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二)含答案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9296 上传时间:2021-01-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3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二)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北京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二)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北京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二)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北京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二)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北京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二)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北京市北京市 20202020- -20212021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2 2 北京市朝阳区 2020-2021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 (共(二) (共 1010 分)分) 阅读远村有芳邻 ,完成下面小题。 远村有芳邻 仲夏时节,五点钟的样子,天就露出了鱼肚色。 七十岁的常惠生,从枕头下摸出钥匙,准备到德山家去看看。 德山被他儿子接到城里治病去了,临走前把钥匙交给了惠生,让他帮忙给照看老屋。 常惠生小心地掂了掂,这一串钥匙可以打开尹家的大门、卧室门、仓库门不是亲如一家人,不 会对他这么信任

2、。他走出卧室,穿过堂屋,再打开自家的大门,站在台阶上,便望见了几百米开外的尹家 老屋。当然,只能望见那栋老屋上部的风火墙、晒楼、青瓦屋脊,高高低低的杉树、南竹、马尾松、槐树 密密匝匝, 如绿纬翠幛。 再看看自家的房前屋后, 也是林涛起伏。 到处是嘹亮的鸟鸣声和飞掠而过的翅影, 不经意间震落了树枝树叶上的露珠,发出沙沙的碎响。 常惠生突然觉得眼睛有些润湿,喃喃地说:“德山呀,我在这里等你回来。” 他走下台阶,沿着一条被林荫遮蔽的小路,朝尹家老屋走去。 这个村有三四十户人家,住得很分散,到处是半裸半掩的土石山丘和坡地,稀稀拉拉地只长矮小的 杂树、荆棘和野草。常家和尹家住的这一面坡地,原叫秃毛坡,但

3、现在却有了成片的树林,还有了许多自 开自谢的野花。常惠生以前当村长时,曾动员村民在自家屋前屋后栽树,像尹德山一样,既可保住水土, 又可以变钱,但没几个人相信他的话。 常惠生的儿子常凯是个农民企业家,早几年他回村成立起生态农业科技园,闹得红红火火。科技园 就在坡下的小河边,常凯不喜欢秃毛坡这个名字,遂改名为锦绣坡,单位则称之为“湘楚锦绣坡生态农业 科技园”。 2 常惠生曾问儿子:“这面坡是我家和尹家共有的宅基地和自留山,你改名问过他吗?” 儿子说: “问他做什么?他肯定会同意的。 这几十年, 你们二老对尹家施惠多多, 他报过什么恩?” “混账东西!有你这样说话的吗?就算我们帮过人家一点小忙,老想

4、着人家怎么回报,那么原本 的动机就歪了。” 儿子赶忙说:“爹骂得对,我再不乱说了。” 常惠生和尹德山同年,两家人的上一辈就是邻居。童年时他们感情就很好,后来,他们都成家了, 又都有了孩子。 他家的日子过得稍稍舒坦, 而尹德山个子瘦小, 还有哮喘病, 从土里刨食都不是个好把式。 老天又对他格外不公,儿子尹忠三岁时,妻子患急病突然辞世,常惠生拿钱买棺木,帮着他把丧事办完。 尹忠十岁时得急性阑尾炎,又是常惠生催促尹德山连夜轮流背着尹忠赶往几十里路外的镇医院,并代交了 医药费,这才保住了尹家的这条根。尹忠读初中、高中、大学时,常惠生不时地资助学费 老实巴交的尹德山木讷少言,多说几句感谢话都不会,只知道

5、年年月月做完田里的活计,就在秃毛 坡栽树、护树。 常惠生从不认为邻里之间相互帮个忙,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为什么一定要人家念念不忘?当尹忠大 学毕业后当了中学教师,每次回家探亲,必登门叩谢送上一份礼物,常惠生执意不收。当尹忠当上中学校 长,经济宽裕了,一定要归还历年来的欠款时,常惠生说:“你爹记的帐,我不认,是他记错了。”但这 满坡的绿意和清凉,悦目清心,常惠生却不能拒绝。常凯曾问他这树将来属于谁,他说当然属于种树人, 常凯冷冷一笑:“种在我家地界上的,自有法律去公断。”在这一刻,常惠生恨不得给儿子一个耳光! 终于到了尹家老屋前,常惠生在高门槛上坐下来,点着一支烟,慢慢地抽。他和尹德山平日里相互

