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科学3月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6261 上传时间:2020-10-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宁波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科学3月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省宁波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科学3月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省宁波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科学3月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江省宁波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科学3月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江省宁波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科学3月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浙江省宁波市浙江省宁波市 2019-2020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 3 月教学质量检测试卷月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题,共题,共 40 分)分) 1.为提醒广大市民注意节约用水,国家制定了“节水徽记”,下列哪个图案是“节水徽记”( ) A. B. C. D. 2.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A. 称食盐 B. 加粉末状固体 C. 滴液体 D. 闻气体 3.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溶解于水时都会放出热量 B. 陆地淡水几乎占地球总水量的 C. 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与正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约

2、为 21 D. 为保证健康,每个成年人每天所需摄水量约 2.5L 4.下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金龙鱼调和油 B. 丘比沙拉酱 C. 蒸馏水 D. 老陈醋 5.下列水循环的过程中,水的状态是由气态变成液态的是( ) A. 海洋表面水蒸发 B. 陆地上降雨 C. 冰川熔化成水流入江河 D. 森林中植物的蒸腾作用 6.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中,需要加热约 200mL 的水,要用到的下列仪器是( ) 烧杯 试管 试管夹 酒精灯 石棉网 铁架 台 A. B. C. D. 7.“绿色化学”是 21 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要求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以下做法符合“绿

3、色化学” 理念的是( ) A. 将垃圾废物浇上汽油焚烧 B. 研究、开发、利用氢能源 C. 工业废水直接排入甬江 D. 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大力防治水体污染 8.每一年的 5 月 12 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很多学校会举行逃生演练。下列关于危险发生时的做法正确的 是( ) A. 若发生地震,在六楼的同学应乘电梯尽快逃生 B. 泥石流发生时不要顺沟谷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C. 雷雨天气在野外可以躲在大树下避雨 D. 若逃生时出现拥挤而发生踩踏时,应尽量在地面上匍匐前行 9.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 A. 无色透明

4、 B. 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一样 C. 蔗糖溶液的溶质是蔗糖,溶剂是水 D. 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和水不分离 10.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B.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C.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 1% D. 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1.在 0的环境中,把一块 0的冰投入到一杯 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A. 冰全部熔化 B. 只有冰有一部分熔化 C. 只有水有一部分凝固 D. 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12.如图所示,向盛有

5、某种液体的烧杯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液体发生了明显变化。烧杯 中盛放的液体是什么呢?甲同学认为:可能是澄清石灰水;乙同学认为:可能是蒸馏水;丙同学认为可能 是紫色的石蕊试液。你认为三位同学提出的看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 B. 甲和丙 C. 乙和丙 D. 甲、乙和丙 13.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嘴,往往向水面吹气,下面关于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 A. 向水面吹气可以把开水的热量带走,使水变凉 B. 向水面吹气加快了水的蒸发,蒸发有制冷作用,使水变凉 C. 向水面吹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有制冷作用,使水变凉 D. 吹出的气比开水的温度低,混合后使水变凉

6、14.在平时做实验的过程中,若发现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我们可以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这样就可使酒精 灯的火焰变得更旺。其中涉及的原理是( ) A.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 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5.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 混合物;浊液对生产有害无利;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 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由水和酒精构成的溶液中,酒精既可作溶质,也可作溶 剂。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全部 16.若用二氧化碳气体吹肥

7、皂泡,并用燃着的木条击破肥皂泡,现象分别是( ) A. 肥皂泡上升,木条火焰不熄灭 B. 肥皂泡时升时降,木条继续燃烧 C. 肥皂泡下沉,木条燃烧更旺 D. 肥皂泡下沉,木条火焰熄灭 17.某溶液恒温蒸发掉部分溶剂后,无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B. 剩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剩余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D. 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18.将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持续不断地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时, 通入的二氧化碳体积与产生沉淀质量变化符合 下列图像中的( ) A. B. C. D. 1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

8、是( )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 30% C. t2时,N 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 采用冷却结晶法从乙的饱和溶液中可得到晶体乙 20.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了 45mL 的 18180mm 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如图)和 量程体积足够大的针筒注射器,将白磷放入试管后,橡皮塞塞紧试管,H 并夹紧弹簧夹(整套装置的气密 性良好)。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后,等到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观察现象。实验中,可以观察 到活塞从原来的 0mL 刻度处慢慢向左移动到约( ) A. 1mL 刻度 B. 5mL 刻度 C. 9m

