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地表环境的特征 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2020年新教材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0015 上传时间:2020-11-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 地表环境的特征 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2020年新教材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五单元 地表环境的特征 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2020年新教材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五单元 地表环境的特征 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2020年新教材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五单元 地表环境的特征 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2020年新教材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地表环境的特征地表环境的特征 一、选择题 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回答 13 题。 1.与处自然带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 A.暖流 B.山脉迎风坡 C.大气环流 D.寒流 2.地自然带的名称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温带草原带 3.自然带体现的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 是热带雨林带,由于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因此降水 丰富,形成热带雨林带;是热带草原带,是热带荒漠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由于 自然带降水量逐渐减少,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 1.D 2.B 3.B 读沿某半岛甲、乙两地连线所作的自然环境剖面图,回答 46 题。 4.图中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为( ) A.热带季雨林 热带季雨林 热带季雨林 B.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季雨林 C.热带季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雨林 D.热带草原 热带草原 热带草原 5.图中植被带形成的原因是( ) A.处于东北信风迎风坡,降水较多 B.位于山脉东侧,是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C.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少 D.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多 6.植被带所体现的分异规律是( ) A.纬度地域分

3、异规律 B.经度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 解析 第 4 题,位于低纬地带、距海近且位于山脉西侧,这里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 比较多,形成热带雨林;主要位于山脉东侧,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这里降水较少,形成 热带草原;为印度半岛的典型植被热带季雨林。故图中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为热带雨 林、热带草原、热带季雨林。第 5 题,植被带位于山脉东侧,是西南季风的背风坡,这里降 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第 6 题,图中植被带是非地带性的表现,是由地势起伏引起的,如 果没有山脉,则不会形成热带雨林,也不会形成热带草原。 答案 4.B 5.B 6.D 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7 月等温

4、线、雪线示意图。据此回答 78 题。 7.该山地南坡属于( ) A.阳坡和背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阴坡和迎风坡 D.阳坡和迎风坡 8.图中两地之间的地区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 A.高山草甸 B.高寒荒漠 C.针阔混交林 D.高山针叶林 解析 第 7 题,由图可知,该山地南坡温度高于同海拔的北坡,说明南坡为阳坡;南坡雪线低 于北坡,说明南坡为迎风坡。第 8 题,两地之间的地区位于雪线之下,其分布最广的植被 应该为高寒荒漠。 答案 7.D 8.B 林线是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地区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 据研究表明全球林线高度与植物生长期 间的气温密切相关。下图示意全球部分山地高山林线海拔。读图

5、完成 910 题。 9.据图判断( ) A.北半球山地林线北坡高于南坡 B.南半球山地林线高于北半球 C.同一纬度山地林线北半球高于南半球 D.同一纬度山地林线沿海高于内陆 10.影响全球山地林线高度分布的首要因素是( ) A.山地海拔 B.光照强度 C.年平均气温 D.最热月平均气温 解析 第 9 题,获取图中纬度和海拔信息即可得出答案。第 10 题,图中显示纬度越低,山地 林线海拔越高,说明气温是影响山地林线高度分布的首要因素。由材料可知,全球林线高度与 植物生长期间的气温密切相关,而生长期在气温较高的时期,故首要影响因素是最热月平均气 温,而不是年平均气温。 答案 9.C 10.D 某考

6、察团在非洲考察时发现东非高原(图中甲地)生长着高大的猴面包树,其粗大的树干能储存 水分,适应环境变化,维护生命活动,结合图文资料回答 1112 题。 11.猴面包树适应当地什么样的环境变化( ) A.全年干旱少雨 B.夏季干燥,冬季多雨 C.干湿季明显 D.全年高温少雨 12.在考察时发现德班气温明显高于约翰内斯堡,是因为德班( ) A.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B.白昼较长,太阳辐射量较大 C.海拔较低,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D.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解析 第 11 题,图中甲地为东非高原,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故猴面包树要适应干湿季 明显的环境变化。 第 12 题, 德班位于沿海, 其

7、东部的海洋上有暖流流过, 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答案 11.C 12.D 平潭是福建省一个岛县,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当 地人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作为建筑材料,建造如下图所示的石头房屋,名为石头 厝。其独特的造型是海岛居住文化的“活化石”。据此回答 1314 题。 13.石头屋的特征及其对应功能正确的是( ) A.房屋低矮便于保温 B.屋顶缓防暴雨 C.窗户小防外敌 D.石头压瓦防大风 14.结合平潭的地理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降水少主要是由于沿岸寒流降温减湿 B.该地适宜发展的产业有渔业、风电、旅游业 C.该地主要房屋建材是岩浆喷出

8、冷却凝固而形成的 D.由于台湾山脉的阻挡,该地夏秋免遭台风灾害 解析 第 13 题,福建位于东南沿海,海岛多台风灾害,则有石头压瓦、窗户小等特征,目的 都是防大风危害;福建位于亚热带,一般不需要保温;屋顶缓,不利于防暴雨。第 14 题,该 地降水较少,主要是因为台湾山脉阻挡夏季风;亚热带海岛利于发展渔业、旅游业,风力强而 可发展风电产业;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台湾山脉对台风阻挡作用较弱, 该地夏秋易遭台风灾害。 答案 13.D 14.B 我国某公路长 500 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 1 070 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

9、年 9 月底至次年 5 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 成第 15 题。 15.该公路北端海拔约 750 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 A.针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C.高寒草甸带 D.灌丛荒漠带 解析 新疆深居内陆,降水较少,该公路北端海拔约 750 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最可能是灌丛荒 漠带。D 对。该公路北端海拔相对较低,降水少,不可能出现针叶林带、山地草原带和高寒草 甸带。 答案 D 二、综合题 16.读非洲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甲图中 a、b、c、d 代表的自然带的名称,自 a 到 d 一线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何种地域 分异规律? (2)甲图中 a 自然带有丙、丁两处的

