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全册世界历史复习知识点归纳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6262 上传时间:2020-12-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全册世界历史复习知识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年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全册世界历史复习知识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年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全册世界历史复习知识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年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全册世界历史复习知识点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年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全册世界历史复习知识点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复习提纲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古代世界古代世界 第第 1 课课 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 古代埃及古代埃及 1、公元前 3500 年出现奴隶制小国。 2、公元前 3100 年,美尼斯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王朝,定都孟斐斯,最高统治者称为法老。 3、文明代表金字塔: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也是法老权力的象征。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更 是古埃及人智慧和创造力的象征。代表:胡夫金字塔。 4、文字:公元前 3000 年象形文字。 5、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6、木乃伊和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较高的科学知识水平。 7、法老时代结束:公

2、元前 4 世纪古埃及处于外族统治之下。 8、文明灭亡:公元 7 世纪阿拉伯人征服了埃及,伊斯兰文明取代古埃及文明。 二、两河流域文明和汉谟拉比法典二、两河流域文明和汉谟拉比法典 1、公元前 4000 年苏美尔人创造了最早的城市文明。 2、统一:公元前 19 世纪阿摩利人建立城市国家古巴比伦。 3、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左:幼发拉底河,右:底格里斯河) 4、公元前 1792 年颁布汉谟拉比法典。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实质: 维护奴隶制度和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地位: 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原则: 同态复仇法(以眼还眼以牙还牙,An eye for an e

3、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 第第 2 课古代印度社会课古代印度社会 一一 种姓制度种姓制度 1、大约在 4000 多年前,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哈拉帕文明(古代世界最广的青铜文明之一) 2、大约在公元前 15 世纪雅利安人从西北方向侵入印度, 公元前 4 世纪摩揭陀国统一除南部以 外的整个印度半岛。 3、印度的种姓制度(瓦尔娜制度或等级制度):第一等级 婆罗门(祭司)、第二等级 刹帝 利(国王、贵族 、官吏和武士)、第三等级 吠舍(由雅利安人的一般公社成员组成,从事农 业、牧业、商业的平民)、第四等级 首陀罗(被征服的黑皮肤的土著居民或奴隶)。目的: 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4、特点: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等级森严。影响:给印度社会的发展造成严 重的消极影响。 二二 佛教的创立佛教的创立 1、背景:随着印度古代社会的发展,激剧的社会分化导致阶级矛盾的尖锐化,社会上产生了 反对维护种姓制度的婆罗门教的倾向。 2、时间:公元前 6 世纪。 3、地点:古代印度。 4、创始人:释迦牟尼 5、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忍受苦难、禁欲修行。 6、公元前 3 世纪时,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向南: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 向西北:中亚,经中亚传入中国、朝鲜、日本等。佛教逐渐发展成世界性宗教。 第第 3 课课 古代希腊古代希腊 一一 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 1、爱琴海文明:公元前

5、 20 世纪,爱琴海地区诞生的高度文明。包括:迈锡尼和克里特文明。 2、地理特点:希腊半岛三面环海,多山,少平原,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3、公元前 8前 6 世纪建立许多城邦,著名城邦:雅典和斯巴达。 4、公元前 5 世纪时,伯利克里当政时雅典政治、经济、文化呈现出繁荣局面,民主政治臻于 极盛。(民主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此外还有,维护民主的措施:陶片 放逐法。雅典民主本质:奴隶主的民主。缺点:外邦人、妇女、儿童、奴隶没有公民权。) 二 亚历山大帝国 1、当希腊城邦衰落之际,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强大起来,并逐渐统一了希腊。 2、公元前 334 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

6、。到公元前 325 年,亚历山大建立地跨欧亚 非三洲的大帝国,史称亚历山大帝国,首都巴比伦城。影响: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的进 一步交流、融合。同时也给东方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第第 4 课课 古代罗马古代罗马 一一 罗马的共和时代罗马的共和时代 1、公元前 8 世纪罗马建城。 2、公元前 509 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3、公元前 3 世纪上半期,罗马统一意大利半岛。 4、经过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 3 世纪打到公元前 2 世纪 罗马获胜)到公元前 2 世纪,罗马成 为西方世界的霸主。 5、布匿战争对罗马的影响: 获得大量的金银、 粮食、 奴隶等战利品, 促进了罗马社会的发展; 阶级矛盾激化

