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1914 上传时间:2020-11-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02020- -20212021 学年度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学年度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满分 150 分,时间 150 分钟 一、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 1(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大浪淘沙,适者生存。灾难既是对人身体素质的考验,又是对人心理素质的挑战。 大祸临头,世人表现各不相同:麻痹大意,心存侥幸者有之;求神拜佛,听天由命者有之;有的惊慌 失措,束手无策;有的紧张焦虑,防卫过当。前两种人是由于无知和愚昧,不做积极应对,导致贻误战机, 坐以待毙。后两种人夸大灾难的严重性,或因过度惊恐而失去理智,

2、抑郁、悲观甚至绝望自杀,或惶惶然 不可终日,采取过头或无效的防卫措施,造成比灾难本身更大的损失。 为什么面对同样压力事件,人们的应激反应会不同呢? 社会心理学家 Festinger 的认知不协调理论可 以很好地解释灾难发生后人们的不同认识和心态。该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同时持有两种在心理上不一致的 认知时便会处于不协调的紧张状态,这是令人不快的,所以会努力减少它以达到认知协调。1979 年三哩岛 核泄漏事件发生后,附近的居民更相信政府核管理委员会(NRC)关于事故并不严重的宣传,而远处的居民 却更为恐慌并大骂 NRC 是骗子,因为附近的居民需要通过否认或者忽视事故的严重性来为继续住在危险区 辩解,

3、以减少不协调。与此类似,在“非典”流行期间一些不得不外出的人,也往往用否定“非典”的严 重性来为自己壮胆,取得心理平衡。每当社会动乱或者灾难降临的时候都会谣言四起,这除了因为过度恐 惧导致意识狭窄,辨别力下降,容易接受暗示外,也和人们为了替自己缺乏理智的恐慌行为寻求解释有关, 此时的人已由理性动物变成了理由化动物。要转变这种扭曲的认知,必须由信誉高的权威机构不断发布真 实可靠的信息。 灾难面前,既需要每个人调整心态,战胜恐惧,积极应对,更需要全社会紧急动员起来,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一人遇险,众人相助。心理学上,把人们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 张、提高适应能力的各种影响称

4、作社会支持,包括物质帮助、信息提供、情感关爱等。这种支持可以来自 家庭、亲友、同事、组织、媒体和政府,也可以来自慈善团体和专业的心理援助机构。研究表明,社会支 持和认知评价一样都是压力事件影响个体情结过程的中介变量。有效的社会支持既能保护当事人的身体健 康,也能促进问题的解决。 在我国,长期以来人们对灾难更看重的是物质或医疗援助,心理援助只是在新世纪以来才开始有所尝 试。内地第一次主动的心理援助活动是应对 2002 年大连的“57”空难,北京派出了三位专家对遇难者家 属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受到各方面的欢迎。 灾难是从反面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正如一位哲人所言:“没有哪一次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

5、 补偿的。”灾难过后,必将是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摘编自郑日昌灾难的心理应对与心理援助) 材料二: 今年的抗疫心理援助与 2008 年汶川地震灾后的心理援助有一个突出的不同之处,即心理咨询活动借助 了互联网和手机通讯平台,实施的是一种远程的心理安抚和支持。因此,易沟通、易操作、易自助的,简 洁而迅速的短程咨询方法在抗疫心理援助中大行其道,而 2008 年震后心理援助中多采用面对面、长时程、 多疗程的传统咨询方法。 如此看来,我国咨询与治疗等应用心理学在处置灾难心理应激问题时,采用的心理干预手段多元且分 化。或许大多数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援助工作者在使用某种特殊技能和手段进行心理干预时,都没有意识

