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争先 文档编号:171390 上传时间:2021-02-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1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1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1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1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1 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 一基础知识(共一基础知识(共 5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15 分)分) 1(4 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共享”概念逐渐进入我们视野,共享单车就是其中一种。但是单车出现后,它们却常常遭到破坏。 各公司的单车都出现了二维码被划和零件被恶意损坏。但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狩猎的对象 动 物, 享单车,把单车从小区楼道等地方“解救”出来,义务修补破损的单车这套流程被称为 “打猎”,这些人被称为单车猎人。 (1)第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请在第句的横线上填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3)

2、第向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4 分)中国的抗疫壮举世人瞩目,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聚集着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的时代英 雄。中国自古以来英雄辈出,古有南宋民族英雄 写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 古名句,震撼人们的心灵;今有“最美逆行者”发出的“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请战书,温暖疫情下 的人世间。 3(3 分)给下列成语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不入虎穴,焉 得虎子 A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例:且焉置土石 B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例:不复出焉 (2)城门失火,殃及池 鱼 A池塘。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护城河。例:池非

3、不深也 (3)莫名 其妙 A说出。例:不能名其一处 B命名,取名。例:名之者谁 (4)反求诸 己 A兼词,相当于“之于”。例:投诸渤海之尾 B各位,各个。例: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4(2 分)对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和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阔雄浑,朗健清逸,笔势舒敛有致。 B采用隶书字体,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C用字规范,笔笔交代清楚,笔势劲挺有力。 D采用行书书体,庄重大气中,又不失灵动气息。 5(2 分)请将下面六个句子搭配成完整的三副对联。要求先上联后下联。(只填序号) 闲中时玩千竿竹 坐观流水无荣辱 芝兰满径皆成趣 桃李盈门总是春 面仰云天寡是非 梦里常怀二酉楼 第一组

4、: 第二组: 第三组: 二默写(共二默写(共 3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17 分)分) 6(4 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1)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3)大自然能荡涤我们的心灵。走进大自然,感受着“ , ”这样的山光水色,怎不让人 情思翩跹,心境清明呢?(选用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句子) (4)初中学习即将结束,但我们要心怀梦想,唱着充满信心和展望的“ , ”的强音,继 续奋发学习,不负自己的青春韶光。(选用李白行路难中的句子) 7(5 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江 上 董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

5、舟。 【注】董颖:北宋诗人,作者是一个穷愁潦倒的诗人,一生为生计常年奔走异乡。沧江:因江水呈 青色苍色故称“沧江”。摩挲:用手抚摸。钓舟:行舟。 (1)下面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构思新颖别致,以双鸥相伴来衬托诗人的孤寂。 B、此诗思路严谨,总体上由近观到远望,由所见到所思。 C、一二句分别写静景与动景,动静结合,既表现出境界的开阔,又表现出画面的生机活力。 D、用“万顷”“一双”数量上的对比,写出了秋景的辽阔澄明,也使形象鲜明突出。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诗的三四句。 8(8 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

6、顾臣 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 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不效, 则治臣之罪, 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 则责攸之、 祎、 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 远离,临表涕零,不知

7、所言。 (1)请用“/”符号给画线的句子断句。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文章谈到了如何做官的问题,请概括它所倡导的观点。 三名著阅读(共三名著阅读(共 1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5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5 分)分) 9(5 分)名著阅读。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 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 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 它就可饮个饱了。 (1)此语段选

8、自法国作家 的昆虫记,这本书被誉为“ ”,全书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 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对 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2)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 的过程。 四现代文阅读(共四现代文阅读(共 3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23 分)分) 10(7 分)综合性学习。研读下列四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代字典辞书收录汉字字数统计 朝代 字典辞书(部分) 汉字字数(个) 汉朝 说文解字 9353 宋朝 类篇 33190 清朝 康熙字典 47035 当代 汉语大字典 56000 【材料二】常用汉字使用情况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媒介项目 报纸 一般书籍 认

