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要点归纳汇总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58198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要点归纳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要点归纳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要点归纳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要点归纳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要点归纳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 沁园春沁园春 雪雪 一、重点字词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 qn 园春分 fn 外妖娆 ro 成吉思汗 hn 数 sh风流人物 点拨: “分” “汗” “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惟余莽莽惟:只。 (2)须晴日须:等到。 (3)略输文采输:差、失。 (4)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

2、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 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 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 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 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

3、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沁园春 雪的作者是毛泽东, “沁园春”是词牌名, “雪”是词的题目。 我爱这土地我爱这土地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 ,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只因一次在写自己姓时, 刚写出草字头,便想起了蒋介石,顿生厌恶之情,便在底下划了叉号,从此更名为艾青可见其 坚定的政治立场。1932 年,正在巴黎留学的作者因感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便急速回国,投入到 救亡运动中,却因从事革命文艺创作而被国民党逮捕判刑 6 年,

4、但始终没间断创作,狱中创作 了大堰河我的保姆 ,接着创作了芦笛 , 巴黎 ,1937 年写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 上 ,1938 年初,又创作了北方等诗篇。 写作艺术写作艺术 这首诗的显著特点是篇幅短小,构思精巧。土地是个博大的意象,诗人选择它作为寄情的 对象、倾诉的对象,其境界极其广阔,意象极其丰富,诗人的情思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诗人 的想像和诗思的回旋天地也是无限自由、广阔的。但他没有把诗的篇幅拉长,不让诗的情思散 漫开去,而只把诗人对土地广阔而深厚的爱浓缩在 10 行诗中,并且取得了最佳的艺术效果。 写作手法写作手法 诗人不是从实处落笔,而是从虚处落笔,通过想像把自己虚拟为“一只鸟” ,借鸟

5、儿与土 地的关系来展开全诗的艺术境界, 使诗的整体构架显得巧妙自然, 使人浑然不觉。 诗以 “假如” 开头, 显得新奇, 富有独创性, 便于化人为鸟, 把诗境推向虚拟的艺术境界。 当然, 诗中的 “鸟” , 仅是泛指,具有象征性,不像古诗词中那些实指(如杜鹃、鹤鸽等)。 “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是 一句引人注目、令人心动、值得品味和沉思的诗句,也是全诗中深化诗人对土地感情的一个奇 异的亮点。这是当时悲壮的时代氛围(抗战初期)、诗人特殊的个性与气质(艾青自称是“悲哀的 诗人”)以及诗人特殊的表达需要等等,共同作用于鸟儿形象而产生的审美意象。它大大提升 和强化了形象的审美表现力从中我们不仅能感到时

6、代的氛围、诗人的个性和气质,更能感到 诗人对土地的爱是如此的执著、坚贞和顽强。 练习练习 1.全诗中哪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嘶哑”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如果用“嘹亮”好吗?为什么? “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的 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如果用“嘹亮” ,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 挚诚感情的表达。因此,用“嘶哑”比用“嘹亮”好。 乡愁乡愁 创作背景:创作背景: 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1971 年,20 多年没 有回过

7、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 文章赏析:文章赏析: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 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 的中国诗人, 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 史感与民族感。 同时, 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 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 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 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 来的一方坟

8、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 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有如百川奔向 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 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正如诗人自己所说: “纵的历史 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 ( 白玉苦瓜序)余光中热爱中华传统 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 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 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

9、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 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诗人为这人生的四 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 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 现在的海峡。由此,看到这首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构思极为巧妙。 诗人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是单纯、明朗、集 中、强烈。它们又是丰富的,即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这四个 意象把本是一个非常抽象的 “乡愁” 物化、 具体化, 通过 “托物寄情” 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这些意象和“这” 、 “那”这两个简单的指示代词联接在一起,巧妙地将彼此隔

10、离的人、物、时 间和空间,将愁绪的两端紧密融合。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别离和相聚 阊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诗歌以时间的次 序为经,以两地的距离为纬,在平铺直舒中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愁和 无尽的相嗯。 诗歌在艺术上呈现出结构上的整饬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在均匀、整齐的句式中追求一种 活泼、生机勃勃的表现形式,在恰当的意象组合中完美地运用语词的音韵,使诗歌具有一种音 乐般的节奏,回旋往复,一唱三叹。诗人用融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现代诗语,唱出了诗人 心中对故乡、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乡愁有令人瞩目的形式美。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

