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15658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房山区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京市房山区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京市房山区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北京市房山区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北京市房山区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北京市房山区 2018 年高三一模试题及答案一、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24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8 题。材料一近年来,知识付费平台在互联网上骤然出现,有些平台迅速累积起成千上万的用户。这不禁让人感叹:知识终于值钱了。目前,知识付费主要包括两种模式:第一种是某些平台花钱请一些“答主”,聚拢人气和流量,接下来才会考虑向用户收费的问题;第二种是创建类似“得到”、“小密圈”这样的付费专栏,专栏创建者和用户之间直接建立金钱协议关系。经济学者薛兆丰的专栏卖出了 20 万份,他可以说是知识人里面的富翁了。“知识付费”的核心就是花钱获得阅读特权。某 APP 平台中的听书服务,受众群很大。一本书有 2

2、0 万字,先找人整理一个 5000 字的干货,再制作成语音放在平台上。你听一本书,只需要花一元钱和半小时的时间,因此,朋友圈突然就有了一些一年“读”200 本书的人。但是,不管你是听很多书,还是追随薛兆丰这样的名家,阅读一年的专栏,你获得的都不是整体性知识,而是一堆“知识”的碎片。比如,薛兆丰会根据一些热点问题,做出经济学的解读,但那并不是经济学本身。如果你要真的提升自己的经济学知识,还必须自己下功夫获得。因为,对一个人来说,不在于你是否拥有丰富的知识,关键是你是否构建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人有了知识体系,就能获得一个思考的支点,此后,你只需要不断延展它、丰富它。那些比你厉害的人,很有

3、可能是知识体系更合理。恰恰在构筑知识体系上,“知识付费”是很无力的。过于追随一个人的“专栏”,容易成为他思想的应声虫;而大量听书的梗概的人,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干货。这些碎片化的知识还会转瞬即逝。这也是很多人的体会:付费听了一年书,回头想想自己却并没有记住什么,生活和对世界的认识,也都没有什么变化。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知识付费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三段中的“听书”属于第二种B采用“知识付费”的办法,可以节约时间成本降低经济成本C通过“知识付费”获得的知识,既是碎片化的,也是易逝的D幻想花钱买到有价值的知识,却只是成就了别人的致富路径2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

4、项是(2 分)A骤然出现:“骤”读作 zhu 意思是“猛烈”B模式: “模”读作 m 意思是“法式”C梗概: “梗”读作 n 意思是“大略”D转瞬即逝:“瞬”读作 shn 意思是“一段时间”材料二在知识付费成为潮流的今天,某知名教授曾说:“能够与金钱和权力交换的知识,大多是三流的,因为它们的表达方式不可能继续忠于那种只有一流知识才可表达的重要性感受。一流的知识只能免费,这是因为它只吸引少数能够理解它的人。这些人是最可宝贵的,他们原本不应该付费,他们投入了理解力,并伴随着理解一流知识付出了艰辛,这些价值远远超过了任何付费知识的市场价格。”也就是说,一流知识自有其一定的、无法降低的甚至不可逾越的知

5、识门槛,这是听懂、理解、习得一流知识的起点。不过,这只是做学问的逻辑,并不是商业的逻辑。在知识付费的语境里,平台内所有的知识都应当是人人皆能歌的“柳词”,起码也应该是有钱即入、可以自嗨的“迷你 KTV”。在这里,钱是唯一的门槛。而专业领域里的专业知识,对大众来说,可能有些难以理解。这其实也没什么奇怪,学术知识与日常生活知识本身就有所差别。普通人靠“三流知识”可能就能活得不错,学者却必须以追求“一流知识”为己任。人们为获得知识而付费,有着悠久的历史。比如,孔子曾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获得知识而上学、参加培训、听讲座,以及购买图书、报刊资料、音像制品等,无不属于

6、为知识付费的范畴。应当说,知识付费的兴起和现代人的浮躁、焦虑以及速成的心理有很深的关系,在一个以效率为目标、以速度为标准的时代,知识的学习也难免走上了一条“快车道”。无数没入门、没基础的“菜鸟”,一上来就想走捷径,想只通过若干小时的听或读就达到他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水平,想直接获取一流的知识,这是不可能的。只可惜,没有人能单靠第七张饼就吃得饱饱的,也没有人能靠吃别人嚼过的馒头就成为大师。不过,这并不是说,知识付费就一无是处。因为,在互联网时代,知识需求在不断升级,而人的时间却被拆解得支离破碎,只能利用这些时间间隙来学习;传统阅读和学校教育已经没办法满足不断升级的知识需求,但碎片式学习反而是在一