6、走动时,就喜欢坐在门槛上抽烟、聊天。 尹德山去城里治病, 一眨眼就十天了, 是他打手机让儿子尹忠开车接去的。 临别时, 他对常惠生说: “我的心脏病有日子了,怕耽误儿子的工作,又舍不得你常大哥,一直没言语,现在看来是拖不下去了。 这串钥匙就交给你了,我会回来的” 风吹满坡树叶,沙啦啦地响,仿佛他们高高低低的说话声。 抽完了烟,常惠生起身进了屋,打开朝南的窗户,屋里顿时明亮起来。床、柜、桌子、板凳,老旧 得很。墙上挂着几个大镜框,里面嵌着用毛笔字写的红纸。他走过去一看,分明记着常家资助过尹家的一 3 项项钱款。字很漂亮,应是尹忠的手笔。他叹了一口气,说:“德山啊,你老记着这些干什么。” 走出卧室

7、,他又去打开仓库门、杂物间门、厨房门,再回到大门前,坐在门槛上。风从大门灌进去, 又去拜访一个个的房间,去触摸家具、农具、厨具,细润无声。 谁也没想到,夏至后,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雨骤然而来,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山洪暴发,各处山体滑 坡,不少人家的房子被夷为平地,还死了人。只有秃毛坡因树木多而密且扎根深,居然巍然不动,常家和 尹家的房子毫发无伤。坡下的科技园,也安然度过这一劫。 常惠生对全家人说:“你们不是说尹家没有回报我们吗?德山几十年栽树、护树,不言不语地护佑 我们!德山是咱们家的恩人,是我们村的功臣!” 常凯低下了头。 常惠生马上打手机给尹德山,没有回应。再打给尹忠,手机里传来了哭声。这才知道

8、,在最后一个 风雨之夜,尹德山在医院溘然而逝。临死前,他交代儿子:不买棺木,就把骨灰埋在自家屋后樟树下;老 屋用来安置失去住所的乡亲;满坡的树都归属于常家。 常惠生忍不住老泪纵横,然后说:“ 而且,这个坡应该叫德山坡!” (取材于聂鑫森的同名小说) 17. 文章标题“远村有芳邻”中,“芳邻”指是“好邻居”。请阅读小说,梳理故事情节,简要概括这 对芳邻是如何相处的。 18. 请结合小说相关内容,说说作者是如何刻画常惠生这个人物形象的。 19.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往往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请你任选一处环境描写,简要分析其对情节 发展所起的作用。 20. 请你补全文末常惠生与尹忠的对话,作为这

9、篇小说的结尾。 【答案】17. 和睦相处,互相守护 无偿相助,不求回报 彼此信任,不负所托 18. 答案示例:作者记叙了常惠生帮助尹德山的一系列行为,运用“德山啊,你老记着这些干什么”等语 言描写,“恨不得给儿子一个耳光”等心理描写,写出了常惠生的善良、真诚;并用其子常凯的言行反衬 4 常惠生不求回报的高尚人格。 19. 答案示例:文章第段“高高低低的杉树、南竹、马尾松、槐树密密匝匝,如绿纬翠幛”,与村里其 他地方环境形成对比,为后文暴雨中科技园安然无恙做了铺垫。 20. 答案示例:这满坡的树,都捐给村里,我不能要。 【解析】 【17 题详解】 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根据文本中的记叙可知,常惠

10、生和尹德山童年时感情就很好。常家的日子过得好 一些,尹家的日子过得艰难,常惠生帮尹德山办了妻子的丧事,又救了他的儿子。尹德山在山前坡后种了 好多的树,山体滑坡,因为秃毛坡树多,常家免遭灾难。可知两家一直和睦相处,互相守护。尹德山的儿 子始终记得常家给自己家的帮助,但常惠生却说尹德山记错了。并教育自己的儿子不要想着别人的回报。 尹德山故去后,把自己的种的树都归属于常家,可知两家无偿相助,不求回报。尹德山去城里看病,把自 己家的老屋请常惠生看顾,常惠生就常去尹家的老屋里看看,并期盼着尹德生能平安回来。可知两空彼此 信任,不负所托。 【18 题详解】 考查分析人物形象。作者运用对比手法来塑造常惠生形

