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57476 上传时间:2020-10-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期中检测试卷期中检测试卷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以黑河腾冲线划分,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少。 读图,回答 12 题。 1.影响我国人口空间格局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植被 C.历史和文化 D.政治和经济 2.我国西北地区总体人口稀少,但局部地区人口分布较集中,此类地区大多( ) A.海拔较低,热量充足 B.地处山麓,临近河流 C.矿产丰富,工业发达 D.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答案 1.A 2.B 解析 第 1 题,黑河腾冲线东南部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温暖湿润,该线西北部地

2、 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干旱少雨,A 正确。第 2 题,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缺 乏,所以人口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山麓绿洲地带,或邻近河流的地方,B 正确;西北地区属 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海拔较高,A 错误;虽矿产资源丰富,但工业并不发达,C 错误; 沙漠广布,土壤贫瘠,D 错误。故选 B。 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完成 34 题。 3.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 ) A.拉力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 B.拉力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 C.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D.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 4.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 A.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

3、发展 B.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C.缓解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D.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的状况 答案 3.D 4.C 解析 第 3 题,虽然县镇、农村的生活水平、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条件与过去相比得到了改 善,但与城市相比仍没有优越性,所以这并不是导致农民工回流的拉力,故 A、B 错误;经 济因素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故排除 C;由于城市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优于农村,大 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住房、子女教育等生活成本提高,使这 些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压力增大,导致农民工回流,D 正确。第 4 题,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 相对较低,在城市主要从事工厂流水作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等行业,

4、所以农民工回流可能导 致这些产业受影响,使其出现“用工荒”现象,但不会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且农民 工回流与对劳动力需求大的产业外迁等有很大关系,所以 A、D 错误;农民工回流在一定程 度上还会影响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所以 B 错误; 农民工回流使城市人口减少, 会使交通拥堵、 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城市问题得以缓解和改善,C 正确。 下图为“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规模示意图”,为城市间人口迁移,为城乡 间人口迁移,为开拓式人口迁移(与土地扩张相伴的人口迁移)。读图,回答 56 题。 5.人口迁移类型与其主要成因的正确组合是( ) A.耕地面积的变化 B.经济全球化 C.城乡经济差异 D

5、.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6.目前发达国家人口迁移规模处于( ) A.甲时期 B.乙时期 C.丙时期 D.丁时期 答案 5.C 6.D 解析 第 5 题,根据题干可知,为城市间人口迁移,城市间人口迁移规模增大可能是由经 济全球化导致的;为城乡间人口迁移,是由城乡经济差异导致的,随着社会发展,城乡间 差异减小,迁移规模变小;为开拓式人口迁移(与土地扩张相伴的人口迁移),其成因与耕 地面积的变化有关。第 6 题,目前发达国家由于土地的减少,使得下降;而城镇化水平很 高,城乡间经济差异缩小,使得下降;经济全球化发展,使得上升。因此,丁时期符合 题意。 (2019 湖北省十堰市月考)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

6、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 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 450 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 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 78 题。 7.更多“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D.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8.“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C.提高公共服务

7、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答案 7.B 8.B 解析 第 7 题,根据材料“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实施”,这说明 “城归”的出现是因为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选 B。第 8 题,A、D 不属 于社会效益;随着“城归”现象的出现,青壮年劳动力回流,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 化问题,B 正确;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及基础设施,不是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C 错误。 (2019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月考)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影响因素,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 911 题。 9.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因素是( ) A.自然资源状况 B.社会经济

8、和科技发展水平 C.人均消费水平 D.对外开放程度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内人口合理容量一般高于资源环境承载力 B.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提升 C.区域内经济越发达,资源环境承载力越高 D.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越低,越有利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提升 1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 A.逐步增强,是主要因素 B.逐步增强,是基础因素 C.逐步减弱,甚至没有影响 D.逐步减弱,仍是基础因素 答案 9.A 10.C 11.D 解析 第 9 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 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

9、口数量。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因素是 自然资源状况,A 对。第 10 题,区域内人口合理容量一般低于资源环境承载力,A 错;区域 内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B 错;区域内经济越发达,资源环境承 载力越大,C 对;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越低,越不利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提升,D 错。第 11 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逐步减弱,不 再是主要因素,但人类活动离不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仍是基础因素,D 对。 读“俄罗斯亚洲部分地图”,完成 1214 题。 12.图中俄罗斯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 ) A.南部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北地

10、区 D.北部沿海 13.制约俄罗斯亚洲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自然条件为( ) 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 D.气候条件 14.俄罗斯亚洲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潜力大,主要表现在( ) A.地域辽阔,地广人稀 B.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集中 C.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 D.气温低,人均消费水平较高 答案 12.A 13.D 14.A 解析 第 12 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 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俄罗斯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及南部, 故答案选 A。第 13 题,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土地资源 丰富,这都不是制约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A、B、C 错误;但由于其纬度较