6、到 这些方法背后存在的文化及理论之差异,也很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些不同文化预设与接受心理干预者自身知 识背景之差异。 例如,中国民众大多数生长于中医养生文化依然顽强伫立的环境之中,不少人笃信五行相生相克之说, 他们相信“怒 、喜、思、悲、恐五志与五脏的对应关系”,不倾向将身体和心灵清晰地区分出来,而是笼 统地将身心捆绑在一起,只关注身心的整体后果。中医药的作用在此次抗疫过程中之所以能够突显出来, 就在于它既能用药影响受助者的身体机能,又能调和受助者的心志,符合了中国文化对心身健康的根本理 念。 因此,中国应用心理学要勇于尝试将各种心理干预手段进行整合,创造出适合中国人身心特点的理论 体系和操作技术

7、。2020 年 3 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说,“湖北和武 汉等疫情严重地方的群众自我隔离了这么长时间,有些情绪宣泄,要理解、宽容、包容,继续加大各方面 工作力度”。这是对中国应用心理学的极大鼓励和鞭策。此次新冠肺炎抗疫阻击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 的反思机会,让我们尝试走出一个应用心理学干预手段由化而合的创新之路,即从遵从西方心理学的一统 天下,转向去拥抱各种不同文化得以安身立命的心理学思想,再进一步整合所有特殊的理论和有效方法, 去发展一种中国式的心理干预方法学。 (摘编自张建新从抗疫心理援助看中国心理学的分化与整合)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8、,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无知、愚昧、夸大灾难的严重性,导致部分灾民因过度惊恐而失去理智,造成比灾难本身更大的损 失。 B. 在三哩岛核泄漏事件中,虽然有关部门已经做出了事故并不严重的宣传,但有很多群众仍然恐慌不 已。 C. 尽管我国的心理援助起步较晚,但发展极快,应用心理学已经走出一条干预手段由化而合的创新之 路。 D. “非典”流行期间,心理援助工作者也必须通过否定“非典”的严重性来为自己壮胆,以取得心理 平衡。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灾难降临的时候都会谣言四起, 民众需要真相来安定心理, 新闻工作者是灾后救援中最重要的力量。 B. 灾难如果应对

9、得当也能成为社会前进的动力, 灾难发生后,个人要正确面对, 全社会也要大力支持。 C. 此次抗疫过程中,中医药的作用远强于西药, 可见中医药的威力, 我们要大为发展袓国的医药文化。 D. 中医养生文化符合中国文化对心身健康的根本理念,西方的应用心理学在中国民众当中难以有受 众。 3、下列名言中,用于灾后心理援助最合适的一项是(3 分) A. 目标既定,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曲折都不灰心丧气。吴玉章 B.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 C. 人能忍受不幸,也能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卡耐基 D. 顺境中的好运,为人们

10、所希冀;逆境中的好运,则为人们所惊奇。培根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4 分) 5、 请根据材料内容,概括应如何有效地开展灾后心理援助。(6 分) (二)现代文阅读 II(共 4 小题,16 分) 石碛白鹇图 余同友 石碛村位于皖南黄山市祁门县历口镇东南部,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2019 年 3 月 12 日,吴叶生到石碛村挂职第一书记。 来石碛村之前,吴叶生查阅资料,得知这个村庄又名“石迹”,地处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 植被良好。上任第二天傍晚,他沿着村里的山路散步,满眼绿色,溪水潺潺,蜂鸣如雨,空气如洗,才知 道资料所言不虚。爱好绘画和摄影的他不由得拿出手机,对着古树、小桥、

11、老屋拍了又拍。 忽然,他看见眼前的竹林地里飞掠过几只硕大的白鸟。它们羽毛修长,飞翔的姿势轻盈若雪。这可是 吴叶生从来没有见过的鸟。愣了会儿之后,他才想起要拍,结果只抓拍了几张不太清晰的背影。 吴叶生以为自己有了重大发现,兴奋地问村民,这是什么鸟?没想到当地的村民淡淡地说,这个哦, 是白山鸡,我们这里多的是。 第二天早上他起床,到门前的晒场上刷牙时,又看到一群那种白鸟。这回吴叶生看清楚了,这可真是 美丽的鸟啊,尾羽伸开像白丝带,头顶一撮蓝黑羽冠,翩翩若仙。吴叶生脸也顾不得洗,拿起相机拉开长 焦,冲着对面山林一顿猛拍。当天,他就把这组鸟儿的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很快便有鸟类专家告诉他, 这是国家二级

