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6370 上传时间:2020-12-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0-2021 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1(10 分)默写。 (1)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冰霜正惨凄, 。(刘桢赠从弟) (3) ,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4) ,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曹操龟虽寿中,最能体现诗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迈之情的诗句是“ , ”。 (6)曹植梁甫行中,以动物的活动凸显百姓生活困苦的句子是“ , ”。 (7)崔颢黄鹤楼一诗中,描写自已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是“ , ”。 2(11 分)请阅读下

2、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冷遇见暖,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美好。鲁迅遇 见藤野先生,得到了他无私的教 hu;朱德遇见不 chu劳作的母亲,从此学会了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朱自清遇见父亲,看到了父亲蹒跚地走到铁路边给自己买橘子的情景人遇见人,总会有许多的美好 不期而至, ,感恩生命中温暖的馈 赠,感恩给我们生命留下痕 迹的每一个人。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馈 赠 痕 迹 教 hu 不 chu 劳作 (2)“不期而至”中“期”的意思是 A.一段时间 B.约定 C.量词 D.等候所约的人 (3)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4)请根据上下文

3、,在语段横线处补写一句恰当的话,使语意连贯完整。 句子: 3(5 分)请运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1)该书的作者是 ,这部作品曾易名为 。 (2)这部作品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了什么信息? 4(14 分)某班级开展了“共享阅读”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班长搜集了下面的材料,材料中有些表述错误,请你帮助修改。 材料一:A上海一家名为“阅+”的共享书店不仅提供各式各样的亲子读物,还制造了一个亲子 互动新空间。“阅+”共享书店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很多书都是与新书同步上架的。 材料二:共享书店借书流程如图。 注每次可借 2 本书, 只要按期

4、归还, 借书不限次数, 押金可随时退还。 B所借图书可在所有全国 “阅+” 共享书店通借通还。 材料三:12 月 22 日,位于合肥滨湖银泰城店四楼的新华书店“阅+”共享书店将正式营业。这 是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在全国运营的第 50 家“阅+”共享书店。 A处画线句子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 ”一词改为“ ”。 B处画线句子语序不当,应将“ ”和“ ”对调。 注在内容上有不当之处,请提出修改意见: 。 (2)请你给材料三的新闻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 20 个字) (3) 邻居张奶奶下载 App 并充值押金后, 不知接下来如何操作。 请你从材料二中筛选必要信息转告她, 要求语言简明,表达得

5、体,不超过 40 字。 二、阅读二、阅读 5(19 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 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 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 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

6、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 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 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1)简要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2)第段画横线的句子中的“创造了”和“创造着”可否颠倒顺序?为什么? (3)选文第段主要表达了几层意思?请概括出来。 (4)将“这是我能做到的,定能做到的”改为“这是我一定能做到的”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6(20 分)阅读。 拣麦穗 张洁 当我刚刚能够歪歪咧咧地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我就跟在大姐姐身后拣麦穗了。那篮子显得 太大,总

7、是磕碰着我的腿和地面,闹得我老是跌跤。我也很少有拣满一个篮子的时候,我看不见田里的 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而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拣到的麦穗,还会从篮子里重新掉回地里去。 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盛着稀稀拉拉几个麦穗的篮子说:“看看,我家大雁也会拣麦穗了。”然 后,她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啥?”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 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眨了眨她那双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 嘛!” 是呀,我要嫁谁呢?我忽然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我说:“我要嫁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笑啥嘛!我生气了。难道做我的

8、男人,他有什么 不体面的地方吗? 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我不知道。 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 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 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那些皱纹,给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当他挑着担子赶路的时候;他那 剃得像半个葫芦样的后脑勺上的长长的白发,便随着颤悠悠的扁担同忽闪着。 我的话,很快就传进了他的耳朵。 那天,他挑着担子来到我们村,见到我就乐了。说:“娃呀,你要给我做媳妇吗?”“对呀!” 他张着大嘴笑了,露出了一嘴的黄牙。他那长在半个葫芦样的头上的白发,也随着笑声一齐抖动 着。“你为啥要给我做媳妇呢?” “我要天天吃灶糖哩!” 他把旱烟锅子朝鞋底上磕着:“娃呀,你太小哩。” “你