9、读常用汉字数量 581 934 2315 1000 2000 3000 语言材料覆盖率 80% 90% 99% 92% 98% 99% 【材料三】自秦代统一文字以来,说不同方言的中国人都使用统一的汉字,认同这个符号系统所承载的 历史文化内涵。汉字成为汉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使用的书写符号。 【材料四】汉字一字一音,每个音又分为四个声调,读起来婉转动听,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汉字结构 讲究对称, 字形优美, 其书写诞生了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 许多汉字的字形与意义有着紧密的联系, “笑” 字,活泼可爱;“哭”字,愁眉苦脸。汉字构词能力很强,比如由“花”可以组成“红花”、“白花”、 “鲜花”等。 (

10、1)通过对以上几则材料的分析,你能得出哪些探究结论?(说出两点即可) (2)为了激发学生热爱汉字亲近母语的热情,学校将举办“汉字书写大赛”活动,请你向同学们阐述一 下举办这个活动的意义。(不少于 100 字) 11(9 分) 母爱像棉花盛开 徐学平 听说,每一位母亲都是大地上盛开的花朵,有人说母爱温馨如康乃馨,有人说母爱圣洁如鲁冰花 然而,我那与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母亲却从来没见过这些娇贵的花儿。我也一直在寻找,寻找一朵属 于母亲的花。 母亲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她用天底下最无私的爱养育着自己的三个儿女。小时候,家里的经济并不 宽裕,母亲却总能让我们时常成为小伙伴们羡慕的对象,或是一本有趣的小人

11、书,或是一根美味的冰棍 儿而母亲,她对自己却节俭到了几乎苛刻的程度。 记得,我在一篇小学作文里曾经这样描述过母亲“我从来没有看到妈妈穿过漂亮的衣服,她很普 通,普通得就像田野里随处可见的狗尾巴花。”那是我第一次把母亲比作花儿,尽管那个懵懂的比喻一 度成了村民的笑谈,但母亲那淳朴的形象却永远烙在了我心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母亲的了解也不断地增多。我曾经见到过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一双水汪汪的 大眼睛,两根乌亮亮的麻花辫,原来母亲也是很美的。然而不幸的是,她婚后不久父亲的身体就一直不 好,母亲便不得不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 母亲不分昼夜操劳着,家务、农活、牲口、孩子母亲总有忙不完的事,再也

12、无暇去照一下镜子, 梳理一下自己秀美的长发了。在我心中,我觉得母亲有时好像命运多舛的苦菜花,有时却像挺拔坚强的 向日葵。然而,我又总感到这些花儿还是代表不了母亲,总觉得还缺了些什么。 直到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刚找到工作的我便迫不及待地赶回家,因为我想早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 亲。那天,见到母亲时,她正在棉花地里摘棉花。深秋的田野已是一片枯黄,只有星星点点的棉花还在 竞相开放,洁白的棉絮漫天飞舞,和母亲的白发一起在风中飘扬。 得知我即将参加工作,母亲的双眼顿时噙满了欣慰的泪水。她高兴地说:“快,帮妈把地里的棉花摘 了,明天就送去收购站,说不定还能给你换套像样点儿的西装呢!”望着母亲因长年累月的辛劳

13、而过早 苍老的身影,蓦然间,我觉得她仿佛也成了一株随风摇曳的棉花。 棉花的一生共有两次“花”开:花龄期的棉花开出的花朵很美,白的纯洁,粉的淡雅,但是为了孕育 棉花,她只能萎谢掉自己美丽的容颜;产棉期棉花会把自己所有的养分都毫不保留地提供给棉桃,于是 叶蔫了,枝枯了,洁白的棉花终于盛开了,而这一次,她枯槁的却是自己全部啊! 棉花,可谓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乡间植物了,但那不正是我苦苦寻觅的母亲花么?母爱像棉花盛开,她 穷其毕生的精力只为换取最终无私的绽放,吐出棉,纺成纱,拧成慈母手中线,织成游子身上衣。 (选自 2019 年 5 月贺州日报) (1)请简要分析文章以“母爱像棉花盛开”为标题的妙处。 (