11、象。他的儿子重利轻义,想不经过尹家同意就给秃 毛坡改名,因为自己家对尹家多有帮助,就想从尹家得到某些回报。因为尹德山种的树是在自己坡上,就 认为这些树是自己家的。通过对比,反衬了常惠生的善良淳朴,助人不求回报的品质。作者还运用多种描 写手法来刻画常惠生的形象。常惠生与儿子的对话,他在尹家老屋里的自言自语,表现了他对尹德山的深 厚感情和助人不求回报的高尚品格。还运用了心理描写,当常凯认为尹德山种的树是在自家地界上就属于 自己家时,他“恨不得给儿子一个耳光”,表现了他内心的愤怒和不求回报的品格。 【19 题详解】 考查赏析环境描写。第七段中的“这个村有三四十户人家,住得很分散,到处是半裸半掩的土石

12、山丘和坡 地,稀稀拉拉地只长矮小的杂树、荆棘和野草。常家和尹家住的这一面坡地,原叫秃毛坡,但现在却有了 成片的树林,还有了许多自开自谢的野花”是对秃毛坡昔日和现在的环境描写,两者形成了对比,强调了 尹德山多年以来种树取得的成果,也为下文“山体滑坡时,不少人家的房子被夷为平地,只有常家和尹家 的房子毫发无伤,常凯的科技园也安然度过了这一劫”做了铺垫。 5 【20 题详解】 考查根据语境补齐句子。联系文本内容可知,多年以来,常惠生一直对尹家多有帮助,却从来不求回报, 只是与尹德生真心相交,彼此信任。所以他是不会把尹德生种的这些树据为己有。而且尹德生临死时,要 求把自家的老屋用来安置失去依据的乡亲们

13、,受他这种行为的感召,常惠生很有可能会把这些树转赠给村 里。据此可补写为:德山啊,我怎么能要这些树呢?这是你多年的心血啊!我要把这些树都捐给村里。 北京市昌平区 2020-2021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二) 阅读清塘荷韵 ,完成下面小题。 清塘荷韵 季羡林 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 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 见什么荷花了。 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 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

14、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 花。 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 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 的愿望, 莲芽能不能长出, 都是极大的未知数。 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 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 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 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 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 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

15、,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 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 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6 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 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只 长出了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 飘浮的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

16、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 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 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 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 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 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 和极其惊

17、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 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 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 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 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 夜之间, 就出来了几十枝, 而且迅速地扩散、 蔓延。 不到十几天的工夫, 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 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 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 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 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

18、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 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 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_,_。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 自到杭州西湖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 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 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 和荷叶的清香。_,_。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 水面上看到

19、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 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 读到两句诗:_,_。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7 连日来, 天气突然变寒。 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 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 再过一两个月, 池水一结冰, 连残荷花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 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 做着春天的梦, 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文章有删改) 18. 阅读文章-段,完成下面表格 事件 :_ :_ 赏荷 心理活动 听天

20、由命 总是希望;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 : _ 19. 文中多处引用了古诗句,不仅增加了散文的意蕴,而且使文章更具有一种清新淡雅的诗意之美。请把 下面的诗句还原到文中的横线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A. B. C. D. 20. 有人说季老笔下的荷是张扬生命的强者,是领悟生命的智者。请联系文章第段和第段谈谈你的理 解。 【答案】18. (1). 种荷 (2). 盼荷 (3). 疑云一扫而光;心中狂喜;欣赏;满足;大快人意 19. C 20. 示例:荷花的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让我们感悟到了生命的美丽

21、和顽强,莲子暗暗地积蓄着力量, 破壳而出,“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正是生命强者的真实写照。季节 变换,荷花会凋零但它从不会放弃生的梦想,对春天抱有无限希望,相信冬天到了,春天就不会遥远,这 正是生命智者的体现。 8 【解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根据题干的提示从章-段, 然后根据表格内信息的提示填空即可。 根据“赏 荷”可知,处应填写“(动词)荷”。根据“听天由命”一词,可以从“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 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 大的未知数。 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 把五六颗敲

22、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 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概括得出: 种荷;根据“总是希望;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提示,结合段内容概括得出:盼荷;根 据“赏荷”的提示,在至段中找出表达心理活动的词语即可。根据“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 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得出:疑云一扫而 光、心中狂喜;根据“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 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得出:大快人意、有趣。 【19 题详解】 根据诗句的意境,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即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意思是“知了发出噪音反