7、(公元前 73 年,斯巴达克起义)、导致共和制走向灭亡,帝制逐渐建立。 二二 罗马帝国罗马帝国 1、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他采取“元首政治”的形式,实际上他是罗马帝国的 一个皇帝。他被誉为“奥古斯都”。 2、公元 2 世纪初,罗马帝国达到极盛,疆域广阔。 3、为统治广大疆域而采取的措施:设众多行省,委派总督管理;大力修路,完善交通;广设 驿站,方便信息交流。 4、公元 3 世纪罗马出现严重的危机。 5、分裂:395 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第第 5 课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课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一一 宏伟的古代建筑宏伟的古代建筑 1、希腊建造:帕特农神庙

8、前 447 至前 432 年建造,周围环以柱廊,东西两面各有柱廊 8 根,南北面各有 17 根。柱身有凹槽设计,粗狂中透出细腻。柱式上,帕特农神庙采用的多立 克柱式。 2、罗马建筑:庄严、厚重、讲求实用。万神殿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罗马大角斗场, 斗兽场。建于公元 1 世纪,是希腊柱式建筑与罗马拱门建筑技术结合的典范,在工程技术上达 到了极高的水平。 二二 公历的产生公历的产生 1、罗马共和国末期,独裁官儒略 凯撒制定“儒略历”。“儒略历”于公元前 46 年 1 月 1 日 起开始推行。一年 12 个月,大小月交替,四年一闰,平年 365 日,闰年于 2 月增加一闰日, 年平均长度为 36

9、5.25 日。但实际上,一年只有 365.2422 日,比“儒略历”少了 11 分 14 秒。 随时间推移,误差越来越大。 2、1582 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改革“儒略历”,使历法到达 2 万年内误差不超过一天的精 确度。这种历法被称为格里高利历,为现今世界上最通用的历法,俗称“格里高利历”。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第第 6 课课 西欧封建国家西欧封建国家 一一 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 1、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日尔曼人建在其废墟上立大大小小的封建国家。481 年,克洛维 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2、8 世纪查理 马特改革。实行“采邑”分封制,核心:封君

10、封臣制。欧洲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3、封君封臣的义务:封君要保护封臣;封臣要效忠封君,打仗是自备武器和战马,随封君作 战。 4、9 世纪时,封地逐渐变为世袭领地。 5、843 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三分帝国,构成了后来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三国的雏形。 二二 基督教的传播基督教的传播 1、原因: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对罗马统治的反抗遭到残酷镇压。 2、时间:公元 1 世纪,巴勒斯坦地区。 3、信徒:早期,奴隶和下层人民。后来,人员复杂,富人逐渐掌控教会, 4、教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忍受苦难,来世观念,天堂地狱说教等。 5、经典:圣经 6、公元 4 世纪末,罗马定基督教为国教。496 年,克洛维皈依基督教

11、,基督教日益传播,直 至成为整个欧洲的精神支柱。 7、1213 世纪罗马教廷成为欧洲神权的统治中心(政治上:教权高于王权;经济上:占当 时西欧领土的三分之一;思想上:垄断文化教育)。 8、14 世纪时罗马教廷逐渐衰落。 第第 7 课课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 一一 西欧中世纪庄园西欧中世纪庄园 1、庄园:是中世纪西欧乡村最基本的经济社会组织方式,为领主所有。 2、庄园土地种类:耕地(耕种、休耕,实行二圃或三圃制)、放牧地、林地等 3、庄园经营方式:自营地、份地。前者领主自己持有,后者农奴耕种,须承担劳役,交纳捐 税,可继承。其它:领主城堡、教堂、磨坊、作坊等设施齐全,完全能够

