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9436 上传时间:2021-01-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1 页(共 6 页) 下城区 2020 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 八 年 级 语 文 考生须知: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填涂姓名和考生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试 题 卷 一、积累(23 分) 某校在上月开展了国防教育实践活动。小夏就此次活动,为学校微信公众号撰写了下面的通讯稿(初 稿) 。阅读后根据要求完成 1-4 题。 (13 分) 访革命烈士纪念馆,传先烈红色基因 【甲】

2、在苍松掩映、庄严肃穆 的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广场,同学们一丝不苟 地聆听先烈们的事迹,感 受炽炽 热真挚的爱国情,敬献表达感恩的鲜花,沉痛 (do)念念为国捐躯的烈士和所有为中华民族解 放事业做出贡献的革命先辈们,并无动于衷 ,集体 誓誓: “不忘国耻,勇担使命;勤奋好学,知行合一; 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 (zhn)兴兴而奋斗!” 【乙】先烈们为信仰、为正义而牺牲,传承红色基因的我们是否也应见义勇为?在参观了蔡永祥烈士 事迹陈列馆后,举行了“青少年是否应见义勇为”的思辨会。经过激烈争论,同学们基本达成共识:青少 年传承见义勇为这一传统美德的同时,更应学会因地制宜 ,用最适合学生年龄的方式发挥自己

3、的作用。 【丙】12 月 13 日,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校 8 年级共有 381 位师生在远离 嚣嚣的 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参加了主题为“访革命烈士纪念馆,传先烈红色基因”的国防教育实践活动。 1.为 处选择恰当的读音、汉字,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5 分) (1) “炽”的读音是 (A. ch B.ch C. zh D.zh) (2) 誓 (3) 嚣 (A.瑄 B.喧 C.暄 D.宣) (4) (do) 念 (5) (zhn) 兴 2.初稿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庄严肃穆 B一丝不苟 C.无动于衷 D因地制宜 3.画线句有语病,应这样修改: (2 分)

4、 4.按照新闻消息写作的一般要求, 初稿中 【甲】【乙】【丙】 三段应调整顺序。 下列排序最合适的一项是 ( ) (3 分)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丙甲乙 D.乙甲丙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2 页(共 6 页) 5.根据积累,补全古诗文名句。 (6 分) 序号 主题词 古诗文名句 出处 舍身报国 报君黄金台上意, (1) 。 李贺雁门太守行 怀远思乡 (2)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自强乐观 (3)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怀古咏史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 (4) !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 涛连晓雾 坚贞不屈 富贵不能淫, (5) ,威武不能屈。 三章 山川秀美 青林翠竹, (6)

5、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6.上题表格中,主题词与名句不匹配的一处是( ) (只填序号) (2 分) 7.以下是某同学关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讲稿结语。请用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的 诗句,帮他补全。 (2 分) 同学们,随着时代的进步,的确有很多传统的手艺正在消亡。但正如晏殊所言“ , ” ,我们也应坚信当世人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越来越深入,那些濒临失传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也会有很大一部分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让我们怀着自豪坚定的使命感,让非物质文化 遗产传承下去! 二、阅读(57 分) (一)名著阅读(7 分) 8.给下列三部名著选择合适的腰封推介。 (3 分) (1) 红星照

6、耀中国选( ) (2)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选( ) (3) 飞向太空港选( ) A仰望星空的浪漫情怀,立足大地的悲壮求索。 B震撼世界的通俗读物,坚毅奋勇的纪实作品。 C今日人人皆知环保重要,但你听,城市的春天越来越安静。 D知识与趣味并存的天文名著,神奇与浪漫交织的科普之旅。 9.根据阅读经验,请判断下面哪段文字出自昆虫记 ,并简述理由。 (4 分) 【甲】螳螂的身体流线型,以绿色、褐色为主;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 硬的锯齿,大刀钩末端长有攀爬的吸盘。头部呈扇形,较小;复眼突出,大而透亮;触角细长;颈部可 180 度转动;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 【乙】一只无知无畏的灰色

7、蝗虫,迎面朝螳螂跳了过去。螳螂立刻表现得异常愤怒,它迅速地最大限 度地张开翅膀并直竖起来,就像船帆一样。同时,螳螂将身体上端弯曲起来,就像一根弯着手柄的拐杖, 并不停地原地跳动。这是螳螂在利用心理战术和面前的敌人周旋。螳螂真是个心理专家啊。 (1) (2) (3)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3 页(共 6 页) (二)现代文阅读(28 分) 灯 祭 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一盏灯。那灯是不寻常的。 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滚热的开水倒进瓶里,“啪”的一声,瓶底均匀地落下 来,灯罩便诞生了。赶紧用废棉花将灯罩擦得亮亮的,亮到能看清瓶中央飞旋的灰尘为止。灯的底座是圆 形的,木制,有花