11、高,气候寒 冷,热量不足,从而成为影响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制约因素,故答案选 D。第 14 题,俄罗斯 地域辽阔,地广人稀;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欠 佳;人均消费水平高会降低资源环境承载力。故答案选 A。 读“我国某城市改革开放 40 年来建成区变化示意图”,回答 1516 题。 15.促进该城市建成区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 A.区域经济发展 B.城郊农业发展 C.人口自然增长 D.建筑工业发展 16.建成区面积变化对该市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最可能是( ) A.地价房租上涨 B.热岛效应加剧 C.绿地面积增加 D.雨水下渗增多 答案 15.A 16.B 解析 第

12、 15 题,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 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是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故 A 正确。第 16 题, 地价房租上涨不属于对该市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排除 A;一般来说,建成区面积增加会使 绿地面积减少,雨水下渗减少,C、D 错误;城市规模扩大会导致热岛效应加剧,选 B。 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读图,回答 1718 题。 17.与图中 MN 一线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是( ) A. B. C. D. 18.图中 P 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 A.土地形状不规整 B.交通不便 C.远离市中心 D.受铁路影响 答案 17

13、.C 18.D 解析 第 17 题,图例中的一六类土地中,一类土地位于市中心附近、城市干道最密集的区 域,故地价应该最高;六类土地位于城市外缘,地价应该最低,由此可以推断由一类到六类 土地的价格依次降低,对照图中 MN 一线依次经过的土地类型即可得出结论。第 18 题, 读图可知,P 区域位于市中心附近,靠近火车站,交通便捷,且面积较大,地块规整,故 A、 B、C 三项均错误;地价低的原因与其位于火车站附近,人流量多,社会秩序难以保障,噪 声污染严重有关,故应选 D 项。 (2019 安徽省合肥九中月考)“滴滴出行”是一款综合性的网络约车软件,具有查找附近 可用车辆、规划最优出行路线等功能。据

14、此完成 1920 题。 19.“滴滴出行”中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 地理信息技术 遥感技术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数字地球 A. B. C. D. 20.网络约车软件的推广( ) A.投资巨大,产品更新换代周期长 B.促进城市交通资源利用率的提升 C.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 D.实现绿色出行,解决城市拥堵 答案 19.C 20.B (2019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期末)安徽宏村位于黄山余脉南部, 被誉为“画里的乡村”。 宏村背山面水,村民聚族而居,建筑密集排布,小巷狭仄,且巷中遍布水道,民居白墙黑瓦, 房屋山墙多采用“马头墙”的形式。读“安徽宏村实景图”,完成 2122 题。 21.

15、“背山”“面水”的区位对宏村的影响是( ) A.“背山”利于冬季通风 B.“背山”利于冬季降水 C.“面水”利于夏季通风 D.“面水”利于增大温差 22.宏村民居采用“马头墙”的作用不包括( ) A.收集雨水 B.增强遮阴 C.防范火灾 D.保护隐私 答案 21.C 22.A 解析 第 21 题,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该地“背山”利于阻挡冬季风的侵入,“面水”利于夏 季通风,选 C。第 22 题,该地村民聚族而居,建筑密集排布,不利于防火,火灾发生时,火 势容易顺房蔓延。高出屋面的“马头墙”,则可以应防火、防风之需,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 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另外 “马头墙” 还能增强遮阴、

16、增加美感、保护隐私, 但没有收集雨水的功能,选 A。 (2019 江苏省沭阳县期中)下面左图为“伦敦大本钟景观图”,右图为“北京故宫景观 图”。读图,完成 2325 题。 23.造成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因素最可能是( ) A.气候 B.地形 C.地域文化 D.经济 24.右图所示区域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历史因素 C.政策因素 D.社会因素 25.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 90 米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近年来北京“城市个头” 不断长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 ) A.降低建筑成本 B.美化城市景观 C.节约建筑用地 D.扩大用地规模 答案 23.C 24.B

17、 25.C 解析 第 23 题, 伦敦大本钟和北京故宫都是城市的文化景观, 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特 点,C 项正确。第 24 题,北京中心为故宫,是我国历史上众多朝代的政治中心,受历史因素 的影响,并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B 项正确。第 25 题,大城市的城市规模较大,地价高昂, 土地资源紧张,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节约建筑用地,故而不断建设高个头建筑;建 设高个头建筑会增加建筑成本, 在一定程度上会美化城市景观, 会减缓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但都不是主要积极影响,C 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 4 题,共 50 分) 26.(2019 江苏省启东中学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