23、而 使树林显得更加寂静,鸟的叫声同样使山峰更加幽静”;“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意思是“池塘边 的花对着水里的影子落下,沙洲上的鸟飞起带着翅膀挥动的声音”;“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红”的意思是“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像与天相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鲜 艳娇红”。第一处根据“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分 析填“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第二处根据“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 分析,填“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合适,根据“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 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

24、合为一”分析,填“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合适,排 序为:。故选 C。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主旨、 探究分析能力。 本文写的是莲荷从虚无到繁茂的漫长历程, 重在写莲荷顽强的生命力, 写作者的欣慰和希望, 文章中浸透了作者对生命的沉重思索, 是智者与自然的对话, 是心灵与自然的交融。 文章与其说是写荷花,还不如说是写季先生的人生感悟,以荷喻人,借荷抒情,借荷明理。结合第段和 第段的内容从两方面阐述即可。 示例:是张扬生命的强者。荷花的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让我们感悟到了生命的美丽和顽强,莲子暗 9 暗地积蓄着力量,破壳而出,“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正是生命

25、强者 的真实写照。 是彻悟生命的智者。根据“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 再过一两个月, 池水一结冰, 连残荷花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 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 做着春天的梦, 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分析,季节变换,荷花会凋零但它从不会放弃生的梦想,对春天抱有无限希望, 相信冬天到了,春天就不会遥远,这正是生命智者的体现。 北京市丰台区 2020-2021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 (共(二) (共 1010 分)分) 阅读角儿 ,完成下面小题。 角儿 郭孟收 论排场,于天贵算得上十足的角儿。角儿吃肉,跟包的喝汤,打下旗儿的活遭殃。说起于天 贵

26、,戏班里的人只有这无奈的感叹。 梨园行的人都知道, 梆子戏讲究高门大嗓的天赋, 要祖师爷赏饭才能入行。 因此, 唱梆子想成角 儿着实不易。而成为银达子那样蜚声梨园界的梆子戏名角儿,更是多少人一辈子的梦想。 于天贵梆子唱得好。其嗓音高亢嘹亮,一板一眼模仿起银达子来惟妙惟肖。俗话说,腔好唱,味 儿难磨。拖腔、夯音、喷口,银达子独创的达子腔的味儿,于天贵学得还真有几分样子。他自己 也将银达子视为了平生至高的追求,连做梦都想着有朝一日能一睹大师的风采。后来就干脆打出了 小达子的艺名。兵荒马乱的年月,戏班子大多生意惨淡,但只要小达子的水牌一挂出来,那绝对 是座无虚席。 有了这块金字招牌,于天贵上到班主、

27、下到龙套杂役没一个放在眼里的,还隔三岔五喝多了酒耽误上 台。就为这,班主不知道里里外外赔了多少好话。没办法,谁让人家是角儿呢。 眼看到了年根底下。这天,外边突然来了一位自称叫王老三的人,只说是出门行李丢了,要在戏班帮 两天工,凑个回家的盘缠。 你都会干什么呀?班主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清瘦的汉子。 10 检场、打帘子、拉大幕、打下旗儿都干过。王老三一张嘴竟然一口的梨园腔。 嗬,行家呀!照你这么说,还是个全活啦!班主惊异道,正好今晚艳阳楼还缺个龙套,你 来得了。 王老三点头笑了笑,算是答应了。 全活能混成他这德行?又是个骗吃骗喝的主儿吧!于天贵一手拎着酒壶,歪斜着坐在一只木箱子 上接过了话茬。 那大

28、衣箱装的可是咱吃饭的行头,是供奉祖师爷牌位的地方,你怎么能坐在上面!王老三顿时收 敛了脸上的笑容。 臭要饭的,也轮得着你来说三道四!告诉你,小子,啥时候混成了角儿,你也爱坐哪儿就坐哪 儿。于天贵红着眼珠子,满嘴喷着酒气。 王老三只摇了摇头,没再说话。 艳阳楼 ,于天贵饰演高登。起霸、云手、山膀【A】台上一招一式干净利索,不时赢得台底下 一两声喝彩。 于天贵演的高登跟王老三有一场对手戏。高登一抬脚,这边就地一个滚翻,这一折就算过了。可等王 老三到了跟前,于天贵却悄悄将脚向前挪了半步。一出腿,这脚可就奔着王老三的面门去了。这一脚要是 踢上,鼻青脸肿不说,那戏就算演砸了。可没想到王老三反应非常迅捷,

