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三校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70546 上传时间:2021-02-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8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三校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三校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三校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三校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三校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02020 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三校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三校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本试卷本试卷 8 页,共页,共 120 分。考试时间为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卷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卷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请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32 分) 1、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 (3 分) 【答案】 (字体笔锋,1 分;字体结构,1 分;字体美观,1 分) 【文

2、化与生活】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给人影响,带给人启 sh ( ) 。一撇一捺,是书法文化;用文字交 流,有书信文化;追溯( )人类历程,诠释的是历史文化. 文化,反 y ng( )了人类的精神追求,是高雅的,也是家喻户晓的。文化是生活的一部分。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3 分) (1)启 sh ( ) (2)追溯 ( ) (3)反 y ng( ) 【答案】 示 s 映 (每空 1 分) 3、画横线成语中“家喻户晓”的喻字是( ) (1 分) A、告知 B、了解 C、比方 D、说明 【答案】B 4、用诗文原句填空。 (8 分) (1)蒹葭萋萋, 。 ( 诗经蒹葭 ) (2)博

3、学而笃志, ,仁在其中矣。 ( 论语子张 ) (3)儿童散学归来早, 。 (高鼎村居 ) (4)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 (5)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6)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7)思 乡 之 句 在 古 诗 词 中 灿 若 星 河 , 如 李 白 春 夜 洛 城 闻 笛 中 的 “ , 。 ” 【答案】4 (8 分) (1)白露未晞(2)切问而近思(3)忙趁东风放纸鸢(4)采菊东篱下(5)忽如一夜春 风来(6)小桥流水人家(7)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每空 1 分,有错、漏、添、倒一处,该空不得分)

4、班级开展“生活中的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5、第一小组关注的是书法文化。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中国的书法,他们准备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请你 帮其完成。 (要求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 分) 【答案】5 (2 分)示例:了解中国汉字,传承书法文化(有修辞手法,语言简洁,有宣传作用即可) 由人化文,以文化人。 由人化文,以文化人。 6、第二小组关注的是地名文化。他们搜集了南京的一些地名,并试着做对子。下面地名与“夫子庙”相对 最合适的是( ) (2 分) A、燕子矶 B、鸡鸣寺 C、莫愁湖 D、将军山 【答案】 (2 分)D 7、第三小组关注的是礼仪文化。他们认为中国是礼仪之邦,如:见面行

5、礼,古代男子 20 岁行成人礼;在 日常交往中敬辞、谦辞的使用。 (6 分) (1)他们搜集了几张见面行礼的图片,请阅读图片,给“见面行礼”下个定义。 (2 分) (2)“古代男子 20 岁”的年龄代称为( ) (2 分) A、弱冠 B、及笄 C、豆蔻 D、垂髫 (3)他们讨论的场景中敬辞、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2 分) A、上课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说: “这是我的愚见 ,希望各位批评指正。 ” B、向同学请教问题,可以说: “我有一些疑惑想向你垂询 ,请你多赐教 。 ” C、学校老师来家访,可以说: “各位老师辛苦了,欢迎老师们莅临寒舍 。 ” D、毕业分别之际,赠送礼物给师长,可以

6、说: “请您惠存 ,留个纪念吧。 ” 【答案】 (6 分) (1) (2 分)见面行礼是人们在见面时通过肢体动作、语言等互相表示问候的一种礼仪形式。 (2) (2 分)A (3) (2 分)B 8、第四小组关注了书信文化。在活动中,他们再次阅读了傅雷家书 ,并摘录了一小段文字在班级进行 表演,表演中,身体有些残疾的楚依同学闷闷不乐,心情很差,表演后才知道,因她最近成绩下降严重, 并有外班同学嘲笑她的残疾。 (7 分) (1)请为她们表演的剧本加几句舞台说明表现浓浓的父爱。 (2 分) 场景:书房 人物:父亲和儿子 父亲(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 没一天不

7、想着你,每天清晨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 . (2)组长准备从初中教科书中选取两部 名著,利用期中的具体事例作为材料写一封剪短的书信给楚依同学。 请你帮其完成这封简短的书信。 (70 字左右) (5 分) 楚依: 你好! 你的朋友 2020 年 7 月 5 日 【答案】8 (7 分) (1) (2 分)示例:深情地看着孩子,抬起手摸了摸儿子的头。 (2) (5 分)示例:面对挫折和不顺心我们要积极面对。你还记得保尔吗?他身体残疾,但依然坚持创作; 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过大草原,克服了多少艰难啊!所以,我们一定要乐观起来。 (事 例各 2 分,事例能证明自己的观

