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9)简单机械(含解析)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1305 上传时间:2020-11-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9)简单机械(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8-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9)简单机械(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8-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9)简单机械(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8-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9)简单机械(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8-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9)简单机械(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20 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9)简单机械)简单机械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3 小题)小题) 1 (2019苏州模拟)如图所示,一直杆可绕 O 点转动,杆下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直杆 垂直且作用于 OB 中点的力 F,使直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这个直杆( ) A始终是省力杠杆 B始终是费力杠杆 C先是省力杠杆,后是费力杠杆 D先是费力杠杆,后是省力杠杆 2 (2019常熟市一模)如图所示,一长为 L 的直杆可绕 O 点转动杆下挂一所受重力为 G 的物块刚开始直 杆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60为了安全下降

2、物块,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且作用于直杆中点的拉力 F 使直杆 缓慢地转动到竖直位置(可以认为杠杆每一瞬间都处于平衡状态)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 F 的大小保持不变 B拉力 F 和物块重力 G 是一对平衡力 C这个过程中物块重力所做的功1 2GL D这个过程中直杆一直都是费力杠杆 3 (2019苏州模拟)如图所示,质量分布不均匀的木条 AB 重 24N,A、B 是木条两端,O、C 是木条上的 两个点,AOBO,ACOC,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是 6N,现移动弹簧测力计甲的位置从 A 点平移到 C 点,此时弹簧测力计乙的示数是( ) A8N B12N C16N D18N 二填空题(共二填空

3、题(共 13 小题)小题) 4 (2020吴中区二模)如图(甲)所示是一款机械鼠标,它的按键相当于一个杠杆,图(乙)是鼠标左键 的简易构造图,AO 为按键,O 是支点,按键下有一个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对按键的阻力为 F2,此杠杆 属于 (填“省力”或“费力” )杠杆;按下按键时,复位弹簧被压缩,它的弹性势能将 (选 填“变大” 、 “不变”或“变小” ) 。 5 (2020常熟市一模)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用 F200N 的力拉绳子,将重为 350N 的物体向上 匀速提升 2m。不考虑绳重及摩擦,则动滑轮的自重为 N;拉力 F 做的功为 J;仅改变下 列选项中的哪个条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会发生改变? 。 A改变拉力 F 的大小 B改变物体的提升速度 C改变所提升物体的重力 D改变滑轮组的绕线方法 6 (2020姑苏区一模)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把重 1000N 的货物匀速提高 2m,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 为 400N,求: (1)此过程中做的有用功是 J;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7 (2020高新区二模)如图所示,一个斜面长 5m,高 2m,把重为 1000N 的物体匀速地推向斜面项端,若 斜面是光滑的, 则推力为 N; 若斜面不光滑, 实际所用推力为500N, 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若斜面倾斜程度不变,只将斜面长度改为 15m,仍以同样的方式将此木箱匀速拉到斜面

5、项端,此时斜面 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增大” 、 “不变”或“减小” ) (g10N/kg) 。 8 (2020苏州模拟)如图所示为一拉杆旅行箱的示意图将其视为杠杆,O 为支点,B 为重心,BC 为竖直 方向,A 为拉杆端点已知箱重为 250N,OA 为 120cm,OC 为 24cm。 (1)图中在 A 点沿图示方向施加动力 F,箱子静止则动力 F 的大小为 N。 (2)使拉杆箱在图示位置静止的最小动力为 N。 (3) 生活中, 常把箱内较重物品靠近 O 点摆放, 这样使拉杆箱在图示位置静止的最小动力将 (选 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 。 9 (2019苏州模拟)如图所示,同时

6、用力 F1和 F2以相同的速度拉绳子的自由端,若以物体 C 为参照物, 物体 D 是 (上升/下降/静止)的;滑轮 (A/B)可以看作省力杠杆;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且 F1F2,则 1 (大于/等于/小于)2。 10 (2019姑苏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杠杆,等距处标注了刻度,杠杆可绕 A 端转动, 当在 B 处施加 15N 竖直向上的拉力 F 时,杠杆刚好平衡,则杠杆自重为 N。 11 (2019常熟市二模)如图所示,手用 F1的力直接将物体 B 匀速提升 h,F1做功为 400J;若借助滑轮组 把 B 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滑轮组机械效率是 80%,则 F2做功为 J,已知 B 的重

