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卷(教师版)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57192 上传时间:2020-10-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卷(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卷(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卷(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卷(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六单元检测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C ) A吞噬 (sh) 羸 弱(yng) 告罄 (qng) 毛骨悚 然(sng) B屏 息(bng) 溯 流(s) 不虞 (y) 怏 怏不乐(yng) C毋 宁(w) 毡 鞋(zhn) 烧灼 (zhu) 语无伦 次(ln) D负荷 (h) 舷 窗(xin) 木杮 (sh) 心有灵犀 (x)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 ) A堡垒 拍摄 滑雪板 姗姗来迟 B迟钝 闲瑕 孤零零 天涯海角 C合拢 铁钯 整流罩 忧心仲仲 D点缀 蒙胧 贮藏点 兴趣盎

2、然 3请从所给的两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4 分) (1)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消灭 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 得无比高尚。 (2)火箭尾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数百吨高能燃料开始燃烧,八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炽热(炎热 炽热)的火焰。 (3)在距离地面 300 多公里的高度上,俯瞰(俯瞰 瞭望)时有着很广阔的视野,祖国的各个省 份我大都看到了。 (4)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袭击 偷袭)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 4(2019四川成都中考)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D ) A通过阅读刘慈欣的作品,使我们看到恢宏的科幻世界,感

3、受到诗意的英雄主义情怀。 B成都市申办 2025 年世运会,无疑不是成都积极创建世界赛事名城的重要举措之一。 C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D市教育局推动的“研学旅行”项目,在丰富学生见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5下面是四则广告词,不适合用于图书馆的一则是(2 分)( C ) A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B心灵的思考,并不需要语言的沟通。 C千年传雅韵,一品醉知音。 D让心灵的舞蹈代替你肆意的走动。 6默写。(6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

4、花。(赵师秀约 客) (3)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4)河中石兽中,讲学家根据“(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断定石兽“湮于沙上,渐沉 渐深”。 7某市中小学正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们与经典相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后面的问题。(7分) 材料一 某小学在校园环境文化的营造中,充分利用书香长廊、橱窗、墙壁、黑板报等空间, 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国学经典的文化元素,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快乐成长。 材料二 某学校提倡快乐学国学。校园内众多的楹联、教学楼墙上的弟子规 、经典美文 以及出自经典的指路牌(“三乐苑”“积步轩”)等,都让学生随时能接触到经典。

5、 材料三 某中学让古诗文、名言警句上墙、上板报。只要走进校园,就可以看到孔子、孟子、 老子等圣贤的经典名句把各个角落的橱窗装点一新,可以看到同学们以国学经典为内容的书 法展,可以看到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板报,处处显现出同学们与传统文化的亲近。 (1)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2分) 各校非常重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注重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的环境氛围。 (2)请从孔子、孟子、老子三人中任意选取一人并写出他的一句名言警句。(2 分) (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谈谈你对国学经典进校园的认识。(3分) (示例)国学经典蕴含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深刻的做人道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6、,有助 于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8分) 归嵩山作 王 维 清川带长薄 ,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 【注】 长薄:绵延的草木丛。闭关:关上屋门,含有闭门谢客的意思。 8下列诗句与本诗尾联表达的情感最接近的一句是(2 分)( C ) A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C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首联所写望中景色和车马动态,反映出诗人归山出发时一种安详闲适的心境。第三句 “流水如有意”承“清川”,第四句“暮禽相与还”

7、承“长薄”。(2 分) 10“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融情于景,请具体分析。(4 分) 描绘了一幅傍晚野外的黯淡凄凉的秋景图,对此加以渲染,正反映了诗人情感上的波折变化, 衬托出诗人越接近归隐地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 (二)阅读【甲】 【乙】两段文字,完成后面各题。(12分) 【甲】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 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

8、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 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 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 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 欤? 【乙】 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 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 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节选自三国志)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必于石下迎水处啮

9、 沙为坎穴 啮:冲刷 (2)置 象大船之上 置:放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B ) A但 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但 当涉猎,见往事耳 B岂能为 暴涨携之去 众服为 确论 C遂 反溯流逆上矣 肃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 D然则天下之 事 有若成人之 智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2)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兽)反而逆流而上了。 14老河兵和曹冲都运用科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你有没有过运用科学知识解决 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经历?请简要描述。(4分) (示