8、点 1 分) 二(38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 9-14 题。 (15 分) 【古诗阅读】【古诗阅读】 山中与幽人对酌 唐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无题 清查慎行 两岸山花似雪开(刘禹锡),一杯一杯复一杯(李白) 劝君更尽一杯酒(王 维),二月已破三月来(杜甫) 注此诗为集句诗。集句诗,诗的体裁之一,集合现成字数相等的古诗文句为新诗。 9.写饮酒,两首诗都用“一杯一杯复一杯” ,有何共同作用?(2 分) 【答案】9 (2 分)三次“一杯” ,运用反复的手法,强调了饮酒之多,也表达了饮酒时畅快淋漓的快乐之 态。 10. 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9、。(2 分) 集句诗,有完整的内容和新的主旨,如“劝君更尽杯酒,二月已破三月来”表达了诗 人对时光流逝的 (1) 之情。 我们也可以进行创作。如要表达对朋友的安慰劝勉以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我们可以说“劝君更尽一 杯酒, (2) ” 。 (在下列选项中选择填入横线最适合的一项) A. 与尔同消万古愁 B.小园香径独徘徊 C.燕然未勒归无计 D.酒酣胸胆尚开张 【答案】 (2 分) (1) (1 分)惋惜(“感叹”也可) (2) (1 分)A 【古文阅读】【古文阅读】 熟物之 法,最重火候。有须武火者,煎炒是也;火弱则物疲矣。有须文火者,煨煮是也;火猛则物枯矣。 有先用武火而后用文火者,收汤之物是

10、也;性急则皮焦而里不熟矣。有愈煮愈嫩者,腰子、鸡蛋之类是也。 有略煮即不嫩者,鲜鱼蚶蛤之类是也。肉起迟则红色变黑。鱼 起迟则活肉变死。屡开锅盖,则多沫而少香。火熄再烧,则走油而味失。道人以丹成九转为仙儒家以无过 不及为中。司厨者,能知火候而谨伺之,则几于道矣。鱼临食时,色白如玉,凝而不散者,活肉也;色白如 粉,不相胶粘者,死肉也。明明鲜 鱼,而使之不鲜,可恨已极。 (清袁枚 随园食单)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 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 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宋苏轼猪肉颂) 注铛:锅。罨(yn):掩盖,掩覆。写于作者

11、被贬官黄州期间。 11.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2 分) A.熟物之 法 览物之 情(岳阳楼记) B.以无过 不及为中 及鲁肃过 寻阳(孙权劝学) C.使之不鲜 陶后鲜 有闻(陋室铭)音密,音主点 D.火候足 时他自美 不足 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司厨者,能知火候而谨伺之,则几于道矣。 13.结合两文内容说说制作“东坡肉”需注意之处。(3 分) 14. 猪肉颂一文,普通食物却“颂”之,请分析颂字的妙处。(3 分) 【答案】11 (2 分)A 12 (3 分)厨师,能够正确掌握火候且小心掌控,那就基本上掌握了烹调技术。 13 (3 分)需要注意烹

12、饪的火力,使用文火;炖煮时间要充足;少加水,少开盖;烹饪者需要有耐心。 (答 出三点即可) 14 (3 分)“颂”与“猪肉”相连,表现出作者在味觉方面的享受以及对自身的烹调创新方面的自得;诗人被 贬黄州期间,境遇困苦,从生活饮食中能寻找到快乐,表达了作者在艰难处境中的不屈与豁达。 参考译文: 烹调的技巧最重要的就是火候。有的食物做法一定要用旺火,如煎、炒等,火小了菜就又绵又老。有 的食物一定要用文火,如煨、煮等,火大了食物就烧得枯干了。有的先用旺火而后用文火的,收汤汁的菜 就是这样的,性急的话,就会皮焦而里头的肉不熟。有些菜是越煮越嫩的,如腰子、鸡蛋之类的食物。有 些菜稍煮就会变老,如鲜鱼、蚶