7、定条件下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而且,付费这一门槛,一定程度上帮助用户在海量信息中筛选出了有效信息,同时也能让优质内容得到最大程度的曝光,使两方价值达到最大化。即使知识付费买到的是三流知识,如果有人能将这些知识真正掌握、理解,岂不是一件幸事?这也是让学术通俗化的一种努力和有效的实践。毕竟,有些知识不能只是被关在“象牙塔”内进行自我欣赏,而是需要走向大众。再进一步说,如果有人借付费买到三流知识,并窥得学习门径,进而逐级而上,乃至最后可以听懂或读懂免费的一流知识,那么这也是受益匪浅的。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知识付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按某知名教授的说法来看,“知识付费”买到的大多是三流

8、知识B“知识付费”中包含着商业逻辑,而不是做学问的逻辑C“知识付费”不可能使人一蹴而就地直接获取一流知识D“知识付费”买到三流知识也是幸事,因为这毕竟强于什么都没买到4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促使“知识付费”兴起的因素的一项是(2 分)A心浮气躁 B焦躁忧虑 C循序渐进 D急于求成5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某知名教授认为一流知识不可能通过付费而获得,因为其知识门槛高B专业领域的学者不用追求那些繁琐的日常生活知识就能活得很不错C和古代“束脩”向孔子从师相比,现代为知识付费的范畴已经扩大D应辩证看待“知识付费”,因为它虽然不是捷径但也并非一无是处材料三近两年,以自媒体为代表的内

9、容付费模式的出现,分答、喜马拉雅等知识类平台向付费答题、付费读书的转型,真正意义地逐步开启了互联网共享时代为知识付费的模式。为知识付费,有利于改变人们期望借助互联网免费获取知识的思维和习惯。目前进入付费范畴的“知识”可分为知识类和非知识类两种,前者是有附加值的信息,如专业讯息或自媒体红人的见解表达、某领域各类知识经验的汇总;后者则更像个信息综合体,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有更强的休闲娱乐性。这样看来,为知识埋单其实是前一种购买想法或点子,而那些休闲娱乐性的信息,购买它们不过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市场自由定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买卖知识。其实,给知识性信息付费,与保护知识产权的逻辑并无二致。尽管定价是

10、市场性的,但定价并不是纯粹为了盈利,而是给予创作者公允的回报,促进知识相关行业的勃兴,鼓励更多的创作涌现。换句话说,购买行为既让知识得到了充分的市场评估,也是在鼓励更多的思想涌出共享,通过这种良性的互动汇聚更多的新的时代思想。在网络这个特殊的平台上,由于分享与链接的速度和效率都远高于线下,所以也就更需要注意对此类知识产权的全面维护,必须有更先进的技术及时跟踪和回馈,随时打击侵权行为。当然,也要看到,知识付费会让网络的群居性特点更为突出,即分享的碎片化、共享的碎片化,此类知识只为一类人拥有,无形中形成了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壁垒。另外,我们也无奈地看到,并不是所有知识都可以定价化,有些具有普世意义的

11、知识,如知识产权中的药品配方、各个学科的公理定论,哪怕在这个注重知识保护、给知识定价的时代,它们也是必须被分享以促进人类共同进步的。这些问题,都将是正在来临的知识付费时代我们必须要破的局。6.根据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为知识付费的模式推动了分答、喜马拉雅等知识类平台的转型B.进入付费范畴的“知识”分为两种,其中休闲娱乐性信息不值得付费C.为知识付费有利于催生更多的创作,汇聚更多的新的时代思想D.那些具有普世意义的知识是不用付费的,因为它们是众人皆知的知识7.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当下,互联网知识付费还处在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B.将来进入付

12、费范畴的“知识”会由目前的两种发展到多种C.维护知识产权不能仅靠知识付费,须有更先进的技术支撑D.知识付费时代,我们必须要解决知识壁垒更为突出的问题8.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知识付费”的优点。(6 分)二、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4 题。三槐堂铭苏 轼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