8、纹,面积比灯罩要大上一圈,沿边缘对称地钻两个眼,将铁丝从一只眼穿过去,然后沿 着底座的直径爬行,再扎入另一个眼中,铁丝在手的牵引下像眼镜蛇一样摇摆着身子朝上伸展,两个端头 一旦汇合扭结在一起, 灯座便大功告成了。 那时候从底座中心再钉透一根钉子, 把半截红烛固定在钉子上。 待到夜幕降临时,轻轻捧起灯罩,“嚓”地点燃蜡烛,敛声屏气地落下灯罩,你提着这盏灯就觉得无限风 光了。 父亲给我做这盏灯总要花上很多工夫。就说做灯罩,他总要捡回五六个瓶子才能做成一个。不是把瓶 子全炸碎了,就是瓶子安然无恙地保持原状,再不就是炸成功了,一看却是一只猪肉罐头瓶子,怎么擦都 浑浊,只好弃了。 尽管如此,除夕夜父亲总

9、能让我提上一盏称心如意的灯。没有月亮的除夕里,这盏灯就是月亮了。我 怀揣着一盒火柴提着灯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看着有多好,然后再心满 意足地擦根火柴点燃灯去另一家。每每转回到家里时,蜡烛烧得只剩下一汪油了。 那时父亲会【甲】问:“把那些光全折腾没了吧?” “全给丢在路上了。”我说,“剩下最亮的光赶紧提回家来了。” “还真顾家啊。”父亲【乙】着我去看那盏灯。那汪蜡烛油上斜着一束蓬勃芬芳的光,的确是亮丽之 极。 过年要让家里里外外都是光明。所以不仅我手中有灯,院子里也是有灯的。院子中的灯有高有低。高 高在上的灯是红灯,它被挂在灯笼杆的顶端,灯笼穗长长的,风一吹,刷刷响。

10、低处的灯是冰灯,冰灯放 在窗台上,放在大门口的木墩上,冰灯能照亮它周围的一些景色,所以除夕夜藏猫猫要离冰灯远远的。无 论是高出屋脊的红灯还是安闲地坐在低处的冰灯,都让人觉得温暖。但不管它们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 给我的灯美丽。 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而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 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 我一年年地长大了,父亲不再送灯给我,我已经不是那个提着灯串来串去的小孩子了。我开始在灯下 想心事。但每逢除夕,院子里照例要在高处挂起红灯,在低处摆上冰灯。 然而父亲没能走到老年就去世了。父亲去世的当年我们没有点灯。别人家的院子灯火辉煌,我们家却 黑漆漆的。

11、我坐在暗处想:点灯的时候父亲还不回来,看来他是迷了路了。我多想提着父亲送我的灯到路 上接他回来啊。爸爸,回家的路这么难找啊? 从此之后虽然照例要过年,但是我再也没有接受灯的那种福气了。 正月十五,是我的生日。二十八年前,一个落雪的黄昏,我降临人世了。那时窗外还没有挂灯,天似 亮非亮,似冥非冥,父亲便送我一乳名:迎灯。没想到我迎来了千盏万盏灯,却再也迎不来幼时父亲送给 我的那盏灯了。 走在冷寂的大街上, 忽然发现一个苍老的卖灯人。 那灯是六角形的, 用玻璃做成的, 玻璃上还贴着“福” 字。我立刻想到了父亲,正月十五这一天,父亲的院子该有一盏灯的。 我买下了一盏灯。 天将黑时, 将它送到了父亲的墓

12、地。 “嚓”地划根火柴, 周围的夜色就颤动了一下, 父亲的房子在夜色中显得华丽醒目,凄切动人。 这是我送给父亲的第一盏灯。 (节选自迟子建随笔自选 ,有删改) 10.朗读首段中的句子“那灯是不寻常的”时,应如何处理重音?请简述理由。 (3 分) 11.根据上下文,选出填入文中【甲】 【乙】两处最恰当的词语。 (4 分) (1) 【甲】处应为( ) A凶巴巴地 B惊慌地 C喜洋洋地 D笑吟吟地 (2) 【乙】处应为( ) A打趣 B训斥 C责备 D安慰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4 页(共 6 页) 12.阅读文中画线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6 分) (1)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把半截红烛固定