12、保护动物中国白鹇。 这在石碛村常见的鸟竟然是“国宝”!这让吴叶生非常兴奋。 那一夜,他通宵未眠,翻阅着有关白鹇的各种记载,很快又有了新发现:大诗人李白曾游览到黄山脚 下,遇到了隐士胡公,得赠两只白鹇,有诗赠黄山胡公求白鹇存世为凭黄山不就与祁门相邻吗?这 鸟儿不仅珍贵,还有“文化底蕴”呢! 从那天起,吴叶生工作之余,走在山村,总是举着相机,到处拍白鹇,逢人说白鹇。在他工作和居住 的村部旧楼围墙上,他也发挥他画家的特长,画满了白鹇,其中有一幅大画,画的就是李白求白鹇图。 村民们私下说,这是个什么书记,一天到晚就知道拍鸟! 话传到吴叶生耳朵里,他笑笑说,说得对, 这鸟儿能成大事哩!说得大伙儿一头雾水

13、,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那些日子,他把石碛的山山岭岭都跑遍了,发现有白鹇活动的地方,他都在本子上做了记录。 他自己掏钱买回几袋玉米、稻谷。他从李白的诗中推断,白鹇是可以人工投喂的,于是每天早上去白 鹇聚集的地方投食。果不其然,定时定点投了一个多月,开始有白鹇来 “按时开饭”。 转眼又到了春天,他和村干部们商量,请护林员吴树庆每天傍晚进行投食,让老吴把每天的投食情况 告诉自己。 到了 5 月,两个固定投喂点非常成功,基本每天白鹇凡吹哨必至。这样若是有外地客人来,基本能够 保证见到白鹇“仙踪”了。吴叶生立即实施他的计划:创建“白鹇之乡”和“白鹇摄影基地”。 随后,一则“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14、在各个社交媒体发出,文字是吴叶生亲自拟定的。 启事一出,立竿见影,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石碛的白鹇以各种不同的姿势飞入摄影家的 镜头中,占据媒体的醒目位置。石碛村成为安徽乃至华东地区的拍鸟网红村。 小村有了名气,参观游览的人多了。吴叶生带着村干部们谋划,怎么样利用这人气,把山里的农产品 推出去,把生态旅游搞起来,让村民都富起来。他总结了一下石碛村的特点,先是开发“石碛四宝”:一 是高山红茶,老槠叶种、小产地、南海拔、无污染;二是石碛村生姜,享誉百年,个小味浓,年产量最大 有 10 吨左右;三是石碛米松,由玉米粉打成浆后,放水面上蒸成半透明的薄饼,切块、晒干后油炸而食, 入口即化,香酥可

15、口;四是石碛村柿子,为原始树种,家家户户种植,加工而成的柿子饼甜而不腻。他尝 试着把 四种名品进行组合包装,推向市场,一时竟供不应求。 吴叶生的挂职工作到 2020 年底就结束了。这个一度被村民们称为“只知道拍鸟的书 记,靠着村民们口中的“白山鸡”大大改变了石碛的面貌。村民们看到了希望,可是他们也担心,对 他说:“吴书记,你马上要结束挂职了,你走了,白鹇怕是也跟着你回市里去了。” 吴叶生知道村民们的意思,为了让后来人更快地了解情况,吴叶生每天挤时间,把他对未来的规划都 写了出来。 在这个规划里,吴叶生画了一张石碛村的地形图,在图上标注了白鹇的聚集点,还有一些特色地点, 如后山的“金凤谷”,这里