9、L 刻度 D. 8mL 刻度 二、填空题(本题共二、填空题(本题共 9 题,共题,共 22 分)分) 21.在晚会上,演员们在阵阵“烟雾”中翩翩起舞,这“烟雾”是由于向舞台喷洒的大量干冰粉末迅速 _ (填物态变化名称),并_ (选填“吸热”或“放热”),使周围空气气温降低,致使水蒸气 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 22.空气中含有_,通电后含有这些气体的电光管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该气体占空气体积分数的 _。小包装糕点类食品中常充入氮气延长食品保质期,主要原因是_。 23.小科同学为了探究固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他在家里尝试做了一系列实验,其中一个实验的具体做 法及现象如图所示。 以上实验可推

10、断:在一定量的水中,明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填“增大”或“减小”);明矾 晶体析出后剩余的溶液是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4.下列变化中: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磷在氧气中燃烧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硫在氧气中燃烧 E.蜡烛在氧 气中燃烧(全部填序号) (1)有黑色物质产生的是_。 (2)有蓝紫色火焰产生的是_。 25.我国中医上常用“拔火罐”治疗毒疮等。“拔火罐”是将一小团酒精棉球点燃放入一个广口瓶中,过一会儿 将瓶口扣在患处,广口瓶则牢牢吸在皮肤的表面上,很不容易拔下来,这是因为_。 26.下列现象与空气中的什么成份有关: (1)酥松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久了会变软:

11、_。 (2)蜡烛燃烧:_。 27.近几年,我国不少城市和地区雾霾天气增多。“雾”是水蒸气,本身无污染;“霾”由细小颗粒物组成,主 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以及地面灰尘等。它侵蚀着人们的健康,严重影响着 人们的生活和出行。下面治理雾霾的措施中,可行的是_。 压减化石燃料 控制车辆使用 减少户外运动 加强城市绿化 关闭厂矿企业 调整能源结构 28.请根据如图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 t2时,向盛有 50ga 物质的烧杯中加入 50g 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g。 (2)若 a 物质中混有少量 b 物质,最好采用_的方法提纯 a

12、 物质。 (3)t2时,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 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 (4)t2时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 t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分数 bc B.溶剂质量 ab C.溶液质量 b=c D.溶液质量 ca 29.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和释放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自然界中 CO2的来源途径有_(任写一点)。 (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_。 (3)人类降低空气中 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 CO2排放,有效的措施有_;二是增加 大气中 CO2

13、消耗,有效的措施有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5 题,共题,共 38 分)分) 30.小科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 态。 (1)应选用颗粒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_(选填“晶体”或“非 晶体”)。 (3)图乙中第 20min 时,物质处于_态。 31.如图是“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 体积 的水,立即旋紧瓶盖,观察塑料瓶的变化。请问: (1)指出仪器 A 的名称_。 (2)

14、实验操作中,旋紧瓶盖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 (3)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32.某化学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 他们选择了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 为探究内容。 (1)【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图 1、图 2),红磷燃烧的文字 表达式为_。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 21%。 (2)【实验改进】甲同学认为误差主要是由实验装置造成的,于是改用图 3 装置进行实验。 按图 2 装置实验, 实验开始前应先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 实验中燃烧匙内盛放红磷的量必须_。 (3) 按图 3 装置实验, 点燃红

15、磷的方式不同于图 1, 而是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 点燃红磷后, 断开电源。 与图 2 装置相比,图 3 装置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_。 (4)木炭不可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_。 33.如图所示,图甲是水电解实验装置,图乙是老师针对图甲实验的创新装置。图乙的创新 实验操作步骤 如下: 先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向其中注入 2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8%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电解液,以增强溶液的 导电性,用注射器将电解液注满移液管并倒立在装置的两极,连接好导线,开启直流电源,约 4min,产 生一定量的气体时,关闭电源,随即检验两极产生的气体。 请你结合图示和上述操作步骤,回答