11、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 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相互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词的 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 惘的氛围。 你是人间四月天你是人间四月天 字词解释:字词解释: 娉婷(pngtng) :女子容貌姿态娇好的样子。 鲜妍(yn) :光彩美艳的样子。 冠冕(gunmin) :古代皇冠或官员的帽子,比喻第一,体面,光彩。 呢喃(nnn) :象声词,形容燕子的叫声。 文章整体赏析文章整体赏析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一至四节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形成复沓,构成对称的乐章,将心 中的爱以一幅幅四月天丰美的画面作比

12、,节奏明快排比的句式将画面连接,情感如水面涟漪 层层叠叠荡漾起伏, 作品不仅美而且易于吟咏, 朗朗动人诗的第五节/你是爱, 是暖, 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是收束的乐章,以抽象的爱、暖、希望来比喻心中的你,极尽盛赞,美 不胜收“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诗的开篇呼应,重复中有变化,诗情回旋而流转,毫无滞涩之 感。 作为诗歌最为形式化的表达上,此诗的节奏、韵律与语词的选取都处于语词的中性状态, 没有大红大紫、纯黑纯白的俗艳与锋利,在声音上,也是温和的、静雅的,甚至走向旖旎和慵 懒;十一个“你”字,既突出了主题,又起到了“衬韵”的作用,在诗歌运行的过程中, “你” 字的每一次出现,就像乐队演奏

13、中的节点,以“频率”的方式突出了“我”的指向,这是一种 形式美感与内容美感的深层次结合,是一种尚未被人们研究和认识的精妙之处。歌颂四月天, 其实都是在向“你”倾诉,全诗只有一处破折号,这一处破折号写着: “你是爱,是暖,是希 望” ,什么样的希望呢?联系林徽因的知识背景,我们会更加明确这首诗艳丽的画面背后,有 着理性主义表达的节制和书写的雅致,完全能够体现出古典英国诗歌的高贵气象 语言艺术语言艺术 你是人间四月天这首诗的语言,画面感极强。不同于当今一些诗歌注重思想的表达, 它还保留着古典诗歌以形象毗类情感的特点,也就是说,在诗歌意象、思想和语言之间,这首 诗追求的是一种整一的感觉,不是思想高于

14、画面、意象和声音,而是以诉说为主,阅读者在吟 诵的过程中参与创作, 共同 “呈现” 意蕴的面貌, 在这里, 没有抽象的思想, 只有敞开的画面, 以形象的语言等待领悟。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象征意义,且以温暖的组合展示温馨柔媚的 情调。 在这首诗中,直接展示色彩的文字有“鲜妍、鹅黄、绿、白莲” ,我们对这些色彩进行光 谱分析会发现,它们给人类视觉所造成的印象都是明亮的,都与人的温暖的心理感受相关,带 给人们一种稳定的、甚至慵懒的感受,按照心理分析来说,则是一种温润的美感。而且,作者 在描写这些美感的时候,又采用了跳动的笔法,也就是说于变化中、动作中展示色彩,这可以 从间接展示色彩的文字中看到,这

15、样的文字有“点亮、春的光艳、云烟、黄昏、星子在无意中 闪、夜夜的月圆、水光浮动” ,在这些词语中,我们仔细体味就会发现,它不是静态的描摹, 而是放在动态的、变化的背景中来挥洒,有点像绘画中的晕染,漫出纯粹色彩的边界,正是在 那模糊之处,美感油然而生;从人类的接受心理来说,这样的色彩点燃恰好是抓住了人类注意 力的某些特点:再似乎不注意的地方写下动态的景观,稍一提神,便豁然开朗,这正是美学欣 赏中的恍然一悟。而且,在这样两组文字中,有一种顺承的关系,第一组纯粹的色彩只有到了 第二组跳动的组合中才更生动,试看这些词: “点亮”突出了“点”这个动作、 “春的光艳”显 示了“春”的灿烂和妖娆、 “云烟”