16、有至今保护完好的古道,古道边山溪清澈、叮咚作响,白鹇瀑、栖鹇石隐藏其 中,还有 500 年以上的桂花树,明代的小西峰古寺遗址等等。 吴叶生笔不停,眼下能想得到的,他都记录了下来。入夜,吴叶生写规划写累了,走出屋子。山村寂 静,看着村里人家远远近近的灯光,他想,要做的事还很多哩。这时,对面山上又传来了白鹇“咕哦 ”的鸣叫。吴叶生忽然觉得手痒,已经好长时间没有作画了,今晚,他想连夜画一幅“石碛白鹇图”。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不止一次写到吴叶生查阅资料,表现了他平时细心用心以及爱研究的特点,这是他扶贫工作取 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B. 文章描写了石碛村美丽

17、的自然景色,刻画了体态轻盈的白鹇,这些都体现了这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植被良好”。 C. 白鹇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石碛村的村民们却对它们不以为意,这体现了他们对国家保护动物的 不爱惜。 D. 吴叶生的扶贫工作围绕“白鹇”做文章,不仅宣传其珍贵,也注重挖掘其“文化底蕴”,借助文化 打赢脱贫攻坚战。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多处埋下伏笔,如对吴叶生“爱好绘画和摄影”的介绍,使后文画白鹇图及创建“白鹇摄影基 地”的情节顺理成章。 B. 文章写吴叶生在村子里散步、把石碛村的山山岭岭都跑遍了,从侧面表现了他善于从实际出发、因 地制宜开展扶贫工作。 C.

18、 文章语言既典雅又不失生活气息。如“蝉鸣如雨,空气如洗”“这个哦”“这鸟儿能成大事哩”, 既充满诗意又亲切自然。 D. 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结尾处既表现了山村的寂静、温馨,又照应了文章的标题,耐人寻味, 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美。 8、 小说标题有哪些意蕴?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 分) 9、村民们对吴叶生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吴叶生对他们不同态度的反应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 征?(6 分) 二、二、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3535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4 题 “道学”之名,古无是也。三代盛时,天子以是道为政教,大臣百官有司

19、以是道为职业,庠序师弟子 以是道为讲习,四方百姓日用是道而不知。是故盈覆载之间,无一民一物不被是道之泽,以遂其性。于斯 时也,道学之名,何自而立哉? 文王既没,孔子有德无位,既不能使是道之用渐被斯世,退而与其徒定礼乐,明宪章,删诗,修 春秋,赞易象,讨论坟、典,期使五三圣人之道昭明于无 穷。孔子没,曾子独得其传,传之子思,以及孟子孟子没而无传两汉而下儒者之论大道察焉而弗精语 焉而弗详异端邪说起而乘之几至大坏。 至宋中叶,周敦颐乃得圣贤不传之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仁宗明道初年,程颜与弟颐慨然有求道之 志,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及长,受业周氏,已乃扩大其所闻,表 章

20、大学中庸二篇,与语孟并行,于是上自帝王傅心之奥,下至初学入德之门。融会贯通, 无复余蕴。 程颢教人从致知至于知止,循循有序。病学者厌卑近而鹜高远,卒无成焉。程颐以为后人不达,以谓 圣本生知,非学可至,而为学之道遂失。其不求诸己,而求诸外,以博闻强记、巧文丽辞为工,荣华其言, 鲜有至于道者。 迄宋南渡,新安朱熹得程氏正传,其学加亲切焉。凡诗书,六艺之文,与夫孔孟之遗言,颠 错于秦火,支离于汉儒,幽沉于魏、晋六朝者,至是皆焕然而大明,秩然而各得其所。此宋儒之学所以度 越诸子,而上接孟氏者欤。 (节选自宋史道学一)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以及孟子/孟子没而

21、无传/两汉而下/儒者之论/大道察焉/而弗精语焉/而弗详异端邪说/起而乘之/ 几至大坏/ B. 以及孟子/孟子没而无传/两汉而下/儒者之论/大道察焉而弗精/语焉而弗详/异端邪说起而乘之/几 至大坏/ C. 以及孟子/孟子没而无传/两汉而下/儒者之论大道/察焉而弗精语焉/而弗详异端邪说/起而乘之/几 至大坏/ D. 以及孟子/孟子没而无传/两汉而下/儒者之论大道/察焉而弗精/语焉而弗详/异端邪说起而乘之/几 至大坏/ 11、下列对文中加横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有司: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B. 庠序:字形中都有“广”