7、力为 100N,忽略 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的重力为 N,若增加 B 的重力,则滑轮组机械效率 会 (填“增加” 、 “减小”或“不变” ) 。 12 (2019相城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轻质杠杆自重可不计,已知 OB2OA,重物 G50N,拉力 F 的 方向与 AB 的夹角为 30则该杠杆使用时拉力 F N。 13 (2019苏州模拟)如图所示,在杠杆 C 点上挂上钩码,在转轴 O 上套有半径大小为 R 的圆形纸板,纸 板圆心也在 O 点。在杠杆上先后施加与纸板边缘相切的拉力 FA、FB,杠杆都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杠杆平衡时,拉力 FB的力臂大小为 ,拉力 FA (选填“” 、 “”或“”

8、 )FB。 14(2019苏州模拟) 如图所示, 小明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 600N 的物体, 物体上升的速度为 0.1m/s, 人拉绳的力 F 为 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动滑轮重为 N,该 滑轮组提升物体的越重,机械效率越 (填“高”或“低” ) 。 15 (2019吴中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该滑轮是 滑轮(选填“定”或“动” ) 。若物体 A 所受重力 为 100 牛,当分别用力匀速提起物体 A 时,拉力 F1 F2(选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 ) 。若 物体 A 被提高了 2 米,则力 F2做功 焦(不计绳重和摩擦) 。 16 (2018常熟市

9、模拟)如图所示的杆秤。挂重物的 A 端无法移动,手提提纽,靠移动 B 端秤砣读出秤上 示数称量。 (1)秤砣的质量为 100g,秤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秤杆水平静止时,OA5cm,OB20cm,则所称重物 的质量为 g。 (2)若所称物体 A 的质量减小,应把 B 处的秤砣向 (靠近/远离)提纽 O 移动才能使杆秤水平 静止。 (3)若要使该杆秤能称取质量更大的重物(即增大它的量程) ,除了可以增大秤砣质量以外,将通过将 提纽 (向左/向右)移动一定距离来实现。 三实验探究题(共三实验探究题(共 12 小题)小题) 17 (2020苏州二模)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

10、匀的杠杆、支架、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 50g 的钩码若干个(g 取 10N/kg) 。 (1)杠杆停在如图 A 所示位置时, (属于/不属于)平衡状态。 (2)小明用图 B 的方案进行探究,若在左侧钩码的下方再挂一个钩码,则右侧所挂钩码须向右移动 格,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 (3)同组的小华取下右侧钩码,在 A 处挂 4 个钩码,在 B 处用弹簧测力计向下拉(如图 C 所示,图中 测力计没有画出) ,则测力计示数至少为 N 时,杠杆可在水平位置平衡。 (4)有下列三个实验,实验 中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与“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多次测量目的相 同(选填序号) 。 探究光的反射

11、规律 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 “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18 (2020常熟市一模)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安装好杠杆,调节杠杆两端的 ,使之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杠杆自重 对实验的影响和 ,若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 ( “是”或“不是” )处于 平衡状态; (2)调节杠杆平衡后,在左侧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重 1N,在右侧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杠杆 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已知杠杆上刻度均匀,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N;本实验 中,需改变钩码位置、数量和弹簧测力计位置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与“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中 的多次实验的目的

12、(选填“相同”和“不同” ) 。 (3)如图丙所示,小明实验时所使用的杠杆上没有刻度,他在平衡好的杠杆两侧分别放上不同数量的相 同硬币,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左侧三个硬币没有摆放整齐,小明没有在意,仍用刻度尺测出最下方 硬币圆心与转轴 O 点的距离 L1和 L2,则 L2 (选填“” 、 “”或“” )3L1。 19 (2020昆山市二模)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 (1)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状态。可将和杆两 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 )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小明在调节杠杆平衡后,在杠杆 B 点挂 3

13、 个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 0.5N,如图乙所示,在杠杆 的 D 点应挂 个相同的钩码,就可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3) 小红用弹簧测力计在 D 点处竖直向下拉,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图丙所示, 结果发现 F12N; 面对这种状况,小红进行丁图实验,小红将弹簧测力计的圆环用细线系在杠杆上,向下拉钩,杠杆水平 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F2, 已知弹簧测力计 “圆环连同金属外壳” 的重力为 G0, 则 FBOB 选 填“F2OD”或“ (F2+G0) OD”或“ (F2G0) OD”。 (4)实验结束后,小红把两个质量不等的实心铜块分别挂在另一杠杆两端,此时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 衡,然

