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地形变化的原因 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2020年新教材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0019 上传时间:2020-11-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7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 地形变化的原因 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2020年新教材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二单元 地形变化的原因 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2020年新教材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二单元 地形变化的原因 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2020年新教材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二单元 地形变化的原因 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2020年新教材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地形变化的原因地形变化的原因 (满分:100 分;时间:6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 小明同学前往泰山旅游时捡到一块岩石标本,通过查阅资料确定其是花岗岩。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下图中最有可能是小明同学捡到的岩石标本的照片是( ) 2.泰山山体主要由花岗岩构成,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于地表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安徽天柱山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其花岗岩峰丛地貌奇特,其中飞来峰上的“飞来石”更是有如天

2、外 来客(见下右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组成上面右图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与左图中代号对应正确的是( ) A.岩浆岩甲 B.变质岩乙 C.岩浆岩丙 D.沉积岩丁 4.该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 A.外力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岩浆侵入变质作用褶皱运动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D.岩浆喷出冷却凝固外力侵蚀 读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回答下面两题。 5.下列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B.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 C.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 D.丙河流的形成与断层处岩体破碎有关 6.图中( ) A.处为良好的储

3、水构造 B.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C.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D.岩层形成时间从老到新依次为 汾河平原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结合黄土高原东西向基岩剖面图(下图),回答下面两 题。 7.图中与我国泰山地质构造相同的是 ( ) A.太行山 B.太岳山 C.子午岭 D.六盘山 8.汾河平原的形成过程为( ) A.地壳断裂下陷流水堆积 B.褶皱断层 C.地壳断裂下陷流水侵蚀 D.水平挤压风力堆积 大陆边缘是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平行于大陆大洋边界,宽几十至几百千米不等。根据板块构 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分为稳定型和活动型两大类。读某地大陆边缘类型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9.图中(

4、 ) A.是岩浆发源地 B.是岩石圈 C.a 是板块生长边界 D.b 是稳定型大陆边缘 10.图中的大陆是 ( ) A.亚欧大陆 B.非洲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 D.美洲大陆 2019 年 3 月 1 日,我国首个火星基地在柴达木盆地红崖地区建成。柴达木盆地的烃源岩富含有机质,可 大量生成并排出油气。图 1 为红崖地区地貌景观示意图,图 2 为红崖地区烃源岩物质刚开始堆积时的厚度等 值线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1.柴达木盆地红崖地区被认为是我国境内最像火星的地方,其与火星类似的自然地理特征有( ) 以流水地貌为主 昼夜温差较大 大气主要成分 沙丘、砾石广布 A. B. C. D.

5、 12.红崖地区烃源岩物质刚开始堆积时,甲乙沿线的地形部位可能是( )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陡崖 图 1 为北半球 M 聚落所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其中 OP 实际水平距离为 425 米。 图 2 为沿 QP 一线所做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M 聚落分布于两侧山脊之间的宽谷中,当一年中 M 聚落房屋的正午日影最长时, 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大致与甲坡坡度相等,且该日 M 聚落的日照时间为北京时间 8:10 至 17:50。 据此完成下面 两题。 (已知:tan300.58,tan350.7,tan400.84) 图 1 图 2 13.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 ) A.四川盆地 B.

6、两广丘陵 C.华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 14.下列有关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 2 所示地形为背斜山 B.乙处草坡因下渗强烈,表土含水量小 C.图 2 中森林为落叶阔叶林 D.一年中 M 聚落房屋的正午日影最长时,该地昼长夜短 图 1 为某地地貌景观图,图 2 为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图 1 图 2 15.图 1 中的地质构造对应图 2 中的(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6.图 2 中甲、乙、丙三处( ) A.甲处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 B.乙处堆积作用显著,成为山岭 C.丙处岩石破碎,不宜修建水库 D.三处地下水都丰富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做了以下