22、,与房屋有关,西周时指地方官办学宫,也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C. 五行:包含水、火、金、木、土,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及转化关系,是一种系统观。 D. 大学: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与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道学之名可追溯到三代。三代之时,天子依赖道学执政,四方百姓依赖道学处事,天地之间蒙受道 学滋养,道学之名开始出现。 B. 孔子对道学发展做出极大贡献。其与弟子删订诗经,修订春秋,注释易象,讨论典籍 等,希望将道学彰明显扬。 C. 程颢程颐求道之志坚定。二人尽管辗转于儒释道诸家几十年,但未改求道之志,后受

23、业于周敦颐, 最终融会贯通,学有所获。 D. 朱熹对道学精钻细研。对于诗书六艺的文章与孔孟言论,无论是颠倒错乱还是歪曲肢解,亦或隐晦 不清的,他都进行精细的阐发。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14、 宋代儒学为什么能够超越诸子,接续孔孟的道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15-16 题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二) 李白 见君乘骢马,知上太行道。 此地果摧轮,全身以为宝。 我如丰年玉,弃置秋田草。 但勒冰壶心,无为叹衰老。 15、下

24、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诗歌一二句写诗人见韦侍御骑马远行,便知前路难行,为后文作铺垫。 B. 诗歌三四句紧承上句太行山路,写出太行山山路难行,又有珍奇遍布。 C. 诗歌七八句中的“冰壶心”与“一片冰心在玉壶”中的意象内涵一致。 D. 全诗语言流转自然,无斧凿痕,体现了李白诗“清水出芙蓉”的自然美。 16、本诗既是赠人又是赠己,请从赠己角度,结合具体诗句谈谈诗人的情感。(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与“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相符合的两句是 “_,_”。 (2)论语

25、里仁中,既强调向榜样学习,又强调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 _”。 (3)在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_,_”两句运用鱼雁传书的典故,暗 含两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之意。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准确地说,是在_ 枝头上的一片树叶,而今它泛着美丽的绿色,在 夏日阳光里闪耀着光辉,我想起当它还是幼芽的时候,那是去年初冬,就在这片新叶尚未吐露的地方, _ 一片干枯的黄叶,不久就脱离了枝条飘落到地上。就在原来的枝丫上,这幼小的、坚强的嫩芽, 生机勃勃地诞生了。 寒风猛吹,吹不散你对春天的思念;任凭大雪纷纷,地冻三尺,你对春天的记忆不会被尘封,内心的 热情也不会被冻结。你默默等

26、待着春天,慢慢地在体内积攒着力量。 一日清晨,微雨乍晴,树枝上缀满粒粒珍珠,一枚枚新生的幼芽凝聚着雨水闪闪发光。 春天终于来了,万木 _ 地吐翠了,然而,散落在地面上的陈叶,早已腐烂化作泥土了。 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一叶坠地,绝不是毫无 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循环不 停的 _。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仰望 吊着 喜气洋洋 转化 B. 凝望 吊着 兴高采烈 变化 C. 凝望 挂着 喜气洋洋 转化 D. 仰望 挂着 兴高采烈 变化 19、 文中

27、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微雨乍晴,树枝上一枚枚新生的幼芽带着雨水闪闪发光。”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 分) 20、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可调整语序,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可 改变句子的原意。(4 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 分) 网络时代催生了规模庞大的电子商务极大拓展了“市场”的概念和消费者的选择,同时也加大了 消费者选择商品的难度。据统计,仅 2020 年上半年就受理了消费者投诉大约 50 多万件,为消费者挽回 巨额经济损失。我国现行价格法等一些法律法规虽然对价格违法行为有严格规

