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度部编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历史分考点训练(3)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57272 上传时间:2020-10-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度部编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历史分考点训练(3)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度部编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历史分考点训练(3)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度部编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历史分考点训练(3)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度部编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历史分考点训练(3)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度部编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历史分考点训练(3)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市海淀区 20202021 学年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小题(历史小题(部编版部编版)训练训练 3(解析)(解析) 1.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 A. 武昌起义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井冈山会师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南昌起义的相关知识点。1927 年 8 月 1 日,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 反动派的第一枪。这次起义也是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故选 B。 2. 红军被迫长征的直接原因是( ) A. 中共中央临时政府的错误指挥 B. 蒋介石的多次围剿 C.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

2、利 D. 党中央要建立新的根据地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点。1933 年 10 月,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导致了红军在 反击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时失利,这是红军被迫长征的直接原因,故选 C。 3. 回顾历史,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是在哪个时期( ) A. 辛亥革命 B. 北伐战争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点。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国共两党正式 实现了第二次合作,这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选 C。 4.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 1945 年( ) A. 8 月 15 日 B. 9 月

3、2 日 C. 9 月 9 日 D. 10 月 25 日 【答案】A 【解析】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在美 国“密苏里”号上签订投降书,标志着二战的最终结束。所以答案选 A 5. 小刚同学在探究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这一主题时,搜集到下面这幅图片。请你判断下图反 映的史实发生在( ) A.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B. 北伐战争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相关知识点。解放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 3 月,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 2 宁解放区,中共中央主动撤

4、出延安,毛泽东、周恩来等撤离延安后,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一直转战 陕北。右图反映的就是这一史实,故选 D。 6. 下列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辽沈战役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渡江战役 淮海战役 A. B. C. D.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的史实。上述重大军事行动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故选 B 7.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中国民族工业的衰落影响最大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德国 C. 日本 D. 法国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

5、力卷土重来,特点是日本 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故选 C。 8. 中国近代史上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 申报 B. 商务印书馆 C. 民报 D. 中华书局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商务印书馆的相关知识点。1897 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 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故选 B。 9. 下列作品中,茅盾创作的是( ) A. 狂人日记 B. 屈原 C. 子夜 D. 小二黑结婚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郭沫若的作品。20 世纪 40 年代初,为适应抗战的需要,郭沫若创作了屈原 ,表达了 对光明、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作品,

6、 子夜是茅盾的作品,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 的作品,故选 B。 10.1898 年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以下内容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愿望是( ) A. 裁撤冗员 B. 开办新式学堂 C. 训练新式军队 D.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答案】D 【解析】1898 年 6 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主要内容: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 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等,这些措施中,对中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起着最为直接作用的一条 是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D 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不符合“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愿望”,排除; 故选 D。 11.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 A.

7、 反清复明 B. 驱除鞑虏 C. 扶清灭洋 D. 反帝救国 【答案】C 【解析】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A 项是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口号;B 项是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D 项表述错误。故选 C。 3 12.“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外国侵 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 ) A. 丰岛海战 B. 黄海海战 C. 辽东之战 D. 威海卫战役 【答案】B 【解析】894 年,中日两国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不幸被敌鱼雷 击中,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所以 B 项符合题意,

8、AC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选 B。 13.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 A. 福州船政学堂 B. 时务学堂 C. 天津中西学堂 D. 京师大学堂 【答案】D 【解析】戊戌变法时期,作为“新政”,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故选 D。 14.“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 策”。导致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得出此结论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辛亥革命 C. 维新变法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可知,题干表述的历史事件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与

9、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有联系的历史事件则是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粉 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 D。 15.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 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 映的是( ) A. 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B.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 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D. 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内容。自近代以来,伴随着一系列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 民主、科学的思想