7、实验,阅读下列实验材料与步骤,完成下面两题。 材料:两块相同的木板(模拟土坡)、沙土、草皮、自来水、两个水壶、两个水槽。 步骤:在坡度一致的两木板上铺上等量的沙土,其中一块再铺上草皮。用装有同等水量的水壶分别 在两沙坡上以相同高度、相同速度持续浇水,水流最终分别流入下方的甲、乙两水槽中。观察坡面的形态 变化和水槽中沉积物的数量差异。 17.从该实验中可知,沙子逐渐沉积到水槽底部的过程是在模拟( )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沉积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风力堆积作用 18.若某区域正在经历左图的演示过程,则该区域可能发生的相应变化是( ) A.降水变化率减小 B.土壤肥力增强 C.河流含沙量

8、增大 D.风力堆积明显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图中 1、2、3、4、5 为地层编号,并表示地层年代由老到新。读图 完成下面两题。 1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地地貌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该地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因素 C.该地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地壳运动 D.甲处是背斜,乙处是向斜,丙处是地堑 20.若图中 4 地层为含油层,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二、非选择题(共 4 题,共 50 分)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 分) (1)图中各地对应的地质构造或地形正确的是(2 分)( ) A.甲火山 B.乙向斜 C.丙断

9、层 D.丁背斜 (2)图示、岩石中,属于变质岩的是(2 分)( ) A. B. C. D. (3)图中序号与其对应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2 分) ( ) A.变质作用 B.冷却凝固 C.重熔再生 D.外力作用 (4)自然界中常有与乙、丙两地类似的地表形态。下图中反映其形成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2 分)( ) A. B. C. D. (5)丙处地貌成因是 ;下列与甲处地质构造成因相同的有 (双选)。(4 分) A.庐山 B.富士山 C.华山 D.喜马拉雅山 (6)图中(双选)(2 分)( ) A.甲处有利于修建大型工程 B.乙处地质构造利于储油 C.丙处地下可以开挖隧道 D.丁处火山喷发时对

10、人类有害 2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 分) (1)图中 A 处的岩石为三大岩石类型中的 岩,B 处为 岩。(2 分) (2)如果用 C、D 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请将字母填入图中适当位置,并分析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有何 不同。(4 分) (3)岩石 A、B 接触地带可能形成 岩。(1 分) (4)A、B、C、D 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理由是 。(3 分) (5)岩层 A、B 的形成顺序是 。 (2 分) 23.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10 分) (1)图中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 因是 。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

11、的方法 是 。处属于 山。(4 分) (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 4 个箭头,以表示岩层运动的方向。(2 分) (3)下列地理事物中与图中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2 分)( ) A.渭河谷地 B.长江三峡 C.泰山 D.庐山 (4)图中 c 地层为含水层,a、b、d 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 (填序号)处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 判断依据是 。(2 分) 24.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不同河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 分) (1)分析 AB 截面河谷深邃的原因。(4 分) (2)据图分析 CD 截面所在的地区形成地上河的原因。(4 分) (3)EF 截面所在河

12、段的航道靠近 (E、F)岸,说明判断依据。(6 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A、B 具有层理构造,是沉积岩,其中 A 是页岩,B 是砂岩;C 质地坚硬,由多种矿物组成,是花岗岩;D 有气 孔构造,是玄武岩。故选 C。 2.D 花岗岩是地下岩浆侵入活动形成的;花岗岩出露地表说明地壳抬升;再经外力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形成 泰山景区随处可见的花岗岩。故选 D。 3.A 据材料可知,安徽天柱山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花岗岩是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岩,左图中甲是岩浆 岩,A 对;左图中丙是岩浆,C 错;丁是沉积岩,乙是变质岩,B、D 错。故选 A。 4.C 岩浆侵入后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花岗岩受地壳

13、运动影响抬升,出露地表,其表层受外力侵蚀形成该地 貌景观,C 对。 5.D 图中地貌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A 错;图中地貌的形成与地壳的褶皱构造、断裂及外力作 用有关,B 错;甲、乙两座山脉分别是向斜山和背斜山,形成原因不同,C 错;丙河流发育于断层线附近,其成因 与断层有关,故丙河流的形成与断层处岩体破碎有关,D 对。故选 D。 6.D 处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A 错。 处为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B 错。 处是花岗岩,为岩浆岩, 不可能含有生物化石,C 错。 根据图示可知,岩层在岩层下方,故岩层形成时间比岩层早;岩层侵入 到岩层和岩层中,故岩层在岩层和岩层之后形成,故图中岩层