28、定,但类似的价格欺 诈事件仍屡禁不绝。之所以这种“宰人”现象久治不绝,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多方合力,市场“宰人” 现象才能得到根除。 22、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5 分) 表一.表二. (资料摘编于2019 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两个图表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35 个字。(2 分) (2)针对上述图表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给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不超过 60 个字。(3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我们崇尚英雄,不仅因为英雄引领了历 史车轮的前进,更因为

29、英雄身上闪亮的精神光芒,可以穿过岁月、直抵人心。 然而,现实中,总有一些人,或是打着“还原真相”“重新评价”的幌子,或是借着 “学术研究”“历史考证”的名号,歪曲历史,裁剪事实,抹黑英雄。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学校文学社开展“向英雄致敬,向英雄学习”征文 大赛。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参加比赛。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 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

30、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解答】 A“导致”错,原文“后两种人夸大灾难的严重性,或因过度惊恐而失去理智,抑郁、悲观甚至绝望自 杀,或惶惶然不可终日,采取过头或无效的防卫措施,造成比灾难本身更大的损失”。 C“已经”错,原文“附近的居民更相信政府核管理委员会(NRC)关于事故并不严重的宣传”。 D 无中生有,“为自己壮胆,以取得心理平衡”于文无据。 故选 B。 2. 【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 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 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31、 【解答】 A“新闻工作者是灾后救援中最重要的力量”错,于文无据。 C“中医药的作用远强于西药”错;“远强于”错。 D“西方的应用心理学在中国民众当中难以有受众”推断无据。 故选 B。 3. 【分析】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 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解答】C 项讲述的是灾后的心理援助,ABD 都过于宽泛。 故选 C。 4、 【分析】此题考查分析论证特点的能力。解答时从论证结构、论证方法及论证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 材料二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层进式

32、结构展开,采用了对比论证、道理 论证、事实论证等多种 论证方法,运用“多采用”“或许”“很可能”“倾 向”等词汇文章语言严谨,充满理趣。 【分析】论证结构清晰。全文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层进式结构展开,作者通过比较今 年抗疫期间的心理援助和 08 年震后心理援助的不同之处,提出观点,然后结合事例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 原因,最后提出具体做法。论证方法多样,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道理 论证、事实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论证语言严谨,“多采用”“或许”“很可能”“倾 向”等词汇的使用,让文章语言严谨,充满理趣。 5、【分析】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和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

33、题的方向, 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 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 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要转变这种扭曲的认知,必须由信誉高的权威机构不断发 布真实可靠的信息”“灾难面前,既需要每个人调整心态,战胜恐惧,积极应对,更需要全社会紧急动员 起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人遇险,众人相助”“家庭、亲友、同事、组织、媒体和政府,也可以来 自慈善团体和专业的心理援助机构”“中国应用心理学要勇于尝试将各种心理干预手段进行整合,创造出 适合中国人身心特点的理论

34、体系和操作技术”。由此概括即可。 【解答】灾难发生后,信誉高的权威机构要不断发布真实可靠的消息,转变人民对灾难扭曲变形 的 认知。 全社会要紧急动员起来,为灾后心理援助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 组织专业人员对受灾群众、遇难者家属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 借助互联网等平台科技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救援活动。 了解不同人群的文化背景,整合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援助。 6、【分析】此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 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语 言、手法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解

35、答】C“对国家保护动物的不爱惜”错误,根据“没想到当地的村民淡淡地说,这个哦,是白山鸡, 我们这里多的是”可知。 故选 C。 7、【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此类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 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内容的探究,也有对艺术特色的 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结构,然后明确主旨,关注手法,做出准确判断。 【解答】B“侧面”错误,应该是正面。 故选 B。 8、【分析】 本题考查小说阅读中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标题的含义可以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两方面去解答。本题中,可以从表面含义,即“石碛”是石碛村,