10、例)当我迷路时,我通过辨别太阳的位置和树叶的稀疏来辨别方向。上午,太阳在东方, 下午,太阳在西方。一般情况下,向阳的树叶比较密,颜色也较深,背阴的树叶稀少,颜色 较浅。据此可以推断方向,确定位置。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各题。(10分) 爱的面具 杨辉素 不用老人们说,康庄当然记得,小时候他是一个人见人爱的漂亮小孩。用康庄娘的 话说,老康家上辈子也不知造了什么孽,报应到这个幼小的孩子身上来了。8 岁那年的那个 冷风呼啸的冬夜,室外滴水成冰,他蹬着小板凳爬上炉台去烤火,脸朝下栽进炉膛里每 当此时康庄就给记忆装上一道闸,他会本能地关住闸门,如果有可能,他一辈子都不愿意想 起那一幕。别说是他

11、,就是旁人听了那种眼球被烧爆的“噼啪”声都会打寒战,他能活下来 是奇迹,也是命运给他磨难的开始。 康庄一点儿也不感谢这个奇迹,他厌恶自己的丑陋,丑陋改变了他的人生,剥夺了 他的快乐,从此黑暗、嘲笑、谩骂、厌恶,潮水一般包围着他,他失去了正常孩子上学、读 书的机会,只能孤独地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多少次,他幻想自己在某一天早晨,突然拥有了 一张英俊的脸,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他被人尊重,被人喜欢,可是一切又怎么可能呢? 多少次,康庄厌恶这个叫“命运”的东西,它像一个街头恶人,时不时要拿一个人 寻欢作乐。四年后,它再次欺负了这个孩子,从他悲伤的泪水中获得罪恶的快感,它带走了 他娘。康庄娘死于肝癌。康庄爹

12、似乎也看出了命运的玄机,为什么,为什么自从有了这个孩 子就灾难不断?你不该活着,你应该去死!爹喝醉了酒就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康庄是个倔强 的人,别人不说他也许真有死的想法,当死这个字频繁出现在耳边时,他反而坚强了,他偏 要跟他们对着干,他就要活着,让人不顺心地活着。爹不久就将一个女人娶回家,她是一个 死了丈夫的女人,带着两个儿子,一个 3 岁,一个 5 岁,她和她的儿子们很快夺得了家里的 霸权地位,他们高高在上,康庄暗地里叫这个女人“妖后”,叫她的两个儿子“小王八羔 子”。他无意与他们为敌,可他们却不肯放过他。“妖后”说他是不祥之人,看见他会让她 的宝贝儿子做噩梦,他留在家里,家里还会遭灾。爹对

13、“妖后”的话言听计从,他给了他几 张零钞,决绝地说:“庄儿,你走吧,走得远远的,别再回来。” 康庄才 12岁,可他有 12 岁孩子的尊严,他没接爹的钱,空手走出家门。 爹让他走得远远的,爹想眼不见心不烦,他偏不,他偏要在这附近要饭,他要臊他 的脸,让街坊邻居戳他的脊梁骨。事实的确是这样的,很多人骂康庄爹,骂那个女人,可骂 声并没有给康庄带来多少帮助,他在街头流浪乞讨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肯来关心他一下,连 狗都来欺负他,冲着他汪汪乱吠,还追着他咬烂了他的裤腿。人们虽然同情他,但对他都是 惊惧的,一看见他走近,都躲得远远的。 康庄不记得有多久没吃饭了,饥恶和寒冷变成了绝望和仇恨,将他的心塞成一个破

14、包袱。他恨命运,恨爹,恨“妖后”,恨她的两个儿子,恨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为什么他们 能好好地活着,偏他不能?他盼望世界来一场毁灭性灾难,让所有的人,都和他一样尝尽苦 难的滋味。 初春的傍晚,春寒料峭,康庄斜靠在街角处的一棵大柏树下。这是一棵几百年的古 柏,两个人合抱不过来,是什么时候什么人栽种的,无人知晓。在岁月的长河中,它不止一 次遭遇雷击,整个树冠被削去,新枝却又从树干旁长出来,繁茂的枝叶一条条向外伸展,花 伞一般。更离奇的是树下面的树干被雷火烧空,中间形成一个树洞,小孩子可以躲在洞里避 风雨。现在,这个树洞成了他晚上睡觉的“家”。他靠在树身上,凛冽的风增加了身上的寒 冷和肚子里的饥饿感,他

15、觉得活不过今晚了,也许明天一早,就会有人来给他收尸。他悲壮 地想,他死的样子一定更加恐怖,一想到他能把路人吓得呜哇乱叫,就有了报复的快意。最 好让“妖后”和她的两个儿子也看到,让他们天天做噩梦,反正吓死人是不偿命的。 康庄睡着了。他梦到自己上了天国,赤身裸体浸泡在一片汪洋水域中,刺骨的凉意 把他的骨头都冻住了,他的胳膊、腿、牙齿、身上的小零件像枯树枝一截一截断掉了,他惊 惧地发现自己变成了一截光秃秃的木棍。 康庄被人摇醒了。一个小男孩稚嫩的声音说:“哥哥你怎么不回家?这里多冷啊。” 康庄苦笑:“我没有家。”“真可怜,哥哥是不是饿了?”康庄点头: “我有三天没吃饭了。 ” “哥哥等我,我来帮你。