12、自给自足。 4、出现时间:公元 9 世纪。 5、鼎盛:12、13 世纪。 6、衰落、解体:14、15 世纪。 二二 西欧中世纪城市西欧中世纪城市 1、兴起时间:1112 世纪。 2、原因(条件):生产力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农奴争取自由的斗争;交通便利、安全可靠的 地方。 3、著名城市:法兰克福、威尼斯、热那亚、琅城等 4、琅城反封建斗争的目的:争取城市自治。 5、意义:城市是西欧的工商业中心。商业的繁荣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 城市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为适应新兴市民的需要,反映新的世俗 生活观念的市民文化兴起。 三三 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 1

13、、“大学”:一词本意是指一个联合体。起初,是教师或学生的联合体。后来,发展为进行 教育和研究的机构。中世纪的大学是现代大学的雏形。 2、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大约创立于 12、13 世纪。 3、大学出现的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知识人才为它服务;世俗贵族和宗教势力也 需要高素质人才为他们服务; 中世纪文化教育掌握在教会手里, 从事教育需要得到教会的认可, 经过长期的斗争大学也获得了权力。 第第 8 课课 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 一一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1、 395 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是东西方贸易的必经之路, 战略位置重要,且经济繁荣,是重要

14、的商业中心,是沟通东西方贸易的“金桥”,是世界商业 的转运口岸。 2、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期间发动多次战争,使拜占庭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 3、拜占庭帝国的贡献:拜占庭帝国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明。它的文化和宗教影响深远,其保 留大量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成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动力,成为日后欧 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其建筑艺术也取得辉煌的成就(索菲亚大教堂)。 4、灭亡:1453 年,被欧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改为伊斯坦布尔。 二查士丁尼法典二查士丁尼法典 1、查士丁尼主持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 2、目的:维护奴隶制度,稳固帝国统治秩序。 3、查士丁尼民法大

15、全: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学说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 编、查士丁尼新律 4、影响: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巩固了统治秩序。查士丁尼法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 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以后西欧各国制定民法影响深远。 第第 9 课课 古代日本古代日本 一一 大和统一日本大和统一日本 1、地理位置 特点:亚洲东北部,由本州、北海道、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上千个小岛组成。 境内多山地丘陵。 2、大约 3 世纪,本州岛中部的奴隶制国家强大起来,5 世纪,大和统一了日本。 3、世纪末大和奴隶制统治出现危机,阶级矛盾激化。圣德太子为代表的改革派,学习中国隋 唐封建制,加强中央集权。 二二 大化改新大化改新 1、背景:受

16、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日本奴隶社会的各种矛盾十分尖锐;改革派发动政变推翻 专权大贵族,支持孝德天皇。 2、时间:646 年 3、内容:经济上 土地收归国有,实行班田收授法、租庸调;政治上按才能选拔官员 废除贵 族世袭特权,加强中央集权。 4、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 5、意义:改革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 会过渡的重要标志。 第第 10 课课 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 一一 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 1、7 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622 年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组织(622 年是伊斯兰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这一次从

17、麦加迁移到麦地那的事件,在伊斯兰历史上称为“希 吉拉”或“徙志”,这一年是伊斯兰教教历元年) 2、630 年,穆罕默德率兵攻占麦加。 3、632 年,统一阿拉伯半岛。统一国家的建立促进了阿拉伯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二 伊斯兰教的传播伊斯兰教的传播 1、7 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2、经典:古兰经 3、信徒:穆斯林,意为信仰安拉的人 4、第二任哈里发起,伊斯兰教开始大规模传播,到 8 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已经成为地跨欧 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5、全世界乐有 50 个伊斯兰国家,穆斯林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南亚、东南亚等地。 三三 阿拉伯帝国对文化的贡献阿拉伯帝国对文化的贡献 1、 阿拉伯人

18、广泛吸收各族文明成果,为保存,传播西方古典文明作出重要贡献,创造了光辉 灿烂的阿拉伯文明,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被称是阿拉伯文学的“最壮丽的一座 里程碑”。 2、 翻译古希腊罗马古典作品。 3、 阿拉伯人是东西文化的沟通使者,改进和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近代早期的西欧近代早期的西欧 第第1111课课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近代早期西欧社会 一一 手工工厂的出现手工工厂的出现 1、时间:14 世纪。 2、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当时欧洲纺织业发达;分散的家庭手工业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3、原则:分工协作。 4、条件:大量资本、自由劳动力。 5、经营形式:集中的手工工场 规模大、产品面

