看见这样鲜嫩的麦苗,就嗅出了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作用作用:烘托气氛,增

10、强联想,给人启示。 答题格式: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答题格式: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出了 5、设问:、设问: 是为了突出强调、启发引导或抒发感情而有意提问的一种修辞方法。设问是根据需要提 出问题随后作答,即自问自答自问自答。 例如: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的群众。 作用:作用:提醒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富有变化。但设问一定要用得恰到好处,要有 针对性和启发性。 答题格式: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了读者阅读兴趣,突出答题格式: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了读者阅读兴趣,突出 例:“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

11、,是这样小的小船。”这句 话好在哪里? 答:这句话是设问句,它能引起读者对进入金龙洞的小船的注意,并引起读者的思考。 6 反问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无疑而问,问而不答问而不答,让读者从话中找到答案) 例句: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 作用: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 答题格式: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答题格式: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 例:难道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这句话是反问句,它强调了蝙蝠的特点,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也不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 的东西,并加强了语气。 7 7、对比:对比:把两种事物或同一

12、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描述。 例句: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 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作用:突出强调,起衬托作用作用:突出强调,起衬托作用 答题格式: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把答题格式: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把_和和_作对比,衬托作对比,衬托_ 8、 反复反复:为了强调某事物或感情,使同一词语或句子再次出现。 例句:盼望着,盼望着例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答题格式: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答题格式: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 修辞手法练习题修辞手法练习题 、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

13、彩明丽,倒映水中。( 比喻 ) 、 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 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 谁也不孤峰突起, 盛气凌人 ( 拟人 ) 盛气凌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排比 )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夸张 ) 、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设问 ) 、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 反问 ) 7、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 对偶 ) (二)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比喻 ) 2、听了这感人的故

14、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反问 )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 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 拟人 )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拟人 ) 5、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 景。( 比喻 ) 6、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夸张 ) 7、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 设问 ) 8、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 反问 ) 9、远远地望见了一条

15、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比喻 ) 10、 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 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 拟人 ) 11、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对偶 ) 1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拟人 ) 1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 ) 1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对偶 、比喻 ) 15、姑娘一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 拟人 ) (三) 1、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拟人 ) 2、葛洲坝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 比喻 ) 3、苍蝇和蜘蛛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比喻 )(把

16、松脂比喻成泪珠) 4、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设问 ) 5、他们好像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燕子。( 比喻 ) 6、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夸张 ) 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夸张、对偶 ) 8、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比喻、夸张 )把潭水比喻成友谊 9、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比喻 ) 10、因为红色是火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旗帜的颜色。( 排比 ) 11、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拟人 ) 12、敬爱的周总理啊!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难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怀,难 忘您那

17、鞠躬尽瘁的一生。( 排比 ) 13、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小镇的江河上,像开了一朵一朵鸡冠花。 ( 比喻 ) 1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反问 ) 15、 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 大雁秋天排成行。( 排比 ) 16、 傍晚在楼台小坐,看到天上的飞鸟还巢,他会想家;秋风萧瑟,看到树木落叶归根,他会想家; 每逢鱼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鱼回游,他还会想家。( 排比 ) 17、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反问 ) 18、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对偶 ) 19、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 夸

18、张 ) 20、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对偶 ) 二、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防风林挡住狂风。 比喻句:防风林如屏障城墙挡住狂风。 拟人句:防风林挽起手臂,用身体挡住狂风。 2.一片片树叶从空中飘落。 比喻句:一片片树叶如同蝴蝶一般从空中飘落。(雪花) 3.广场上的人很多。 夸张句:广场上的人很多,多得连根针都插不进去。 4.同学们的寒假生活丰富多彩。 排比句:同学们的寒假生活丰富多彩,有的宅在家里打游戏,有的到处旅游,有的玩各种户外活动。 5.大礼堂里面挤满了人。 夸张句:大礼堂里面挤满了人,人多得快把大礼堂撑爆了。(人多的连一只蚂蚁都放不下了。) 6.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19、比喻:老师像辛勤的园丁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7.鸟儿在树枝上跳动。 拟人:鸟儿在树枝上跳舞。 8.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夸张:我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9.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拟人:天上的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 10.树叶很绿。 夸张:树叶绿得把湖水全染成了绿色。 11.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 比喻:他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就像是水在鱼心目中的位置。 12.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 比喻:这里是鸟的天堂。 13.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比喻:颗颗水珠像珍珠在玉盘上滚动。 14.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有一条清亮的小河。 比喻: 像一条碧绿的带子。 15.天

20、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天空中挂着一个大玉盘。 16.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窗外,风吹翠竹,竹子发出飒飒的笑声。 17.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河水哗哗地流着,像欢快地孩子在唱歌一样。 18.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改为拟人句) 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唱着美妙的歌。 19.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一片叶子似的白云,一会儿跑来了一匹 白马似的白云,一会儿飞来蝴蝶似的白云。(排比句) 21.高粱成熟了。(改为拟人句) 高粱成熟了,都弯下了腰。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的成语各运用了

21、哪些修辞手法?请分类写下来。 骨瘦如柴 千钧一发 莺歌燕舞 冷若冰霜 垂涎三尺 争奇斗艳 归心似箭 怒发冲冠 (1)比喻:骨瘦如柴,冷若冰霜,归心似箭 (2)拟人:莺歌燕舞,争奇斗艳 (3)夸张:千钧一发 垂涎三尺 怒发冲冠 2.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B ) A、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幅青山绿水画。 B、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C、地中海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 D、小兴安岭真是一座天然的宝库。 3.指出下面句子使用的是哪一种夸张。A、扩大夸张 B、缩小夸张 C、超前夸张 (1)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 A ) 阅读训练 一支金色的钢笔 这是我第五次在她的作业本上愤然留言