36、即在石碛村的围墙上,画满了白 鹇;再 从深层含义,吴叶生这位扶贫干部,想把石碛村规划成生态环境良好的石碛村未来的美好愿景。 【解答】“石碛白鹇图”指吴叶生为了宣传白鹇,在他工作和居住的村部旧楼围墙上,画满了白 鹇; “石碛白鹇图”是对石碛村生态环境良好,白鹇翩翩情景的描绘; “石碛白鹇图”也指吴叶生在自己扶贫挂职结束之前所规划的石碛村的蓝图,是石碛村未来的美好 愿景。 9、【分析】本题考查小说之分析人物形象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可以通过结合情节,从直 接描写中把握人物形象;也可以结合作者的评价,来推测人物形象;还可以通过分析人物在矛盾冲突中的 表现和态度,来推测人物的性格。筛选信息就是

37、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 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有关。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本题中, 开始村民们对吴叶生持失望和质疑的态度,从“村民们私下说,这是个什么书记,一天到晚就知道拍鸟”, 吴叶生不以为意,表现了他的心胸开阔;从“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村民们看到了希望”“吴 书记,你马上要结束挂职了,你走了,白鹇怕是也跟着你回市里去了。”可见“村民们对其信任、依赖和 留恋”,“吴叶生每天挤时间,把他对未来的规划都写了出来”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工作及百姓认真负责。 【解答】起初村民们对吴叶生持失望和质疑的态度,吴叶生不以为意,并没有放弃对

38、白鹇的关注, 表现了他的心胸开阔和满怀信心。 后来村民们对其信任、依赖和留恋,吴叶生表示理解并写出了村子的发展规划,表现了他对工作及 百姓认真负责的特点。 10、【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断句的把握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 或文言句式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解答】 “大道”做“论”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B;“察焉而弗精”与“语焉而弗详”两句结构相同, 故需要断开,排除 C。参考句意:这样传到孟子。孟子死后,这个道就不传了。两汉之

39、后,儒者论说大道, 细察却不精要,叙述却不详尽,异端邪说乘机而起,道学几乎到了大破坏的地步。故 D 正确。 故选 D。 11、 【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 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了解中 国古代文化常识,贵在平时的积累,经常翻阅经典,遇到不明白的就请教和查证。也可以分类整理,便于 查询和记忆。 【解答】 A 有司:有关部门,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故 A 错误。 故选 A。 12【分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

40、与主要人 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 行分析印证。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 包括信息错位(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等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 【解答】 A 道学之名开始出现错,原文中是道学之名从何而起呢? 故选 A。 13、【解答】 (1)(程颢)厌恶学习的人舍弃浅近的知识而致力于高远的知识,最终没有什么收获。 (2)古代那些想要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应当字字落实,直译为主

41、,意译为辅,重 点把握文言句子里面的重点词汇和特殊句式。关键词:(1)句中,“病”“卑”“卒”。(2)句中, “明”“治”。 14、【解答】 (1)周敦颐发掘圣贤不传的学问,推明阴阳五行。 (2)程颢、程颐将周敦颐思想发扬并扩充,将儒学思想融会贯通。 (3)朱熹将二程思想发扬光大并对孔孟思想进行发掘汇总,并使其井然有序。 【分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本考点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 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 文章的理解程度。此题主要结合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对宋代儒学的贡献分析。注意结合文本具体

42、分析。 15、【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准确把握诗歌词句含义和诗歌内容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 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进行综合分析。 【解答】B 又有“珍奇遍布”错,应是保全自身。 故选 B。 16、【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 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 社会意义,评判其社会价值。诗歌的思想感情大体分为七类:离愁别

43、绪、咏史怀古、山水田园、边塞战争、 咏物诗、感时咏怀、爱情闺怨。快速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切入:从题目、从序言、 从诗人、从意象、从形象、从典故、从诗眼、从议论性的句子、从注释。本题中,“我如丰年玉,弃置秋 田草”表达有旷世之才却被弃置不用的感伤;“但勒冰壶心,无为叹衰老”表达坚守冰清玉洁之心的自我 勉励,不因年老而感叹的乐观。 【解答】有旷世之才却被弃置不用的感伤;坚守冰清玉洁之心的自我勉励;不因年老而感叹的 乐观。 17、【分析】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 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