16、下列问题: (1)配制 2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8%的氢氧化钠溶液,需固体氧氧化钠_g。 (2)图乙中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 ,检验此气体的方法是_。 (3)你认为图乙的创新实验相对图甲来说,所具备的优点组合是 (填字母)。 实验时,手不用直接接触有腐蚀性的电解液 使用注射针头作电极,两极距离近,反应快 非常 方便两极气体的检验 所用实验器材都是用家里常见的物品改制而成 A. B. C. D. 3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可能涉及以下操作:称量计算溶解量取装瓶 贴标签。用氯化钠固

17、体和蒸馏水配制 100g5%的氯化钠溶液时,其操作顺序是_(填序号)。 (2)计算配制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_g。 (3)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填字母)。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4)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和_。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题,共 40 分) 1.【答案】 B 【考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的图标表示的意义即可。 【解答】A.为禁止左拐,故 A 错误; B.为节约用水,故 B 正确;

18、C.为禁止明火,故 C 错误; D.为多发事故路段,故 D 错误。 故选 B。 2.【答案】 B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基本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A.使用天平称量食盐时,应该左盘放食盐,右盘放砝码,故 A 错误; B.向试管内添加固体药品时,应该将试管平放,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放入试管底部,故 B 正确; C.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滴管应该悬停在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能深入试管中,故 C 错误; D.闻气味时, 应该把集气瓶至于鼻子下方约 20 厘米处, 用手轻轻扇动, 以避免吸入大量气体, 故 D 错误。 故选 B。 3.【答案】 D 【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

19、性质,水体的分类和比例,健康的含义与提高健康水平 【解析】【分析】(1)氧化钙溶于水会放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氯化钠溶于水不吸热也不放热; (2)根据淡水资源的分布分析判断; (3)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分析; (4)根据人体健康的知识分析。 【解答】A.物质溶于水时可能会放出热量,故 A 错误; B.陆地淡水资源几乎占地球总水量的 2.53%,故 B 错误; C.在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二者的体积之比是 2:1,故 C 错误; D.为保证健康,每个成年人每天所需摄水量约 2.5L,故 D 正确。 故选 D。 4.【答案】 C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只由一

20、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叫混合物。 【解答】A.金龙鱼调和油是由多种不同油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混合物,故 A 不合题意; B.沙拉酱是由植物油、鸡蛋黄,再加上调味料和香辛料等调制而成,是混合物,故 B 不合题意; C.蒸馏水中几乎没有任何杂质,属于纯净物,故 C 符合题意; D.陈醋是由水和醋酸混合而成的,属于混合物,故 D 不合题意。 故选 C。 5.【答案】 B 【考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液化及液化现象 【解析】【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 【解答】A.海洋表面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故 A 不合题意; B.陆地上降雨,由气态变成液态,故 B 符合题意; C.冰川熔化

21、成水流入江河,由固态变成液态,故 C 不合题意; D.森林中植物的蒸腾作用,由液态变成气态,故 D 不合题意。 故选 B。 6.【答案】 B 【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分析】根据水的沸腾实验过程分析解答。 【解答】试管的容积远远小于 200mL,因此加热 200mL 的水需要烧杯作容器,由于烧杯不能直接用酒精灯 加热, 所以烧杯的下面必须使用石棉网。 将垫有石棉网的烧杯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 下面放上酒精灯加热, 那么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故选 B。 7.【答案】 B 【考点】能源对社会、环境与生态的影响 【解析】【分析】“绿色化学”的理念的核心就是减小化石能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开发

22、新能源。 【解答】A.将垃圾废物浇上汽油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故 A 错误; B.研究、开发、利用氢能源,可以减小化石能源的消耗,故 B 正确; C.工业废水直接排入甬江,会污染水源,故 C 错误; D.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大力防治水体污染,而不是禁止使用,故 D 错误。 故选 B。 8.【答案】 B 【考点】我国自然灾害的概况和减灾防灾的措施 【解析】【分析】从总体上看,完全防止灾害或避免灾害损失是不可能的,但采取防灾措施,可以在一定 程度上减少灾害活动,减轻灾害损失。因此,防灾是减灾的重要环节。 【解答】A:当地震时,住在高层的人员应立即寻找坚固的地方躲避,不能乘电梯逃离。故 A 错

