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 二氧化碳-2021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同步教学课程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61015 上传时间:2020-11-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3.1 二氧化碳-2021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同步教学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6.3.1 二氧化碳-2021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同步教学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6.3.1 二氧化碳-2021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同步教学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6.3.1 二氧化碳-2021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同步教学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6.3.1 二氧化碳-2021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同步教学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第六六单元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一、碳碳的氧化物的氧化物 1碳的氧化物只有_种。 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有很大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 二、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 (1)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碳_溶于水,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 _。 (2)固体二氧化碳叫做_,易发生_现象。 (3)验证二氧化碳密度、溶解性的相关实验 实验 1 中,_侧纸袋高于_侧纸袋,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 2 中,观察到现象_,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_燃

2、烧,不助燃,也不能供给呼吸。 (2)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支持燃烧实验 现象:蜡烛_熄灭。 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化学方程式:CO2H2O_。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化学方程式:H2CO3_。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CO2Ca(OH)2_。 【注意】常用该原理检验二氧化碳。 久置石灰水的瓶壁上常有一层白膜,该物质就碳酸钙,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 钙反应生成碳酸钙;除去这层白膜物质常先用_清洗,然后用水冲洗。 (5)氧化性 二氧化碳在高温下能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失去氧

3、生成一氧化碳,发生_反应,碳具有 还原性,二氧化碳具有氧化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三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的用途用途 1常用于_。 2干冰用于_、作制冷剂等,因为干冰能_。 3作温室气体_,因为 CO2可以促进植物的_。 4作_的原料,如制尿素、纯碱等。 四四、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1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1)有利的方面是:它能促进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满足人和动物所需的有机物的合成和对氧气的需求; 以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和自然界的碳、氧的循环。 (2)不利的方面是:二氧化碳含量猛增,导致_。 2温室效应 (1)形成机理: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

4、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 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 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2)温室气体:二氧化碳、_等。 (3)温室效应增强的危害 全球变暖。 影响生态系统,改变生物的多样性。 两极、高山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气候反常,灾害性天气频发。 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 (4)对策 国际合作,签订国际公约(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京都议定书_) 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减少使用_等化石燃料 开发新能源,如_等清洁能源。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传播_理念,倡导_生活。 一、1两 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结

5、构不同 二、1(1)能 大 (2)干冰 升华 (3)左 右 气球变大 2(1)不能 (2)自下而上 (3)H2CO3 CO2H2O (4)CaCO3H2O 稀盐酸 (5)还原 CO2+C2CO 三、1灭火 2人工降雨 升华吸热 3肥料 光合作用 4化工产品 四、1(2)温室效应增强 2(2)臭氧、甲烷、氟氯代烷(氟利昂) (4)哥本哈根协议 煤、石油、天然气 太阳能、风能、地热 “低碳” “低碳” 一、一、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气体的检验、吸收吸收 1燃烧的火柴深入到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火柴熄灭,能够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但不能用该实 验现象来鉴别二氧化碳,因为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有很多

6、,如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硫等。故检验二氧化 碳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2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的是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用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二二、石蕊试液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呈紫色,是一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常用于检验溶液的酸碱 性。 二氧化碳使石蕊溶液变红色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具有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而不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典例典例 (2019 宜昌)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 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 实验、中小花变红,实验、中小花不变色。下列

7、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解析】A、由实验的现象可知,实验、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说法正确;B、实验说明二氧化 碳不能使小花变红,说法正确;C、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说法正确;D、上 述实验说明碳酸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和醋酸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说法不正确。 故选 D。 【答案】D 1下列有关 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 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A B C D 2地球大气中 CO2的含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后果是 A温室效

8、应加剧 B破坏臭氧层 C产生酸雨 D污染环境 3(2019乐山) “我是碳族的大女儿,让大地充满生机,让地球因我而温暖;我调皮可爱,钻进石灰水,搅 得人家不安宁;我藏在汽水里,小朋友喝了直打嗝。”这里叙述中的“我”是指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4(2019赤峰)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使用太阳能 B乘公交出行 C使用一次性木筷 D增大绿化面积 5下列气体含量增大不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甲烷 D氟氯代烷 6将一大烧杯倒扣在培养皿上,培养皿上所放物质如下图所示。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肯定正确的是 A处试液变蓝 B处溶液变浑浊 C处溶液颜色逐渐变成

9、无色 D处溶液变红 7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锥形瓶中放入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具体操作有: 从 a 端通入二氧化碳 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从 b 端通入氮气 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A B C D 8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B只有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 C喝了汽水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气体溶解能力会增大 D二氧化碳有毒,会使人室息 9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你认为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A我能在灭火中大显身手 B我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我具

10、有还原性,能冶炼金属 D变成干冰时,我能用作人工降雨 10在化学反应:2Mg+CO22MgO+C 中作还原剂的物质是 AC BMg CMgO DCO2 11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 为浸有紫色 石蕊试液的湿润纸花,b、c 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纸花。垂直固定玻璃管的装置末画出)来探究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射器内的液体可为稀硫酸 C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该装置的左半部也可用于

11、制取氧气 1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控制日趋严 重的温室效应。 (1)空气中 CO2的主要来源是_, 写出一个日常产生二氧化 碳的化学方程式_。 (2)为了减缓大气中 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_(填序号)。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 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使用 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3)甲同学将收集满的 CO2气体倒插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装置 A)并轻轻振荡试管,A 中的现象是_ _、_;乙同学挤压装置 B 中滴管的胶头,使其中的澄清 石灰水滴入烧瓶,并轻振荡,系在导气管一端的气球变化是_,原因是_ _(