10、传播开来,严重冲击着封建礼教,女学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抗婚、逃婚, 争取婚姻自由,正是这种现象的体现。故答案选:D 16.2014 年 5 月 4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与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 B. 运动重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C. 斗争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 D.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识记能力。A 项五四运动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口号,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叙述符合史实,排除;B 项五四运动重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而不是从上 海转移到北

11、京,叙述不正确,符合题意;C 项随着形势的发展,五四运动斗争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叙 述正确,排除;D 项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符合史实,排 除。故选 B。 4 17.有人说:1901 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 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 年,中国终于 迎来了曙光。下图是 1921 年 7 月,停泊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它见证了中国迎来的这道曙光。这道“曙 光”是指 A.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五四运动的爆发 C.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 中华民国的成立 【答案】A 【解析】1901 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指的是 1901

12、年签订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1911 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指的是 1911 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 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21 年,中国 终于迎来了曙光,指的是 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正式宣告了中 国共产党的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B 项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是 1919 年;C 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时间是 1915年;D 项中华民国的成立的时间是 1912年。故选 A。 18.下列历史人物出席了 192

13、1 年 7 月在上海(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秘密召开的会议,参加会议的共 13 人。这次会议的召开 A. 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B. 拉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C. 使中国首次出现了革命政党 D.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的时间“1921 年 7 月”,地点“上海(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和“与会人数 为 13 人”及图片中人物可知,这次会议是中共一大,它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 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A项新文化运动后 期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B 项 1919 年五四运动拉

14、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C 项中国首次出现了革命 政党是 1905年孙中山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故选 D。 19.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A. 广州起义 B. 武昌起义 C. 南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答案】C 【解析】1927 年 8 月 1 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 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A 项广州起义是指 1927 年 12 月 11 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领导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举行的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B 项是 1911 年孙中山领导的武装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

15、治;D 项是 1927 年毛泽东领导的武装起义。C 项符合题 5 意,故选 C。 20.诗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下列毛泽东的诗句,与红军长征途中发生在如图所示地点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A. 金沙水拍云崖暖 B. 大渡桥横铁索寒 C. 更喜岷山千里雪 D. 三军过后尽开颜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点。图 1 是泸定桥,红军飞夺泸定桥成为红军长征途中惊心动魄的 一战。“大渡桥横铁索寒”反映的就是飞夺泸定桥,故选 B。 21.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A. 近代化的探索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 中共与新民

16、主主义革命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的时间轴的时间分别是“1921、1927、1936、1945、1949”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21 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7 年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 一枪;1936 年的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5 年,中共七大召开,确 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949 年,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由此可知,题干的时间轴描述的主题是中共成立以及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D 项符合题意;A 项事件包括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事件,与题干内容不符;B

17、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不能全面反映数轴,不符 合题意;C 项是抗日战争的一部分,具有片面性,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 D。 22.某中学计划暑期组织学生游学,计划之一是“重走长征路”,请你为学校选择最合适的游学路线 A. 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B. 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 C. 瑞金武汉西安会宁 D. 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 【答案】A 【解析】1933 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 据地瑞金,开始长征;1935 年 1 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 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

18、议以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 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江;红军从此跳出了敌人的包围,红军北上,强 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终于 1935 年 10 月,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 至 1936 年 10 月 22 日红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其中所走的主要路线为:瑞金- 遵义-吴起镇-会宁。A 项正确,BCD项表述错误,故选 A。 23.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是在( ) A 辛亥革命后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C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6 【答案】C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

19、家忙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 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 。故选 C。 24.下图是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图。从图中可看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 A 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B 轻工业发展缓慢,重工业发展迅速 C 轻工业和重工业按比例协调发展 D 轻重工业地区分布不合理 【答案】A 【解析】图示中反映了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资本分布状况,可看到的是行业分布不平衡,即轻工业发展迅速, 重工业发展缓慢,A 项正确,D 项不正确;B、C 本身不正确,排除。故选 A 项。 25.中华民国建立后,明令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而以先生、君或官