16、则直接是状态的描写,若隐若现渺渺茫茫、 “黄昏”看似暗 淡实则隐喻了温暖,因为它后面紧跟着的是“风的软” 、而“星子在无意中闪”承续“黄昏” 这一意象,突出了“闪”的动态感,给我们一种灵动的审美体验、在“夜夜的月圆”和“水光 浮动”中,以“暗”和“柔”进一步烘托那种微醺的温暖的感觉。所以,在这样的文本细读中, 我们会发现, 当单纯的文字组合在某种一致性的情感脉动中的时候,那些文字就会突破其单一 的意义,而获得一种整体的审美感受。 画面和声音是交织在一起的,在鹅黄和白莲之间有人们笑的声音、风舞动的声音、雨滴洒 落的声音、花开的声音、和阳光一起浮动的流水的声音、树儿花开的声音以及那春天最不可缺 的

17、燕子的声音,在洁白温暖的画面上,这些声音喧闹起来,但并不觉得杂乱,热闹而不杂乱, 一定是和抒情主人公的心情有关,所以,透过这些表达声音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整首诗歌完 整的情绪流,那是欢快的声音,类似溪水的流动如同一个场景,春暖花开,但是冰雪还 没有完全消融,溪水在雪下流动,阳光照耀之处,漏出的一线溪流冰澈清凉,在冷与暖的交界 处,这些文字在跳动:“笑声、交舞着变、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雪化后、水光浮动、一树一树的花开、燕在梁间呢喃” ,这里的每一组文字都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画面、一是画面的流动,笑是一种形态,要有人来构成,我们可以想象的抒情主人公是一 个白衣少女,那声音

18、可以“点亮”周围的“风” ,而“轻灵”是由声音的“脆质”导向画面的 “光艳” ,在通感中, “交舞着变”的是春天的面相,这一组文字中,由对人的怀想引向声音, 又借助声音引向春光,交舞的变是写场景,构成了一个热闹的开端。接着换了一个场面,其实 是一个黄昏,但是不是凄冷的黄昏,而是温暖微醺的黄昏,在这里,写了“风吹” 、 “星闪”和 “雨洒” ,这些动感的词语引起阅读者对意象的认同,那是一种湿润的感觉,是早春的感觉, 从唯美的角度来说,这一节诗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转折,但是,也正是在这一转折中,诗的意 象才构成了跌宕,不那么单一的灿烂,就像一幅画,是在鹅黄的飘扬中晕染了蔚蓝的底色,而 且动感十足,又

19、轻柔得仿佛不见。 下面两节转入春天和人的双重赞美, 这实际上是诗的主题地呈现, 即歌颂心目中的 “你” , 把“你”的喜悦和春天的“轻、娉婷;鹅黄、新鲜、初放芽的绿”揉在一起,那春的特质便是 “你”的面貌,于是“你”获得了“鲜妍、天真、庄严、柔嫩喜悦”的赞美,最关键的两组意 象在这里出现“你是夜夜的月圆”和“你梦期待中的白莲。 ”说实话,这两种意象与“鹅黄” 是由冲突的, 在风格上一个肃穆, 一个温馨, 其间的差异在过去对此诗的诗评中并没有人注意,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这是一种期待后的两种呈现,如果进行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会发现, 在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和林徽因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中,其间的曲

20、折变化原本是缘于各种 风格之间的不同、对话与妥协,在诗歌文本深处,这种隐秘的心理,不能不说是一种解读的角 度。所以,诗歌的第三、第四节隐含的声音远远比第一、第二节更为隐秘而难猜。 第五节的声音很清晰、 很明朗,“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 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们会注意到,在这一节中,不同的意象得到了统一, “树的花开” 、 “你”还有“四月天” ,他们统一在“爱” 、 “暖”和“希望”这三个词中,而“燕” 的形象出现了, 如果把它比喻成 “家的怀想” 缘于 “燕子” 的驻巢本能, 可能略显牵强, 但是,燕子的另一种经典意象也可以达到与此同等的归旨,

21、“双飞燕”与“春燕”都是与爱情 相关的意象。 “梁间呢喃”才是“诗眼” ,声音的秘密便隐藏在这个词组之中。诗歌将内容与形 式完美地结合,将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音乐感、绘画感与英国古典商籁体诗歌对韵律的追求完美 地结合起来,是一首可以不断吟诵、可以不断生长出新意的天籁之作。 我看我看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 ,原名查良铮,著名诗人、翻译家。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文章赏析:文章赏析: 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在黄昏时分,鸟儿在深邃的天空中翱翔,夕阳染红了天边的流云,彩霞铺满天空,也映红了大 地。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所见所感,表