13、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馀年,位不满其德。天将

14、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铭之。铭曰:“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而其可必也审矣 审:明白B.盖尝手植三槐于庭 尝:尝试C.今夫寓物于人 寓:寄放D

15、.以世其家 世:继承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 分)A.松柏生于山林显于汉、周之际B.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而见其子懿敏公C.吾以所见所闻考之王城之东D.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何其子孙之多贤也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善者以怠,恶者以肆善良的人因此而懈怠,邪恶的人因此而放肆B.厚施而不食其报为国家做了很多好事却没有得到福报C.王氏之福盖未艾也王氏的福份大概还没有兴起D.郁郁三槐,惟德之符郁郁葱葱的三棵槐树,象征着晋公一家的才德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 分)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

16、容于时。1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三槐堂”因兵部侍郎晋国王公在庭院里手植三棵槐树而得名。B晋国王公的儿子魏国文正公官至宰相,享有福禄荣耀十八年。C晋国王公仁爱厚施,其子孙多贤,证明了“仁者必有后”的观点。D魏公的儿子懿敏公崇尚道德又善诗文,传承了其家良好的家风。14苏轼认为“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意思是关于善恶报应,有的要一直到子孙后代才能表现出来,这也是上天确定已久的。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结合上述选文或阅读积累简述理由。(5 分)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1518 题。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辛弃疾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

17、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 ,剑气已横秋。野光浮,天宇回,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注释:鲸饮吞海:如巨鲸吞海似的狂饮,化用杜甫饮中八仙歌里“饮如长鲸吸百川”的诗句。扶头:形容醉后状态,谓头须人扶,化用北宋词人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中“易醉扶头酒”的词句。15.下列对本词的解说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题目中的“和”指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B.上阙中词人用“冰雪” 、“百川”比喻自己的胸怀,用“剑气”寄寓着壮志。C.下阙“浮”、

18、“回”、“幽”等词描绘了月光浮动、天空高远、景色清幽的画面。D.结尾写挽留友人醉在今宵,借酒排遣对朝廷收复中原的决策遥遥无期的愤懑。16.上阙“更筹”是古时夜间计时工具,这里代指时间。下列语句中加点词使用了以工具代本体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 分)A.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曹雪芹红楼梦)B.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C.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17.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请结合本词和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简要赏析两词家的不词风。(6 分)18

19、.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 分)借代是古诗文中常用的手法,范仲淹岳阳楼记里,“ , 。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庙堂”一词就用了此法。借喻与借代有别,司马迁鸿门宴里,“吾入关, , ,封府库,而待将军”中的“秋毫”属于借喻。与豪放派“气象恢弘”不同,婉约派“辞情酝藉”,李清照声声慢中的“ ,冷冷清清, 。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等句辞情悲切,意蕴无穷。四、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5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924 题。沙原隐泉余秋雨沙漠中也会有路的,但这儿没有。远远看去,有几行歪歪扭扭的脚印。顺着脚印走罢,但不行,被人踩过了的地方,反而松得难走。只能用自己的脚,去走一条新路。回头一看,为

20、自己长长的脚印高兴。不知这行脚印,能保存多久?挡眼是几座巨大的沙山。只能翻过它们,别无他途。上沙山实在是一项无比辛劳的苦役。刚踩实一脚,稍一用力,脚底就松松地下滑。用力越大,陷得越深,下滑得也越厉害。才踩几脚,已经气喘,浑身恼怒。软软的细沙,也不硌脚,也不让你碰撞,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气力。你越发疯,它越温柔,温柔得可恨之极。无奈,只能暂息雷霆之怒,把脚底放轻,与它厮磨。心气平和了,慢慢地爬。沙山的顶越看越高,爬多少它就高多少,简直像儿时追月。已经担心今晚的栖宿。狠一狠心,不宿也罢,爬!再不理会那高远的目标了,何必自己惊吓自己。它总在的,看也在,不看也在,那么,看又何益?还是转过头来看看自己

21、已经走过的路罢。我竟然走了那么长,爬了那么高。脚印已像一条长不可及的绸带,平静而飘逸地划下了一条波动的曲线,曲线一端,紧系脚下。完全是大手笔,不禁钦佩起自己来了。不为那山顶,只为这已经划下的曲线,爬。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爬。无论怎么说,我始终站在已走过的路的顶端,永久的顶端,不断浮动的顶端,自我的顶端,未曾后退的顶端。沙山的顶端是次要的。爬,只管爬。脚下突然平实,眼前突然空阔,怯怯地抬头四顾,山顶还是被我爬到了。完全不必担心栖宿,西天的夕阳还十分灿烂。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日夜的