14、2)第段刻画母亲年轻时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全文,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深秋的田野已是一片枯黄,只有星星点点的棉花还在竞相开放,洁白的棉絮漫天飞舞,和母亲的白发一 起在风中飘扬。 (4)得知我即将参加工作,母亲的双眼顿时噙满了欣慰的泪水。请问母亲为什么会流泪? (5)第段中“我又总感到这些花儿还是代表不了母亲,总觉得还缺了些什么。”你认为到底缺了些什 么呢? (6)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7)文章开头说:“每一位母亲都是大地上盛开的花朵”,你觉得你的母亲是一朵什么花?请联系实际 说明理由。 12(7 分) 长处 难处 好处 回乡时曾问邻里一位百岁

15、老人, 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人与人究竟如何相处?老人平静而淡定地说: “其实最管用最简单的态度就是多看人长处,多帮人难处,多想人好处。”静静想一想,这不失为人生 之真谛,也不失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相安之术。 多看人长处,既是一种角度,更是一种态度。列子说符中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个人丢了一把斧 子,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走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觉得那个人无论是走 路的样子,还是脸色,抑或是说话的样子,都像是偷斧的人。后来,他找到了斧子,又遇到邻居的儿子, 再留心看,觉得他走路的样子、脸色、说话都不像是偷斧的人。现实中,有的人或先入为主看人,或戴 着有色眼镜看人,或干脆

16、门缝里看人,等等,结果不是把人看歪了,就是把人看扁了,或者把人看坏了。 延安时期,陈云同志在担任中组部部长时,曾一再告诫,要树立一个观念,要看干部的长处,你要光看 他的短处,没有一个可用之人了,必须发现他的长处,这样我们才能使用每个人的长处。全面而不是片 面,动态而不是僵化,具体而不是抽象,发展而不是静止地看待他人,就能看到一个生动鲜活的人,一 个丰富多彩的人,一个可用有益的人。 多帮人难处,既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情怀。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与人之间就应当互相帮助,携 手前行。所谓“跌倒的老人扶不扶”“陌生人的求助帮不帮”,说到底都是一些“伪命题”。现实中就 曾发生过让人唏嘘和感慨的故事:某人

17、路过河边,见一小孩落水没有立即下水救援,当他回家没有找到 儿子后,方才返回出事河道,发现溺水的正是自己的儿子,再将儿子从水中救起,为时已晚,小孩已溺 水身亡。从根本上说,帮人就是帮己,我为人人就是人人为我。今天我帮人,等于明天人帮我。一个好 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的社会还有很多人有各种各样的难处,有各式各类的苦痛,特别是, 我国还有很多生活在山高水冷、 地僻天远的贫困人口, 不少人都眼巴巴渴望着得到帮助。 常怀惦记之心, 常抱揪心之情,尽己所能,帮人所难,解人燃眉之急,助人成功之臂,可以说是积德行善,更是提升做 人的境界。 多想人好处,既是一种修为,更是一种修养。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是个人

18、努力和贵人相助、高人指点、 友人帮衬、 家人支持的共同结果。 然而, 现在有的人取得了一些成功, 满脑子想到的都是自己的不容易, 一开口就是自己多么努力,多么艰辛,充其量再夸上几句自己的家人,他们看不到也想不起组织和他人 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和好处,有的甚至还会反过来念念不忘谁谁谁刁难、排挤、打压过自己,耿耿于怀 某某某妒忌、诬陷、诽谤过自己,等等。于是总是愤愤不平,委屈难消。知恩、感恩、报恩,是一种修 养,是做人的美德和本色,对于那些在危难时、关键处、重要时帮助过自己的人,不可、不该更不能忘 却。心存感恩不能只是说得好听,唱得动听,而是要体现在行动上,这样做了,实际上既心安,又理得, 还为自己