9、等我长大嘛!” 他摸着我的头顶说:“不等你长大,我可该进土啦。“ 听了他的话,我着急了。他要是死了,那可咋办呢?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满是金黄色的茸毛的脑 门上拧成了疙瘩。我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 他赶紧拿块灶糖塞进了我的手里。看着那块灶糖,我又咧着嘴笑了。 “你别死啊,等着我长大。” 他又乐了。答应着我:“我等你长大。” 这以后,每逢经过我们这个村子,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我。一块灶糖,一个甜瓜,一把红枣 还乐呵呵地对我说:“看看我的小媳妇来呀!” 我渐渐地长大了。 到了知道认真地拣麦穗年龄了。 懂得了我说过的那些个话, 都是让人害臊的话。 卖灶糖的老汉也不再开那玩笑叫我是他的小媳妇了。不过他还是常

10、带些小礼物给我。我知道,他真 疼我呢。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倒真是越来越依恋他,每逢他经过我们村子,我都会送他好远。我站在土坎 坎上,看着他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山坳坳里。 年复一年,我看得出来,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这时,我真的担心了,担心他早晚 有一天会死去。 有一年,过腊八的前一天,我约莫着卖灶糖的老汉,那一天该会经过我们村。我站在村口上那棵 已经落尽叶子的柿子树下,朝沟底下的那条大路上望着,等着。那棵柿子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 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树梢上,才没有 让人摘下来。真怪,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雨打下来,雪压下来。

11、 路上来了一个挑担子的人。走近一看,担子上挑的也是灶糖,人可不是那个卖灶糖的老汉。我向 他打听卖灶糖的老汉,他告诉我,卖灶糖的老汉老去了。 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的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 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可是我却哭了,哭得很伤心。哭那陌生的、但却疼爱我的卖灶糖的老汉。 后来,我常想,他为什么疼爱我呢?无非我是一个贪吃的,因为生得极其丑陋而又没人疼爱的小 女孩吧? 等我长大以后,我总感到除了母亲以外,再也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 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 (选自张洁文集,有删改) (1)从文章第一段,你读出一个怎样的“我”? (2)依据文章

12、内容填写,在“我知道,他真疼我呢”之后,“我”对卖灶糖老汉的情感变化。 依恋 期盼 怀念 (3)简要概括卖灶糖老汉这个人物形象。 (4)赏析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 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那些皱纹,给他的脸 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从描写角度) 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满是金黄色的茸毛的脑门上拧成了疙瘩。我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从修辞角 度) (5)请探究本文作者表现出的情感意蕴。 7(16 分)阅读。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

13、陵,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 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 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 三峡,此其一也。 (选自水经注江水) 【注释】:纡曲:迂回曲折。形容:形态。 (1)解释加点字。 沿溯 阻绝 溯: 则素湍 绿潭 湍: 属引 凄异

14、引: 自黄牛滩东 入西陵界 东: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林木高茂,略尽冬春。 (3)甲乙两文都写到了山和水,山的特点有何相同之处?水的特点有何不同之处? (4)甲文中写“高猿长啸”有何作用? 三、写作三、写作 8(50 分)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蜗牛在路上爬,路边的蚯蚓问它要去什么地方,蜗牛回答说我要爬上泰山,我要感受高山上的清 风。蚯蚓嘲笑说你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你就放弃吧!蜗牛说我既然选择了高山,就不会惧怕路途的遥远。 蜗牛凭着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爬上了泰山。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

15、章。 提示和要求(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 (3)抄袭是不良行为, 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1(10 分)默写。 (1)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冰霜正惨凄, 终岁常端正 。(刘桢赠从弟) (3) 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4)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曹操龟虽寿中,最能体现诗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迈之情的诗句是“ 老骥伏枥 , 志 在千里 ”。 (6) 曹植 梁甫行 中, 以动物的活动凸