44、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 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本题中, 须注意以下字形:惟、雁、文。 【解答】(1)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2)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18、【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语能力。需结合语境,从对象、范围、色彩等方面加以比较辨别,仔细分析 几个词语间的区别,可结合排除法答题。 【解答】 第一空“凝望”指目不转睛地看,而“仰望”指抬头向上看或敬仰而有所期望,根据前面的“注视” 一词,应选“凝望”。第二空“吊”有悬挂之意,“挂”指借助于绳子等使物体附着于某处;“吊着”更 能

45、写出干枯黄叶毫无生气、即将脱离枝条飘落到地上的形态。第三空“兴高采烈”是指兴致高,情绪热烈, “喜气洋洋”形容非常欢乐的样子;“兴高采烈”更能写出春天万木争相吐绿、生机勃勃的景象。第四空 “转化”“变化”都有“改变”之意,但“转化”只能作动词,“变化”可作动词,可作名词,故此空选 “变化”。故 B 正确。 故选 B。 19、【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时,比较原句和修改的句子在结构和情感上 的不同,分析作答即可。先看改写后的句子,是直接描写了幼芽,没有使用修辞效果,也没有在词语上有 突出的特点,而原句将幼芽比作珍珠,使用比喻的修辞,更能表现出雨后幼芽的圆润、晶莹;同时使用“缀

46、 满”“凝聚”这样的词语,从而写出了饱含雨水的幼芽既多、密,又充满生机的情态,流露出作者对生命 的热爱、赞美之情。 【解答】原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幼芽比作珍珠,更能表现出雨后幼芽的圆润、晶莹;原 句用词更生动形象,“缀满”更能突出幼芽之多,“凝聚”更形象地写出了幼芽上沾满雨珠的状态。 20、【分析】 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应先分析画线句子的特点,,然后再根据题 目要求对句式进行变换调整。本题实际上是将散句变成整句,使之构成排比句,此处应先在画线句子中找 出一个基准句,然后再将其他句子按照基准句的句式进行变换调整。本题中,能作为基准句的句子是第一 句“寒风猛吹,吹不散你对春

47、天的思念”,然后分析另外两个句子可知,“寒风猛吹”对应“大雪纷纷”, “地冻三尺”,也可以根据生活常识选出对应关系,则是地冻三尺,冻结不了你对春天的热情;大雪纷纷, 尘封不了你对春天的记忆。因此可得答案。 【解答】寒风猛吹,吹不散你对春天的思念;大雪纷纷,尘封不了你对春天的记忆;地冻三尺,冻结 不了你对春天的热情。 21、【分析】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 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 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成分残缺,“选择”后加“范围”或“空间”等;不合逻辑,去掉“大约” 或“多”;

48、语序不当,“虽然”放到“我国现行”之前;句式杂糅,去掉“之所以”。 【解答】“选择”后加“范围”或“空间”等;去掉“大约”或“多”;“虽然”放到“我国 现行”之前;去掉“之所以”。 22、【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题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 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看似只是两种表达形式的互相转换,其 实涉及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生动、修辞等诸多考点,综合能力很强。从试题形式来看,表文 转换题主要有表格文字转换、柱状图表文字转换、曲线图表文字转换、饼式图表文字转换和结构图表文字 转换等。考查角度主要有两种:一是文字转换题,即将图表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二是信息推断题,即针 对图表数据作结论或提建议。解答此类题读懂图表是前提:注重整体阅读,先把握材料大的主题或方向。 对于表格,考生要兼顾表格中的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等相关要素;对于坐 标曲线图,考生要抓住曲线的变化规律;对于柱状、饼式图,考生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 对于生产流程图,考生要抓住事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高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