23、误; B:泥石流发生时,不要顺沟谷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应向垂直与泥石流方向的两侧逃生。故 B 正确; C:雷雨天气在大树地下避雨容易遭受雷击,故 C 错误; D:因拥挤而发生踩踏时,应防范自己跌倒。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B 9.【答案】 B 【考点】溶液的特点 【解析】 【分析】 溶液的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完全相同; 稳定性是指在外界条件不变时, 溶质不会析出。 【解答】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 度一样,故 A、C、D 错误,故 B 正确。 故选 B。 10.【答案】 C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解

24、析】【分析】根据有关空气的成分、性质等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对植物和建筑物有腐蚀作用,因此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故 A 正确不合 题意; B.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因此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故 B 正确不合题意; C.按体积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 1%,故 B 错误符合题意; D.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 D 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 C。 11.【答案】 D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解析】【分析】(1)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和继续吸热;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和继续放热;

25、(2)热传递的条件:两个物体间有温度差。 【解答】0是水的凝固点和冰的熔点,由于外界温度也是 0,因此水无法向外放热,那么水无法凝固; 冰无法从外面吸热,因此无法熔化,则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故 D 正确,而 A、B、C 错误。 故选 D。 12.【答案】 B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碳酸钙为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 【解答】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会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甲正确; 二氧化碳通入蒸馏水中会生成碳酸,但是没有明显变化,故乙错误;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会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丙正确。 那么正确的是甲和丙。 故

26、选 B。 13.【答案】 B 【考点】蒸发及其现象 【解析】【分析】(1)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上方空气的流速; (2)蒸发吸收热量,因此有致冷作用。 【解答】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嘴,往往向水面吹气,可以加快开水上方空气的流速,再加上开水本身温度较 高,所以会加快蒸发;由于蒸发致冷,所以会使水变凉,故 B 正确,而 A、C、D 错误。 故选 B。 14.【答案】 D 【考点】燃烧的条件 【解析】【分析】促进可燃物燃烧更加充分的方法: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 【解答】 发现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我们可以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 这样可以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 面积,从而使酒精灯

27、的火焰变得更旺,故 D 正确,而 A、B、C 错误。 故选 D。 15.【答案】 B 【考点】悬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1)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而悬浊液和乳浊液是不稳定的; (2)溶液的分散质是可溶性的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是不溶性的固态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是不溶性的 小液滴,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例如硫酸铜溶液就是蓝色的溶液,故错误; 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都是混合物,故错误; 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氢氧化钙形成的悬浊液,可以用于消毒杀菌,故错误; 乳浊液中分散的都是不溶性的小液滴,故错误; 浊液都是不均一、不

28、稳定的,故正确; 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具有稳定性,故正确; 由水和酒精构成的溶液中,酒精为溶质,水是溶剂,故错误。 那么正确的是。 故选 B。 16.【答案】 D 【考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因为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在空气中肥皂泡只能下沉;因为二氧化碳气体不燃烧也 不支持燃烧,所以燃着的木条击破肥皂泡后会熄灭,故 D 正确,而 A、B、C 错误。 故选 D。 17.【答案】 C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解析】【分析】如果溶液中有晶体析出,那么它肯定是

29、饱和溶液;如果溶液中没有晶体析出,那么它可 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 【解答】如果原溶液是饱和溶液,那么蒸发溶剂后,肯定会有晶体析出,故 A 错误; 由于没有晶体析出,所以剩余的溶液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故 B 错误,C 正确; 没有晶体析出,那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蒸发溶剂后溶液的质量变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可知,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肯定变大,故 D 错误。 故选 C。 18.【答案】 C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2)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 【解答】 将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持续不断地通入

30、澄清石灰水中时, 开始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 碳酸钙和水,因此沉淀的质量随二氧化碳的体积增大而增大;然后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溶性 的碳酸氢钙,因此沉淀的质量随二氧化碳的体积增大而减小,故 C 符合题意,而 A、B、D 不合题意。 故选 C。 19.【答案】 C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结晶的概念与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解析】【分析】(1)比较溶解度的大小必须指明温度,否则没有意义;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 (3)将 N 点时的溶质质量与甲对应的溶解度进行比较即可; (4)分析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即可。 【解答】A.温

