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东台市第六联盟九年级上第一次月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57311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江苏省东台市第六联盟九年级上第一次月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江苏省东台市第六联盟九年级上第一次月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江苏省东台市第六联盟九年级上第一次月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江苏省东台市第六联盟九年级上第一次月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江苏省东台市第六联盟九年级上第一次月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追踪训练(一)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追踪训练(一) 九年级 语文学科 (满分:150 分 时间:150 分钟 命题学校:六灶学校 命题人:顾劬 审核:黄兴辉) 一积累与运用(35 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6 分) 黄河的河岸边到处可见芦苇。微风中的芦苇恣态优美,柔曼 w 媚,向世界展示生 命的万种风情。微风把芦苇的梦和幻想抛 s 在空中,青脆的芦叶和银白的芦花在风 的舞蹈中羽化成蝴蝶和鸟。微风轻漾时,摇 y 的芦苇像沉醉在 mng 想中的诗人。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W( )媚 抛 s( ) 摇 y( )mng 想 (2)文中有两个错

2、别字,请找出来并订正。 改为 改为 2.古诗文名句默写(11 分) (1) 沁园春 雪中承上启下的句子: , 。 (2)而现在,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3) 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 。 (4)面对人生中的成功与失败,我们应该拥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的旷达心胸。 (5) 沁园春 雪中化静为动的句子: , 。 (6)往者不可谏, 。 (7) ,观千剑而识器。 3.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的话,排序恰当的一组是(2 分) ( ) 它的落成启用,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是具有我国自主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天文学是孕

3、育重大原创发现的前沿科学,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 浩瀚星空,广袤苍穹,自古以来寄托着人类的科学憧憬 也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战略制高点 A B C D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敬辞和谦辞在古汉语中是很常见的。 “久仰” “劳驾” “赏光”属于敬辞, “寒舍” “见谅” “家父”属于谦辞。 B.“雄伟壮丽” “热爱祖国” “安排任务” “报纸杂志”这四个短语,从结构上看,都属于并 列短语。 C.“看到老师们的认真负责,使我很受教育。 ”这个句子结构不完整。如果去掉“看到”或 “使” ,句子就完整了。 D.敬业与乐业是中国近代著名维新派代表、学者

4、梁启超先生 1922 年 8 月 14 日对上海中 华职业学校毕业生的一篇著名的演讲稿。 5.名著阅读(7 分) (1)艾青诗选的作者是 ,原名 。(2 分) (2) 艾青的诗的中心意象是 和 主题是 。 (3 分) (3)下面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坚韧不拔、高傲自负的人们。 2 B.从“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到诗人对革命的崇高热情、不懈努力, 以及为革命奉献生命的伟大思想感情。 C. 作者在 1933 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的长诗是大堰河我的保姆。 D.“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

5、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 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6.综合性学习(7 分) 今年是五四运动 101 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为此学校开展以“我们 是新时代中国青年”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 【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活动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 种修辞手法。 (2 分) (2) 【邀请嘉宾】根据学校要求,每个班级组织一次“我们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主题 班会,时间定于 5 月 3 日下午第三节课。你们九(1)班打算邀请学校团委王书记参加主 题班会,安排你去邀请,你将会对王书记怎样说呢?(2 分) (3) 【主持班会】你班“我

6、们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主题班会快接近尾声了。假如你是 班长,你将设计怎样的结束语呢?(不少于 60 字) (3 分) 二阅读理解(55 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 7 题。 (6 分) 春思二首(其一) 唐 贾 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 贾至:唐代洛阳人。这首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历乱:烂漫。 7.(1)本诗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哪些?通过对它们的描写,体现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2 分) _ _ (2)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 (4 分) _ _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 题)

7、。 (16 分)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 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3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

8、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 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 此:指滁州。掇:拾取。上:皇上。刺史:代称知州。写此文时,作者 为滁州知州。 8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C乐其/地僻而事简 D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 分) (1)佳木秀 而繁阴 (2)遂书以名 其亭焉 (3)觥 筹交错 (4)山肴野蔌 _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往来而不绝 者 以为妙绝 B太守归而 宾客从也 择

9、其善者而 从之 C太守谓 谁 权谓 吕蒙曰 D树林阴 翳 达于汉阴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_ _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_ _ 12结合两篇短文内容简析两文都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4 分) _ _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7 题。 (15 分) 失信筑起的墙 张 勇 120 年前,在中国生活了 22 年的美国传教士史密斯出版了一本后来很有影响的书 中国人的性格 ,书中说: “中国人把不信任别人看成很自然的事。 ”如今想来,我们为什 么失掉了信任?新加坡国立