14、后再将两个铜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如图戊所示,则杠杆将 (选填“左端下沉” “右端下沉” 或“仍然平衡” ) 。 20 (2020苏州一模)下面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之一是 ;若在调节过程中,发现杠杆左端 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右)端调节。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左边 A 处挂 3 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杠杆边 B 处挂 个 钩码(实验中所用的钩码均相同) 。 (3)图乙是利用弹簧测力计做的某次实验情景,已知杠杆每格长 5cm,钩码每个重 0.5N,请将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 实验序号

15、动力 F1/N 动力臂 L1/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m 1 0.15 3.0 0.10 上述实验数据不符合杠杆平衡条件,出现问题的原因是 。 21 (2020昆山市一模)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 安装好杠杆, 将其放到水平位置后松手, 发现杠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 填“左”或“右” )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量平衡; (2)如图(a)所示,在 A 点挂 2 个重力均为 0.5N 的钩码,在 B 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 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3)如图(b) ,保持 A 点所挂砝码的数量和位置不变,将弹簧测力计绕 B

16、点从 a 位置转到 b 位置,杠 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在此过程中拉力 F 与其力臂的乘积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变小 B一直变大 C一直不变 D先变小后变大 (4)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c)所示,此过程中,拉力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均选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 ; (5)小明思考古代用的杆秤也是利用的杠杆原理,于是他上网查到了如图所示的杆秤,测量质量时,被 测物体挂在左侧挂钩上,移动秤砣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可读出秤砣绳对应的示数,小明发现此杆 秤有 M、 N 两个支点, 请问若使用此杆秤测量质量较大的物体的质量, 应手持 点 (填 “M”

17、 或 “N” ) 。 22 (2020吴江区一模)利用杠杆开展相关实验探究。 (1) 安装好杠杆后如图甲所示, 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适当往 (选 填“左”或“右” )调。 (2)如图乙所示,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距离支点 4 格的 A 处挂了 2 个钩码,为使杠杆水平平衡, 应在杠杆右边距离支点 8 格的 B 处挂 个钩码(所用钩码规格相同) 。 (3)若支点不放在杠杆的中点,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在杠杆 D 点处挂上 2 个钩码,用弹簧 测力计在 C 点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示数为 N以弹簧测力计的 拉力为动力 F1, 钩码处绳子拉

18、力为阻力 F2, 多次调整力和力臂的大小进行测量, 当杠杆水平平衡时发现: F1L1总是 F2L2,其原因是 。 (4)将图丙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作用点从 C 点移到 E 点,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丁所示,此 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 N。 23 (2020高新区二模)某小组同学在用杠杆测定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小敏用如图 1 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杠 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1)实验中,测力计的示数 F 为 N,钩码总重 G 为 1.0N,钩码上升高度 h 为 0.1m 时,C 点上 升了 30c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 (2)实验中

19、若提升的钩码重一定,则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 。 (3)若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 A 移至 B,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 “变大” 、 “变小”或“不变” ) 。 小王用如图 2 所示的另一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O 为杠杆的转轴,不计摩擦。实验时,给 B 端 施加竖直向下的力,使挂在杠杆 A 端的钩码缓缓上升。 (图中杠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直棒) 下表是提升物体时采集到的数据: 实验序号 物重 G(N) 拉力(N) A 端上升的高度 h/m B 端下降的竖直距 离 s/m 杠杆的效率 2 5 0.04 0.02 4 9 0.04 0.02 89% 2 5 0.0

20、6 0.03 80% 6 13 0.04 0.02 92% (1)第组实验中,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 (2)由 三组实验,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相同的杠杆,提升的物体越重效率越高。 (3)该实验中杠杆的效率总小于 100%的原因是杠杆有自重,分析实验数据可知道杠杆的自重为 N。 24 (2019苏州模拟)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0.5 20 1.0 10 2 1.0 15 1.5 10 3 3.0 10 2.0 15 (1)杠杆两端的螺母作用是 。 (2)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并收集了表中的数据, 分析数据可知,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