13、在钉子上。 (文章第 2 段,为什么如此详细地 写父亲做灯的过程?) (2)因为有了年,就 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而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 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 有了父亲 送我的灯,年则 妖娆迷人了。 (一连串加点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3.文章以“灯祭”为题, “灯祭”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4 分) 假 山 假山实在算不得一件好看的东西。乱石块堆叠起来,高高低低,凹凹凸凸,且不说天下决没有这样 的山,单说阳光照在上面,明一块,暗一块,支离破碎,看去总觉得不顺眼。玄墓山下有一景,叫做“真 假山” ,是山脚露出一些石块,有洞穴,有皱襞 ,宛如用湖石堆成的一般,走近去看还可以鉴赏山石的“皴 法

14、 ” 。然而合着玄墓山一起看,这反而成为一个破绽,跟一山的调子不协调。可观的“真假山” ,依我的 浅见,要算太湖中洞庭西山的石公山了。那里全山是湖石,洞穴和皱襞俯拾即是,可是浑然一气。又有几 十丈高的幛壁,比虎丘“千人石”大得多的石滩,真当得上“雄奇”二字。看了石公山再来看花园里的假 山,只觉得是不知哪一个石匠把他的石料寄存在这里罢了。 假山上大都种树木,盖亭子。往往整个假山都在树木的荫蔽之下,而株数并不多,少的甚至只有一 株。亭子里总得摆一张石桌,可以围坐几个人,一座亭子镇压着整个所谓“山峰”也是常有的事。这就显 得非常不相称。你着眼在山一方面,树木和亭子未免太大了,如果着眼在树木和亭子一方

15、面,山又未免小 得可笑了。 浮生六记里的闲情记趣开头说: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 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这不失为很好的幻想。作者所以能“怡然自得” ,在乎比拟得相称。以丛草为树林,以土砾为丘壑, 自不妨以虫蚊为走兽。假若以丛草为树林,而让一只猫蹲在丛草之上,这就凝不成“青云白鹤”和“林壑 幽深”的幻想,也就无从“怡然”了。假山上长着大树,盖着亭子,情形正跟上面所说的相类。不相称的 东西硬凑在一起,只使人觉得是大树长在乱石堆上,亭子盖在乱石堆上而已。 据说假山在花园中起障蔽的作用。如果全园的景物一目了然

16、,那就太不曲折,太没有深致了。有假 山障蔽着, 峰回路转, 又是一番景象, 这才引人入胜。 如顾家的怡园, 靠西一带假山把全园的景物遮掩了, 你走到假山的西边去,回廊和旱船显得异常幽静,假山下的一湾水好像是从远处的泉源通过来的(其实就 是荷花池中的水),引起你的遐想。可见假山的障蔽作用确有它的价值,然而障蔽不一定要用假山。在园 林建筑上,花墙极受重视,也因为它的障蔽作用。墙上砌成各式名样的镂空图案,透着光,约略看得见隔 墙的景物。这种“隔而不隔”的手法,假若使用得适当,比堆假山作障蔽更有意思。 依传统说法,假山并不重在真有山林之趣,假山本来是假山。路径的盘曲,层次的繁复,凡是山上 所有的景物,

17、如绝壁、危梁、岩洞、石屋,应有尽有,正合“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谚语,在这等地方, 显出设计的人的匠心。而假山的可贵也就在此。有名的狮子林,大家都说它了不起,就因为那假山具有上 面所说的那些条件。 我小时候还没到过狮子林, 长辈告诉我说, 那里的假山曲折得厉害, 两个人同在山上, 看也看得见, 手也握得着, 但是他们要走到一条路上, 还得待小半天呢。 后来我去了, 虽然不至于小半天, 走走的确要好些时间。沿着高下屈曲的路径走,一路上遇见些“具体而微”的山上应有的景物。总之是层 次多,阻隔多。就从这个诀窍,产生了两个人看得见而不能立刻碰头的效果。要堆这样一座假山当然不是 容易事,大概是全凭胸中的

18、一点意象。堆上了,看看不对就卸下,卸下了,想停当了,再堆上,这样精心 经营,直到完工才得休歇。然而不容易的事不一定做成功就一定具有艺术价值。在芝麻大的一粒象牙上刻 一篇陋室铭 ,难是难极了,可是这东西终于是工匠的制品 ,无从列入艺术之林 。你在假山上爬来爬去, 只觉得前后左右都是石块,逼窄得很。遇见一些峭壁悬崖,你得设想自己缩到一只老鼠那样小才有味。如 果你忘不了自己是个人,让躯体跟峭壁悬崖对照,那就像走进了小人国一般,峭壁悬崖再没有什么气魄, 只见得滑稽可笑了。真山真水若是自然手创的艺术品,假山便是人类的难能而不可贵的“匠”制。凡是可 以从真山真水得到的趣味,假山完全没有。 (选自叶圣陶文集