19、加分。 多看人长处,多帮人难处,多想人好处,则多一种祥和,多一份快乐,多一片天地,健康良性的“朋 友圈”则会越扩越大,人生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段的作用是什么? (3)为证明中心论点,文章搜集了哪些论据?请简要概括。 (4)第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五作文(共五作文(共 2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40 分)分) 13题目:馨香弥散在 要求: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 20 行)。字 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14题目:心有远方托梦飞 要求

20、: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 20 行)。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 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知识(共一基础知识(共 5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15 分)分) 1【分析】(1)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阅读有语病的第句,可以看出其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 可在句末加上“的现象”。 (2)本题考查关联词的填写。根据前后句子的内容,可以看出要表现的是这些破坏者要破坏的对象是共 享单车,不是动物,二者之间为关系,可使用关联词“不是而是”。 (3)本题考查标点的修改。第句中的“单车猎人”表示特定称谓,应使用双引号。 【

21、解答】答案: (1)句末加上“的现象” (2)不是而是 (3)给单车猎人加上双引号。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 语感法。 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 看看句意是否明确, 内容是否合理, 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 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2 【分析】本题

22、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 体裁,作品人物、情节、主题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解答】结合掌握的知识可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据 此回答即可。 答案: 文天祥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文章的作者、写作背景和写作特色,涉 及人物及故事情节,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3【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辨析。在掌握句意的基础上,联系选项的语境及词义选择正确的 义项即可。 【解答】(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意

23、思为:不进入老虎的洞穴,从哪里获得小老虎呢?焉,表示 疑问,相当于“何”。A 项例句的意思为:况且把土石放置到哪里呢?焉,表示疑问,相当于“何”。 它与题干“焉”的意思一致。B 项例句的意思为:没有再出去。焉,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 意为从这里。 (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意思为: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池, 护城河。A 项例句的意思为: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池,池塘。B 项例句的意思 为:护城河并非不深。池,护城河。它与题干“池”的意思一致。 (3)“莫名其妙”的意思为: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令人不明白。名,说出。A 项

24、 例句的意思为: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名,说出。它与题干“名”的意思一致。B 项例句的 意思为:命名(取名)的人是谁?名,命名,取名。 (4)“反求诸己”的意思为:从自己方面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诸,兼词,相当于“之于”。A 项例句的意思为: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兼词,相当于“之于”。它与题干“诸”的意思一致。B 项例 句的意思为:它(指滁州城)西南方那些峰峦,树林和山谷尤其秀美。诸,各位,各个。 答案: (1)A(2)B(3)A(4)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即可。 4【分析】本题考查书法作品的赏析。 【解答】经分析,本作品属于

25、行书,行书具有开阔雄浑,朗健清逸,笔势舒敛有致;用字规范,笔笔交 代清楚,笔势劲挺有力;庄重大气中,又不失灵动气息的特点。而 B 项“隶书”不对。 故选:B。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揣摩作品,判断属于什么字体, 5【分析】本题考查对联,对联是用对偶修辞写出的句子,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 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解题时,要根据题干要求,依据对联的特点 分析作答。 【解答】第一组:“闲中时玩”对“梦里常怀”,“千竿竹”对“二酉楼”对仗最工稳,上联末句尾字 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是一组,是上联,是下联。 第二组:“坐观流水”对“面仰云天”,“无荣辱”

26、对“寡是非”对仗最工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 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是一组,是上联,是下联。 第三组:“芝兰满径”对“桃李盈门”,“皆成趣”对“总是春”对仗最工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 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是一组,是上联,是下联。 答案: 【点评】对联的基本要求: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 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 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

27、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二默写(共二默写(共 3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17 分)分) 6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学而不思则罔(注意“罔”的书写) (2)芳草萋萋鹦鹉洲(注意“萋”的书写) (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注意“潭”的书写)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注意“济”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

28、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 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7【分析】江上是宋代诗人董颖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由江上景写到心中情,虽然传递了诗人一 缕轻愁,但景象开阔,格调明快,并不陷于颓丧,表现出诗人豁达开朗的精神气质。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 ACD正确; B错误,总体上由远望到近观。 故选:B (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意思是我抚摸着岸边仅数尺高的小柳树,期盼盼你快快长大, 等到你枝条成荫的时候能够系住我垂钓的扁舟。用