21、(3)小明又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在图中画出拉力 F 的力臂,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是 N (一 个钩码重 0.5N) (4)如图丙所示,小红实验时在一平衡杠杆的两端放上不同数量的相同硬币,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她 测出 L1和 L2,则 2L1 (/)3L2。 25 (2019苏州模拟)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用到的实验器材有:杠杆、铁架台、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左端的平衡 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 )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在 位置并静止。 (2) 杠杆调节平

22、衡后, 小明在杠杆上 A 点处挂 4 个钩码 (如图甲所示) , 为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 可以在 B 点处挂 个钩码或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若采用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由竖直向下逐 渐向右倾斜时, 为使杠杆仍然保持平衡,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 “变大” 、“变小” 或 “不变” ) , 其原因是 。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 “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 立?”于是小明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 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可能是 对实验产 生了影响。

23、(4)关于“杠杆不处于水平位置能否平衡?”小海和小红意见不同。小海认为能平衡,于是他每次让杠 杆倾斜到同一位置静止,这样实验也得出了同样的杠杆平衡条件。小海认为杠杆平衡不一定是水平的, 这种说法对吗? (填“对”或“错” ) ,小海这种方案与小红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 较, 你认为小海和小红哪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好?请说明理由: 答: 的实验方案好; 理由是 。 26 (2019常州一模)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杠杆上每小格长为 2cm) 、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每个钩码重 1N) 。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

24、置,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状态。 (2)实验时,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主要是为了便于测量 的大小,因此他应把甲图中杠杆 的平衡螺母向 (左/右)边调。 (3)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小明在杠杆 A 点处挂上 2 个钩码,作为动力 F1,B 点处挂 上 1 个钩码,作为阻力 F2,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分别测量出两个力的力臂 l1和 l2,计算后发现: F1l1F2l2,便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但小红认为小明这种实验处理方法是不完善的,理由 是 。 (4)接着,小明提出新的探究问题: “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 是小

25、明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在杠杆D 点处挂上 2 个钩码, 用弹簧测力计在 C点处竖直向上拉,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 N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 F1,钩码重力为阻力 F2,多次调整力和力臂的大小进行测量,发现:F1l1 总是大于 F2l2,其原因主要是杠杆受到了 的影响。 (5)小明又把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固定,只改变测力计与水平方向的角度 ,则能描述测力计示数 F 与 关系的图象是 。 27 (2019苏州一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 实验开始时, 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26、衡, 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移 动(选填“左”或“右” ) 。 (2)如图乙所示,在刻度线“2”处挂 2 个钩码(每个钩码重 0.5N) ,在刻度线“4”处用调好的弹簧测 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1 N;若保持钩码位置不 变,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左拉,杠杆在水平平衡时,其示数 F2 F1(选填“” 、 “”或“” ) 。 (3)得到实验结论后,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只借助杠杆上刻度线,右侧只使用弹簧测力计,左侧只悬 挂重物,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05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通过计算可知,悬挂的重物最重可 达 N。 28 (2019苏州一模)用如图所示的实验

27、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 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 F 为 N,钩码总重 G 为 1.0N,钩码上升 高度 h 为 0.1m,测力计移动距离 s 为 0.4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 的一个原因: 。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 A、B 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 次数 钩码悬挂点 钩码总重 G/N 钩码移动距 离 h/m 拉力 F/N 测力计移动 距离 s/m 机械效率 /% 1 A 点 1.5 0

28、.10 0.7 0.30 71.4 2 B 点 2.0 0.15 1.2 0.30 83.3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 答: ;请简要说明理由: 。 四计算题(共四计算题(共 2 小题)小题) 29(2020工业园区一模) 如图所示是由一只定滑轮和一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其中动滑轮重 G动15N, 现使用该滑轮组用最省力的方法将某一重 G物180N 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 h4m 的高度。 (1)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绳子绕法。 (2)提升物体时,克服物体重力做功 W物为多大? (3)若该过程中克服“绳重和摩擦因素”所做的功