13、蛤之类。炒肉起锅迟了肉就会由红色变黑,鱼起锅晚了鱼肉就会由活肉变 成死肉。不断揭锅盖,就会沫多而香味少。熄过火再次烧,就会走油而味失。道士把丹烧成九转为“仙丹”, 儒家把无过错、不过分奉为中庸。厨师了解了火候而小心侍候,那就差不多掌握要领了。鱼上桌时,色白 如玉,凝而不散,保持了肉的鲜嫩;色白如粉,鱼肉散开,则做成死鱼肉了。明明是新鲜的鱼,却把它做 成不鲜的东西,真是可恶极了。 洗干净锅,放少许水,燃上柴木、杂草,抑制火势,用不冒火苗的虚火来煨炖。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 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会滋味极美。黄州有这样好的猪肉,价钱却贱得像泥土一样。富贵人家不肯 吃,贫困人家又不会煮。我早上起来

14、打上两碗,自己吃饱了您莫要理会。 端午节最大的价值是聚合家庭情感,强 化家庭血缘伦理意识。 明代端午节期间,家家 打扮小闺女,簪以石榴花,被称为“女儿节” 。 直到近代,在江苏、湖北、陕西一些地方,新 嫁女在端午节也要回娘家省亲,被称为 “躲端 午” 。 端午节的来源有多种多样,但最被人们接受的是端午节是用来纪念著名爱国诗人屈原 的。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 于水中,以驱蛟龙。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由此而来。 又传,屈原投泪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尸 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

15、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届大 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追随屈原民族精神,人们荡舟 江河之上。賽龙舟,传承的是人性的真、善、美。 15、电子报围绕“端午节”地哪些方面来编辑?(4 分) 【答案】15 (4 分)端午的习俗、端午的价值意义、端午的来源、端午节粽子的制作方法、端午的文化内 涵等方面。 (答出四点即可) 16、排版后,小明又选了三张图片准备插入其中。下面哪一幅图片不合适?为什么?(3 分)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是旧时流 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 节吃粽子

16、,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当大家都沉浸在节日和假期的喜悦中时,不少人又要互祝 “端午节快乐” 了,不过, 民俗专家说,这端午节互视安康更为合适。 据史料记载,端午这一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泪 罗江。因此,端午节就和纪念、忧伤等宇眼联系在了一起。说“端午节安康”是对传 统文化的一种尊崇。 端午节即农历五月初五,是夏季开端,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 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说安康也得合人们美好的愿望。 【答案】16 (3 分)第一幅不适合。伍子胥等人的故事让端午节有了纪念、忧伤之情,“端午节快乐”不能 体现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且端午节前后人易生病,瘟疫也

17、易流行,“端午节快乐”不符合人们美好的愿望。 17、端午节,同学小天回到乡下和奶奶一起过了节,并参加了社区举办地赛龙舟活动,但他觉得没有什么 意义。请结合小明编辑地电子报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4 分) 【答案】17 (4 分)我不同意小天的看法。过端午节可以让他了解中国的传统习俗,感受古人的生活;还 可以聚合家庭情感;同时赛龙舟,可以传承人性的真、善、美。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8-20 题。(12 分) 老街坊 李培禹 如果有一趟列车,声言将穿过时光的隧道,载你回到童年,而且车厢里已然坐满了曾和你一起玩 耍、长大的伙伴,现在还给你留了个座位,你来不来? 来!我就是怀着一种莫名的兴奋,

18、匆匆往这趟列车上赶呢。 我登上“列车”时,车厢里已经有点“人声鼎沸”的劲了。映入眼帘的横幅上写的是“胡同没了 人还在,邻里重逢格外亲-赵堂子胡同老街坊自发叙旧聚会” ,让人感动! “车干来了!”车干本名叫周轩,小时候不认得“轩”字,我们都叫他周车干。现在廊坊一所高校 任教的他,是一早赶过来的。车干比我大两岁,可算是命最苦的孩子,今天才确切地知道,四十多年 前他每天清晨挥着比他还高的扫帚扫大街时,只有十三岁,一扫就是三年。为了多挣点钱,他除了清 扫赵堂子胡同外,还包下了相邻的阳照胡同。 他失学苦干,是为了供家里一个妹妹、两个弟弟上学。后来,去云南插队的他,曾挑着一担沉沉 的青芭蕉回到赵堂子胡同,