16、显百姓生活困苦的句子是 “ 柴门何萧条 , 狐兔翔我宇 ” 。 (7)崔颢黄鹤楼一诗中,描写自已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是“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 草萋萋鹦鹉洲 ”。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 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 做好积累, 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沉鳞竞跃(注意“竞”的书写) (2)终岁常端正 (3)馨香盈怀袖(注意“馨”的书写) (4)最爱湖东行不足 (5)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注意“骥”“枥”的书写) (6)柴门何萧条 狐兔翔我宇(注意“萧”的书写) (7)

17、晴川历历汉阳树 (注意“历”“萋”“洲”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 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11 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冷遇见暖,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美好。鲁迅遇 见藤野先生,得到了他无私的教 hu;朱德遇见不 chu劳作的母亲,从此学会了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朱自清遇见父亲,看到了父亲蹒跚地走到铁路边给自己买橘子的情景人遇见人,总会有许多的美好

18、不期而至, ,感恩生命中温暖的馈 赠,感恩给我们生命留下痕 迹的每一个人。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馈 ku 赠 痕 hn 迹 教 hu 诲 不 chu 辍 劳作 (2)“不期而至”中“期”的意思是 B A.一段时间 B.约定 C.量词 D.等候所约的人 (3)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 排比 的修辞手法。 (4)请根据上下文,在语段横线处补写一句恰当的话,使语意连贯完整。 句子: 感恩生命中美好的遇见。 【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与字形的掌握。“馈”的读作 ku,“痕”读作 hn,“教 hu”写作“教 诲”,“不 chu劳作”写作“不辍劳作”。 (2)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的理解。通过平时

19、对字词的积累,结合上下文的内容,“不期而至”中“期”的 意思是约定。故选 B。 (3)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方法。画线的句子是四个结构相同的句子并排在一起,是排比。 (4)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 根据前一句 “总会有许多的美好不期而至” 和后一句 “感恩生命中温暖的馈赠” , 这里可以补写一句感恩的话,如:感恩生命中美好的遇见。 【解答】答案: (1)ku;hn;诲;辍 (2)B (3)排比 (4)示例:感恩生命中美好的遇见。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 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

20、努力做 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3(5 分)请运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1)该书的作者是 埃德加斯诺 ,这部作品曾易名为 西行漫记 。 (2)这部作品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了什么信息? 【分析】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 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 1936.61936.10 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 (以延安为 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 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 科

21、全书。 【解答】(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需要学生结合积累作答。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 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 (2)本题考查作品的主旨、意义。在作品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他判断由于 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与个人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从而 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但照耀着中国的西北,且必将照耀全中 国。 答案: (1)埃德加斯诺 西行漫记 (2)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 不但照耀着中国的西北, 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

22、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 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 手拈来,得心应手。 4(14 分)某班级开展了“共享阅读”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班长搜集了下面的材料,材料中有些表述错误,请你帮助修改。 材料一:A上海一家名为“阅+”的共享书店不仅提供各式各样的亲子读物,还制造了一个亲子 互动新空间。“阅+”共享书店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很多书都是与新书同步上架的。 材料二:共享书店借书流程如图。 注每次可借 2 本书, 只要按期归还, 借书不限次数, 押金可随时退还。 B所借图书可在所有全国

23、“阅+” 共享书店通借通还。 材料三:12 月 22 日,位于合肥滨湖银泰城店四楼的新华书店“阅+”共享书店将正式营业。这 是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在全国运营的第 50 家“阅+”共享书店。 A处画线句子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 制造 ”一词改为“ 创设 ”。 B处画线句子语序不当,应将“ 所有 ”和“ 全国 ”对调。 注在内容上有不当之处,请提出修改意见: 应写出还书的具体期限 。 (2)请你给材料三的新闻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 20 个字) (3) 邻居张奶奶下载 App 并充值押金后, 不知接下来如何操作。 请你从材料二中筛选必要信息转告她, 要求语言简明,表达得体,不超过 40 字

