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单元《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课件(2)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16880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单元《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单元《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单元《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单元《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单元《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作者:邹韬奋,文题解读:,“在出狱欢迎会上”点明了演说的背景,“演说”点明了本文的体裁。从文题可见,作者发表这篇演说的目的是表达自己出狱后的一些感想。,邹韬奋(1895-1944),原名恩润,笔名韬奋,福建人。是中国新闻出版界最优秀、最有影响力者之一。他被称为卓越的文化战士,杰出的政论家、出版家、散文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主要著作收入韬奋文集中。,1936年5月,沈钧儒、邹韬奋等著名人士响应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在上海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释放政治犯,并与中共谈判,建立统一的抗日政权等。对此,国民党竟以“危害民国”的罪

2、名,于11月22日在上海逮捕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务委员和执行委员沈钧儒、王造时、李公朴、沙千里、章乃器、邹韬奋、史良等7人。,背景资料,因为被捕的是当时公认的社会贤达,所以史称“七君子事件”。事件发生后,全国各界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营救运动,国民党政府被迫于1937年7月31日将七人释放。1937年8月1日,结束了243天牢狱生活额邹韬奋,出席了上海救国会在邓脱摩饭店举行的联合欢宴。在欢乐而严肃的氛围中,邹韬奋面对大厅里的几百人,发表了这篇以“务须和大众有益”为自己人生最高坐标的演讲。,沈钧儒等七君子出狱后和马相伯老人合影,检查预习:,1.重难字 2.重点词语 3.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并作答。

3、 承蒙(mng) 反省(xng) 看守 (kn) 承蒙:客套语,受到。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反省:回想自己的思想行动,检查其中的错误。 满不在乎:完全不放在心上。,作者发表演说的意图是什么?表明自己为民众事业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坚定意志以及为抗日救国坚持不懈、勤奋努力的工作精神。,研读课文,理清结构,感知内容,2. 对朋友来访所问的两个问题,作者是如何回答的?请用文中的两个词语回答。,大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演说意图,回答提问,表达决心,在看守所内的感想,以后的态度,心安理得,坚定信仰,舍弃个人 服务大众,生一日,努力一日,问题探究:,3. 令作者在看守所内感到“心

4、安理得”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试着用自己的话语表述出来。,4.作者在看守所内的“心安理得”和出狱后的“心安理得”的具体含义相同吗?,不相同,在看守所内的“心安理得”是因为每自反省自问无错,认为过去所做的事是合理的,所以很坦然,是针对过去所为。出狱后的“心安理得”是说做救国工作是对的,今后还要坦然地继续做下去,针对的是将来所做。,5.邹韬奋对待个人和大众有着怎样截然不同的态度?,对个人可受委屈、满不在乎,对大众顾全大局、绝不出卖大众而且要“和大众做一些事”。,默读课文弄清楚作者对待个人和大众截然不同的态度?,对个人,可受委屈,可以随便,满不在乎,对大众,顾全大局,不能出卖大众,务须和

5、大众有益,目的,“很想早些出来,和大众做一些事”,从第四段中,我们可以看出邹韬奋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邹韬奋具有博大的胸襟和恢宏的气度。博大的胸襟体现在:“个人都不要紧,可牺牲,可抛弃一切,但不能出卖大众,违反良心做事”“心中满不在乎”“很想早些出来,和大众一些事”等。恢宏的气度体现在:“亦没恨人的心”“ 但愿今后能合作。”,定格人物,领略人格魅力,根据作者对个人和大众不同的态度体会其精神:,关键词:,舍小家顾大家 锲而不舍 舍生取义 ,爱国,1、演讲词语言特点,2、本文的语言特点,品味语言特色,针对性、鲜明性、条理性、通俗性,有适当的感情色彩。,直白、简朴,通俗易懂,归纳主旨:,本文是作者出狱后针对革命工作阐发的感慨,通过通俗易懂的演说词,表达了作者作为一个革命者所具有的舍小家顾大家、甘愿牺牲个人利益的献身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北师大版 > 八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