20、职相称。此外,各政党团体内 部一般称“同志”。对妇女则根据年龄、身份的不同分别称夫人、女士、小姐等。这种社会习俗的变化主 要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什么新观点( ) A 平等观念 B 民主观念 C 自由观念 D 等级观念 【答案】A 【解析】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禁缠足、倡女权等法令,使人们的 生活方式简易化,方便化,民国生活特色开始出现;人人平等、人格独立的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妇女 也得到了解放,社会地位开始提高。故选 A。 26.近代交通工具的传入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有( ) 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 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废止了旧的交通方式 便利了外国列强对

21、中国的掠夺 A B C D 【答案】C 【解析】从两个方面理解近代交通工具的传入对中国造成的影响。积极方面: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 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消极方面:便利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掠夺。而近代交通工具的传入并不意味着 废止了旧的交通方式,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排除 B。所以应选 C。 27.中国在近代教育发展史上的有益探索有( ) 戊戌变法期间,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 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 新文化运动中,全盘西化 1905 年,废除科举制度 A B C D 【答案】B 7 【解析】根据题干“近代教育发展史上的有益探索”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

22、运动中,全盘西 化是一种错误的看法,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有可取之处,也都有不足之处,我们对待西方文化 的态度应该是去取精华弃其糟粕,不属于有益的探索,排除;所以答案选 B。 28 .抓住关键词语是一种很好的历史学习方法。 李刚同学在复习历史时, 写下了“鲁迅”、 “茅盾”、 “ 阿 Q 正传”、“巴金”等一些词语,你认为李刚复习的主题最可能是( ) A 文学的发展 B 社会习俗的变化 C 衣食住行的发展 D 列强发动侵华战争 【答案】A 【解析】鲁迅、茅盾、巴金都是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 阿 Q 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故选 A。 29.抗日战争期间,借助一个寓言故事表达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

23、韧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的画 作和作者是( ) A 愚公移山徐悲鸿 B 奔马图徐悲鸿 C 黄河大河唱冼星海 D 屈原郭沫若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愚公移山是徐悲鸿于 1940 年左右抗战时期创作的,此时正值中国人民抗 日的危急时刻,画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 胜利。BCD 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 A。 30.1905 年 9 月 2 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 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 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说明( ) A 清政府已实现教育普及 B 清政府决意废除科举制 C 新式教育

24、遭到学子反对 D 京师大学堂已停止招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的教育改革的相关内容。材料中的“各省岁科考试”所指的是从隋唐时期开始 的科举考试,“亦即停止”指的是 1905 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这是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的奏定学 堂章程里宣布的内容,说明在中国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从此不存在了。故选 B。 31.1907 年生于江苏宜兴的报人徐铸成说:“在我幼年的江南穷乡僻壤,都是把申报和报纸当作同义语 的。”由此可见申报( ) A 是当时国内创办的唯一报纸 B 是民国政府创办的官方报纸 C 刊发的内容主要是商业广告 D 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答案】D 【解析】根据

25、题干信息“把申报和报纸当作同义语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 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人们可以通过报纸了解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从报纸上寻找对自己有用的 信息等;因此只有选项 D 符合题意,故选 D。 8 32.下面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列诗句比较恰当地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 z 处的 发展状况的是( ) A 千呼万唤始出来 B 小荷才露尖尖角 C 忽如一夜春风来 D 无可奈何花落去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的曲线图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曲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 届段是萌芽时期,洋务期间和辛亥革命后,第二阶段是一战期间,帝国主义

26、国家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 国的经济掠夺,中国的民族工业出现了黄金时代,C 项符合 Z 处的情况,第三个阶段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卷 土重来,再加上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国的民族工业逐渐萎缩,D 项不符合 Z 处的状况,由此可知,ABD 三项 描述的都不是 Z 处的状况,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C。 33.下图是 1912 年 1 月 1 日出版的申报 ,其表明申报 ( ) A 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 B 专门报道政治新闻 C 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D 是革命派的机关报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12 年 1 月 1 日出版的申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2 年申报创刊后, 紧密结合社会生活,