29、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柳树当成人来写,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诗人对柳树长大的期盼和等待。诗人一生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奔走异乡,也许明天又要登舟出发, 因而诗人期待枝条成荫时,系住我垂钓的扁舟,这不仅抒写出了自己惜别的心情,又表达了对安定生活 的向往。 答案: (1)B (2)运用拟人修辞,用“摩挲”与“汝”将柳树拟人化,用手抚摸着数尺的柳树,希望它快快长大,等 你枝条成阴时能系住我漂泊的扁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对柳大长大的期和等待,同时又表达了自己对安 定生活的向往。 译文: 秋天青色的江水碧波万顷,澄澈明净的天空如同一面镜子,两只白鸥如飞雪般忽高忽低的飞舞,我抚摸 着岸边仅数尺高的小柳树,期盼盼你快快长

30、大,等到你枝条成荫的时候能够系住我垂钓的扁舟。 【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 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 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 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8【分析】参考译文: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 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 十分感动, 就答应为

31、先帝奔走效劳。 后来遇到兵败, 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 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 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 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 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 用尽我平庸的才能, 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 恢复汉朝的基业, 回到旧日的国都。 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 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 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

32、责任了。 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 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 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 的教诲,我感激不尽。 【解答】(1)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 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先帝不因为我 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 十分感动,就答应为

33、先帝奔走效劳。 故停顿应为:先 帝 不 以 臣 卑 鄙/猥 自 枉 屈/三 顾 臣 于 草 庐 之 中/咨 臣 以 当 世 之 事/由 是 感 激/遂 许 先 帝 以 驱 驰。 (2)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在通晓两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抓住 关键语句来分分析。结合文本内容,从“受命以来,夙夜忧叹”“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 祎、允之任也”“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中可知,为官者要做到在其政谋其事。 答案: (1)先 帝 不 以 臣 卑 鄙/猥 自 枉 屈/三 顾 臣 于 草 庐 之 中/咨 臣 以 当 世 之 事/由 是 感 激/遂 许 先

34、帝 以 驱 驰。 (2)为官不但要廉洁,更要勤政,要做实事,敢于担责。不能空占其位,不谋其政,整天无所事事混日 子。 【点评】句子划分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 3发语词和句首关联词、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4语句倒装处要停顿。 5承前指示代词之后要停顿。 6句中转折连词“而”前要停顿。 7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 三名著阅读(共三名著阅读(共 1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5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5 分)分) 9【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名著阅读的常识。考查对名著内容及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一方面需熟 悉文学名著内容,另一方面需要对重点的故事情节及人

35、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 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名著阅读的常识。昆虫记作者法国作家法布尔,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它融合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 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这本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 则,让世界读者首次领略昆虫们的日常生活习性以及特征的描述等。 (2)考查对名著内容及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答案: (1)法布尔“昆虫的史诗”生命 (2)蝉刺穿树皮,吸饮汁液 【点评】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不但要知道文学常识, 而且要真正的读原著理

36、解内容, 注意对作品的人物、 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 四现代文阅读(共四现代文阅读(共 3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23 分)分) 10【分析】本题是关于“汉字”的主题阅读,分别考查材料信息的提取与概括能力,以及材料内容的理 解与总结能力。 【解答】(1)解答这道题,通过几则材料的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而有所发现,进而写出探究的 结果。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材料一来看,汉字数量大;从材料二来看,常用识字量“581”“934”“2315”“3000”说明常用汉 字数量有限,只要掌握 20003000 个常用字就能够阅读一般的书刊。 从材料三来看,“自秦代统一文字以来,说不