24、。 【分析】(1)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A处语句“还制造了一个亲子互动新空间”中的“制造”,运用不当,可把“制造”改为“营造” “打 造”等。 B处语句 “所借图书可在所有全国 阅+ 共享书店通借通还” 中的 “所有” 应该直接修饰限制 “阅+” , 而不应修饰限制“全国”,把“所有”与“全国”位置互换。 注内容上应交代清还书的具体日期。如:免费借阅十天。 (2)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作答时可抓住“阅+共享书店将正式营业”“全国运营的第 50 家阅 +共享书店”这两点重要信息概括拟写作答。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作答时,首先要有称谓(张奶奶);然后按照图表后三项的内容依次介绍:先 扫书后的二维

25、码找书店的店员核销借书成功。做到文明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解答】答案: (1)制造;营造(打造) 所有;全国 应写出还书的具体期限。如:免费阅读时限是 10 天。 (2)示例:第 50 家“阅+”共享书店落户合肥滨湖银泰城 (3)示例:张奶奶,您到书店挑好书,用软件扫描书后二维码,到工作人员那里核销就好了。 【点评】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 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阅读二、阅读 5(19 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

26、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 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 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 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 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 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

27、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1)简要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2)第段画横线的句子中的“创造了”和“创造着”可否颠倒顺序?为什么? (3)选文第段主要表达了几层意思?请概括出来。 (4)将“这是我能做到的,定能做到的”改为“这是我一定能做到的”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分析】文段选自回忆我的母亲,这是朱德深切悼念自己母亲的回忆性散文,文中的母亲是一位平 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是美的典型。选段写的是作者概括母亲对自己的影响,表示报答母亲的决心和 方法。 【解答】(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此题可提取选段中的关键性语句,予以加工后回答。如第 1 段

28、中“她 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 累”,第 2 段“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2)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语序排列的分析。“创造了”是已经完成的,而“创造着”是正在进行的。 两者在表意上是有明显区别的。所以不能调换。 (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第三段中的“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 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是作者对母亲的评价,其后表达的是 报答母亲恩情的决心。 (4)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赏析语句可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句

29、式特点等入手。原句 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调的作用,语气强烈,改动则不能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点评】赏析语句的方法: 抓关键词语。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 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抓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 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抓句式特点。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倒装 句等。 抓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

30、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 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抓结构作用。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我们应该抓 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抓思想内容。准确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 思想情感。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6(20 分)阅读。 拣麦穗 张洁 当我刚刚能够歪歪咧咧地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我就跟在大姐姐身后拣麦穗了。那篮子显得 太大,总是磕碰着我的腿和地面,闹得我老是跌跤。我也很少有拣满一个篮子的

31、时候,我看不见田里的 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而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拣到的麦穗,还会从篮子里重新掉回地里去。 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盛着稀稀拉拉几个麦穗的篮子说:“看看,我家大雁也会拣麦穗了。”然 后,她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啥?”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 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眨了眨她那双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 嘛!” 是呀,我要嫁谁呢?我忽然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我说:“我要嫁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笑啥嘛!我生气了。难道做我的男人,他有什么 不体面的地方吗? 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我

32、不知道。 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 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 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那些皱纹,给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当他挑着担子赶路的时候;他那 剃得像半个葫芦样的后脑勺上的长长的白发,便随着颤悠悠的扁担同忽闪着。 我的话,很快就传进了他的耳朵。 那天,他挑着担子来到我们村,见到我就乐了。说:“娃呀,你要给我做媳妇吗?”“对呀!” 他张着大嘴笑了,露出了一嘴的黄牙。他那长在半个葫芦样的头上的白发,也随着笑声一齐抖动 着。“你为啥要给我做媳妇呢?” “我要天天吃灶糖哩!” 他把旱烟锅子朝鞋底上磕着:“娃呀,你太小哩。” “你等我长大嘛!” 他摸着我的头顶说:“不等你长大,我可该进土啦。

33、“ 听了他的话,我着急了。他要是死了,那可咋办呢?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满是金黄色的茸毛的脑 门上拧成了疙瘩。我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 他赶紧拿块灶糖塞进了我的手里。看着那块灶糖,我又咧着嘴笑了。 “你别死啊,等着我长大。” 他又乐了。答应着我:“我等你长大。” 这以后,每逢经过我们这个村子,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我。一块灶糖,一个甜瓜,一把红枣 还乐呵呵地对我说:“看看我的小媳妇来呀!” 我渐渐地长大了。 到了知道认真地拣麦穗年龄了。 懂得了我说过的那些个话, 都是让人害臊的话。 卖灶糖的老汉也不再开那玩笑叫我是他的小媳妇了。不过他还是常带些小礼物给我。我知道,他真 疼我呢。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倒真