22、现生命的春天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充满了渴望和追求,也抒 发了作者的欢乐、忧戚之情。 探究:探究: 1.思考:“我”是在怎样的特定时间,描写所见之景,抒发所感之情的? (明确:“我”在春天的一个黄昏,看到春天特有的景,感悟到生命的蓬勃和力量。) 2.“我看”领起的四句,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明确:交流点拨:春风吹拂下的春水荡漾着青草,一片绿油油的晚春图。) 3.品读第一节,思考:第一节包含的意象有哪些?表现了春天大自然的哪些特点? (明确:春风、青草。表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美丽生动。) 敬业与乐业敬业与乐业 文章分析:文章分析: 课文共 9 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

23、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 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段):提出问题,揭示全篇论述中心敬业和乐业。 其中中心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二部分(28 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25 段)有业之必要。(67 段)敬业之 重要。(第 8 段)乐业之重要。 第三部分(第 9 段) :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 发展中领略乐; 奋斗中感知乐; 竞争中体味乐; 专注中享受乐。 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是最高境界。 “安其居,乐其业”的本意:使人民安居乐业。提炼成语: “安居乐业”的意思:安心地住在 那儿

24、,喜爱自己的职业。 分析感知:分析感知: 1、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的中心? 1.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 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 礼记 、 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 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2.但我 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作者怎样阐述什

25、么叫“敬”?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第六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 ,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 化的解释: “凡做一件事, 便忠于一件事, 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 一点不旁骛, 便是敬。 ” 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 “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 统” “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 第七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 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 的敌军这两组例子

26、,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 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 为有利” ,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 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3、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作者在第八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 出快乐来” ,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 。接着,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 四点论述“凡职业都是有

27、趣味的” ,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 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 “生活才有价值” , “这种 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 4、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这篇演讲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 就是大量引用经典、 格言。 儒家的 礼记 论语 、 孔子、 朱熹、曾国藩,道家的老子 庄子 ,佛家的百丈禅师,都被作者拿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5、怎样深入理解、怎样深入理解敬业敬业精神?精神? 我们可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定背景,来领会梁启超提倡敬业与乐业的良苦用心。中国传 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

28、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 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梁氏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 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6、文章的观点如:、文章的观点如: (1)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做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先做的事 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

29、,与人生最为重要,又与人生最为有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1)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2) 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 离不了奋斗; 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 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3)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14)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字音字形:字音字形: 旁骛(png w) 亵渎(xi d) 敬业乐群(jng y l qn) 断章取义(dun zhng q y) 不二法门(b r f mn) 言行相顾(yn xng xing g) 强聒不舍(qing gu b sh) 佝偻(gu lu) 蜩翼(tio y)

30、骈进(pin jn) 生词解释:生词解释: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得很融洽。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断,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门: 佛教用语, 指直接入道、 不可言传的法门, 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者独一无二的方法。 本题主眼:这题目的重点。主眼:主要的着眼点,意即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 主一无适:专心于一件事,一点也不向别处分心。适,指朝别的路上去。 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意指不专心致志,分心。骛,追求。 惟其:连词,表示因果关系,跟“正因为”相近。 佝偻:鸡胸驼背,一般形容老人。 亵渎:轻慢,不敬。 强聒不

31、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聒,喧扰。舍,舍弃,放弃。 层累:重重叠叠的层次,指困难和阻力重重。 骈进:一同前进,并进。 淘神:使人耗费精神。 言行相顾:指言行不互相矛盾。 征引:1.引用事实或言论、著作做根据;引用 2.指推荐选拔人才 容赦:优容赦免,宽大饶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这个道理的人比不上喜爱这个道理的人,喜爱这 个道理的人比不上乐意去做的人。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的文章。巴特勒 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所谓的胜利捧场

32、,但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 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反而代表了人类的良知,在这封信中强烈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 明园的强盗行径。雨果的难能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的立场不是狭隘民族主义,而是群众的角 度,世界的角度,人类的角度,他公开斥责政府如强盗一般,颠倒黑白,不以此为耻,反以此 为荣;还在于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他指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 于人类的”这种见解,是非常透彻的。因此,他盛赞中华民族,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 敬,愤怒的谴责了侵略者的罪行。 词语解释:词语解释: 赃物(zngw) :贪污、受贿、盗窃等非法获取的财物。 丰功伟绩(fnggngwij) :伟大的功