19、向市场、雇工作业、分工明确;家庭包工制 不 买进原料, 也不出卖产品, 由商人负责原料和产品的买进、 销售, 收取计件工资, , 较为分散, 生产与销售分离。 6、意义: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对货币 的需求量增加, 推动了新航路开辟的进程; 手工工场的出现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二 租地农场的产生租地农场的产生 1、时间:14 世纪 2、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西欧中世纪的最基本的生产组织形式是庄园, 导致无地少地的人多; 受手工工场的影响,租地农场有利可图。 3、典型国家:英国。 4、经营方式:租佃、雇佣。 5、特点:为市场而生,产品面

20、向市场;雇佣劳动经营(临时 长期)。 6、发展:19 世纪末,大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租地农场在英国占绝对多数地位。 7、意义: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和社会的发展。 第第 1212 课课 欧洲文艺复兴欧洲文艺复兴 1、背景:意大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意大利保留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意大利人才辈 出。 2、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3、时间:1416 世纪 4、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但丁神曲、达芬奇,代表画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基罗大卫、拉斐尔西斯廷圣母、薄伽丘十日谈。 5、扩展:15、16 世纪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英国人文主义代表: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四大悲剧。亨利四世查理三

21、世等历史剧。仲夏夜 之梦威尼斯商人等喜剧。法国拉伯雷巨人传、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等。 6、历史意义:文艺复兴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近代欧洲的一道曙光;它冲破了封建 教会的精神束缚,动摇了基督教神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唤醒了人 们积极进取、敢于创造和科学实验的精神,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7、性质: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第第 1313 课课 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 1、背景: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产生;社会根源马可波罗游记掀起 寻金热;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垄断传统商路,造成西欧出现商业危机;宗教根源 传播基督教的需要。 2、条件:地圆学说的流行

22、,指南针的应用,丰富的远洋航行知识,造船技术的进步,葡萄牙 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3、时间:15 世纪末16 世纪初 4、进程:1488 年,迪亚士发现非洲好望角 1492 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向西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1498 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15191522 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5、影响:打破了人类相对隔绝的状态,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促 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揭开了欧洲对外殖民扩张的序幕,使非洲成为猎获黑人的场所,美洲 传统社会造灭顶之灾,一定程度上促进亚洲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发展。 第第 1414 课课 资本主

23、义的殖民掠夺资本主义的殖民掠夺 一一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迅速走上对外扩张掠夺的道路。 2、“先锋队”:西班牙 葡萄牙,随后,荷兰、英国、法国等。 3、概况:西葡两国的殖民扩张方向与其新航路开辟的方向一致。西班牙主要在美洲,亚洲的 菲律宾。葡萄牙主要在非洲 亚洲,美洲的巴西。英国 1588 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7 世纪中期打败“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1718 世纪中期打败法国,随后建立起日不落 帝国。 4、影响:给亚非拉美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增加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的发 展;进一步拓展了世界市场。 二二 三角贸易三角贸易

24、 1、原因: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扩张,美洲土著造屠杀,人口锐减;美洲种植园经济需要大 量的劳动力;贩卖黑奴有利可图。 2、最早国家:葡萄牙。17 世纪,英国成为经营这种贸易的主要国家。 3、贸易路线呈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欧洲到非洲出程,廉价商品和枪支弹药、非洲到 美洲中程,黑人奴隶、美洲到欧洲归程,金银和生产原料。 4、影响:非洲丧失近亿精壮劳动力,造成非洲长期贫困;美洲补充美洲劳动力,客 观上促进美洲的开发,但同时环境的破坏,资源浪费。欧洲增加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资 本主义的发展。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欧美主要国家欧美主要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 第第 1515 课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