16、 ”他一阵风似的跑走了。 他被人涮过的次数太多了,这次八成还会如此吧?他一定会被家人阻拦,或者他转 身就忘记了承诺,此时该在做他的游戏吧?康庄叹一口气,又想到死的问题,也许下一秒钟 就死成了。一阵烤红薯的香气远远地传来。香气越来越近,已到了面前。 “哥哥你吃,这是我妈烤的,还热乎着呢。”小男孩热切地把烤红薯举到他面前。 他接过那温暖的香气四溢的红薯:“小兄弟,谢谢!”“哥哥,我还有东西给你,这是 我的孙悟空面具,你戴上去要饭,就没人害怕你了。 ”一双胖乎乎的小手不容分说地将一张 硬壳面具戴在他脸上, “哥哥,你成孙悟空了,你会很厉害的! ”小男孩拍着巴掌笑着,一阵 风似的跑走了。 康庄抚摸着面

17、具,一行和着脓血的泪从黑洞洞的眼窝里滚出来,沾湿了面具。他突 然号啕大哭起来,这是娘死后他第一次哭,凄厉的哭声扩散在夜空中,犹如下了一场雪粒子, 落在每个人身上,每个人都会紧缩一下。他哭尽了委屈,把身体缩进树洞里,对自己说: “你一定要活下去! ” 从那之后,康庄果真走得远远的,他到没有人认识他的地方,戴着孙悟空面具乞讨。 好运气似乎是这张面具带来的,他戴着它上街,人们不再讥笑他,甚至还有小孩子羡慕地跟 父母说:“看,那位哥哥戴着孙悟空面具,多帅!我也要一个!”康庄对这个世界的恨意减 少了,当别人给予他帮助时,他会礼貌地说一声“谢谢”,给人家鞠躬。 (有删改) 15谈谈你对文章标题的理解。(3

18、分) “爱的面具”指小男孩给康庄的孙悟空面具,也指小男孩对康庄的真诚关爱,还指康庄戴上 面具后恨意减少,懂得感恩。 16文中画线的部分属于景物描写,请你说说它在文章中的作用。(3 分) 几百年的古柏,饱经风雨,渲染出沧桑的气氛;烘托康庄悲凉、苦涩的心情;古柏长出来繁 茂的枝叶,花伞一般,暗示主题,爱会终结所有的苦难,使人获得新生;树下面的树干被雷 火烧空,中间形成一个树洞,小孩子可以躲在洞里避风雨,推动情节发展,康庄有了“家”。 17请你结合本文中“小男孩”的形象,谈谈小说中塑造“暖色小孩”形象的意义。(4分) 小说塑造“暖色小孩”的形象,可以通过人物冷暖的对比,更好地突出主题;也可以使情节

19、起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可以使人感受到爱的温暖,给人带来希望。本文中康庄的遭 遇让人心酸,小男孩带来的面具让人感受到爱的阳光,给人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反衬了大多 数人的冷漠。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各题。(15分) 救命的海鸥 美科里瓦尔克迪伦 在我 12 岁的时候,有一次跟着爷爷出海捕鱼。我们满载而归,可是在往回驶的时候, 我们的船撞上了一个暗礁,船沉了,爷爷领着我游向了一个小岛礁。岛礁上歇着一只海鸥, 当我们爬上岛礁时,它只是微微地往后退了退,并没有飞走。 我们离海岸非常近,大约只有几百米,爷爷想要领着我游向海岸,不过爷爷很快打 消了这个念头,因为我们看见了附近的两条大鲨鱼。爷爷

20、告诉我,或许是我们船上的鱼把鲨 鱼引了过来,也或许它们本来就生活在这里。它们在附近游来游去,一直没有离去。海岸不 远处有树林也有房子,我和爷爷就对着房子呼救,可是没人留意到我们。这片海岸都是乱石, 没有码头也没有游客,我们靠岸的码头也不在这里爷爷只是为图方便才想要从这里穿行。 整整两天,鲨鱼没有离开,那只海鸥也没有离开。我们什么也没吃,又饿又渴。后 来一只螃蟹来到了岛礁上,爷爷把它捉住了,然后把它掰成了两半,虽然是生的,很难吃, 但我们还是把它吃了下去。当我手上还剩最后一只蟹腿的时候,我把它递给了那只海鸥,它 慢慢地靠近过来。爷爷看了看它说:“难怪它一直停在这里,原来它的翅膀脱臼了,我想我 能