33、绩。 眼花缭乱(ynhuliolun) :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惊骇(jnghi) :害怕,恐惧。 箱箧(xingqi) :箧:小箱子。箱子。 制裁(zhci) :用强力管束并处罚。 荡然无存(dngrnwcn)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东西 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不可名状(bkmngzhung) :名:用语言说出。状:描绘,形容。不能说出来的。比喻不能 够用语言来形容,描绘的。 瞥见(pijin) :一眼看见。 谴责(qinz):严肃申斥。 论教养 作者介绍作者介绍 德米特里 利哈乔夫 (19061999) , 是 20 世前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

34、之一, 政治家、 作家、 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 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 与语言学。 1938 年, 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 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 从 1946 1953 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 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1986 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 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 20 世纪俄罗斯的知识 象征。 基础字词:基础字词: 贸然(mo)大发雷霆(tn)恕我直言(sh)恪守(k) 自持(ch)矫揉造作(jio

35、)箴言(zhn)絮絮叨叨(x) 疲惫不堪(kn)涵养(hn)自吹自擂(li)允诺(nu) 汲取(j)扭捏(nie)嚼东西(jio)尴尬(n) 重点词语:重点词语: 贸然贸然:轻率的样子。指遇事不经深思熟虑,随便就决定做法。典范:被认为是值得仿效的人或 物在某方面的表现和基本特征是最正规,合乎规范的。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随 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随,任凭;欲,想要。 一意孤行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贤达:有才能、德行和声 望的人。自吹自擂:自己

36、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擂,打鼓。恪守:严格遵守。自 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弄直。揉,把 直的弄弯。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交结文人,参加有关的文化活动。 涵养: 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轻而易举: 形容事情容易做, 不费力气。 絮絮叨叨: 形容说话啰嗦, 唠叨。徒有其表:空有其外表,不实在。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机, 时机,形势。扭捏作态:具有娇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文章结构划分文章结构划分: 第一部分(1、2) :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第二部分(312) :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论说

37、什么是“有教养” 。 第一层(310) :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事例。第二层(11、12) :从正面论说 什么是真正的有教养。 第三部分(1318) :通过列举事例和现象,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 。 精神的三间小屋精神的三间小屋 整体阅读:整体阅读: 1.着眼中间,瞻前顾后,把握行文思路 (1)思考 16 自然段的内容以及与后文写的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关联; (2)明确中间段落部分讲具体的三间精神的小屋的内涵; (3)概括最后两段的内容,明确总结全文的性质。 2.感悟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胸怀 例如:第一间精神小屋: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 恨会将小

38、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了几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接下来用一 个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 。从中也体现了作者深广的胸怀。 3.针对关键语句,展开联想,反思内化 例如:第二间小屋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文中: “适合 你的事业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是颇为耐人寻味的一句话,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 业要自己寻找。 总结升华:总结升华: 1.总结本文的表达和主题 这是一篇议论、 描写、 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 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写、 议论、 抒情, 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2.品味写作特点 (1)集议论、描

39、写、抒情于一体。 (2)构思新颖独特。 (3)语言朴实,意蕴深厚。 (4)文笔 细腻。 岳阳楼记岳阳楼记 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1046) 。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 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 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 。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 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 改革以失败告终。 “庆历新政” 失败后, 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 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 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 一词多义一词多义 明

40、: (1) (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越明年 (2)(明媚)至若春和景明 以: (1)(来)属予作文以记之 (2) (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夫: (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表句尾感叹)嗟夫 观: (1) (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2) (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极: (1) (直到)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2) (穷尽,尽头)此乐何极 (3) (表示程度深)感极而悲者矣 或: (1)(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2)(有时)而或长烟一空 空: (1)(天空)浊浪排空 (2)(消散)长烟一空 通: (1)(顺利)政通人和 (2)(通向)北通巫峡 和: (1)(和乐)政通人和 (2)(和煦

41、)春和景明 则: (1)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 (2)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归 (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2)聚拢:云归而岩穴暝 备 (1)前人之述备矣:译尽 (2) :备齐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 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别人说坏话) 刻唐贤今人 诗 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而或长烟一空(形容词作动词,消散)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北;向南) 或异二者之为(动词活用作名