19、 ,有删改)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5 页(共 6 页) 【注释】襞:b,衣服上的皱褶。皴(cn)法: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脉络纹理的中国画技法。 14.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理解、写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第段中将玄墓山下“真假山”与石公山作比较,是为了突出石公山的雄奇。 B第段通过举闲情记趣中的例子,目的在于说明好的幻想才能让人怡然自得。 C第段中以顾家怡园为例,说明了假山在花园中的障蔽作用是有一定价值的。 D第段说象牙上刻陋室铭是“工匠制品”不入“艺术之林” ,是为了强调好心未必能办成好事。 15.揣摩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4 分) (1)这种“隔而不隔 ”的

20、手法,假若使用得适当,比堆假山作障蔽更有意思。 ( “隔而不隔”在文中是 什么意思?) (2)要堆这样一座假山当然 不是容易事,大概 是全凭胸中的一点意象。 ( “当然”和“大概”在表达上 有什么作用?) 16.选文与 苏州园林 一文中作者对园林中建造假山的看法是否一致?请简述你的观点及理由。 (4 分)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 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 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苏州园林 (三)古诗文阅读(22 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

21、 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 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出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 ,避月如仇。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 。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 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 近岸,断桥石磴始凉, 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靧面。 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 同坐。韵友来,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 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22、 (节选自张岱西湖七月半,有删改) 【丙】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唐)白居易 柳湖松岛莲花寺 ,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 低山雨重,棕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 宫在海中央。 【注释】巳出酉归:巳、酉,均为旧时记时法,分别相当于现在的 9-11 点和 17-19 点。舣舟:把船停靠在岸边。 靧(hu)面:洗脸。松岛:孤山。莲花寺:孤山寺。桡(ro) :船桨。道场:佛殿。卢橘子:枇杷的果实。蓬莱: 传说海上有仙山,名蓬莱;孤山寺中亦有蓬莱阁。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6 页(共 6 页) 1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3 分) (1)念 无与为乐者(

23、 ) (2)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皂隶喝道去 ( ) 18. 【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B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C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D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19.【乙】文中有两处 。根据上下文,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其上,呼客纵饮。吾辈往通声气,拉 同坐。 A席 余 B.徙 余 C.席 与 D.徙 与 20.下面关于【丙】诗内容和相关诗歌知识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首联中以“柳湖” “松岛”代西湖

24、、孤山,凸显出景物的特征,读之有身临其境之感。 B颔联中的“重” “凉”二字,写出了枇杷硕果累累、雨后天气宜人,诗情画意间透着诗人的满心喜悦。 C尾联回到“回望孤山赠诸客”的题旨,而“蓬莱宫在海中央”则表达了诗人对蓬莱仙境的无限憧憬。 D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第二、四、六、八句,通押一个ng 韵。 21.三篇古诗文都写景抒情。请参照以下示例,为【甲】文和【丙】诗的画线句做赏析式批注。 (6 分) 【示例】句子: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靧面。 批注:一轮圆月,如新磨之镜,清光格外皎洁可爱;湖光山色,如美人重新梳妆打扮,益发显 得容光照人。此句尽显作者对西湖水月之喜爱。 (

25、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22.【乙】文中出现的游湖者大约可分为三类,分别是“避月如仇者” “浅斟低唱、匿影树下者”和“纵舟 酣睡、尽享月色者” 。倘苏轼或白居易也在“七月半”那天游湖,你认为他们可能是哪一类游湖者?请 任选一人,根据所选文或诗,简述你的理由。 (4 分) 三、写作 (40 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40 分) 有人说,仪式很重要。有了仪式,这一天与其他日子便不同;有了仪式,这一刻与其他时刻便不同。 端午赛龙舟、中秋吃月饼,我们在节日的仪式里传承文化;国旗下讲话、生日送祝福,我们在日常的仪式 里表达

26、情感。 也有人说,没必要在乎仪式。洗脚、送礼、写感恩卡,我们不该只在父亲节(母亲节)那天去展现这 种“仪式”,因为它只是一种外在形式,真正重要的还是我们心中的那份真、善、美。 阅读上面文字,你想到了什么?请以“仪式”为话题,写一篇 600-800 字的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 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要求】题目自拟。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不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 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八年级语文答案第 1 页(共 2 页) 下城区 2020 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一、积累 1.(5 分) (1)B