27、报道大量的社会新闻,内容丰富;1912 年 1 月 1 日出版的申报报道了中华民国的 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选项 C 符合题意;而选项 A 创办于辛亥革 命期间,不符合史实,因为申报创刊于 1872 年,处于洋务运动时期;选项 B 专门报道政治新闻,不正 确,因为申报创刊后,紧密结合社会生活,报道大量的社会新闻;选项 D 是革命派的机关报,不正确, 因为辛亥革命的机关报是民报 ;因此选项 ABD 不符合题意。所以只有选项 C 符合题意,故选 C。 34.下图是民国时期新式婚礼的照片。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9 中国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中国新旧事物同时并存 中

28、国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 中国社会彻底摒弃传统婚礼 A B C D 【答案】A 【解析】从图片可知,图中婚礼采取的西式婚礼,说明中国传统习俗受到冲击,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 图中老者的服饰仍是中国传统服饰,说明中国新旧事物同时并存;中国社会彻底摒弃传统婚礼说法从图中 无法得到证实。故符合题意的是,故选 A。 35.下表显示的是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情况。导致 19141918 年间厂家数量发生较大变化的主 要原因是( ) A 清政府鼓励发展民族工业 B 列强因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 外资企业大量投资 D 中国民族工业排挤了列强在华企业 【答案】B 【解析】题干表格中的数据显示:191

29、2 年1920 年,中国民族工业厂家数增长速度非常快,其原因有二: 一是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二是“一战”期间列强因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更重要的原因是 后者。故答案选 B。 36.“街上到处都是五花八门的广告。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旁边告示牌上的大字十分醒目: 剪辫者免费供肉面一碗以示奖励。”文中的情景,最早可能发生在( ) A 洋务运动之后 B 戊戌变法之后 C 辛亥革命之后 D 新文化运动之后 【答案】C 【解析】题干中提到了“剪辫子”,这是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影响的结果。此题选 C。 37.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在描述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时说道:“铁

30、路积货如 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也皆消沉。”下列关于此现象的原因 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 B 国民党发动内战 C 官僚资本的压迫 D 二战后我国民族工业的产品质量下降 【答案】D 10 【解析】联系所学可知,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使民族工 业再度受挫,A 正确,排除;一战后,国共两党爆发了两次内战,特别是解放战争时期,对民族工业造成了 重创,B 正确,排除;中华民族近代一直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C 正确, 排除;故答案为 D。 38.20 世纪初,列强不仅在政治

31、上控制清政府,经济上也加紧对中国的掠夺,主要表现在( ) 直接投资、向清政府贷款等方式控制中国铁路筑路权 控制着中国绝大部分的水上运输业 夺取铁路沿线的土地开发权、矿藏开采权 100%控制着中国的棉纺业和钢铁业 A B C D 【答案】A 【解析】19 世纪末,美国制定新的对华政策,提出各国在中国的利益和贸易“机会均等”“利益均沾”的原 则。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些使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直接 投资、向清政府贷款等方式控制中国铁路筑路权、控制着中国绝大部分的水上运输业、夺取铁路沿线的土 地开发权、矿藏开采权。帝国主义国家暂时取得表面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

32、宰割中国的同盟。此题选 择答案 A。 39. 鲁迅在头发的故事一文中记载:“宣统初年(1909 年) ,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同事是避之惟 恐不远,官僚是防之惟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窖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 条辫子”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洋务运动中的留学生留洋、崇洋、媚洋 B 维新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 C 辛亥革命前后,具有了反清革命色彩的“断发易服” D 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法令 【答案】C 【解析】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1909 年,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发生于 1861-1894 年,与题干所给 时间不符。维新变法发生于 18