22、风,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于是,满眼皆是畅快,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明明净净。色彩单纯到了圣洁,气韵委和到了崇高。为什么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要偏偏选中沙漠沙山来倾泄自己的信仰,建造了莫高窟、榆林窟和其他洞窟?站在这儿,我懂了。我把自身的顶端与山的顶端合在一起,心中鸣起了天乐般的梵呗 。刚刚登上山脊时,已发现山脚下尚有异相,舍不得一眼看全。待放眼鸟瞰一过,此时才敢仔细端详。那分明是一弯清泉,横卧山底。动用哪一个藻饰词汇,都会是对它的亵渎。只觉它来得莽撞,来得怪异,安安静静地躲坐在本不该有它的地方,让人的眼睛看了很久还不大能够适应。再年轻的旅行者,也会

23、像一位年迈慈父责斥自己深深钟爱的女儿一般,道一声:你怎么也跑到这里!是的,这无论如何不是它来的地方。要来,该来一道黄浊的激流,但它是这样的清澈和宁谧。或者,干脆来一个大一点的湖泊,但它是这样的纤瘦和婉约。按它的品貌,该落脚在富春江畔,雁荡山间,或是从虎跑到九溪的树荫下。漫天的飞沙,难道从未把它填塞?夜半的飓风,难道从未把它吸干?这里可曾出没过强盗的足迹,借它的甘泉赖以为生?这里可曾蜂聚过匪帮的马队,在它身边留下一片污浊?我胡乱想着,随即又愁云满面。怎么走近它呢?我站立峰巅,它委身山底;向着它的峰坡,陡峭如削。此时此刻,刚才的攀登,全化成了悲哀。向往峰巅,向往高度,结果峰巅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

24、。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我已看出了它的讥谑,于是急急地来试探下削的陡坡。人生真是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与它近乎。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一咬牙,狠一狠心。总要出点事了,且把脖子缩紧,歪扭着脸上肌肉把脚伸下去。一脚,再一脚,整个骨骼都已准备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然而,奇了,什么也没有发生。才两脚,已嗤溜下去好几米,又站得十分稳当。不前摔,也不后仰,一时变作了高加索山头上的普罗米修斯。再稍用力,如入慢镜头,跨步若舞蹈,只十来下,就到了山底。实

25、在惊呆了:那么艰难地爬了几个时辰,下来只是几步!想想刚才伸脚时的悲壮决心,哑然失笑。康德说滑稽是预期与后果的严重失衡,正恰是这种情景。来不及多想康德了,急急向泉水奔去。一湾不算太小,长可三四百步,中间最宽处,相当一条中等河道。水面之下,飘动着丛丛水草,使水色绿得更浓。竟有三只玄身水鸭,轻浮其上,带出两翼长长的波纹。真不知它们如何飞越万里关山,找到这儿。水边有树,不少已虬根曲绕,该有数百岁高龄。总之,一切清泉静池所应该有的,这儿都有了。至此,这湾泉水在我眼中又变成了独行侠在荒漠的天地中,全靠一己之力,张罗出了一个可人的世界。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

26、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惟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然而,人们日常见惯了的,都是各色各样的单向夸张,连自然之神也粗粗糙糙,懒得细加调配,让人世间大受其累。11 山,名为鸣沙山;泉,名为月牙泉。皆在敦煌县境内。(选自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有删改)注释:梵呗:fn bi,和尚念经的声音,是中国佛教音乐原声的特称。19下列词语在文中的读音和意思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厮磨:s m 让脚底与细沙互相摩擦B异相:y xin 人的奇异的长相C熨

27、帖:yn ti 感觉舒舒服服D讥谑:j n 深谷的美景对惶恐的我的讥讽戏谑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作者一开始高兴的原因是看见远处有几行歪歪扭扭的脚印自己可以顺着走。B历代僧人、俗民、艺术家选中沙漠沙山来倾泄信仰是因为这里适合建造洞窟。C第段用对比手法写出了山底清泉是这样的清澈和宁谧、这样的纤瘦和婉约。D茫茫的荒凉的沙漠中搭配上滔滔的清静的泉水启示我们单向的夸张美是最美。21作者在沙漠上行走、上坡、下坡经历了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说明。(6 分)22文中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来描写爬鸣沙山和赏月牙泉,请举两例并加以分析。(6 分)23行家称道余秋雨这篇美文“