27、 (2)D (3)B (4)悼 (5)振 (每空 1 分) 2.(3 分)A 3.(2 分)在“举行”前增加“同学们” (在“在参观”前增加“同学们” ) 4.(3 分)C 5.(6 分) (1)提携玉龙为君死(2)日暮乡关何处是(3)老骥伏枥(4)蓬舟吹取三山去 (5)贫贱不能移(6)四时俱备 6.(2 分) 7.(2 分)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二、阅读二、阅读 (一)名著阅读(一)名著阅读 8.(3 分) (1)B (2)D (3)A (每空 1 分) 9.(4 分)示例:乙段出自昆虫记 。法布尔用审美的眼光,人文的情怀观察昆虫世界。 他运用拟人、比喻等文学的笔法描写螳螂,并称其

28、为“心理专家” ,字里行间饱含情感。 甲段文字较为平实,只对螳螂作科普性介绍,不是法布尔的写作风格。 (4 分,判断 2 分,理由 2 分)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 10.(3 分)示例 1:重音放在“那灯”上。 “那灯”有一种距离感,突出强调了父亲为满足 女儿心愿做的灯,在女儿心中的分量很重。 示例 2:重音放在“不寻常”上。全文都围绕“不寻常”来写的:父亲做灯的难度很大, 不寻常;灯在女儿心目中的意义不寻常。 (明确标注重音 1 分,分析 2 分) 11.(4 分) (1)D (2)A (各 2 分) 12.(6 分) (1)通过写父亲做灯时的动作、步骤写出了做灯的不易,表明了对

29、父亲做灯之 事的印象至深,也体现了父亲对孩子宠爱、对家庭的责任,突出了那灯的“不寻常” 。 (一点 2 分,两点满分) (2)一连串关联词,将“年” “父亲” “父亲送我的灯”串联在一起,使“年”的意味层层 递进,突出“父亲送我的灯”带给孩子的乐趣与幸福。 (3 分) 13.(4 分) “灯祭”是指用灯来祭奠父亲。 “灯”是贯穿的线索,也是作者心中父爱的载体。 以“灯祭”为题,直接点出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 (一点 2 分,两点满分) 14.(3 分)C 15.(4 分) (1) “隔而不隔”文中指“花墙”空间上起到了障蔽的作用,但视线上又能通 过镂空、透光,达到“不隔”的效果

30、。 ( “隔”和“不隔”各 1 分) (2) “当然”一词肯定了堆造假山的不容易, “大概”是对如何堆造假山的推测,两个词 将作者对假山的微妙情感融注其中,体现了语言表达的准确、严谨。 (词义理解,1 分;整体作用,1 分) 16.(4 分)示例 1:一致。选文整体上对园林中堆造假山持否定态度,但对艺术品味高的 假山还是给予了肯定,如顾家怡园、狮子林中的假山; 苏州园林中,作者强调的也 八年级语文答案第 2 页(共 2 页) 是园林中假山堆叠的艺术性。 示例 2:不一致。选文整体上对假山持否定态度,即便认同顾家怡园假山的障 蔽作用也说障蔽未必只有假山可用。而苏州园林中,作者对园林中造假山给予了

31、充 分的肯定。 (对两文的理解基本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三)古诗文阅读 17.(3 分) (1)考虑,想到 (2)只是 (3)离开 (每空 1 分) 18.(3 分)B 19.(3 分)C 20.(3 分)C 21.(6 分) (1) (3 分)示例:月光清朗,洒落庭中,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其中水草纵横 交错、浮游漂荡,原来是竹柏的影子。此句写出了苏轼沉醉月夜美景的闲静。 (2) (3 分)示例:烟波澹荡,湖天一色,夕阳晚照,楼殿参差,宛如仙境。诗人对 孤山寺的喜爱之情流露其间。 22.(4 分)示例:苏轼会是“纵舟酣睡、尽享月色者” 。苏轼在夜不能寐时,邀友人夜游, 且特别

32、能发现、感悟身边的美,富有闲情雅趣。故而若在七月半夜游西湖,他也必会纵舟 酣眠十里荷花之中。 (言之有理、有据即可。若答“避月如仇者”不得分) 三、写作三、写作 23 (40 分)作文分五等评分。 一等(3540 分) :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通畅、生动。 二等(2934 分)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等 (2228 分) :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尚明确, 内容欠具体, 结构完整, 条理欠清楚, 语言欠通顺。 四等(1621 分) :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结构欠完整,语病较多。 五等(15 分以下) :感情不健康,或文理不通,或语病严重,或不足 300 字,不成篇。 说明: 有创意,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结构精巧,酌加 3-5 分。 书写清楚美观者,酌加 1-3 分;书写潦草、字迹难辨者,酌扣 1-3 分。 错别字 3 个扣 1 分(重错的不计) 。 300 字以上 600 字以下者,降等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