33、98 年 6 月-9 月,与题干所给时间不符。民国建立于 1912 年,与题干所给时 间不符。选项 C 符合题意,故选 C。 40.“淞沪会战”是抗战时期规模较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其积极意义是( ) A 显示了国军实力 B 显示了八路军的实力 C 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D 日军迅速投降 【答案】C 【解析】淞沪会战将日本原来嚣张的气焰打击的荡然无存,曾经叫嚣着三个月将中国全面占领也成了一句 空话,中国虽然说损失巨大,但是对日军也带来了很大打击,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故选 C。 41.我们说台儿庄战役是最能体现“血肉筑长城”的战役,主要原因是( ) A 它是国民党领导的 B

34、 它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重大胜利 C 这次胜利是用生命为代价换取的 D 它反映了中国军民强烈的爱国热情 11 【答案】C 【解析】就战争的残酷性而言,台儿庄战役是非常惨烈的,它是中国军民用生命换取的,故选 C。 42.在某纪念馆的尾厅里,每隔 12 秒,就会有一滴水从高空落下,侧面墙上贴着遇难者遗像的灯,亮起再 熄灭而这 12 秒汇聚成的数字就是 30 万人,由此可判断该纪念馆是( ) A 九一八事变纪念馆 B 七七事变纪念馆 C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D 八一三事迹纪念馆 【答案】C 【解析】 “这 12 秒汇聚成的数字就是 30 万人” ,根据这个判断,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犯下的罪行,

35、日 本占领了南京后进行了血腥大屠杀,屠杀我军民三十万人以上,A,B,D 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C。 43.1938 年,朱德在某战役后向参战指战员训话时说: “这是甲午战争以来,日本侵略者受到的最沉重的打 击,你们敢打必胜的信心和英勇顽强的战斗,打破了所谓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 ) A 卢沟桥保卫战 B 平型关大捷 C 百团大战 D 台儿庄战役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 年 9 月中国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的胜利,打破了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A 项是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后进行的抵抗;C 项是 1940 年在敌后战场上取得的重大胜利;D 项是 1938 年春天 在正面战场上

36、李宗仁指挥的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B 项符合题意,故选 B。 44.1940 年,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的主要目的是( ) A 进行战略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B 破坏交通线,为反攻创造条件 C 壮大敌后抗日武装 D 粉碎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鼓舞抗战军民 【答案】D 【解析】百团大战的目的是粉碎日军的围攻,鼓舞抗战军民,故选 D。 45.广州、武汉沦陷后,日本改变了对国民政府的策略,该策略是( ) A 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 B 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C 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 D 既不政治诱降,也不军事打击 【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

37、国内资源紧张,遂改变策略, 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为主,辅之以军事打击。B 符合题意;ACD 不合题意。选择答案 B。 46.为了打破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分割和封锁,促进全国的抗战,1940 年在彭德怀的率领下,八路军集 中兵力对华北的日、伪军实施了大规模的破袭战,历史上称这次战役为( ) A 百团大战 B 台儿庄战役 C 长沙会战 D 淞沪会战 【答案】A 【解析】1940 年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了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向日本发动大规模攻击,这就是著 名的百团大战,根据所学知识,本题选 A。 12 47.取得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的中国军队是( ) A 李宗仁指挥的国民党军队 B 陈毅指挥

38、的新四军 C 林彪指挥的八路军一一五师 D 宋哲元指挥的国民党二十九军 【答案】C 【解析】1937 年 9 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故答案为 C。 48.1937 年 8 月,许多红军战士舍不得摘下带有红五星的八角帽,不愿换上佩有青天白日徵的黄军帽。刘伯 承劝道: “这帽徵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 ”这段 话表明红军要改编为( ) A 东北抗日联军 B 陕北红军 C 八路军、新四军 D 人民解放军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这帽徵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 吧! ”