37、同方言的中国人都使用统一的汉字,认同这个符号系统所 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汉字成为汉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使用的书写符号”说明“秦代统一文字以 来,汉字成为汉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使用的书写符号”;从材料四来看, “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 “汉字构词能力很强”,可以概括为“汉字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具有极强的构词能力”。 (2)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汉字的特点,从参加“汉字书写大赛”活动的意义来谈即可。 例如:汉字时重要的文化载体,是中华文明的标志,参加这个活动能提升同学们的汉语素养,增强同学 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提升民族自豪感。 答案: (1)示例:汉字在数量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增多,数量庞大,

38、但常用汉字有限。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掌握 20003000 个常用字就能够阅读一般的书刊。 自秦代统一文字以来,汉字成为汉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使用的书写符号。 汉字具有极强的构词能力,可以根据需要不断构成新词,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文字。 (2)示例:汉字是中华文化数千年绵延不绝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的基本标志。汉字不仅仅是文化, 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品格。这个活动可以让同学们正视汉字书写传统的重要性,提升同学们的汉字和汉 语素养,培养同学们对附加在汉字和汉语上的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的认识和敬仰。 【点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

39、在 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 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11【分析】本文把母爱比作温暖的棉花,穷毕生精力只是为了无私的绽放,非常感人。文章主要叙述了 母亲长年累月地日夜操劳,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的事情,刻画了一位挺拔坚强、吃苦耐劳、无 私奉献的母亲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标题的赏析。首先要明确标题的作用有哪些,然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标题的作用。 “母爱像棉花盛开”很明显,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就使得标题十分形象生动,富有吸引力, 从而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其次,把母爱比作棉花盛开,结

40、合文章第段“花龄期的棉花开出的花朵 很美,白的纯洁,粉的淡雅,但是为了孕育棉花,她只能萎谢掉自己美丽的容颜;产棉期棉花会把自己 所有的养分都毫不保留地提供给棉桃,于是叶蔫了,枝枯了,洁白的棉花终于盛开了,而这一次,她枯 槁的却是自己全部啊!“可知棉花的特点的孕育棉桃,给棉桃提供养分,最终枯槁了自己,由此看出棉花 是十分无私伟大的,母爱也如棉花盛开一般,说明了母爱的无私,结合全文内容看,本文的主旨就是突 出母爱的无私,由此看出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2)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第段中,“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两根乌亮亮的麻花辫,原来母亲也是很 美的。”刻画了母亲年轻时的形象。母亲年轻时的美丽,与现在

41、的苍老形成对比。母亲之所以如此苍老, 一是岁月的侵蚀,更主要的是劳累的摧残。这句描写突出母亲为了家庭所做的付出与牺牲,突出文章的 主旨。 (3)本题考查句子的品析。“深秋的田野已是一片枯黄,只有星星点点的棉花还在竞相开放,洁白的棉 絮漫天飞舞,和母亲的白发一起在风中飘扬。”写了深秋田野的环境,很明显这是环境描写的句子,那 么需要结合环境描写的作用进行分析。抓住关键词“枯黄”“星星点点”“洁白的棉絮漫天飞舞”关键 词, 可以体会到这样的环境渲染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气氛, “母亲的白发” 一词可以看出母亲苍老的形象, 母亲这么老了,还在棉花田里辛勤劳作,也看出了母亲坚韧的性格,由此为下文写作者对母爱的

42、赞美做 了铺垫。 (4)本题考查人物情感的体会。“母亲的双眼顿时噙满了欣慰的泪水。”这句话是对母亲的神态描写。 这是母亲得知“我”即将参加工作时的神情,我已经学有所成,母亲的辛勤付出此刻有了回报,所以母 亲应该是激动和欣慰的。 (5)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苦菜花只写出了母亲的命运多舛,向日葵只写出了母亲的挺拔坚强, 结合全文看,文章重点突出了母亲对子女的那种无私奉献的品格,这些花都没有具备这样的品格,故缺 少的应是缺少了像母亲那样为子女无私奉献的品格。 (6)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第段“母亲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她用天底下最无私的爱养育着 自己的三个儿女”可以看出母亲的勤劳无私;结合第