22、:“请用钢笔写字!” 她没有一次照做,一如既往地用铅笔打发着我布置的作业。我不明白,为何在她文静纯真的背 后,深藏着那么让人不可捉摸的倔强。 当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再次写下那句老生常谈的话时,我决定对她进行点名批评。于是,那个阳 光明媚的午后,便有了这样的场景我一面踱着步子解析优秀作文的词句,一面时不时地用余光 安抚在角落默默流泪的她。 她开始躲我,面色仓皇、神情狠狈,像春花躲着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隔一个夏季。我并未从 她的躲藏中找到一种老师该有的威严。相反,我内心有了一股悲戚的洪流。 下午放学后的校园,多了几分静谧与冷清。我独自在窗明几净的走廓上散步,猜想到底该如何 化解她心中的惊恐与不安。 透

23、过窗帘间的缝隙,我能看到,她和她的同桌正在喃喃地说些什么。那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 孩,家境十分拮据,经学校减免过的学费都得施上几个月才能勉强缴清。 我心怀期待地看着他们在空旷的教室里窃窃私语。真怕他们的嬉笑里,有我的名字。正当我准 备推门而入时,一幅永生难忘的画面瞬间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她满目感激地收起手中的钢笔,微笑着说了声谢谢。他把书包摊开,接过那支破旧的钢笔,轻 轻地将它搁到里面,那神色,如同手捧至宝一般。临行前,他略带豪情地说了一句:“放心吧,这 次你是用钢笔写的,老师不会再批评你了!” 夕阳的余晖透过愈渐宽大的窗帘缝隙,丝丝缕缕地照射在他们脸上。在那一场充满童真的友谊 里,我无法找到

24、自己介入的借口,只得暗自逃离。第二天,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我看到他俩紧紧挨 在一起的作业本。同样的本子,同样的笔色,同样的日期。 市里举行长跑比赛的时候, 他不顾一切地报了名。 接着, 他毫无悬念成了代表学校参赛的选手。 5000 米的距离,对于台下这帮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场艰苦的耐力战。他在人群中穿 梭、奔跑,坚持不懈。我和看台上的老师们一起,情不自禁地为他加油并鼓掌欢呼。他如一支离弦 的箭,在临近终点的时刻,依然冲劲十足。 惊人的一幕出现了: 他愣愣地站在终点附近的跑道上, 看着后来的选手们牙关紧咬、 奋力冲刺。 人群中一片哗然。没有人明白,在冠军唾手可得的紧要关头,他为何选择了止步

25、。 当有两人陆续冲过终点后,他才狂喜高呼着奔向终点。毫无疑问,他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要知 道,他代表的是整个学校,而不仅仅是他个人。他的无人理解的行为,已然辜负了所有随行老师的 希望。 那是我第一次对他怒吼斥责,我以为,他是想用特立独行的方式来博得众人关注的目光。 “你明明能跑第一,为什么要在终点前停下来?你知不知道这关乎整个学校的荣誉?”我一遍 遍地责问,他则顷刻间泪流满面。 “老师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奖品都不是钢笔!我我只要钢笔。这样,我的同桌就不会再 烦恼,也不会因为用铅笔写作业而受到批评了”他呜呜地悲鸣,诉尽了他在一路奔跑中所受的 委屈。 我恍然觉察到自己的渺小与狼狈 校门口的喜报栏上,赫然

26、写着他的名字和获得的奖品。我见过,那是一支精致却又恸哭不止的 金 色 钢 笔 ! 面 对 这 样 一 个 不 谙 世 事 的 孩 子 , 我 内 心 充 满 了 愧 疚 。 (选文有删改) 1请结合文本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和“我”的情感脉络,并将(1)(2)(3)(4)处内容填 入答题卡相应位置。(4 分)来源:学科网 ZXXK 情节 情感 开端 (1)她第五次没用钢笔写字 (3)愤然 发展 “她”不改,“我”批评,“小男孩”帮“她”, “她”借钢笔写字。 悲戚、真怕、逃离(后悔) 高潮 (2)他在跑步比赛时故意得第三名 欢呼、怒吼、渺小、狼狈 结局 校门口喜报栏上,写着他的名字和获得的奖品 (

27、4)愧疚 2小说题为“一支金色的钢笔”,请问“钢笔”在小说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你认为“金色”有哪 几层含义?(4 分)补充笔记结构上的作用: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2、点明行文线索或感情线索 作用:“钢笔”是全文的线索。 含义:(1)颜色是金色的 (2)童真的友谊是珍贵的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部分的句子。(4 分) 她开始躲我,面色仓皇、神情狼狈,像春花躲着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隔一个夏季。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她”比喻成春花,把“我”比喻成“秋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她对 我的害怕,我们之间的距离很远,暗示了“我”的情感变化,进而深化主题。 4你认为“我”和“小男孩”谁是小说的主人公?请简述理由。(4 分) ”(4 分) “我”是主人公。小说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思为线索组织材料,表现了“我” 对自身心态的愧疚,也表现了“我”对“小男孩”的行为的赞赏。“小男孩”是主人公。小说通 过“小男孩”的行为,充分表现了童真友谊的珍贵。“我”和“小男孩”都是主人公。小说通过 “我”与“小男孩”的行为对比,既表现 了“我”的愧疚,也表现了“我”对“小男孩”以及“小 男孩”与“小女孩”珍贵的童真友谊的赞赏(答出其中一种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六年级下册(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