25、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根本原因:英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导火线:1639 年苏格兰爆发起义。 3、开始标志:1640 年议会的召开。 4、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克伦威尔为代表) 新贵族 5、主要战役:1644 年马其顿荒原战役、1645 年纳西比战役。 6、1649 年 1 月,处死查理一世。5 月,建立共和国。 7、1688 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8、1689 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目的:限制国王权力(王在法下); 内容: 未经议会同意, 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运行; 未经议会准许, 国王不能征税; 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军队或维持常备军;议

26、会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干涉;议会必须定期召 开。 意义: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标志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 9、意义:推翻了英国封建专制君主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英国资本 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第第 16 课课 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 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导火线:1773 年 12 月 16 日“波士顿倾茶事件”。 3、开始标志:1775 年 4 月 19 日,莱克星顿的枪声。 4、1775 年 5 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展开,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5、1776 年 7 月

27、 4 日,颁布独立宣言,标志美国独立。意义:独立宣言的发表,大 大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抗英斗志,成为北美人民争取独立的旗帜。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的名 义宣布,人民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马克思称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人权宣言”。 6、转折点:1777 年 10 月萨拉托加大捷。 7、1781 年 10 月 19 日,英军约克镇投降,独立战争基本结束。 8、1783 年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9、双重性质: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民族解放战争。 10、意义: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树 立了榜样。 11、1787 年合众国宪法。1787 年,美国制宪会

28、议制定了联邦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 家,国会(立法)、总统(行政)、最高法院(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思想来源:法国 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缺陷:没有废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妇女、黑人被排除在宪法权力 保障之外。 第第 1717 课课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 1、根本原因: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导火线:1789 年 5 月 5 日,三级会议召开 3、开始标志:1789 年 7 月 14 日攻占巴士底狱。 4、1789 年 8 月,国民会议颁布人权宣言。内容: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 的,自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9、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意义: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核心内容是人权与法治。它否定了封建专 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5、1791 年,国民会议制定一部宪法,史称 1791 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国。 6、1792 年 8 月,巴黎人民推翻君主统治,9 月,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7、1793 年 1 月,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8、1793 年 6 月,巴黎人民帝三次武装起义,以罗伯斯皮尔为首的雅各宾派上台,实行恐怖政 策。 9、1794 年 7 月,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10、1799 年 11 月,拿破仑发动政

30、变,建立独裁政权。措施:制定新宪法、改善财政、颁布拿 破仑法典 、打败反法同盟。 11、1804 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2、1812 年,远征俄国失败,帝国由盛转衰。 13、1814 年,拿破仑退位。 14、1815 年 3 月返回法国,重登王位,6 月,兵败滑铁卢,再次退位。 15、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双重性质,在战争的初期,拿破仑打败“反法同盟”,这是维护革 命成果,扩大革命影响的战争,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客观上也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的瓦解; 但他后期的战争具有明显的侵略和掠夺性质,引起了被占领地区人民的反抗,最终导致了法兰 西第一帝国的灭亡。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的发

31、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 第第 18 18 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条件:政治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保障;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市 场圈地运动扩大国内市场,殖民扩张建立海外市场;资本圈地运动、殖民扩张积累了 雄厚的资本;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劳动力;理论牛顿经典力学。 时间:18 世纪 60 年代 开始标志:1764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标志性成就:1782 年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应用(瓦特),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生产、交通工具: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1814 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1807 年富尔 顿发明轮船。 开始的国家、部门:英

32、国 轻工业棉纺织 结束:19 世纪 30、40 年代机器制造业产生。 影响:现代工厂制度出现;生产力提高;机械工厂取代手工工场;加速城市化进程;出现两大 对立的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同时造成城市拥挤、 土地空气遭到污染, 环境被破坏; 许多疾病流行等。 第第 1919 课马克思主义诞生课马克思主义诞生 1、1844 年马恩在巴黎相会。 2、1846 年,马恩在布鲁塞尔建立共产主义通信委员会。 3、1847 年,“正义者同盟”改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诞生。 4、克思主义诞生条件:理论基础: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