43、段“她对自己却节俭到了几乎苛刻的程度”可看 出母亲的节俭;结合第段“她婚后不久父亲的身体就一直不好,母亲便不得不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 的重担”可看出母亲的挺拔坚强;结合第段“母亲不分昼夜操劳着,家务、农活、牲口、孩子”可看 出母亲的吃苦耐劳;据此进行整理即可,注意要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 (7)本题考查文章阅读的迁移。首先要明确自己母亲的性格特点,然后再找到与这个性格特点相似的花 并联系实际来写即可。 答案: (1)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爱”比作“棉花盛开”,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揭示母爱无私的 主旨,棉花为了孕育棉桃,给棉桃提供养分,枯槁了自己。 (2)写母亲年轻时的形象,突出母亲的

44、美丽,与现在她苍老的形象相对比,突出母亲为了家庭所做的付 出与牺牲,这样更能表现出母爱的无私。突出文章的主旨。 (3)这句话是景物(环境)描写,层层烘托,营造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氛围,烘托了母亲坚韧的性格和苍 老的形象,为下文赞颂母爱作铺垫。 (4)这句话运用了神态描写,传神地写出了母亲得知“我”找到工作后内心的激动和欣慰之情。 (5)缺少了像母亲那样为子女无私奉献的品格。 (6)吃苦耐劳,从“母亲不分昼夜操劳着,总有忙不完的事”可以看出;节俭淳朴,从“我从来没 有看到妈妈穿过漂亮的衣服” 可以看出; 坚强不屈, 父亲身体不好, 母亲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 无私奉献,母亲对自己节俭到了几乎苛

45、刻的程度,把毕生的精力无私奉献给子女。 (7)示例:我觉得我的母亲像向日葵,向日葵总是迎着太阳的方向生长,而我的母亲也总是围着我们这 个家转。 【点评】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入手。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人物直接描写(也叫 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 映作品的主题。2从侧面描写人物。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 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3从细节描写入手。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

46、写。 12【分析】本文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多看人长处、多帮人难处、多想人好处。第二三四段分别从“长 处” “难处” “好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结尾再次强调论点:多看人长处、多帮人难处、多想人好处, 则多一种祥和、多一份快乐、多一片天地,人生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解答】(1)本题考查概括中心论点的能力。中心论点需要自己概括论点时要注意论点的完整性,应该 用一个能表示简明判断的完整的句子来表达。本文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多看人长处、多帮人难处、多 想人好处。结尾再次强调论点。 (2)本题考查首段作用。细读本文首段可知,本段从与一位百岁老人的聊天说起,引出文本中心论点: 人与人相处,要多看人长处,

47、多帮人难处,多想人好处。同时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3)本题考查论据的概括。文章第段主要列举了列子说符中的“智子疑邻”的故事和陈云同志 的故事;属于事实论据;第段写某人看见落水儿童不救,结果是自己儿子溺水而亡的事例,运用的是 举例论证,论证了“多帮人难处,既是种胸怀,更是种情怀”的观点。属于事实论据;第段“一 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属于道理论据。 (4) 本题考查对议论文论证方法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第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列举了 列 子说符中的“智子疑邻”的故事和陈云同志的故事,论证了“多看人长处,既是一种角度,更是一种 态度”的观点。 答案: (1)人

48、与人相处,要多看人长处,多帮人难处,多想人好处。 (2)文章以与百岁老人聊天的形式写起,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同时引出本文的 中心论点。 (3)事实论据,列举了列子说符中的“智子疑邻”的故事和陈云同志的故事;道理论据,一个好 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 (4)举例论证,列举了列子说符中的“智子疑邻”的故事和陈云同志的故事,生动有力的论证了 “多看人长处,既是一种角度,更是一种态度”的观点 【点评】常用论证方法及作用: 1、举例论证:举(概括事例:人物+事件)证明了(如有分论点,写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 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让人信服。 2、道理论证:论证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增强文章说服力。 3、引用论证: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 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答题格式: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4、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5、比喻论证: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更加生动形象、浅显 易懂。 五作文(共五作文(共 2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40 分)分) 13 【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仿真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