34、是越来越依恋他,每逢他经过我们村子,我都会送他好远。我站在土坎 坎上,看着他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山坳坳里。 年复一年,我看得出来,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这时,我真的担心了,担心他早晚 有一天会死去。 有一年,过腊八的前一天,我约莫着卖灶糖的老汉,那一天该会经过我们村。我站在村口上那棵 已经落尽叶子的柿子树下,朝沟底下的那条大路上望着,等着。那棵柿子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 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树梢上,才没有 让人摘下来。真怪,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雨打下来,雪压下来。 路上来了一个挑担子的人。走近一看,担子上挑的也是灶糖,人可不

35、是那个卖灶糖的老汉。我向 他打听卖灶糖的老汉,他告诉我,卖灶糖的老汉老去了。 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的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 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可是我却哭了,哭得很伤心。哭那陌生的、但却疼爱我的卖灶糖的老汉。 后来,我常想,他为什么疼爱我呢?无非我是一个贪吃的,因为生得极其丑陋而又没人疼爱的小 女孩吧? 等我长大以后,我总感到除了母亲以外,再也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 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 (选自张洁文集,有删改) (1)从文章第一段,你读出一个怎样的“我”? (2)依据文章内容填写,在“我知道,他真疼我呢”之后,“我”对卖灶糖老汉的情

36、感变化。 依恋 担心 期盼 伤心 怀念 (3)简要概括卖灶糖老汉这个人物形象。 (4)赏析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 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那些皱纹,给他的脸 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从描写角度) 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满是金黄色的茸毛的脑门上拧成了疙瘩。我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从修辞角 度) (5)请探究本文作者表现出的情感意蕴。 【分析】拣麦穗是中国著名作家张洁的一篇散文,通过一个小女孩拣麦穗,受到一个卖灶糖老汉无 私关爱的故事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的怀念,对人世间温情的渴望。 【解答】(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结合第 1 段语

37、句作答。从“当我刚刚能够歪歪咧咧地提着一个篮 子跑路的时候,我就跟在大姐姐身后拣麦穗了”可知“我”生活贫穷;从“那篮子显得太大,总是磕着 我的腿和地面,闹得我老是跌跤”可知“我”年纪幼小;从“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 蝴蝶,而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拣到的麦穗,还会从篮子里重新掉回地里去”可知“我”天真可爱贪玩。 (2)本题考查内容提炼概括。从“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倒是越来越依恋他,每逢他经过我们村子,我都 会送他好远”中提炼“依恋”;从“这时,我真的担心了,担心他早晚有一天会死去”中提炼“担心”; 从“有一年,过腊八的前一天,我约摸着卖灶糖的老汉,那一天该会经过我们村。我站在村口上一棵

38、已 经落尽叶子的柿子树下,朝沟底下的那条大路上望着,等着”中概括“期盼”;从“可是我却哭了,哭 得很伤心。哭那陌生的、但却疼爱我的卖灶糖的老汉”中提炼“伤心”;从“等我长大以后,我总感到 除了母亲以外,再也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中概 括“怀念”。 (3)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由 “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我不知道。 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 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那些皱纹,给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当他 挑着担子赶路的时候,他那剃得像半个葫芦样的后脑勺上的长长的白发”可知,他年老丑陋,慈祥;由 “这以后,每逢经过我们这

39、个村子,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我。一块灶糖,一个甜瓜,一把红枣”中可以 看出他纯朴善良,关爱他人;从他总是笑着说话可知他非常乐观;由“年复一年,我看得出来,他的背 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可见,老汉年纪已高,还在为生活奔波,他生活艰辛,饱经风霜。 (4)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第题限定角度为描写。“脸上的皱纹”是肖像描写,形象地写出老汉容颜的 苍老;“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是神态描写,表现了老汉内心的善良慈祥。这句话运用肖像和神态描 写,使刻画的人物形象生动传神。第题限定角度为修辞。“我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运用比喻的修 辞方法,将“眉毛拧成疙瘩的皱巴的脸”比作“核桃”,联系上下文,这是“我”在听他说