29、顺势一个后翻,脚尖擦着鼻子就 过去了。 【B】台底下观众看得真切,拼命叫好。大家都知道,那好是给王老三喊的。可于天贵脸上挂 不住,越想就越来气。下台后,又独自喝起了闷酒。 第二天,戏班开演封箱大戏辕门斩子 。可于天贵却是烂醉如泥,任大家怎么喊也不醒。挑大梁的 不上,这戏可怎么唱啊,一年到头,可就指望着这一回露脸呢!班主搓手跺脚,急得团团转。 要不我来试试!一个声音从旁搭了腔。 居然是王老三。 你你能唱?这可不是打下旗儿跑龙套!班主差点把眼珠子瞪出来。 救场如救火,我试试吧。王老三说完就自顾化妆去了。 11 也只能如此了!大家这才回过神来,纷纷各自忙活起来。 开场锣鼓一响,装扮齐整的王老三出将登

30、台。杨延景怒冲冠,不孝奴才听父言一句方才 唱罢声振寰宇。达子腔!台上台下众人不禁同时惊呼道。这声音仿佛银铃碎玉从天倾泻而下。 【C】人 们只管愣愣地听着,全然忘记了鼓掌和叫好。打鼓师傅把鼓槌举在了头顶,半天都没放下来 戏演完了,于天贵酒也醒了。 他望着眼前这位神形儒雅俊逸的长者似有所觉。 您莫非就是银银 王老三摆了摆手说道:本想找个有天分的人,把我这点吃饭的本事传给他。 唱戏,台下做好人,台上才能做好角儿。王老三言罢,转身而去。 (有改动) 14. 请从银达子寻找“达子腔”继承人的角度,梳理全文的情节。 化名“王老三”进戏班帮工,初见于天贵即被质疑嘲笑; _,反遭其无礼斥骂和白眼; 在台上与于

31、天贵表演对手戏,_; _,对其告诫之后转身离去。 15. 文中【A】 【B】 【C】三个画线的句子写的是台下观众的表现。请分别说说这三处描写有何作用。 16. 银达子“转身而去”之后,于天贵会有怎样的表现?请依据前文进行合理想象,续写一个结尾。 (不 超过 100 字) 【答案】14. (1). “王老三”好意善言相劝 (2). 意外遭到于天贵故意刁难 (3). “王老三”救场 唱戏显真功 15. A表现了于天贵唱戏动作干净利索,得到观众的赞许。B写观众的叫好从侧面突出“王老三”表演精 彩,技艺精湛。C通过写观众表现,说明他们完全投入在戏里,从侧面突出“王老三”唱戏功底扎实,技 艺高超,炉火纯

32、青。 12 16. 示例:于天贵羞红了脸,傻愣愣地呆坐在地上,原本是被看好要做继承人的,结果却是被挥手拒绝, 这时于天贵捶胸顿足,后悔不已,他才真正明白“角儿”不仅要有天赋和才艺,更要具备做人的人格魅力 和美德。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要浏览全文,把意思相近的段落合并,抓住关键句分析概括,简洁准确表 述。从“全活能混成他这德行?又是个骗吃骗喝的主儿吧!”可知,“王老三”刚进戏班帮工,初见于天 贵即被质疑嘲笑;于天贵歪斜着坐在一只木箱子上。“王老三”好言相劝“那大衣箱装的可是咱吃饭的行 头,是供奉祖师爷牌位的地方,你怎么能坐在上面!”,反遭其无礼斥骂和白眼,第一

33、空填“王老三 好意善言相劝”。从“于天贵却悄悄将脚向前挪了半步。一出腿,这脚可就奔着王老三的面门去了。这一 脚要是踢上,鼻青脸肿不说,那戏就算演砸了”可知,“王老三”在台上与于天贵表演对手戏,于天贵故 意刁难,第二空填“意外遭到于天贵故意刁难”。戏班开演封箱大戏辕门斩子 ,可于天贵却是烂醉如 泥, 装扮齐整的王老三救场“出将”登台, 一显身手, 折服观众, 第三空填“王老三救场唱戏显真功”。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句子作用的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句子对表现人物的作用,简洁准确表述。 【A】“台 上一招一式干净利索”是正面描写,“不时赢得台底下一两声喝彩”是侧面描写,本句正面描写和侧