33、的发展,但其弊端日益暴露;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836 1848 年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1844 年、1831 年和 1834 年法国里昂工人武 装起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实践基础:马恩的革命活动。 5、诞生标志: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内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解放全人类,再解放自己。 6、意义: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为纪念巴黎公社运动,欧仁鲍狄埃、狄盖特合作国际歌 第第 2020 课课 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殖

34、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 一一 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 1、爆发的原因:受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欧洲殖民者(西、葡)对拉美的残酷的殖 民统治,导致了各种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2、时间:18 世纪未-19 世纪 20 年代 3、性质:是一场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独立运动 4、领导:拉美的土生白人 5、序幕:1804 年海地独立 玻利瓦尔由北向南打击西班牙殖民者,1826 年,西班牙在南美的最后一支军队向玻利瓦尔 投降,拉美独立战争胜利结束。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圣马丁由南向北进军,1878 年,纪念圣马丁诞辰 100 周年,被阿根廷、智利、秘鲁尊其为 “祖国之父”

35、6、意义:拉美独立运动彻底粉碎了西班牙、葡萄牙长达 3 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 的新兴国家,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的国家格局。 二二 印度民族大起义印度民族大起义 1、背景:英国对印度残酷的殖民掠夺,激起印度人民的强烈反抗。(根本) 2、时间:18571859 年 3、领导:封建王公贵族(代表人物 章西女王); 4、主力:印度土兵 5、导火线:1857 年初,“涂油子弹事件”。 6、意义:印度民族大起义唤起了印度人民的爱国热情,成为推动印度最终走向民族独立的精 神源泉; 沉重打击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并有力地支援了亚洲各国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争。 7、章西女王的品质:不怕牺牲、不畏

36、强暴、为争取国家、民族独立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第 2121 课课 沙皇俄国的改革沙皇俄国的改革 一一 彼得一世改革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17 世纪的俄国综合国力落后于西欧国家,希望改变落后的状态;资本主义的萌芽受 到农奴制的严重束缚;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影响。 2、时间:1689 年。 3、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状态,实现富国,加强沙皇的统治。 4、内容:经济上发展工商业;政治上成立参政院,削弱大贵族权力,加强沙皇的权 力。将全国划分为若干省,由沙皇指派总督治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设立宗教院,把 教会置于政府管理之下,削弱教权,强化

37、世俗政权。军事上创建新军,实行义务兵制,建 立海军。 科技教育建立各类学校, 成立俄罗斯科学院。 社会生活刮胡子、 穿西式服装, 行西礼。 5、意义:巩固了农奴制度,增强了俄国国力。使额国从一个落后的国家变为一个欧洲强国。 为俄国实现近代化创造条件。 二二 农奴制的废除农奴制的废除 1、背景:根本原因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农奴制危机,威胁沙皇统 治;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克里米亚战争激化了阶级矛盾。 2、时间:1861 年 3、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4、目的:维护沙皇统治; 5、原则:中庸之道(保护贵族地主利益) 6、内容: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和支配自身财产的权利;地主必须

38、分给农民永久使用的宅园 地和耕种份地,但需高价赎买一块土地。 7、性质: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8、意义: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 的道路(封建过渡到资本主义)。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第第 2222 课课 美国内战美国内战 1、背景:南北两种经济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根本原因);19 世纪中期,废奴运动高涨;1860 年 1 月主张废奴的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直接原因) 2、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3、进程:内战开始:1861 年,南部 11 个州宣布脱离联邦;内战初期:北方连连失利(北方 准备不足;总想妥协、不认真备战;南方蓄

39、谋已久,军事准备充分。)战局转变:A、宅地 法:极大地鼓舞了联邦军队中广大士兵的战斗热情。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 1863 年 1 月 1 日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南方黑人成批逃 亡,纷纷参加联邦的军队,这给北方带来了新的战斗力,使整个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转 折点:葛底斯堡战役(1863 年 7 月)。 4、结局:1865 年,南方投降。以北方胜利告终。不久林肯也被刺杀了。 5、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废除奴隶制度,推动美国民主的发 展;维护了美国国家统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6、评价林肯: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40、之一;以革命的方式摧毁了奴隶制,解决了人 民对土地的要求;领导美国人民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美 国民主的发展,是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 第第 2323 课课 日本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政治上幕府统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民众暴动不断。经济上资本主义产 生和发展,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外交上闭关锁国,但被西方列强叩关,被迫签订不 平等条约,民族危机加深。想上“兰学”盛行,西方的民主、平等传入日本。一些知识分 子提出仿效西方以改革日本和富国强兵等主张。军事上通过武装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的 统治,天皇掌握了实权。 2、时间:1868 年。 3、人物:明治天皇。