28、自然而深邃”,请你细味本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和由此生发的人生感慨,谈谈对这一评价的认识。(4 分)24“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爬沙山如此,人生也如此,下列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其人生最具有“不断地上坡下坡”特点的一项是(3分)A刘思扬 小萝卜头 B贾宝玉 闰 土C翠 翠 桑地亚哥 D孙少安 孙少平五、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60 分。25微写作(10 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 字左右。说起“知识付费”,你也许会想象到将来可能出现的譬如智能知识付费这样的比时下互联网平台知识付费更科学、更先进、更便捷的知识付费方式吧?请写一段介绍你想象中的智能知识付费的文字。要

29、求:想象合理,语言简洁、明了。请以“厉害了,我的国”为话题写一段抒情性文字。要求:情感真挚充沛,语言具有感染力。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艺术上都有其原因。请从论语、红楼梦、边城、呐喊、老人与海、平凡的世界、红岩等几部经典中选择一部,简述其成为经典的一条原因。要求:立足原著,突出作品的经典性特点。房山区 2018 年高考第一次模拟测试试卷语文学科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24 分。1A(3 分) 第三段中的“听书”应属于第一种模式。第一种模式的关系是“答主(作者)平台用户”;第二种模式的关系是“作者用户”,中间没有获取利益的“平台”。第三段中的“听书”是获取利

30、益的“平台”充当“中间人”,将书籍的“整理人”与付费的“听者”之间建立起了联系。2C(2 分) A 项,“骤”的意思应是“突然”。B 项,“模”应读作“m”。D 项,“瞬”的意思应是“一眨眼的工夫”、“极短的时间”。3D(2 分) “这毕竟强于什么都没买到”于原文无据。4C(2 分) 无中生有,且意思截然相反。5B(3 分) 张冠李戴、不当套作,注意原文:“普通人靠三流知识可能就能活得不错,学者却必须以追求一流知识为己任。”6C(3 分) A 项,关系不当,不是“为知识付费的模式推动了分答、喜马拉雅等知识类平台的转型”,而是“喜马拉雅等知识类平台的转型,真正意义地逐步开启了互联网共享时代为知识

31、付费的模式”。B 项,歪解原文,作者原意非“休闲娱乐性信息不值得付费”,作者只是说“购买那些休闲娱乐性的信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买卖知识”。D 项,作者对时下不为那些具有普世意义的知识付费的现状是不满的,作者呼唤“正在来临的知识付费时代”来破这个局,即解决不为那些具有普世意义的知识付费的问题;选项中“因为它们是众人皆知的知识”更是失于主观,无视原文。7.B(3 分) “会由两种发展到多种”的推断缺乏依据,原文中没有可支持此推断的内容;如果就可能性来说,既可能发展到多种,也可能缩减为一种,还可能保持不变(当然这也只是就“可能性”来说)。8.答案要点:使知识和知识人得到经济上的认定。(或:使知识变得

32、值钱了,使知识人可以变得有钱了。)使付费者可以借之利用时间间隙来学习。帮用户筛选出有效信息。(或:让优质内容得到最大程度的曝光。)让学术通俗化,走向大众。(或:有可能使付费者借三流知识弄懂一流知识。)有利于改变人们期望借互联网免费获取知识的思维和习惯。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作。评分建议:6 分。共六个要点,每答对一个要点得 1 分。意思对即可得分。二、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3 分。9B(3 分) 尝:曾经。10C(3 分) A 项,介词,在。B 项,转折连词,但、但是。C 项,代词,它;助词,的。D 项,代词,他的。11C(3 分) 应为“王氏的福份大概还远远没有完结”。12参考答案:

33、世上议论天道的人,都不等上天的意愿完全显示出来就去责求它,因此认为上天是渺茫难以捉摸的。天下的人都期盼(朝廷)任命(他)为宰相,但他最终因为性格正直而不被当时朝廷所容纳。评分建议:6 分。每句译出句子的整体大意,得 1 分;第句的“论”、“定”、“求”、“以为”等词或句式,第句的“望”、“以(之)为”、“卒”、 “于”(被动句)等省略现象或词或句式,每译准一个得 0.5分。意思对即可得分。13D(3 分) 应是“懿敏公的儿子巩”,而不是“魏公的儿子懿敏公”。14答案示例及赋分建议:我赞同苏轼的观点(1 分,得此 1 分须有后面简述的内容支撑,只答“赞同”或“不赞同”不能得此 1 分)。文中,晋