10、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不信任砌成中国墙一文中说, 中国没有“柏林墙” ,但由高强度的“不信任”砌成的“墙” ,却存在于社会各个群体和各个角色之 间,在穷人和富人之间。 历史上不少惨痛教训都与信任缺失有关。大唐天宝十五年,安禄山造反。哥舒翰受唐 玄宗之命, 守潼关拒叛军。 潼关是长安天险,哥舒翰擅守城。在他的经营下,潼关固若金汤。 叛军主力对潼关发起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延续半年之久,都劳而无功。西进长安的目标变得 十分渺茫。 当时局势对唐朝非常有利, 一方面唐将李光弼与郭子仪率军接连大败叛军史思明 部,切断了叛军前线与范阳老巢之间的交通线;另一方面,叛军东进被张巡阻于雍丘,南下 4 又被鲁炅阻

11、于南阳。 安禄山腹背受敌, 一度打算放弃洛阳, 回老巢范阳固守。 若是果真如此, 就不会有马嵬坡之变,也不会有长恨歌传世了。但在奸相杨国忠的谗言下,唐玄宗害怕 哥舒翰拥兵自重,成为安禄山第二,不断催促他出关与叛军决战。哥舒翰知道皇帝已经不再 信任他,如果再拒守不出,肯定死得很难看,只得带二十万大军出关。叛军潜锋蓄锐,引诱 唐军弃险出战。决战之际,又假装不敌,引诱唐军进入埋伏圈,使哥舒翰遭到平生未有的失 败。二十万大军,仅剩八千人。哥舒翰常胜将军的声名付诸东流。他被属下劫持,投降了叛 军,后来屈辱地跪倒在安禄山面前,被当成劝降其他唐将的棋子。劝降不成,他又遭囚禁, 最后被杀。叛军过了潼关,一举攻

12、下长安。大唐盛世至此急转直下。 这样的例子,在每个朝代都能找到,历史滚滚向前,不信任周而复始。信任是连接人 与人之间的纽带,是因相信而敢于托付。对人类社会而言,信任如同空气一样不可或缺。如 果没有最起码的信任,我们的生活就寸步难行。当你买菜时,卖菜的小贩绝不敢把菜先递给 你,你恐怕也无法证明扔到钱匣子里的钱就是你的;当你跌倒时,也没人敢扶你,因为别人 不能确定你是否会讹上他。 而信任能够为人们交往中的这种不确定性提供一种较为稳定的心 理预期,成为整个人类社会的黏合剂。 在海洋世界看动物表演,太精彩了。海豚一齐在碧蓝的海水中跃出,随着音乐跳舞。 特别是白鲸,深情地与人上演了人鲸之吻,并让驯养员骑

13、在鲸背之上,在海水中游动。驯养 员说: “我们几乎一天十二个小时待在水中,要尽量多地和它们在一起,和它们交朋友,它们 才能真正地感受到你的爱,才能信任你。 ” 面对一些社会失信现象,很多人批评不守诚信、破坏信任的行为。批评固然是一种力 量,但如果在批评别人不守信时,自己却破坏信任,那么批评便沦为黑色幽默,力量早已遁 于无形。信任的建树,往往不在于别人首先纠正不诚信的行为,而在于自己首先有信任的行 动。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7 年 3 期,略有删节) 13文章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2 分) _ 14画横线的“这样的例子,在每个朝代都能找到”中“这样”指代什么?(2 分) _ _ 15文章第两段

14、侧重从哪两方面论述中心论点?(4 分) _ _ 16选文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_的论证方法,作用是:_ _ _ _。 (3 分) 17下面这句名言能否作为本文的论据?为什么?(4 分) 你信任人,人才对你忠实。爱默生 _ _ _。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 题) (18 分) 温暖的苇花 丁立梅 芦苇的花,最不像花,像是用轻软的丝絮絮出来的。 出城,逢到有河的地方,有沟的地方,就能看到它。不是一棵一棵单独生长,要长, 5 就是一片,一群。挤挤挨挨,摩肩接踵,亲亲密密。它们是最讲团结精神的。这一点,比人 强。人有时喜欢离群索居,喜欢特立独行。所以,人容易孤独,而芦苇