34、面描 写相结合, 表现了于天贵唱戏动作干净利索, 得到观众的赞许。 【B】 “台底下观众看得真切, 拼命叫好”, 是侧面描写,写观众的叫好突出“王老三”表演精彩,技艺精湛。 【C】“人们只管愣愣地听着,全然忘记 了鼓掌和叫好”,是侧面描写,通过写观众表现,说明他们完全投入在戏里,突出“王老三”唱戏功底扎 实,技艺高超,炉火纯青。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续写文章结尾的能力。要结合文章内容,结合具体语境,展开想象,言之有理。示例:于天贵自 惭形秽,无地自容,唉!傲慢无礼,争强好胜,爱慕虚荣,行为恣肆,让他和大师失之交臂。他决定改过 自新,踏实做人,认真唱戏,修炼真功,台下做好人,台上做好角儿,

35、做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北京市海淀区 2020-2021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二) 13 阅读记韦君宜 ,完成小题。 记韦君宜 韦君宜,人称韦老太,作家,原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社长。她那时还不算老,也没有 什么太相, 为什么会享有这样的称谓, 我至今也没怎么弄明白。 我跟着人家叫她老太太 【注】 , 习惯使然。 后来我愿意这么叫她, 却是因为她的走相: 不抬头, 上身前倾, 腋下夹个纸袋或不得法地挎个不讲究的包; 臀部略略撅起, 步幅大, 脚下无声却落地有力, 总是一副风风火火地去忙什么要紧事情的样子。 在楼梯上, 在楼道里,在职工食堂夹着饭碗排队打饭,走到麦克风前去讲话老

36、太太都是这种走相。 我笫一次见她时,并不清楚她是谁。当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小说编辑室的组长李景峰来天津召开我 和李定兴书稿义和的征求意见座谈会,与他同行的是一个身材很矮的女同志,他说她是社领导。 当李景峰对我说出她的姓名时,那神气似乎等待我的一番惊喜,但我却只是陌生又迟疑地朝她点头。后来 我才知道她在文坛上的名气,并恨自己的无知。座谈会上我有些紧张,倒不是因为她是社领导,而是她几 乎一言不发。我不知该怎么跟她说话。 会后,我请他们去一家小店吃饭。店小人多凳子少,我便请韦君宜和李景峰守住小半张空桌子,我 去排队买饭。待我端着烧饼和牛肉回来,却见一位中年妇女正朝着韦君宜大喊大叫。原来韦君宜没留意坐

37、了她占的凳子。中年妇女很凶地龇着长牙盛怒不息,韦君宜躲在一边也不解释,睁着圆圆一双小眼睛瞧着 她,样子有点窝囊。我们赶紧換个地方,就这样站着把东西吃完。临回北京,韦君宜对我吞吞吐吐地说: 还叫你花了钱。这话虽短,却含着一种很恳切的谢意。她分明是那种羞于表达、不善言谈的人!这就 使我更加尴尬不安:让她远远跑来,站着吃一顿饭,无端受了那女人的训斥和恶气,还反过来对我诚恳地 道谢。 不久我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借去修改这部书稿,住在北京朝内大街 166 号那幢灰色而陈旧的办公大楼 的顶层。韦君宜是我的终审,我却很少见到她。可是一次,她忽然把我叫去。她坐在那堆满书籍和稿件的 书桌前她天天肯定是从这些书稿中挖

38、出一块桌面来工作的。这次她反常态,滔滔不绝。她与我谈 起对聂士成和马玉昆的看法,再谈我们这部小说人物的结局,人物的相互关系,史料的应用与虚构,还有 我的一些语病。她令我惊讶不已,原来她对我们这部五十五万字的书稿每个细节都了然于胸。然后,她从 满桌书稿中间的盆地似的空间里仰起脸来对我说:除去那些语病必改,其余凡是你认为对的,都可以不 改。这时我第一次看见了她的笑容,一种温和的、满意的、欣赏的笑容。这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个笑 容。 14 随后, 她把书桌上一个白瓷笔筒底儿朝天地翻过来, 笔筒里的东西哗地全翻在桌上, 有铅笔头、 圆珠笔芯、图钉、曲别针、牙签、发卡、眼药水等等。她从这乱七八糟的东西间