34、国公功勋卓著,文武忠孝,最终却因性格正直而不被当时朝廷所容,(2 分)但他的子孙后世却能够居高位、享福禄、正品行、传家风,福份如三棵槐树一样郁郁葱葱。可见,苏轼的观点是正确的。(2 分)评分建议:能够自圆其说即可。如果答为“不赞同苏轼的观点”,且能够结合阅读积累简述理由亦可。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15D(3 分) 错在“挽留友人醉在今宵”。16B(3 分) A 项,须眉:男子,以特征代本体。B 项,干戈:战争,以工具代本体。C 项,骚:诗,以专名代泛称。D 项,帆:船,以部分代整体。17参考答案及赋分建议:同为豪放派,苏轼、辛弃疾词风是不同的。苏词旷达,多表现在开朗豁达的胸怀上

35、,(1 分)定风波中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出苏轼无论是面对自然的阴晴还是人生的荣辱,都泰然处之的胸襟和超然物外的情怀。(2 分)辛词豪放,多表现在豪迈放纵的气势(象)上,(1 分)本词中的“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折射出了词人冲天的豪气,表达了词人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豪壮之情。(2 分)评分建议:举两词中其它词句为例合理赏析亦可。18答案: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秋毫不敢有所近 籍吏民 寻寻觅觅 凄凄惨惨戚戚评分建议:6 分。每答对一句得 1 分。出现错别字或其它错误则该句不得分。四、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5 分。19A(3 分) B 项,异相:意思应是“奇异的

36、独特的景象”。C 项,熨帖:应读作“y ti”,意思应是“美景和谐地紧贴着大地”。D 项,讥谑:应读作“j xu”。20C(3 分) A 项,作者在一开始高兴的原因应是“看见自己走出的新路上那长长的脚印”。B 项,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偏偏选中沙漠沙山来倾泄自己的信仰不是因为这里适合建造洞窟,而是因为这里明净、圣洁、崇高,适合他们倾泄信仰。D 项,茫茫的荒凉的沙漠中搭配上滔滔的清静的泉水启示我们互补的多样的美是最美。21参考答案:高兴,为自己在沙漠上走出一条长长的新路而高兴。恼怒,因爬沙山艰难、烦心而恼怒。心平气和,想明白了要慢慢地爬、为自我的顶端去爬。畅快,为爬到山顶,感受到明净、圣洁的美

37、景而畅快。(或:惊讶,因在山顶上发现了横卧山底的一弯清澈、宁谧的清泉而惊讶。)愁苦、悲哀,站立峰巅不知怎么走近委身山底的那弯清泉,于是愁云满面。(或:孤独、惶恐,处在进退两难之境,觉得被讥谑。)由悲壮到哑然失笑,怀悲壮决心准备下坡,因什么也没发生哑然失笑。评分建议:6 分。共六点,每答对一点得 1 分。意思对即可。22答案示例及赋分建议:“脚印已像紧系脚下。”把自己走过的脚印比喻为“一条长不可及的绸带”,(1 分)表现出这串脚印是平静而飘逸的,是曲折且艰难的,又是有力量的。(2 分)“再年轻的旅行者你怎么也跑来了!”把横卧山底的“一弯清泉”比喻为慈父所心疼的女儿,(1 分)写出了清泉不畏恶劣环

38、境的精神及其令人惊奇的特点。(2 分)评分建议:意思对即可。正确举出其它例子并作出合理分析亦可。23参考答案及赋分建议:文中,作者无论是描写自然景观还是自己的动作心理,字里行间都充溢着一种“自然”之美。(1 分)如,文中的景观,呈现了出于自然的鸣沙山的壮美和月牙泉的静美。(或:如,作者情感的变化,作者爬沙山、观隐泉时那起伏的情感源自其内心,没有任何矫饰。再或:如,自然、清新、传神的语言,“爬,只管爬”、“咬一咬牙,狠一狠心”等,语言自然而本色,并无任何华丽的藻饰。)(1 分)作者在文中生发的人生感慨包含着其对人生的普遍认识,具有“深邃”的哲思之美。(1 分)如,人生的真谛在于永不停歇的攀登。(