15、不。 风吹,满天地的苇花,齐齐的,朝着一个方向致意。它让我想起“蒹葭苍苍,白露为 霜”那样的诗句来,那是极具苍茫寥廓,极具凄冷迷离的景象。可是,我眼前的苇花不,一 点也不,我看到的,是一团一团的温暖。(a)冬阳下,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 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淡与平静。 我一步一步下到河沿,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一旁的农人经过,看我一眼,笑笑。 走不远,复又回过头来看我一眼,笑笑。他一定好笑我的行为,采这个做什么呢! 我是要把它带回家的。家里有花瓶,靛青色的,上面拓印着一片一片肥硕的叶。这是 我的一个学生,在江西读书,不远千里给我捎回来的。花瓶太大,没有花能配它。插两枝苇 花进去,却

16、刚刚好。(b)苇花伸出长长的脖颈,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绵软、温柔,一团和气。 来我家的人看到,惊奇一声,这不是芦苇吗! 当然是。寻常的物,换了一个环境,就显出不寻常来。有一句话讲,环境造就人。其 实,环境也造就物的。 我的老父亲看到,却吃吃笑出声来。他说,丫头,亏你想得出。我知道父亲笑什么, 老家遍地芦苇,没人拿它当宝贝的。 冬天,农闲。家家要做的事,就是去沟边河边割芦苇,运回家当柴火。一丛一丛的芦 苇倒下,苇花受了惊吓,扑扑扑,四下飞散,飞絮满天。农人的头上身上,都沾满苇花。他 们把它当尘一样的,随便拍拍,轻描淡写。弯腰,却在小鸟用苇花垒成的窝里,捡到几只还 温热着的鸟蛋。他们很高兴地把鸟蛋揣

17、进怀里,哪里顾得上半空中鸟的凄凄鸣叫呢。他们的 眼前,晃过家里几个孩子的小脸。请原谅,贫穷年代,那是孩子的美食。 我的祖母用苇花絮过枕头和尿垫。她称苇花叫茅花。那个时候,天冷得嘎嘎叫啊,我 的手冻得裂了口子,还是一条沟一条沟去摘茅花,摘回来给你爸絮枕头,絮尿垫。茅花软乎 乎的,我的儿子枕在上面睡在上面就不冷了。祖母每说到这儿,就停下来,眼神里波光 乍现。她想起她初为人母的幸福时光了,多遥远呐。而我,总会在她的话里,发好一会儿的 呆。我转身,看着头发已渐灰白的父亲想,这么老的父亲,也是被他的母亲疼大的。人类之 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这样的爱啊,年年复年年,如苇花。 也见过村人用苇花编毛窝的。

18、这是一种草鞋,编出的毛窝,像毛茸茸的小船儿。天寒 地冻,冻僵的双脚,伸进毛窝里,又轻软,又暖和。人被冻僵的神经,也一下子活络起来。 贫穷年代,它默默无闻地,温暖了多少双脚啊! 现在, 毛窝已很少见了。 今年, 我去一个山沟沟游玩, 在一间供游人游览的旧作坊里, 赫然见到毛窝。它们被染成五颜六色,一双一双串在一起,挂在墙上,成了艺术品。 18作者围绕苇花写了哪几件事?(4 分) _ _。 19说说标题“温暖的苇花”有什么作用。(3 分) _ _。 20作者在记叙“我”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将它插在花瓶中这一事件时,分别写到了 农人和父亲的笑,各自的原因是什么?(2 分) _ _。 21请从修辞的

19、角度赏析文中(a)(b)两个句子。(6 分) (1)冬阳下,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淡与平静。 6 _ _。 (2)苇花伸出长长的脖颈,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绵软、温柔,一团和气。 _ _。 22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对苇花有着深厚的情感。(3 分) _ _。 三作文(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心里点一盏灯, 照亮前行的路途。 可能有荆棘, 可能有坎坷。 只要前方还有一丝光亮, 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在这个寒意袭人的深秋,为自己寻找一丝温暖的理由,为自己点亮一 个梦想! 请以“在心里点一盏灯在心里点一盏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写出真情实