39、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 年,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 军和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所以答案选 C。 49.为了发展生产,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采取的举措是( ) A 没收地主土地 B 允许土地买卖 C 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D 开展生产自救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发展生产,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采取的举措是减租减息政策和大生产 运动。减租减息政策为战胜困难,巩固根据地,夺取抗战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故选 C。 50.下列对百团大战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成为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B 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首次取得的重大胜利 C 抗日战争开始

40、后中日军队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 D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答案】D 【解析】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 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故选 D。 51.臧克家曾写道: “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的名字和时 间争长。 ”这里领导“我们发挥威力”的将领是( ) A 彭德怀 B 叶挺 C 张学良 D 李宗仁 【答案】D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开始了合作抗日,1938 年春日军进攻徐 州,第五战区司令长

41、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跟日军展开激战,最后,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故选 D。 52.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发布命令: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 亡,不得后退。 ”这个命令发布于( ) 13 A 九一八事变时 B 双十二事变时 C 七七事变时 D 八一三事变时 【答案】C 【解析】卢沟桥事变发生于 1937 年 7 月 7 日,因此又称七七事变,从题干中信息可知是卢沟桥事变,故选 C。 53.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

42、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表明,中国抗日战争 ( ) A使近代中国实现了统一 B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使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 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可知, 这充分说明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大贡献,这表明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故选 C 54.1947 年,在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中,我国广大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是( ) A 土地使用权 B 土地所有

43、权 C 土地经营权 D 土地管理权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 年,在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中,解放区无地少地农民分得土地,获得土 地所有权,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因此只有选项 B 符合题意,故选 B。 55.1949 年春,在北平西苑机场阅兵时,毛泽东对率部接受和平改编的原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说:“北平 和平解放,宜生兄功不可没。”这里的“宜生”是指( ) A 李宗仁 B 张学良 C 佟麟阁 D 傅作义 【答案】D 【解析】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 年初,北 平和平解放。所以这里的“宜生”

44、是指傅作义,故选 D。 56.解放战争时期,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的战役有( ) 渡江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A B C D 【答案】B 【解析】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的主 力基本被消灭。所以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的战役有,故答案为 B。 57.“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所描述的军事行动产生的影响是( ) A 国民党政权垮台 B 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C 东北全境解放 D 华北全境解放 【答案】A 【解析】1949 年 4 月,毛泽东发布了渡江战役的命令,渡江战役中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 22 年的国民 14 党

45、政权的垮台,对于渡江战役,毛泽东称之为百万雄师过大江,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的是刘邓大军,东北 全境解放是辽沈战役的影响,华北全境解放是平津战役的影响,所以答案是 A。 58.以下史实叙述错误的是( ) A 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B 淮海战役奠定了解放黄河以南各省的基础 C 平津战役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D 渡江战役统治中国 22 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答案】B 【解析】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A、C、D 正确,B 理解错误,故选 B。 59.“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 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

46、有殇。”这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作。诗歌反映的 历史事实是( ) A 解放战争后台湾与大陆分离 B 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 C 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 D 抗日战争后日本归还台湾 【答案】A 【解析】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政权垮台后,蒋介石退守台湾,台湾与大陆从此分离,形成台湾问题,故选 A。 60.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的一根刻满了地名的扁担特别醒目。支前农民唐和恩用这根扁担挑着百十斤重的粮 食,走过的鲁、苏、豫三省 88 个村庄,把粮食送到战场最前线。这根扁担最能说明解放战争的胜利是由于 ( ) A 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物资匮乏 B 共产党军队深得民心,人民大力支持 C 国民党军队作战

47、不够勇敢,妥协投降 D 共产党军事战术指挥得当 【答案】B 【解析】淮海战役发生在 1948 年 11 月1949 年 1 月,由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 大地区,同国民党主力进行的一次主力决战。淮海战役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题干中的扁担最能说 明解放战争的胜利是由于共产党军队深得民心,人民大力支持。故选 B。 61. 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 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 A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 双十协定的签订 D 国共合作宣言的签署 【答案】C 【解析】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囯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 43 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历史 > 部编人教版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