12、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13(2019陕西)下面甲、乙是实验室制备 CO2和某同学设计的验证 CO2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1)标有字母 a 的仪器名称是_。 (2)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3)乙中进行实验时,先关闭 K1和 K2,加热 C 一段时间后再通入 CO2,观察到 b、d 中纸花均不变色。 再打开 K2,b 中纸花逐渐变_,由此证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若打开 K1, 还可以证明 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 1 【答案】A 【解析】A、纸筒下沉,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故选项正确;B、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是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

13、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和不 支持燃烧、不能燃烧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故选项错误。故选 A。 2 【答案】A 【解析】A、地球大气中 CO2含量不断增加,会产生温室效应,故选项正确;B、地球大气中氟利昂含量 不断增加,会破坏臭氧层,故选项错误;C、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含量不断增加,会破坏 产生酸雨,故选项错误;D、地球大气中 CO2含量不断增加,会产生温室效应,CO2虽然会造成温室效 应,但现阶段不把二氧化碳作为空气的污染气体,故选项错误。故选 A。 3 【答案】A 【解析】汽水中含有或溶有 CO2,进入体内,温度升高,气体或 C

14、O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 体或 CO2从体内逸出,因此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故选 A。 4 【答案】C 【解析】A、使用太阳能,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 A 符合;B、乘公交出行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故 B 符合;C、使用一次性木筷,增加森林的砍伐,减少树木吸收二氧化碳,故 C 不符合;D、增大绿 化面积,提高了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故 D 符合。故选 C。 5 【答案】A 【解析】地球大气中 CO2、氟利昂(氟氯代烷)、臭氧、甲烷等含量不断增加,会产生温室效应。故选 A。 6 【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处试液变红,故选项

15、不正确; B、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正确;C、氢氧化钠显 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 无色酚酞变红,处溶液颜色不会变成无色,故选项不正确;D、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无色 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处溶液不变红,故选项不正确。故选 B。 7 【答案】D 【解析】要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使用石蕊进行检验,首先从 a 通入二氧化碳,观察 纸花不变色,证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从 b 端通入氮气,将二氧化碳排出,然后再将水滴下,纸 花不变色,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红,从 a 端通入二

16、氧化碳,纸花变红,证明是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 反应,则正确的顺序为。故选 D。 8 【答案】A 【解析】A、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 A 正确;B、二氧化碳、甲烷等都是造成温室效 应的主要气体,故 B 错误;C、喝了汽水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气体溶解能力会减小,故 C 错误;D、二氧化碳没有毒性,因为其不能供给呼吸,所以会使人窒息,故 D 错误。故选 A。 9 【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能够灭火,故 A 正确;B、光合作用 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合成葡萄糖,同时释放氧的过程,

17、 二氧化碳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 B 正确;C、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不能冶炼金属,故 C 错误; D、干冰易升华吸热,能用作人工降雨,故 D 正确。故选 C。 10 【答案】B 【解析】在化学反应:2Mg+CO22MgO+C 中,镁得氧,被氧化,作还原剂;二氧化碳失去氧被 还原,作氧化剂。故选 B。 11 【答案】B 【解析】A、注射器有刻度,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正确;B、稀硫酸 和块状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常使反应停止,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 碳时注射器内的液体应为稀盐酸,而不是稀硫酸,错误;C、利用该装置进行试验时,将玻璃管内

18、的 a、 b、c、d 四处分别放置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纸花,a、d 处放置湿润的,b、c 处放置干燥的,可观察到, 湿润的纸花变红,且 d 处先变红,a 处后变红,而干燥的纸花不变色,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正确;D、该装置的左半部相当于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故也可用于过氧 化氢法制取氧气,正确。故选 B。 12 【答案】(1)煤、石油、天然气等含碳燃料的燃烧等 C+O2CO2 (2) (3)在试管中形成一段液柱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膨胀 CO2Ca(OH)2CaCO3H2O 【解析】(1)CO2的主要来源是:动植物呼吸和含碳物质的燃烧、森林被砍伐等。碳和氧气在点燃

19、的条件 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O2CO2。 (2)减少的方法有多种如:植树造林、合理的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故选。 (3)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所以甲同学将收集满的 CO2气体倒插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装置 A)并轻轻振荡试管,A 中的现象是:在试管中形成一段液柱、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乙同学挤压装置 B 中滴管的胶头,使其中的澄清石灰水滴入烧瓶,并轻振荡,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 酸钙和水,瓶内压强减小,系在导气管一端的气球变化是膨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Ca(OH)2CaCO3H2O。 13 【答案】(1)长颈漏斗 (2)CaCO3 +2HClCaCl2 +H2O + CO2 (3)红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解析】(1)标有字母 a 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 (2)甲中发生反应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3)乙中进行实验时,先关闭 K1和 K2,加热 c,一段时间后再通入 CO2,观察到 b、d 中纸花均不变色, 说明水和二氧化碳都不能使纸花变色。再打开 K2,b 中纸花逐渐变红,由此证明了 CO2能与水反应。 若打开 K1,可以观察到烧杯内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可以证明 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人教版 > 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