40、“我可该进 土啦”这句话时着急的神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担心的情态。 (5)本题考查探究情感。张洁的这篇散文,张扬着人性美,情感意蕴很丰富。卖灶糖老汉无私疼爱“一 个贪吃的,因为生得极其丑陋而又没人疼爱的小女孩”,在那个贫穷的年代,“我”与卖灶糖老汉之间 的故事,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朴素而美好的感情;年纪已老,饱经风霜的老汉,给“我”的温情和关爱, 温暖了那段岁月,因此“我”对在贫穷和寂寞中形成的友情非常珍视,对逝去的老汉异常怀念;“等我 长大以后,我总感到除了母亲以外,再也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希求,没 有任何企望的”,从这段文字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不带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

41、望的无私之爱的歌颂; 对这段往事的回忆,可以体会出作者对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的怀念,对人世间温情的渴望。 答案: (1)穷困。生活贫穷,小小年纪就要跟着姐姐捡麦秘穗。幼小。人小篮子大,总是跌跤,拣不了多 少。天真可爱贪玩。看不到麦穗,总是被蚂蚱蝴蝶吸引。 (2)担心 伤心 (3)年老丑陋;慈祥乐观;生活艰辛,饱经风霜;内心纯朴善良;无私关爱他人。 (4)运用肖像与神态描写,刻画出了人物的苍老与内心的慈祥。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眉毛拧成疙瘩的皱巴的脸比成核桃,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着急担心的情 态。 (5)对人与人之间朴素而美好的感情的珍视;对给了“我”温情与关爱的卖灶糖老汉的怀念;对 天真无邪

42、的童年时光的怀念;对在贫穷和寂寞中形成的友情的珍视;对不带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 望的无私之爱的歌颂;对人世间温情的渴望。 【点评】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1)从文章中直接找出表现人物品质、性格等的词语; (2)从他人的相关言行以及人物自身的言行中提炼出体现人物品质、性格等的词语; (3)联系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进行综合提炼概括。 7(16 分)阅读。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

43、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 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 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 三峡,此其一也。 (选自水经注江水) 【注释】:纡曲:迂回曲折。形容:形态。 (1)解释加点字。 沿溯阻绝 溯: 逆流而上 则素湍 绿潭 湍: 急流 属引 凄异 引: 延长 自黄牛滩东 入西陵界 东: 向东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44、汉语。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林木高茂,略尽冬春。 (3)甲乙两文都写到了山和水,山的特点有何相同之处?水的特点有何不同之处? (4)甲文中写“高猿长啸”有何作用? 【分析】【参考译文】 【甲】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 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 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 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

45、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 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 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 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里,山势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迁回。两岸高山重重 地遮挡着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千丈,壁上的石头的 颜色和状态,有很多类似某

46、种东西的形状。林木高而茂密,由冬到春四季都如此。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 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人们)所称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 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句意: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溯:逆流而上。 句意: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湍:急流。 句意: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引:延长 句意: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东:向东。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 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

47、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 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虽,即使。奔,飞奔的马。疾,快。句意: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重点词:茂,茂密。略,几乎,差不多。句意:林木高而茂密,由冬到春四季都如此。 (3)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甲】文中的“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和【乙】文中的“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都 写出了山的多(连绵)、高峻。【甲】文中“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出了水的凶险、迅疾。【乙】文中“自黄牛滩东 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写出了水的曲折。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甲】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写出了猿 声的凄厉,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的氛围。 答案: (1)逆流而上;急流;延长;向东。 (2)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林木高而茂密,由冬到春四季都如此。 (3)山:多(连绵)、高峻。水:【甲】文中写出了水的凶险、迅疾;【乙】文中写出了水的曲折。 (4)以猿声的凄厉,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的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