10、分布,其中_处的分布为非地带性现象,导致 a 自然 带在该处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3)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整,其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坡高于北坡,而雪线高度却是南 坡低于北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解析 第(1)题,结合非洲自然带的分布可以判断出四个字母代表的自然带的名称;四个自然 带南北更替,反映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第(2)题,热带雨林带应分布在赤道附近, 图中丁处热带雨林带的分布达到了南纬 20 多度,属于非地带性现象,该现象的形成与信风、 洋流有关。第(3)题,本题实际上回答三个问题:自然带完整、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北坡高度差 异、雪线高度南北坡差异等三个现象的原因。 答案

11、(1)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从赤道 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丁 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暖流流经。 (3)乞力马扎罗山所处的纬度低(赤道附近);海拔高,相对高度大。由于乞力马扎罗山南坡位于 东南信风迎风坡,水分条件要优于北坡,因此乞力马扎罗山的森林带和草原带分布的海拔上限 南坡高于北坡;降水量和气温是影响雪线的重要因素,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 线高度低于北坡。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发源于祁连山深处的黑河,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后,汇入巴丹吉林沙漠西北缘两片戈壁洼 地,形成东、西两大湖泊,总称居延海。截至 2

12、017 年 9 月底,东居延海面积达到 66.3 平方千 米,比 20 世纪扩大了近一倍,为近 100 年来最大,并实现连续 13 年不干涸。下图为黑河流域 及居延海位置示意图。 (1)推测东居延海水域面积扩大的原因。 (2)分析东居延海面积扩大带来的环境效益。 (3)简析黑河流域自然环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 第(1)题,水域面积扩大的原因主要从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第(2)题, 主要结合湖泊湿地的作用,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从抵御沙漠入侵、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 局地小气候和保护生态环境等角度分析。第(3)题,黑河流域自然环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然景观的

13、变化方面具体分析。 答案 (1)黑河流域内降水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冰川融水增多;绿洲地区节水农业 的发展和居民节水意识的提高,使灌溉和生活用水减少。 (2)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减少沙尘暴天气的发生;减少荒漠化对居延海绿洲的威胁;减少旱 涝灾害的威胁; 绿洲小气候得以改善, 温差减小, 湿度增大; 为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提供水源; 有效地保护居延海流域生物多样性。 (3)由于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距离海洋远,降水稀少,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使得黑河中下 游地区形成了荒漠景观;体现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祁连山山地水热条件随着海拔的 变化而变化,引起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体现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

14、律。绿洲位于祁连山山麓地 带的冲积扇上,是因冰川融水渗入地下并在绿洲出露而形成的;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地形略图。 材料二 博格达峰北邻准噶尔盆地,南隔达坂城谷地与吐鲁番盆地遥遥相望,处于荒漠包围之 中。 博格达峰垂直分异景观十分明显,由上至下为冰雪带高山草甸草原森林带山地草原 荒漠带,野生物种资源丰富。 (1)根据材料分析博格达峰野生物种丰富的原因。 (2)达坂城至吐鲁番附近一段被称为“30 里风区”,简述“30 里风区”多大风的原因。 (3)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图中山脉对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处于荒漠包围之

15、中”可知,博格达峰人类活动少,生物保护较好; 由材料“博格达峰垂直分异景观十分明显,由上至下为冰雪带高山草甸草原森林带山地 草原荒漠带”可知,该山垂直差异显著,野生物种资源丰富;博格达峰海拔高,山地降水较 多,有冰雪带,夏秋季节冰雪融水多,水源丰富。第(2)题,风力大小与地形、当地气候、植 被有关; 达坂城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气候干旱降水少, 多大风天气; 当地距冬季风源地近, 植被稀少;结合图中地形,铁路在此经过两山之间的山口,受“狭管效应”影响,风力大;达 坂城到吐鲁番海拔不断降低,地势高差大,顺着地势下滑风力增大;吐鲁番盆地以沙漠、戈壁 为主,比热容小,季节变化形成巨大的气压梯度必然

16、导致强烈大风。第(3)题,构成自然地理 环境的要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结合图文材料回答即可。 答案 (1)山地垂直差异显著;山地降水较多,且多冰雪融水,水源丰富;人类活动少, 生物保护较好。 (2)多山口等特殊地形,加强了局部地区的风力(狭管效应);邻近寒冷气流的源地,冬季风 强劲;达坂城到吐鲁番地势高差大,顺着地势下滑风力加大;沙漠、戈壁地区,季节变化 形成巨大的气压梯度必然导致强烈大风。 (3)水汽受山脉阻挡多地形雨;高山冰川成为河流重要水源;山麓形成土壤肥沃的冲积扇;山 脉海拔较高,植被垂直分异明显(或生物多样性丰富)。 19.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

17、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读 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甲、乙两地虽然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却略有差异。从两地全年降水分配差异 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3)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乙两地的相同,简析其原因。 解析 第(1)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具体表现: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 互作用、相互依赖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答题时需要具体说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 整体性特征。第(2)题,从两地全年降水分配差异的角度分析。第(3)题,考查地理环境差异性、 地域性分异现象的原因。 答案 (1)乙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盆地,地势低平,这种气候和地 形条件, 造就了流量丰富的刚果河水系; 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2)甲地降水年内分配差异较大,7、8、9 月多,12、1、2 月少;而乙地全年降水均匀,因此 造成两地植被景观的差异。 (3)丙为热带雨林带,该地处于迎风坡,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影响;沿岸有马达加 斯加暖流流经,因此丙地自然带类型与甲、乙两地的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鲁教版(新教材) > 选择性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