31、度低于 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温度高于 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故 A 错误; B.t1时, 甲和乙的溶解度都是 30g,此时溶剂水的质量为 100g,那么它们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故 B 错误; C.t2时,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30g,因此 N 点表示甲的不饱和溶液,故 C 正确; D.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不能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晶体乙,故 D 错误。 故选 C。 20.【答案】 A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解析】【分析】在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20%,即 , 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 在空气中, 氧气的体积大约占

32、空气体积的 , 那么试管中氧气的体积大约为: 。 当反应结束后, 氧气完全消耗, 那么注射器中的空气体积会减小 9ml, 此时活塞所在刻度为: 10ml-9ml=1ml, 故 A 正确,而 B、C、D 错误。 故选 A。 二、填空题(本题共 9 题,共 22 分) 21.【答案】 升华;吸热;液化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解析】【分析】(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体叫升华,需要吸热; (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需要放热。 【解答】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它吸收空气中的热量,由固态直接变成气体的二氧化碳发生升华现象; 而空气中的水蒸气则放热,由气态变成液态的小水珠发生液化现

33、象。 故答案为:升华、吸热、液化 22.【答案】 稀有气体;0.94%;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利用 【解析】【分析】(1)空气中氧气约占 21%,氮气约占 78%,稀有气体约占 0.94%,二氧化碳和其他其它 约占 0.06%; (2)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常温下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 【解答】(1)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通电后含有这些气体的电光管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该气体占空气 体积分数的 0.94%。 (2)小包装糕点类食品中常充入氮气延长食品保质期,主要原因是: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23.【答案】 增大;饱和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34、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如果降低温度时有晶体析出,则说明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也就是随 温度升高而增大; (2)如果溶液有晶体析出,则溶液是饱和的;如果没有晶体析出,那么溶液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 【解答】(1) 在一定量的水中,明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大; (2)明矾晶体析出后剩余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24.【答案】 (1)C (2)D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不同物质的燃烧产物分析解答。 【解答】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透明的二氧化碳气体; B.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烟; C.铁丝在氧

35、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的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E.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产生白雾,没有黑色固体生成。 (1)有黑色物质产生的是 C; (2)有蓝紫色火焰产生的是 D。 25.【答案】 外界大气压远大于瓶内气压,大气压力将“拔火罐”紧紧压在皮肤表面 【考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酒精棉球燃烧消耗罐内的氧气,使里面空气的压强减小,于是产生向内的压强差,据此 分析即可。 【解答】拔火罐”是将一小团酒精棉球点燃放入一个广口瓶中,过一会儿将瓶口扣在患处,广口瓶则牢牢 吸在皮肤的表面上,很不容易拔下来,这是因为:外界大气压远大

36、于瓶内气压,大气压力将“拔火罐”紧紧 压在皮肤表面。 26.【答案】 (1)水蒸气 (2)氧气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解析】【分析】(1)空气中存在大量的水蒸气,饼干吸收水蒸气后会变得松软; (2)蜡烛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解答】(1)酥松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久了会变软:水蒸气。 (2)蜡烛燃烧:氧气。 27.【答案】 【考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与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凡是能够减小颗粒物产生的措施就是有效的措施。 【解答】压减化石燃料,可以减少细小颗粒物的排放,故正确; 控制车辆使用,减少尾气排放,也可以减小颗粒物的排放,故正确; 减少户外运动,只能减

37、少吸入颗粒物的数量,不能减小排放颗粒物的数量,故错误; 加强城市绿化 ,可以增大绿色植物对颗粒物的吸附作用,故正确; 关闭厂矿企业,虽然能够减小颗粒物的排放,但是产品不能出厂,故错误; 调整能源结构,减小化石原料的使用,可以减小颗粒物的排放,故正确。 那么治理雾霾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28.【答案】 (1)75 (2)降温结晶 (3)cba (4)A,D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确定 t2时 a 的溶解度,然后计算出 50g 水中最多溶解 a 的质量,最后根 据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计算; (2)如果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差异较大,可以使用降温的方法进行

38、提纯分离; (3)首先确定 t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然后根据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比较即可; (4)物质的溶解度越大,它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比较两个温度下溶解度的变化,进而确定 析出物质的多少,最后根据溶液质量的变化,最后比较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 【解答】(1)根据图像可知,t2时 a 的溶解度为 50g,那么 50g 水中最多溶解 a 物质 25g,因此充分溶解 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25g=75g; (2)a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b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不太明显,因此最好采用降温 结晶的方法提纯 a 物质; (3)t2时 a、b、c 三种物质的溶