29、为 120J,则绳子自由端所用拉力 F 为多大? 30 (2018姑苏区校级二模)建筑工地有一块 6000N 的重物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 提升,在重物上升 1m 的过程中,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不计滑轮组摩擦及绳重)则: (1)拉力 F 为多大? (2)动滑轮重为多少? (3)若提升的重物增加 1500N,则此时滑轮组效率为多大? 五解答题(共五解答题(共 1 小题)小题) 31 (2018苏州模拟)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 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 次数 钩码 重/N 钩码上升 的距离/cm 弹簧测

30、力计 的读数/N 弹簧测力计 上升距离/cm 机械 效率 1 8 0.8 24 83.3% 2 4 5 1.5 15 3 6 10 90.9% (1)在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 (机械裁率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2)实验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3)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还与其它因素有关,请你作出恰当的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 关(写出一种影响因素即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3 小题)小题) 1 【答案】C 【解答】解;由图可知动力 F 的力臂始终保持不

31、变,物体的重力 G 始终大小不变,在杠杆从竖直位置向 水平位置转动的过程中,重力的力臂逐渐增大,在 L2L1之前杠杆是省力杠杆,在 L2L1之后,杠杆 变为费力杠杆。 故选:C。 2 【答案】C 【解答】解: A、由图知,杠杆由与竖直方向成 60角逐渐转到竖直位置时,由于拉力始终水平,所以其力臂逐渐变 大;物体对杠杆拉力为阻力,转动过程中阻力臂逐渐变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拉力 F 逐渐变小,故 A 错误; B、拉力 F 和物块重力大小不等、不一条直线上,不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B 错 误; C、杠杆由与竖直方向成 60角时,杠杆右端高度 h= 1 2L,转到竖直位置时杠杆下

32、端高度降到 L 处,所 以物体下降高度hL 1 2L= 1 2L,所以物体重力做功 WGh= 1 2GL,故 C 正确; D、当杠杆转到竖直位置时,阻力臂为 0,杠杆为省力杠杆,故 D 错误。 故选:C。 3 【答案】C 【解答】解: 设木条重心在 D 点,当弹簧测力计甲在 A 的位置上,弹簧测力计乙在 B 的位置上时,以 B 端为支点, 如图所示: 由杠杆平衡条件有:FAABGBD,即:6NAB24NBD, 所以:AB4BD, BD= 1 4AB, 当弹簧测力计甲在 C 点时,以 C 为支点,此时弹簧测力计乙的示数为 FB, 因为 AOBO,ACOC,所以 COODBD,BC3BD,CD2B

33、D 由杠杆平衡条件有:FBBCGCD,即:FB3BD24N2BD, 所以:FB16N,则弹簧测力计乙的示数为 16N。 故选:C。 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13 小题)小题) 4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由图可知,AO 为按键,O 是支点,复位弹簧对按键的阻力为 F2,作用在 A 点的力为动力,此时动 力臂大于阻力臂,则动力小于阻力,故此杠杆为省力杠杆; (2)按下按键时,复位弹簧被压缩,弹性形变程度变大,则它的弹性势能变大。 故答案为:省力;变大。 5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n2, 不考虑绳重及摩擦,拉力 F= 1 2(

34、G+G 动) ,则动滑轮重力: G动2FG2200N350N50N; (2)拉力端移动距离 s2h22m4m, 拉力做的功: WFs200N4m800J; (3)不考虑绳重及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有用 总 = +动 = +动 = 1 1+ 动 ,由此可知: A、改变拉力 F 的大小,可能影响物体升高的速度,不会改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B、改变物体的提升速度,不会改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C、改变所提升物体的重力,会改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D、改变滑轮组的绕线方法,不会改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选:C。 故答案为:50;800;C。 6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拉力做的有

35、用功: W有用Gh1000N2m2000J; (2)由图知,n4,拉力端移动距离: s4h42m8m, 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400N8m32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有用 总 = 2000 3200 100%62.5%。 故答案为: (1)2000;62.5%。 7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若斜面是光滑的,则有:W有W总, 即:GhFs, 1000N2mF5m, 解得: F400N; (2)若斜面不光滑,W有Gh1000N2m2000J, W总Fs500N5m2500J,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有 总 = 2000 2500 100%80%; (3)若斜面倾斜程