14、形成时间从老到新依次为,D 对。故选 D。 7.D 图中太行山、太岳山、子午岭分别属于背斜山、向斜山、向斜山,六盘山为断块山,故六盘山与泰山地 质构造相同。 8.A 汾河平原的形成过程为地壳断裂下陷,形成洼地,洼地地势较低,集水成河,之后因流水堆积作用形成 平原。 9.D 由图可知,是大洋板块,不是岩浆发源地;不是岩石圈;a 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地带,是板块 消亡边界;b 虽是大陆边缘,但其位于板块内部,故是稳定型大陆边缘。 10.D 图中的大陆西部为海沟,是板块消亡边界,东部大洋中脊可能为大西洋中脊,因此示意图中的大陆是 美洲大陆。 11.D 柴达木盆地红崖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貌以风

15、成地貌为主,且火星地表无稳定的液态水,没有流水 地貌,错;柴达木盆地红崖地区降水少,晴天多,昼夜温差大,火星质量较小,大气较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和 保温作用都差,昼夜温差大,对;地球大气成分以氮气、氧气为主,而火星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错; 柴达木盆地红崖地区多风力作用形成的沙丘、砾石等,火星昼夜温差大且干旱,地表沙丘、砾石广布,对。 故选 D。 12.A 读图 2 可知,甲乙沿线烃源岩物质刚开始堆积时厚度由甲到乙逐渐增大,且甲乙沿线所在地形部 位的中间部位较两侧厚度小。沉积物堆积地区为地势低洼区,地势越低洼的地区堆积厚度越大,地势越高处 堆积厚度越小。因此可以推测,红崖地区烃源岩物质刚开始堆

16、积时,由甲到乙,地势由高到低,且甲乙沿线 所在地形部位中部地势较两侧高,故甲乙沿线的地形部位为山脊,A 对;山谷地势中间低、两侧高,B 错;鞍 部地势为两侧高、 另外两侧低,C 错;陡崖地势为一侧高,另一侧低且地势极陡(等高线重叠),该处沉积物堆积 厚度等值线较稀疏,说明该处坡度较小,D 错。 13.A 由材料可知,OP 实际水平距离为 425 米,而 OP 的高差为 300 米,甲坡坡度正切为 3004250.7,利用 正切值 tan350.7,可知甲坡坡度约为 35。当一年中 M 聚落房屋的正午日影最长时,即冬至日时,当地 正午太阳高度大致与甲坡坡度相等,为 3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

17、计算可得,该地的纬度约为 3134N,又因为该日 M 聚落的日照时间为北京时间 8:10 至 17:50,即昼长是 9 小时 40 分钟,正午时间为北 京时间 13:00,所以 M 聚落的经度是 105E,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出图示区域可能位于四川盆地。故选 A。 14.B 根据图 2 岩层的弯曲形态可判断出图 2 所示地形为向斜山,A 错。 根据图 2 中的信息可知,乙处坡度较 缓且位于石灰岩上,所以下渗强烈,表土含水量小,B 正确。结合上题可知,该地位于四川盆地,故图 2 中森林 为常绿阔叶林,C 错误。 根据上题可知,该地一年中 M 聚落房屋的正午日影最长时昼长是 9 小时 40 分钟,昼

18、短 夜长,D 错误。 15.A 图 2中甲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丙处两侧岩层发生断裂、 位移,是断层; 图 1 中山地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与图 2 中甲处对应。 16.C 甲处位于背斜顶部,裂隙发育,易被侵蚀;乙处是向斜两侧被侵蚀而形成的山岭;丙处为断层,岩石破 碎,不宜修建水库;向斜槽部和断层线上地下水可能丰富。 17.B 木板上的沙子随水流流入水槽,这一过程模拟的是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沙子逐渐沉积到水槽底部 的过程是在模拟流水沉积作用,故选 B。 18.C 左图的演示过程是水土流失的过程,对降水变化率影响很小,A 错;表土流失,会使土壤肥力降低,B 错; 植