39、找到一个铁夹子她大 概从来都是这样找东西。 她把几页附加的纸夹在书稿上, 叫我把书稿抱回去看。 我回到五楼一看便惊呆了。 这书稿上密密麻麻竟然写满她修改的字迹,有的地方用蓝色圆珠笔改,再用红色圆珠笔改,然后用黑圆珠 笔又改一遍。想想,谁能为你的稿子付出母亲般的心血? 我那时工资很低,又要用钱贴补家用,就只能在出版社食堂里买五分钱一碗的炒菠菜。有天,李景 峰跑来对我说:从今天起出版社给你一个月十五块钱的饭费补助。这是老太太特批的,怕饿垮了你这大 个子! 我不止一次听到出版社的编辑们说, 老太太在全社大会上说我是个人才, 要重视和支持。 然而,我遇到她,她却依然若无其事,对我点点头,嘴里自言自语似

40、的嗫嚅着,依然步幅很大,风风火火 地与我擦肩而过。可是我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没有交流的接触方式。今天想起来,我却认真地认为,我那 时没被那几十万字累垮,就因为有了老太太的帮助与爱护。 在我的神灯前传出版时,我请她为我写一篇序。我做好了被回绝的准备。谁知她一听,眼睛明 显地一亮,点头应了,嘴巴又嚅动几下,不知说些什么。书出版后,第一页便是她的序言祝红灯 。序 中依然是她惯常的方式,朴素得近于平淡,没有着意的褒奖与过分的赞誉,更没有现在流行的广告式的语 言,最多只是用功很勤运用史料的能力和历史的观点都前进了,还有文尾处那句我祝愿他多方 面的才能都能得到发挥。寻常话语,每每再读,总有昨日那种默默又深深

41、的感动此后,我与她很少 见面,联系方式也只是新年时寄一张贺卡,每有新书便寄一册,看上去更像学生对老师的一种含着谢意的 汇报。她也不回信,我只是能够一本本收到她所有的新作。然而我非但不会觉得这种交流过于疏淡,反而 很喜欢这种绵长与含蓄的方式一切尽在不言之中。人间的情感无须营造,存在的方式各不相同。灼热 的激发未必能够持久,疏淡的方式往往使醇厚的内涵更加意味无穷。 尽管老太太走了,这些情景却仍然一并永远地真切切保存在我心里。人的一生中,能如此珍藏在心 里的故人故事能有多少?于是我忽然发现,回忆不是痛苦的,而是寂寥人间一种暖意的安慰。 (取材于冯骥才的同名散文,第段文字摘自苏福忠作品韦老太,你慢走

42、) 注:老太太是重孙对太奶奶的称呼,也是对老年妇女的一种尊称,还可用来尊称别人或自己的母亲。 14. 作者选取了与韦君宜交往的几件往事来构思组材:有我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修改书稿时与她很少见面, 她却认真细致帮我修改书稿;有她在我经济困难时, (1)_;有她答应为我作序,在序中却没有着意 的褒奖与过分的赞誉;有(2)_。这一件件往事,让人真切体会到文中“疏淡的方式往往使醇厚的 15 内涵更加意味无穷”这句话的点睛之妙。 15. 韦君宜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时,“不算老,也没什么太相”,作者为什么还称她为“老 太太”? 16. 文章描写 细致真切, 议论抒情 凝练精当, 使得人物形象生动感人。 请以

43、第段或第段为例加以分析。 【答案】14. (1). (1)她给我特批饭费补助,背后夸赞我,见面却依然若无其事。 (2). (2)后 来我与她很少见面,给她寄贺卡她也不回,只是给我一本本寄她所有的新作。 15. 她走路的样子像老太太;她是作家,原社长,老太太是大家对她的一种尊称;韦君宜给“我”文学上 的指导,生活上的帮助,像母亲一样呵护“我”成长;“老太太”的称呼表达了作者对韦君宜的尊重、感 激、爱戴、怀念。 16. 答案示例 1:第段中写韦君宜谈论历史人物聂士成和马玉昆、谈我的小说时的“滔滔不绝”,甚至 还注意到我小说中的语病等描写,以及“除去那些语病必改,其余凡是你认为对的,都可以不改”的语