20、感; 文体不限; 不少于 600 字;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1).妩 撒 曳 冥 (2). 恣改为姿 脆改为翠 2.略 3.D 4.B 5.(7 分) (1)艾青 蒋正涵 (2 分) (2)土地 太阳 爱国主义(3 分) (3)A (解析:A.应该是象征着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人们。)(2 分) 6.(1) (1 分)参考答案:示例:发扬五四精神,争做时代青年;立宏志,扬我青年本 色;爱华夏,筑我强国梦想 发扬五四精神,担当时代责任;树立远大理想,谱写壮丽篇 章 (2) (3 分)参考答案:王书记,您好!我是九(1)班 XXX,我们班将于 5 月 3 日下午 第三节课在班

21、级召开“我们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主题班会,想邀请您参加我们班的活动, 好吗?(包括称呼、身份介绍 1 分;邀请内容 1 分;征询商量口吻 1 分。 ) (3) (3 分)参考答案:各位老师,同学们: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青年是祖国最强 大的希望。值此五四运动 101 周年之际,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1 周年之时,作为新时 代中国青年,我们应该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为实现祖国强国之梦努力奋斗!让我 们一起行动起来吧!我宣布,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称呼 1 分;活动意义 1 分; 宣布结束 1 分。 ) 7.(1)草、柳、桃花、李花。春意盎然(生机勃勃)(2 分) 。 7 (

22、2)示例一:“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抱怨 春天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表达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示例 二:“惹”是招引(引起)的意思,诗人抱怨春天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妙用动词,生 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 (4 分) 8A 解析 B 项,正确的朗读停顿为: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C 项,正确的朗读停顿 为:乐/其地僻而事简。D 项,正确的朗读停顿为: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9(1)草木茂盛 (2)命名 (3)酒杯 (4)菜蔬 10B 解析 “而”均为表承接的连词。 11(1)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

23、人答应,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来来往往 不间断的,(这是)滁人在出游。 (2)于是每天与滁州人(在这里)抬头望山,低头听泉声。 12与民共乐(或:与民同乐)。 参考译文 乙 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又喜爱它的风俗安宁闲适。在山谷 之间找到这泉水以后,就每日与滁州人(在这里)抬头望山,低头听泉声。春天采摘幽香的山 花,夏天在乔木下乘凉,(到了秋冬两季,)经过风霜冰雪,(山水)更加清楚地显露出明净秀 美,四季的景色没有不可爱的。又庆幸这里的百姓喜欢那年景的丰收,喜欢同我一起游玩。 于是我根据这里的山水, 称道这里风俗的美好, 使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欢乐的原 因

24、,是幸运地生活在太平无事的时代啊。 宣传皇上的恩德,来和百姓共同欢乐,这是州官的事情。因此,我写下这篇文章,来给这 座亭子命名。 13一道由高强度的“不信任”砌成的“墙”,存在于社会各个群体和各个角色之间(或我们失 掉了信任等)。 14示例:由不信任导致失败。(意思对即可) 15 第段侧重从历史的角度(或国家的角度), 论述历史上不少惨痛教训都与信任缺失有关; 第段侧重从现实的角度(或社会的角度),论述信任如同空气一样不可或缺。 16 举例论证 列举买菜和跌倒两个生活实例, 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如果没有最起码的信任, 我们的生活就寸步难行”的观点 17能。这句名言告诉人们,信任首先建立在自己对别

25、人的信任上。正印证了选文中“信任 的建树,往往不在于别人首先纠正不诚信的行为,而在于自己首先有信任的行动”的观点, 这句名言也与第段中动物与人建立信任关系是因为“和它们交朋友,它们才能真正地感受 到你的爱,才能信任你”的观点一致。 18“我”采苇花作装饰。农人割芦苇当柴火。祖母用苇花絮过枕头和尿垫。村人用 苇花编毛窝。 19“苇花”交代了写作的对象、内容。“苇花”贯穿全文成为线索,使文章结构严谨。 “温暖”点明了文章的表达中心:苇花让我们在贫寒年代感受到生活的温暖、爱的温暖,在现 代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20农人不明白“我”采到处都是、极其平凡的苇花做什么。父亲笑“我”把平凡的苇花插进花 瓶,珍爱有加。 21(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苇花比作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苇 花平静温和的特点和给人温暖的感觉,表现了作者对苇花的喜爱之情。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苇花的可爱形象,表现了作者对苇花的喜 爱之情。 8 22因为苇花作为一种物资,帮助人们度过贫穷的年代,在今天被人们重新加工后又变为艺 术品,继续对人们作着贡献。同时苇花所具有的团结精神,所营造的独特景象,也都让作者 喜欢。 三写作(60 分) 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建议切入分 4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