19、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C 对;水土流失与风力堆积无关,D 错。 19.A 该地地貌是内力与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0.A 石油主要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图示甲处为背斜;丙处岩层虽向上弯曲,但该处岩层断裂下陷,形成地堑, 不适合开采石油。 二、非选择题 21.答案 (1)B (2)C (3)C (4)B (5)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AC (6)CD 解析 (1)据图可知,甲处岩层发生断裂错位,为断层,A 错误;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B 正确;丙处岩层向 上拱起,为背斜,C 错误;丁处为火山,D 错误。故选 B。(2)岩石和岩石由岩浆形成,属于岩浆岩;

20、岩石形 成于地下高温、高压环境,属于变质岩;岩石属于沉积岩。故选 C。(3)根据上题可知,岩石和岩石属于 岩浆岩,岩石属于变质岩,岩石属于沉积岩,故为外力作用,为变质作用,为重熔再生,为冷却凝 固。故选 C。(4)岩层首先受到水平挤压作用,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背斜顶部受到张力作用,岩层破碎, 易被外力侵蚀,成为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从而形成山岭。据此判断,图中地表形 态形成过程的排序是,故选 B。(5)丙处是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破碎,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甲处为断层,与甲处地质构造成因相同的地形区有庐山、华山,故 A、C 正确。富士山属于火山,喜马拉雅山 属

21、于褶皱山,故 B、D 错误。(6)甲处为断层,不利于修建大型工程;乙处为向斜,地质构造利于储水;丙处为背 斜,由于有良好的支撑,其地下可以开挖隧道;丁处火山喷发时对人类有害。 22.答案 (1)沉积 岩浆 (2)C、 D 位置见下图。 D 是玄武岩,属于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C 是花岗岩, 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的。 (3)变质 (4)A A 是沉积岩,B、C、D 均是岩浆岩 (5)先形成 A,后形成 B 解析 第(1)题,A 处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为沉积岩,B 处岩石侵入到其他岩层中,为岩浆岩。第(2)题, 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

22、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中的喷出岩。花岗岩与玄武岩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形成时的 位置不同。 第(3)题,已形成的岩石在岩浆活动、 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 高压条件下,原来的岩石成分、 结构、 构造发生改变,从而形成变质岩。第(4)题,沉积岩的特征之一是可能含有化石。第(5)题,B 岩层侵入到 A 岩 层中,故可判断出先形成 A,后形成 B。 23.答案 (1)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从而形成谷地 背斜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 新 断块 (2)绘图略。 (3)A (4) 处为向斜构造,地下水容易在此汇集 解析 第(1)题,从岩层的弯曲形态上看,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

23、,岩石破碎, 容易被侵蚀,从而形成谷地。从地层的相互关系上看,背斜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处岩层整体上升,形 成地垒,为断块山。第(2)题,绘制岩层错动方向的箭头时,要突出上升岩块和下沉岩块。其中中间两个细短 线为向上的箭头,两边的细短线为向下的箭头。第(3)题,处为断块下沉形成的谷地,渭河谷地和其成因相 似。泰山、庐山属于地垒,长江三峡是地壳上升后流水侵蚀而成的。第(4)题,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因其 岩层向下弯曲,地下水容易在其槽部汇集。 24.答案 (1)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易受侵蚀;河流上游落差大,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2)该地区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河水流速较慢,泥沙易沉积;人为加高堤坝。 (3)E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水冲刷右岸,E 岸受到的侵蚀作用较强,河水更深。 解析 (1)图示为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AB 截面河谷深邃,呈“V”字形。由图可以看出,河谷位于背斜顶部,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被侵蚀;河流上游落差大,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使河谷不断加深。(2) 图示 CD 截面河道弯曲,应是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形,所以河水流速较慢,泥沙易沉积,使河床抬升。为防洪涝, 人为加高堤坝,加快地上河的形成。(3)EF 截面在河流的下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水冲刷右岸,即 E 岸受到的侵蚀作用较强,航道应靠近水深的一岸,即靠近 E 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鲁教版(新教材) > 选择性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