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5931 上传时间:2020-10-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8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3 课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目标导航 1.春秋战国时期面临的社会转型及变法的目的。 (重点) 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相对 于春秋时期各国改革的变化。(难点) 一、社会转型与各国的应对 1.社会转型 (1)政治方面 进入春秋时期, 周王室衰微, 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 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名存实亡。 几个诸侯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讨伐弱小诸侯国。 权力下移,血缘纽带开始松散,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2)经济方面: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 有制度逐渐被破坏。 (3)阶级方面: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

2、权,发展地主经济。 2.各国应对: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改革变法运动相继发生。 知识点拨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主要体现为旧的奴隶制度的衰落和新的封建制度的确 立,其中,春秋时期重点表现为前者,而战国时期则更多地表现为后者。 二、春秋时期的改革 1.主要特征: 春秋时期的改革, 整体上看, 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方面进行, 没能触及上层建筑。 2.典型代表管仲改革 (1)背景:春秋时期,私田数量大增,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向国家纳税,导致各诸侯 国收入日益减少。 (2)时间:春秋前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3)内容:实行“相地而衰征”:即按照土地的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 (4)实质:承认

3、私田的合法性。 (5)作用: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客观上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思维点拨 (1)春秋时期的改革主要针对经济基础方面,没有触及上层建筑,因此旧的世卿世禄制仍然 发挥作用;进入战国,废除世卿世禄制便成为变法的根本任务。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必然引起政治制度的变革。随着奴隶制上 层建筑基础的崩溃, 地主阶级代替奴隶主阶级进行改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是历史的必然。 三、战国时期的改革 1.根本任务:废除世卿世禄制。 2.典型代表魏文侯变法 (1)地位:战国时期最早进行的改革。 (2)内容 改革者 类别 改革内容 具体作用 李悝 政治 提出了“选贤任能、赏罚分

4、明”的基本国策 改善吏治,大大削 弱了旧贵族特权 经济 “尽地力”的农业政策 破坏了井田制 法律 强调法治,制定了中国第一 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 法经 保护了统治阶级的 利益,维护社会秩 序、稳定政局 吴起 军事 创建一支强大的军队 “武卒” 使魏国的军队强大 起来 (3)影响 对魏国:打击旧制度,增强国力,使魏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 从整个战国时期来看:魏国变法开启了各国变法的序幕。 (4)特点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成效最显著的一场变法运动。 是在春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又更加彻底。 思维点拨 (1)魏文侯统治时任用吴起、李悝进行变革,不仅壮大了魏国的国力,使魏国

5、成为战国前期 最强大的国家, 同时也逐渐改变了魏国的社会性质, 使魏国逐渐由奴隶制国家转变成封建制国 家。 (2)春秋战国时期变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关 系的变化,即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3)春秋战国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经济繁荣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空前发展。而法家思想顺 应了时代的需要,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3.战国时期变法的影响 (1)对当时: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宗法贵族的统治秩序,使新兴地主阶层的地位得以强化。 (2)对帝国:为日后秦帝国的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史论要旨 (1)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

6、生产力。 (2)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希望通过变法改革,实现富国强兵,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对外 争取兼并战争胜利的目的。 (3)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主要有两大趋势:一是限制贵族特权,二是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知识图示 主题 春秋时期改革与战国时期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史料一 春秋前期,管仲相齐,提出“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即按土地优劣分等次征税。 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 公羊传载:“初税亩,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 亩而税也。” 史料二 魏国的变法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废除贵族的官爵世袭制度, 按照“食 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 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 “尽地力”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7、 “废 沟洫”铲除井田疆界以便兴修水利;实行“平籴法”平衡粮价;制定法经六篇,包括 盗法 贼法 囚法 捕法 杂法 具法 。 史料解读 意思是说,按照土地肥瘠的不同,征收不等额的租税。 “籴”读 d ,意即买进粮食,与“粜”相对。 问题思考 (1)春秋时期赋税制度的突出变化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一变化? 提示 变化:改变过去按井田以户征收,开始以土地好坏和产量征收,征收标准发生变化。 看法:改革旧税制,按土地等级征税,既可增加收入,又体现了公平、公正,具有进步性。 (2)依据史料一和史料二比较战国前期魏国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在主要内容上有何异 同? 提示 相同点:发展生产和破坏井田制。 不同点:春

8、秋时期的改革主要侧重于赋税制度的改革,没有触动世卿世禄制度;而魏国变法 废除了贵族官爵世袭特权,并制定了法律以维护统治者利益。 全面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1)从背景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顺应了历史发展 的趋势。 (2)从改革的内容来看:政治上,改革吏治,大大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经济上,破坏了井 田制,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法律上, 法经维护了社会秩序,稳定了政局;军事上, 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3)从改革的作用和效果来看:魏国的变法效果较为显著,魏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前期最 强大的国家。 (4)总体来看: 这些改革都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

9、, 使新兴地主阶层的地位得到了强化。 1.“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争霸战争频繁 C.思想文化繁荣 D.社会动荡变革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乱井田”说明井田制遭破坏, “礼乐散寒烟”说明奴隶社会礼乐崩溃, 这反 映了当时社会的特征是动荡变革。 2.下图所示土地制度曾经在西周时盛行,但在春秋时期逐渐瓦解,产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 是( ) 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B.私田的增多 C.各国的赋税改革 D.新兴地主阶层的壮大 答案 A 解析 图示制度为井田制,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即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3. 管子 乘马篇

10、记载: “是故夜寝蚤(早)起, 父子兄弟不忘其功, 为而不倦, 民不惮劳苦。 ” 与材料中反映的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改革是( ) A.齐国的管仲改革 B.鲁国的“初税亩” C.魏国的李悝变法 D.楚国的吴起变法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的“管子”是指管仲,材料反映了管仲改革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春秋战国 图二 春秋 图三 战国嵌 时期的铁制农具 战国时期贵 错赏功宴乐壶 族用的牛形 及壶上的水陆 酒容器 攻战纹饰 材料二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无夺 民时,则百姓富。国语 齐语 材料三 为楚悼王立法, 卑减大臣

11、之威重, 罢无能, 废无用, 损不急之官, 塞私门之请, 一楚国之俗史记 范雎蔡泽列传 (1)你能从材料一中提取出哪些影响当时社会转型的有价值信息?它们对当时产生了什么深 远的影响? (2)材料二、三反映的两次重要改革有何共同的作用? 答案 (1)信息:都反映出生产力的发展,图一出现铁制农具,图二说明牛耕的使用和普遍推 广。 影响:私田越来越多,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逐渐被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和地 主阶级兴起,从而引发变法的时代风潮。 (2)均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增强和政治的进步。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图片及文字注解, 归纳总结即可。 第(2)问结合材料二、 三可知, 两次改革都增强了本国的经济、军事实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岳麓版 >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