39、解度大小依次为:abc,也就是 100g 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 abc;根据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可知,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为:cba; (4) t1时 b 的溶解度大于 c 的溶解度,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可知, 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 bc, 故 A 正确; t2时 a 的溶解度大于 b 的溶解度, t1时 a 的溶解度小于 b 的溶解度, 可以在这个过程中 a 析出的溶质质量b 析出的溶质质量,t1时 a 的溶液质量b 的溶液质量,故 B 错误; 从 t2到 t1的过程中,物质 b 的溶液质量减少,而 c 的溶解度增大,即溶液质量不变,所以溶液质量

40、 bc, 故 C 错误。 故选 A。 29.【答案】 (1)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呼吸) (2)温室效应(或温室效应的具体表现等均可) (3)少开车,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植树造林(种草等均可) 【考点】温室效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气体是大气组成的一部分(占大气总体积的 0.03%-0.04%),在自然界中含量 丰富,其产生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有机物(包括动植物)在分解、发酵、腐烂、变质的过程中都可释 放出二氧化碳。石油、石腊、煤炭、天然气燃烧过程中,也要释放出二氧化碳。石油、煤炭在生产 化工产品过程中, 也会释放出二氧化碳。 所有粪便、 腐植酸在发酵, 熟化的过

41、程中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 所有动物在呼吸过程中,都要吸氧气吐出二氧化碳。 【解答】(1)CO2产生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有机物(包括动植物)在分解、发酵、腐烂、变质的过 程中都可释放出二氧化碳。石油、石腊、煤炭、天然气燃烧过程中,也要释放出二氧化碳。石油、 煤炭在生产化工产品过程中,也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所有粪便、腐植酸在发酵,熟化的过程中也能释放 出二氧化碳。所有动物在呼吸过程中,都要吸氧气吐出二氧化碳。 (2)天然的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后能向地面辐射出波长更 长的长波辐射,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3)减少 CO2排放,有效的措施有少开车,减少煤、石油、天

42、然气的燃烧;增加大气中 CO2消耗,有效 的措施有植树造林等。 故答案为:(1)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呼吸);(2)温室效应(或温室效应的具体表现等均可); (3)少开车,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植树造林(种草等均可)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5 题,共 38 分) 30.【答案】 (1)较小 (2)晶体 (3)液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分析】(1)冰块的颗粒越小,受热面积越大,受热越均匀,那么它的状态改变和记录的温度 更接近真实情况; (2)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有无熔点; (3)晶体在熔点以下为固态,熔点以上为液体,在熔点时为固液混合态。 【解答】(1)应选用颗粒较

43、小的冰块做实验。 (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晶体 (3)图乙中第 20min 时,物质的温度在冰的熔点以上,处于液态。 31.【答案】 (1)烧杯 (2)振荡 (3)塑料瓶变瘪 【考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所指仪器的名称解答; (2)为了使加入的二氧化碳在水中充分溶解,需要进行反复振荡; (3)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瓶内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塑料瓶变瘪。 【解答】(1)指出仪器 A 的名称烧杯; (2)实验操作中,旋紧瓶盖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振荡。 (3)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塑料瓶变瘪,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

44、能溶于水。 32.【答案】 (1)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2)检查装置气密性;足量或过量 (3)改进后的装置无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造成实验误差 (4)木炭燃烧虽消耗氧气但生成二氧化碳,反应前后瓶内压强未发生明显变化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 【解析】【分析】(1)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据此写出文字表达式; (2)图 2 的实验中,当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后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烧杯内的水会流入 左边的瓶内,为了保证流入水的体积等于氧气的体积,在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为了保证氧气 全部消耗完,加入的磷的量一定要足够多,也就是反应结束后要有剩余; (3)图 3 中,点燃红磷的过程中不需要打开瓶塞,防止了瓶内的空气向外流出,自然减少了实验误差; (4)使用这种方法测氧气的含量,关键是燃烧产物不能是气体。 【解答】(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为: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 (2)按图 2 装置实验,实验开始前应先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实验中燃烧匙内盛放红磷的 量必须足量或过量。 (3)与图 2 装置相比,图 3 装置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科学 > 月考试卷 > 七年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