42、词,这里指心理活动) 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气象万千【古义:景色和事物;今义:天气变化;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 壮观。 】 微斯人【古义: (如果)没有;今义:微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景象;今:看】 横无际涯【古:广远;今:与“竖”相对】 浊浪排空【古:冲向天空;今:全部去除掉】 予观夫巴陵胜状【古: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今:丈夫,夫人】 前人之述备矣【古:详尽今:准备】 增其旧制【古:规模今:制度】 作文【古:写文章今:作文】 至若春和景明【古:日光;今:景色、景物】 11 则有去国怀乡【古:国都;今:国家】 则有去国怀乡【古:离开;今:前往】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古

43、:曾经;今:品尝】 越明年【古:及,到;今:越过】 宠辱偕忘【古:荣耀;今:恩宠】 沙鸥翔集【古:群鸟停息在树上;今:集体,集中】 进亦忧【古:在朝廷做官;今:前进】 退亦忧【古:不在朝廷做官;今:后退】 通假字通假字 予作文以记之(通“嘱” ,嘱托) 百废具兴(通“俱” ,全,皆,都) 句式分析句式分析 倒装句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疑问代词“谁”作宾语,宾语前置。语序应为“吾与谁归” 。 ) 判断句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也”表判断语气。 ) 省略句 例:属(zh)予(y)作文以记之。 (省略主语“滕子京” 。 ) 状语后置 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定

44、语后置 例: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6.宾语前置句 例:吾谁与归? 重点语句重点语句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 吞吐长江的流水, 水波浩荡, 无边无际, 或早或晚 (一天里) 阴晴多变化, 气象千变万化。 (2)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像那阴雨连绵繁密,接连几个月都不放晴,阴冷的风呼啸着,浑浊的水浪冲向天空 (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至于春风和煦、 阳光明媚时, 湖面平静, 没有惊涛骇浪, 天色湖光相接, 一片碧绿, 广阔无际。 醉翁亭记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 年) ,

45、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 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 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 右正言知制诰、 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 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吕夷简等人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 动,而反对保守的夏竦之流。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 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外甥女张氏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虚词注解虚词注解 “而”用法: 1.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 2.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表承接 3.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递进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表承接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46、秀而繁阴:表承接 7.水落而石出者:表承接 8.朝而往,暮而归:表修饰 9.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表因果 10.往来而不绝者:表修饰 11.临溪而渔: 【有争议】.当“临”为动词时,表顺接.当“临”为介词时,表修饰 12.溪深而鱼肥:表并列 13.泉香而酒洌:表并列 14.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 15.起坐而喧哗者:表并列 1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承接 17.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 “之”用法:“之”用法: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助词,的 3.名之者谁:代词,指醉翁亭 4.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词,的 5.山水之乐:助词,的 6.得之心而寓

47、之酒也:代词,指代“山水之乐” 7.山间之朝暮也:助词,的 8.宴酣之乐:助词,的 9.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 1.山行六七里山:沿着山谷,名词作状语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的翅膀张开一样,名词作状语。 3.名之者谁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4.自号曰醉翁也号: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乐:以为乐,意动用法; (后)乐:乐趣,名词。 6.至于负者歌于途歌:歌曲,名词用作动词,唱歌。 7.杂然而前陈者前:在前面,名词作状语。 8.太守宴也宴:设宴,名词作动词 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 非丝非竹【竹:古义:管乐

48、器;今义:竹子】 四时之景不同【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野芳发而幽香【发:古义:开放;今义:散发】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义:情趣;今义:愿望,心愿】 林霏开【开:古义:消散;今义:打开】 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 一词多义一词多义 1.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回去 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暮而归:回来 2.谓: 太守谓谁:为,是 太守自谓也:命名 3.临: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向下 临溪而渔:靠近 4.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佳木秀而繁阴:草木茂盛的样子 5.乐 山水之乐:乐趣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对.感到快乐【第一个“乐” 】 6.而 溪深而鱼肥;表并列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杂然而陈前者;表修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表承接 特殊句式特殊句式 1.倒装句: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 “于树休” 。状语后置句)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 ) 2.判断句:判断句: 环滁皆山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