41、 4、内容:A、政治上:废藩置县。废除藩制,剥夺藩主对土地和人民的领导权。将全国划分 为府和县,由中央统一任命府县知事。 B、经济上:“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兴办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允许土地自由 买卖,土地所有制须向政府交纳货币地税。 C、社会文化方面:学习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风尚以至于生活方式;重视教育改革,建立近 代教育制度,推行小学义务教育,建立东京大学;派遣留学生,聘请外国专家学者来日工作; 改用公历;衣食住行向西方看齐。D、军事上:“富国强兵”。废除武士垄断军职的特权,实行 征兵制,建立近代常备军和警察制度。将“武士道”精神灌输给日本军人。 5、意义:、明治维新是一次自

42、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性质;、明治维新使日走 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 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 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局限:但是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6、启示:积极引进先进的思想和科技、敢于创新;不故步自封 要与时俱进 顺应历史发展潮 流;重视科教 培养人才;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 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加强国防建设 增强 国防力量;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反对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第二次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二次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第 2424 课课 第二次革命第二次革

43、命 1、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政治环境得以优化;资本主义市场不断扩大; 第一次工业革命积累了大量的资金;自然科取得重大的成果,并应用于生产;一些科学技术工 作者的潜心研究 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2、时间:19 世纪 60、70 年代到 20 世纪初 标志性成就:电的广泛应用(意义: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力成为最主 要的能源,促进了电讯事业、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发展。) 4、主要发明:1866 年 西门子 发电机 德国;1870 年格拉姆电动机比利时;1879 年爱迪生电 灯泡美国;1837 年莫尔斯 有线电报 美国;1885 年卡尔本茨 汽车 德国;1

44、903 年莱特兄弟 飞机 美国。 5、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有什么意义?(1)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 石油化学工业迅速兴起。 (2) 推动了交通领域的变革, 新的交通工具出现, 如汽车、 飞机的出现使人们出行更加方便, 也使得各大洲、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 6、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有什么影响?(1)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开辟了交通运输的新 纪元。飞机的发明实现了人类在天空飞行的梦想。 (2)同时也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距离,加强了人们在物质文化上的交流,急剧地改变 着人类的社会风貌和生产方式。 (3)还推动 钢铁、石油等新兴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7、特点

45、:科学与技术紧密结;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国家同时进行;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 同时进行。 8、影响: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新工业部门的产生和旧工业部门的发展推动了世界 经济的迅速增长;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大大促进了企业和部门之 间的紧密与合作,导致垄断组织的产生,使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局势紧张。 9、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我国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发展高新科技,将科技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第 2525 课课 近代科学文化近代科学文

46、化 1、牛顿:天文学,万有引力;数学,微积分;力学方面,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牛 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牛顿还有在热学、光学、哲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成就。 2、牛顿是 17 世纪英国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 3、达尔文:1859 年物种起源,进化论思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作用:冲击了基督教 神学关于神创造人的说教;为现代生物学及人类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 4、巴尔扎克: 他一生创作甚丰, 写出了 91 部小说, 塑造了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合称 人 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驴皮记、高老头、朱安党人欧 也妮葛朗台、高利贷者等。特点: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现实社会;热衷于塑造和赞扬 正面人物英雄人物。 5、贝多芬: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 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最为著名歌剧费黛里奥等 6、从牛顿等人追求科学、真理的执着精神我们学到? 勤奋努力 善于思考 勇于实践 敢于批判 坚持不懈 不屈不挠 乐观自信 热爱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历史 > 中华书局版 > 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