21、够捉住它,至少我们能多点食物,不会马上饿死。 ” 我也留意到了那只海鸥的翅膀,有一块高高隆起的地方,那应该就是它翅膀的骨头。 “它真可怜!”我说。 这时,爷爷已经伸手捉住了它,他摸了摸海鸥的翅膀告诉我他没有说错,它的翅膀 骨头脱臼了,就在爷爷打算拧断它的脖子时,我急忙阻止 说: “ 爷 爷,你可以治好它的翅膀 吗?”“治好它的翅膀?”爷爷问我。我点点头,爷爷迟疑了一下,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 他兴奋地把海鸥递给我,急忙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皱巴巴湿漉漉的钱和半支记账用的铅笔。他 把这些钱拿在手上使劲甩,大约一个小时后,钱终于干了,爷爷用铅笔在每一张钱上都写下 了这样一句话:“我们被困在迪拉德海岸附近的

22、岛礁上,我们被鲨鱼围困,请救救我们。” 爷爷撕下了衣服的一条布料,他把这些钱绑在了海鸥的腿上。爷爷这才从我怀里抱 走海鸥,他捏了捏它的翅膀,稍一用力,海鸥一阵长叫,爷爷告诉我他已经把海鸥的翅膀骨 头接上去了,然后爷爷把海鸥往空中一抛,它在我们的头顶盘旋了很久,最终飞走了。 我们祈祷着有人会看见它脚上的钱,会有人来救我们。但是一连两天,什么人也没 有出现,我们躺在岛礁上,都以为自己会死在这里。到了第三天中午,我们终于听到了马达 声,接着我们远远地看到了一艘船向我们驶来我们终于得救了! 船上的人给我们食物和水,告诉我们今天早上,有人在自家的院墙上看到一只海鸥, 它的腿上绑着钱。那个人就把这只海鸥捉

23、住了,把钱取下来后才看到了上面的字,所以连忙 通知了他们。“这只海鸥救了你们呀,如果不是它,根本就不会有人知道你们被困在这里。” 船上的人这样说。 几天后,爷爷买了很多菜回来,请他们到家里来吃烤肉。聚餐结束后,爷爷悄悄地 告诉我,真正救了我们的不是他们,也不是海鸥,而是我,是我的爱心救了我们。 “如果当 时你没有阻止我杀死那只海鸥,那么我们就会失去这个唯一可能使我们获救的机会! ”爷爷 说。 我这才意识到,原来善良是可以救命的。此后,我一直都以最大的善心去对待别人, 虽然我并不能当即就收获回报,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实无时无刻不在回报着我,并使我感 受到快乐。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24、的一项是(2 分)( C ) A文章写了“我”12 岁时在岛礁上救了海鸥,海鸥又救了“我”和爷爷的一段往事,全文 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B第段中对海鸥的描写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C文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坚韧的,为活命不择手段的爷爷形象。 D文章以“救命的海鸥”为标题,点明文章的线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9请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概括填空。(2分) 出海捕鱼,触礁被困呼救无果,面临绝境(1)救治海鸥,送信求援(2)最终获救,善心 得报 20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就在爷爷打算拧断它的脖子时,我急忙阻止 说:“爷爷,你可以治好它的翅膀吗?”

25、(体 会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加点词写出“我”急于阻止爷爷杀生,突出了“我”心地善良,对生命充满关爱之情。 (2)爷爷迟疑了一下,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他兴奋地把海鸥递给我,急忙从口袋里掏出几 张皱巴巴湿漉漉的钱和半支记账用的铅笔。(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句子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准确生动地表现了爷爷受到“我”的启发,想出了获救方法时 的激动喜悦之情。 21第段中“我”为什么说“它真可怜”?(3分) 一是同情海鸥因翅膀骨头脱臼无法飞翔,二是想到海鸥很快就要被爷爷杀死成为我们的食物。 22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从内容上看,阐明了善良的意义,引导人们要以最大的善心对待别人,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从结构上看,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照应标题,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 三、写作(50分) 23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也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一天又一天,我们感知世界的美好, 享受成长的快乐,也体验深深浅浅的忧伤。回首过往,是否有某个时刻让你念念不忘?反思 从前,是否有某些情景总萦绕心间? 请以“那天,如果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章。 要求:将标题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书 写规范,卷面整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七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