39、或:如,认识人生,必须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再或:如,美在身边,美在平实,美在多样化互补。)(1 分)评分建议:意思对即可。从其它角度谈出自己对“自然而深邃”的理解亦可,正确举出其它例子而谈亦可。24D(3 分)五、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60 分。25.答案从略评分建议:10 分。以 6 分为基准分进行评阅。26.答案从略评分建议:50 分。评阅中,要特别注意树立一个以 37 分为平均分的意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上天的赏善惩恶是必然的吗?但贤德的人不一定显贵,仁爱的人也不一定长寿。上天的赏善惩恶不是必然的吗?但行善仁爱之人一定有出众的后代。这两种说法该怎样折中裁断呢?我听申包胥曾经这样讲过:“

40、人坚持自己的意志就可以战胜天,天遵循自己的意志也能胜过人为的努力。”世上议论天道的人,都不等上天的意愿完全显示出来就去责求它,因此认为上天是渺茫难以捉摸的。善良的人因此而懈怠,邪恶的人因此而放肆。盗跖的长寿,孔子、颜回的困厄,这都是上天的意志还没有最终显示出来的缘故。松柏生长在山林之中,它起初被围困在蓬蒿之下,遭到牛羊的践踏;但它最终的结果,是四季常青,历经千年仍青翠挺拔,这就是上天意志的最终显示。关于对人的善恶报应,有的要一直到子孙后代才能表现出来,这也是上天确定已久的。我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来检验它(上述说法),上天的意志一定会展现的,这是明白无疑的。国家将要兴盛时,必定有世代积德的大臣,为

41、国家做了很多好事却没有得到福报,但这以后,他的子孙后代能够与遵循先王法度的太平君主共享天下的福禄。已故的兵部侍郎、晋国公王公(王佑),在后汉、后周之际就已经显扬,并先后辅佐了太祖、太宗两代皇帝,文武才能兼备、忠孝品德高尚,天下的人都期盼(朝廷)任命(他)为宰相,但他最终因为性格正直而不被当时朝廷所容纳。(他)曾亲手在庭院里种植了三棵槐树,说:“我的后世子孙将来一定有位列三公的。”后来他的儿子魏国文正公(王旦)果然在真宗皇帝景德、祥符年间做了宰相,那时正当朝廷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无事的时候,(魏国公)享受福禄荣华十八年。现在如果把东西寄放在别人处,第二天去取,有取得到的也有取不到的;但晋国公自身修

42、养德行,希望得到上天的福报,在几十年之后收取到了必然的回报,就如同手持契约的左半,一手交契一手拿回所得一样。我因此知道上天是必然要表达它的意志的。我没能赶得上见到魏国公,但见到过他的儿子懿敏公。他以直言敢谏侍奉仁宗皇帝,出外带兵、入内侍从三十多年,(即使是)这种爵位也不足以和他的才德相称。是上天要使王氏重新兴盛吗?为什么他的子孙有这么多的贤能的人呢?世上有的人把晋国公与李栖筠(唐代贤相)相比,他们两人的雄才大略、正直气节,确实不相上下。而李栖筠的儿子李吉甫,孙子李德裕,享有的功名富贵和王氏也差不多,但李氏忠诚、宽恕、仁厚、朴实的品德则不如魏公父子。从这点来看,王氏的福份大概还远远没有完结!懿敏公的儿子王巩与我曾有过交往,他注重品行修养而又善于写文章,这样来继承他家世代的优良家风,我因此作(这篇)铭(把它)记了下来。铭文为:“美好而崇高呀!魏国公的德业,与三棵槐树一起萌生、成长。辛劳的培植,一定要经过一代才能长成。当了真宗的宰相,国家四境安康。回来看他的家,槐荫遮满庭院。我们这些没有才德的普通人,早晨不顾虑晚上,乘有利时机追求名利,哪里顾得上自己的道德修养?也许有侥幸的时候,有可能会不耕种就有收获。如果没有贤德的君子,怎么能治理国家?京城的东面,是晋国公的住所,郁郁葱葱的三棵槐树,象征着晋公一家的才德。啊,多么美好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