36、度不变,以同样的方式将此木箱匀速拉到斜面项端,此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不变。 故答案为:400;80%;不变。 8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如图,延长 F 画出力的作用线 AM,然后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 ON,则 F 的 力臂就是 ON, 在 RtANO 中,NAO30, 所以 ON= 1 2AO= 1 2 120cm60cm; B 为重心,BC 为竖直方向,则图中 OC 为阻力臂,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ONGOC, 即 F60cm250N24cm, 解得 F100N。 (2)F 如红色方向时,动力臂最长为 OA,动力最小,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OAGOC, 即 F12

37、0cm250N24cm, 解得 F50N; (3)常把箱内较重物品靠近 O 点摆放,这样阻力臂减小,阻力不变,动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可以判断,最小动力将变小。 故答案为: (1)100; (2)50; (3)变小。 9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左图使用的是定滑轮,拉力端移动速度等于物体上升的速度;右图使用的是动滑轮,拉力端移动速 度等于物体上升的速度的 2 倍; 由题知,拉力端(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相同,所以重物 C 移动的速度大于重物 D 上升的速度;若以 物体 C 为参照物,则物体 D 下降; (2)滑轮 A 为定滑轮,其实质为等臂杠杆,不能省力;滑轮 B 为

38、动滑轮,其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 倍的杠杆,因此,滑轮 B 可以省一半的力; (3)不计绳重与摩擦,左图使用的是定滑轮,其额外功为 0J,机械效率 1100%; 右图使用的是动滑轮,需提升动滑轮做额外功,其机械效率 2100%; 所以 12。 故答案为:下降;B;大于。 10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此为以 A 为支点的杠杆,动力 F,阻力 G,若一格长度为 L, 则动力臂 5L,阻力臂 3L,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得: F5LG3L, 即:15N5LG3L 解得: G25N; 故答案为:25。 11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由题意可知,使用滑轮

39、组做的有用功 W有用W1400J,拉力 F2做的总功 W总W2, 由 = 有用 总 可得: W2W总= 有用 = 400 80% =500J; (2)忽略绳重和摩擦,滑轮组机械效率 = 有用 总 = +轮 = +轮 = 100 100+轮 =80%, 解得动滑轮的重力 G轮25N; (3)忽略绳重和摩擦,若增加 B 的重力,即增大提升的物重,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增加。 故答案为:500;25;增加。 12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如下图所示,动力臂为 OC,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OCGOA,且 OB2OA, 所以 Fsin30OBGOA, 即 F 1 2 2OAGOA, 解得

40、FG50N。 故答案为:50。 13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在杠杆上先后施加与纸板边缘相切的拉力 FA、FB,由数学知识,圆心与切点的连线与切线 垂直,即对应的半径与切线垂直,根据力臂的定义,图中 FA、FB对应的力臂均为 R; 由题意知,阻力与阻力臂是一定的,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与动力臂之积也为一定值,因两力的力 臂相等,故 FAFB。 故答案为:R;。 14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由图可知,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n3,拉力端移动的距离 s3h;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有用 总 = = 3 = 3 = 600 3250 100%80%; (2)

41、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 F= 1 3(G 物+G轮) , 所以动滑轮重: G轮3FG物3250N600N150N; (3)该滑轮组提升物体的越重,有用功越大,而不计绳重和摩擦,额外功不变,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 比例越大,所以机械效率越高。 故答案为:80%;150;高。 15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提升物体 A 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是定滑轮; (2)因为定滑轮相当于一等臂杠杆,只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不省力,故定滑轮拉同一物体 A,沿不同方 向用的拉力大小相等,所以 F1F2。 (3)因为物体被匀速提升,定滑轮不省力,不计绳重和摩擦力, 所以力 F2做功:WF2sGh100

42、N2m200J。 故答案:定;等于;200。 16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如下图所示, 因为秤杆水平静止(即杠杆平衡) , 所以,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G1LOAG2LOB, 即:m1gLOAm2gLOB, 所以所称重物的质量:m1= 2 = 10010/20 10/5 =400g; (2)杠杆的力臂 OA、秤砣的重力 G秤砣不变,当所称物体 A 的质量减小时,即物体的重力 G物体减小, 由杠杆平衡条件 G物体OAG秤砣OB 可知, 秤砣的力臂 OB 应减小; 所以应把 B 处的秤砣向靠近提纽 O 移动才能使杆秤水平静止。 (3)若要增大测量范围,即可称量的物重 G 增大