19、他要答谢老街坊们对他离京后继续给予他弟妹的关照。 那年我早已搬家离开了小胡同,弟弟打电话告我,周轩,回来了,给大家送芭蕉,也有你一份。 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 此次重逢,最让车干想不到也最让他激动的是,第一个迎上前和他紧紧握手的童年伙伴,是郑苏 伊。 苏伊是著名诗人臧克家的小女儿。减老在赵堂子胡同居住生活了四十年,是这条小胡同老街坊们 共同的骄傲。胡同里平民多不懂诗歌,他们却众口一词:“中国伟大的诗人威克家!” 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能讲出与臧老亲近交往的故事,许多家庭退遇到过的经济困难、孩子考学 等各种问题,都得到过老诗人的关注甚至直接帮助。 今天,与我一样在恢复高考后考考入大学,从而改变了自己

20、命运的周车干,披露了威老的的另一 件善事。他说:“那时早上扫大街,都是空着肚子。臧老知道后,每天去早点铺买烧饼时,就是六分钱 一个的芝麻火烧,都多买一个。他把热火烧塞到我手里,有时还要看看着我咬一口,嘱咐我不要对外 人说。 ”他激动地问苏伊: “我一直没说,你和家里人知道吗?”苏伊含泪摇头。这番话,点燃了大家 对臧老深深的怀念。苏伊说,那时院儿里的海棠熟了,我和你们一起爬上树,真够淘气的。我爸在下 面喊着: “注意安全,别摔着呦! 哈哈,太难忘了。 海棠树、威老的故居和赵堂子胡同的小大院,荡然无存了。然而人还在,情依依。聚餐喝的什么 酒、吃的什么菜,没人管了。大家完全沉浸在难忘的往事之中。 席

21、间,有人提议,向所有已故去的生养、哺育了我们的先辈们致敬。三十多人齐齐端起酒杯,场 面甚是庄严。这边的举动早吸引了其他房间吃饭的客人,他们纷纷围过来,看明白了怎么回事儿后, 称赞不已,有人还主动为我们拍“全家福” 。他们说,咱们胡同的街坊们也该聚聚啦! 是啊,该聚聚了。胡同没了人还在,人在情义就在,街坊郁居们身上的真善美就在,相信这种传 承会延绵不绝,一代代传下去。 (选自 2017 年 3 月 18 日人民日报 ,有删改) 18.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4 分) (1)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为第一段做批注。 (2 分) _ (2)如果你将第二段朗读给同学听,你会重读哪个词?为什么? (2 分)

22、_ 19. 假如你是作者,参加了此次聚会,席间有人提议,让你发言。于是你用文末的“真善美” 作为题目, 结合回忆的内容进行了一段即席讲话。 (请将讲话内容写在下面,请将讲话内容写在下面,100100 字左右字左右) (4 分) _ _ _ _ 20.阅读下面材料,说说选文和下面材料分别蕴含了哪些情感。(4 分) 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 有的地基柱础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 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圓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 衰草离披,满目荒凉,

23、毫无生气。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 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 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 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选自汪曾祺胡同文化) _ _ _ _ 【答案】 (三) (12 分) 18 (4 分) (1) (2 分)将老街坊聚会比作“列车”穿过时光隧道,写出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用设问句开头, 激发阅读兴趣, 引起思考。(2)(2 分) 重读“兴奋”, 强调突出作者即将与老街坊们相聚时的激动与期待。(“赶” 等词也可) 19 (4 分)示例:各位老街坊好!多年未见,赵堂子胡同的事情

24、仍像昨天那样清晰,还记得周轩失学苦干 供弟弟妹妹上学,插队云南后还惦记着给大家送青芭蕉,也还记得臧老瞒着所有人给当年饿着肚子的周轩 送烧饼吃。这些记忆,这些大家留给我的真善美,我将永远不忘。 (紧扣“真善美”,有问候语,言之成理即 可) 20 (4 分)选文蕴含了作者见街坊邻居的兴奋之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对真善美的歌颂之情;材料 中蕴含着作者内心对胡同文化即将消失的怅惘、伤感、无奈之情。 三(50 分) 21.在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50 分) 题目 A: 周国平说:“关爱所给予的是普通的人间温暖,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真正需要并且可以期望获得的, 也正是这普通的人间温暖。 ” 要求:请以“人间温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 人名。 题目 B: 家住北京的小京同学原本计划春节到南京旅游,因疫情的关系行程取消了。为了弥补他的缺憾,请你结合 自己在南京某地游览经历,给小京同学写一封信,可记述游览见闻,可描摹山水风光,可吟咏人文胜迹等。 要求:将“游 ”题目补充完整并以此作为信件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答案】21 (50 分)参照南京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第三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