44、言 写出了韦君宜学养丰富、工作认真严谨、为人宽厚豁达的特点。“这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个笑容”的抒 情议论表达了作者对韦君宜深切的感激与缅怀之情。这样,使得人物生动感人。 答案示例 1:第段“底儿朝天地翻过来”等动作描写写出了韦君宜在生活上的随意和不拘小节;“密密 麻麻”的修改字迹,蓝色、红色、黑色圆珠笔的反复修改等细节描写,又表现出她对待工作的严谨认真和 对晚辈的悉心培养。“谁能为你的稿子付出母亲般的心血”的抒情议论表达了作者对韦君宜深深的敬意与 感谢。描写与抒情议论的运用,使得人物生动感人。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1) 结合第六段“我那时工资很低, 又要用钱贴补家

45、用, 就只能在出版社食堂里买五分钱一碗的炒菠菜。 有天,李景峰跑来对我说:从今天起出版社给你一个月十五块钱的饭费补助。这是老太太特批的,怕饿 垮了你这大个子!我不止一次听到出版社的编辑们说,老太太在全社大会上说我是个人才,要重 视和支持。然而,我遇到她,她却依然若无其事,对我点点头,嘴里自言自语似的嗫嚅着,依然步幅很 大,风风火火地与我擦肩而过”可概括:她给我特批饭费补助,背后夸赞我,见面却依然若无其事。 16 (2)结合第七段“此后,我与她很少见面,联系方式也只是新年时寄一张贺卡,每有新书便寄一册,看 上去更像学生对老师的一种含着谢意的汇报。 她也不回信, 我只是能够一本本收到她所有的新作”

46、可概括: 后来我与她很少见面,给她寄贺卡她也不回,只是给我一本本寄她所有的新作。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1)结合第一段“后来我愿意这么叫她,却是因为她的走相:不抬头,上身前倾,腋下夹个纸袋或不得 法地挎个不讲究的包;臀部略略撅起,步幅大,脚下无声却落地有力,总是一副风风火火地去忙什么要紧 事情的样子。在楼梯上,在楼道里,在职工食堂夹着饭碗排队打饭,走到麦克风前去讲话老太太都是 这种走相”可知,原因一:她走路的样子像老太太。 (2)结合“韦君宜,人称韦老太,作家,原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社长。她那时还不算老, 也没有什么太相,为什么会享有这样的称谓,我至今也没怎么弄明白”可知,

47、“享有这样的称谓”说 明“老太太”这个称谓带着一种尊敬,是根据她的身份而来的。故原因二:她是作家,原社长,老太太是 大家对她的一种尊称。 (3)结合第五段“从今天起出版社给你一个月十五块钱的饭费补助。这是老太太特批的,怕饿垮了你这 大个子!”“这书稿上密密麻麻竟然写满她修改的字迹,有的地方用蓝色圆珠笔改,再用红色圆珠笔改, 然后用黑圆珠笔又改一遍。 想想, 谁能为你的稿子付出母亲般的心血?”可知, 韦君宜关心“我”的吃饭, 对“我”的作品付出母亲般的心血, 她像母亲一般关心、 指导“我”, “老太太”是一种潜藏尊敬的称呼, 原因三:韦君宜给“我”文学上的指导,生活上的帮助,像母亲一样呵护“我”

48、成长。 (4)结合第七段“此后,我与她很少见面,联系方式也只是新年时寄一张贺卡,每有新书便寄一册,看 上去更像学生对老师的一种含着谢意的汇报”可知,在“我”心里,韦君宜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尊敬 的长辈,如同老师一般,“老太太”这个称呼是一种既亲近、又感激、爱戴的称呼,故原因四:“老太太” 的称呼表达了作者对韦君宜的尊重、感激、爱戴、怀念。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描写、议论抒情表达方式的赏析。答题思路:选择第四或第五段,找出描写的句子,找出议论抒 情的句子,分别分析其作用。示例: (1)第四段。 17 “她坐在那堆满书籍和稿件的书桌前”是环境描写,写出了韦君宜工作环境,书非常多,表现出她工作认 真。 “这次她反常态,滔滔不绝。她与我谈起对聂士成和马玉昆的看法,再谈我们这部小说人物的结局,人物 的相互关系,史料的应用与虚构,还有我的一些语病”这一句中有神态描写,间接的语言描写,写出了韦 君宜工作的认真,学识素养的丰富。 “除去那些语病必改, 其余凡是你认为对的, 都可以不改”是语言描写, 在指出一些“我”的语病问题后, 对“我”的作品给予非常大的肯定,一方面写出韦君宜工作的认真严谨,另一方面写出了她的宽厚豁达。 “这时我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