43、: 支点和力臂都不变时,增加秤砣的质量,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增大,则左边物体的重力要增大; 秤砣的重量不变,将支点向左移动一些,即提纽 O 向左移动一些,左边的力臂减小,根据杠杆平衡条 件可知,左边物体的重力要增大; 故答案为: (1)400; (2)靠近; (3)向左。 三实验探究题(共三实验探究题(共 12 小题)小题) 17 【答案】 (1)属于; (2)1; (3)3; (4)。 【解答】解: (1)杠杆停在如图 A 所示位置时,属于平衡状态; (2)若一个钩码重 G,每一个小格长为 L,用图 B 的方案进行探究实验,若在左侧钩码的下方再挂一个 钩码,使天平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应有:

44、4G2L2GnL,解得 n4,则右侧所挂钩码须向右 移动 1 格,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 (3)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动杠杆时力臂最长,拉力最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列 式:4G3LF2L,F6G650103kg10N/kg3N,测力计示数至少为 3N,杠杆可在水平位 置平衡; (4)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 “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这两个实验中对实验数据要求平均值 来减小误差,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这两个实验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归纳总结 出一个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故选; 故答案为: (1)属于; (2)1; (3)3; (4)。 18 【答案】见试题解

45、答内容 【解答】解: (1)安装好杠杆,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之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 的影响和便于测量力臂; 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 杠杆处于静止状态, 所以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2)图乙中,设杠杆的一个小格长为 L,一个钩码重为 G,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F1l1F2l2, 即 2G3LF4L,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5G1.51N1.5N; “研究杠杆平衡条件” 实验要多次改变钩码个数或移动钩码的位置, 多次实验目的是找出杠杆平衡条件, 找寻规律; “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时要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多次测量电压和电流,即多次实 验的目的是

46、求电阻的平均值,减小实验的误差,所以它们多次实验的目的不同; (3)图丙中,在平衡好的杠杆两侧分别放上不同数量的相同硬币,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 图丙中左侧的三个硬币没有摆放整齐,重心偏左,其重力的力臂 L1L1, 设每个硬币的重量为 G,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L23GL1, 所以 L23L13L1; 故答案为: (1)平衡螺母;便于测量力臂;是; (2)1.5;不同; (3)。 19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图甲中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发现杠杆右端上翘,调节时重 心应向右移动,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一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设一钩码重为 G

47、,一格为 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3G4LFD3L, 所以 FD4G, 需在 D 点挂 4 个钩码; (3) 将弹簧测力计的圆环用细线系在杠杆上, 弹簧测力计的重力相当于钩码,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弹簧测力计的圆环用细线系在杠杆上的 D 处,向下拉钩,杠杆水平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F2,已知弹 簧测力计“圆环连同金属外壳”的重力为 G0,则 FBOB(F2+G0) OD; (4)小红把两个质量不等的实心铜块分别挂在另一杠杆两端,此时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 此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m1gL1m2gL2, 再将两个铜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如图戊所示,左右力臂不变,物体分别受浮力,对杠杆的拉

48、力,F1m1g 水gV排m1g水g 1 铜 =m1g(1 水 铜) ; F2m2g水gV排m2g水g 2 铜 =m2g(1 水 铜) ; 由杠杆平衡条件,m1g(1 水 铜)L1m2g(1 水 铜)L2F1L1F2L2,将两个铜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如 图戊所示,则杠杆将仍然平衡。 故答案为: (1)平衡;右; (2)4; (3) (F2+G0) OD; (4)仍然平衡。 20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杠杆静止时,杠杆左端下沉,说明右端偏高,平衡螺母需向右调节;实验前杠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避免杠杆自重影响平衡实验; (2)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 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 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ALAFBLB 3G5LFB3L 解得 FB5G 需挂 5 个钩码。 (3)弹簧测力计每一个大格代表 1N,每一个小格代表 0.2N,示数为 3.8N。 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向下拉, 当弹簧测力计倾斜拉杠杆时, 力臂小于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动力臂变小。 故答案为: (1)避免杠杆自重影响平衡实验; 右; (2)5; (3)3.8; 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向下拉或 力臂不正确。 21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物理 > 物理中考 > 分类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