18、分) 材料一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 2.21 亿人,下图为我国19822010 年 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 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 年份 比重(%) 地区 2005 年 2010 年 东北地区 6.95 6.20 北部沿海地区 11.97 13.22 大西北地区 3.13 4.13 黄河中游地区 7.98 11.14 大西南地区 10.98 13.53 长江中游地区 9.71 11.01 东部沿海地区 20.58 19.86 南部沿海地区 28.70 20.91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2)据材料二,吸收流动人口最多

19、的地区是_,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3)从 2005 年到 2010 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_,原因主要有哪些? 答案 (1)数量大,规模持续增长,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增长。 (2)南部沿海地区 有利影响:劳动力数量增加;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 不利影响: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秩序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问题。 (3)增多 国家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 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 分)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城市的形成和发

20、 展的影响不同。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示意图。 (1)写出甲功能区名称。 (2)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市准备在_(填“”或“”)地建设卫星城,分析建设卫星 城的目的。 (3)简析湖泊、山地对城市环境和交通的影响。 答案 (1)居住区。 (2) 分散大城市职能,分流人口;改善中心城市的环境质量。 (3)湖泊、山地可以改善并美化城市环境,但也会影响城市交通网的布局。 解析 (1)图中甲功能区占地面积最大,为居住区。(2)图中地距山地近,发展空间小;地 地形平坦开阔,临近河流,可建设卫星城。卫星城的建设目的是分散大城市职能,分流人口; 改善中心城市的环境质量。(3)湖泊有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的作用;山地植被覆盖

21、率高可以改 善并美化城市环境,但也会阻碍交通,影响城市交通网的布局。 28.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12 分) (1)图甲中虚线代表_国家,实线代表_国家。目前,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数 量和增长的情况是_。 (2)图乙说明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变化的特点是_。 (3)图甲说明发达国家城镇化的特点是_;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是_。 (4)根据下表中的资料,在图丙中画出两类国家城市人口比例变化的曲线图。 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比例 年份 1950 1970 1990 2025 发达国家 50% 66.6% 72.6% 80% 发展中国家 17.0% 25.4% 33.6% 57% 答案 (1)

22、发展中 发达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超过了发达国家,增长速度也较发达国家快 (2)数量不断增多,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更快,未来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多数 集中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3)起步早,目前城镇化进程速度较慢,水平较高 起步晚,目前城 镇化进程速度较快,水平较低 (4)依据表格中的数据相应画在图丙上即可。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在我国流传深远、脍炙人口的“东北八大怪”“陕西八大怪”“云南十八怪”等传统民 谣是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传统民俗风情的精准素描,具有深刻的地理学内涵。 东北八大怪 草坯房子篱笆寨/窗户糊纸纸在外/姑娘叼个大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狗皮帽 子头

23、上戴/翻穿皮袄毛朝外/大缸小缸腌酸菜/冬包豆包讲鬼怪 陕西八大怪 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油泼辣子是道菜/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 盖/板凳不坐蹲起来/秦腔吼起来 云南十八怪 鸡蛋用草串着卖/摘下斗笠当锅盖/竹筒当烟袋/这边下雨那边晒/三个蚊子炒 盘菜/四个竹鼠一麻袋/山洞能与仙境赛/火车没有汽车快/粑粑饼子叫饵块/蚂 蚱能做下酒菜/花生蚕豆数着卖/四季衣服同穿戴/脚趾常年都在外/新鞋后面 多一块/姑娘叫老太/和尚谈恋爱/老太爬山比猴快/娃娃全由男人带 (1)从下面的甲、乙、丙三图中任意选择一个现象用地理知识加以解释。 (注意:只选择一个现象作答;作答时先写你所选择的图幅代号,再写解释

24、答案。) (2)在我国以云南之“怪”为最多,简析其原因。 (3)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民谣中所描述的部分民俗现象目前已经消失。以东北“大缸小缸腌 酸菜”的消失为例,简析这些现象消失的原因。 答案 (1)甲: 东北冬季寒冷, 室内外温差大; 室内暖而湿的空气在窗户上遇冷易发生水汽凝结。 乙:陕西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多风沙,可用水少,戴帕可防寒、防风沙, 减少洗浴;夏季炎热多雨,戴帕可遮雨拭汗。 丙:云南纬度较低,而地势高(云贵高原),四季气候如春,年温差变化不大。 (2)云南纬度低,地势起伏大,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多民族聚居,民族风情绚丽多彩。 (3)东北地区冬季严寒而漫长,蔬菜不能越冬生长,需大量腌制蔬菜以备冬荒;近年由于 温室栽培技术、保鲜技术的普及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时鲜蔬菜可得到大量供应;人 们食品卫生意识的提高,大量腌制蔬菜的现象已很少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人教版(新教材) > 必修第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