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城市化 学案(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5802 上传时间:2020-10-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2城市化 学案(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2城市化 学案(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2城市化 学案(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2城市化 学案(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节城市化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城市化的内涵。2.概括城市化的进程和各阶段的特点。3.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对策。一、城市化的概念1.概念: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表现主要表现内容人口的集中过程城市人口总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镇数量增加,城镇密度加大;每个城镇规模的扩大地域的转换过程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农业用地发展为城区;城市用地功能进一步分化;土地景观发生较大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伴随经济结构变化,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判断1.城市化仅能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 )

2、2.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化水平一定提高。( )3.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的过程也属于城市化的表现。( )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1.城市化的本质内容:第二、第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2.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1)城市化进程加快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城市化已进入后期阶段,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已构成现代城市化的主体。(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已逐渐减慢或趋于稳定,甚至出现城市人口向郊区和农村倒流的现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先于工业化,导致城市化与工业化过程脱节。(3)特大城市迅速发展。(4)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世界上著名的城市带有6个,即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

3、市带、北美五大湖城市带、日本东海岸城市带、英国南部城市带、欧洲西部城市带、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思考逆城市化是否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在逐渐降低?为什么?答案否。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表现,这一阶段许多城市人口到乡村居住,但并非从事农业活动,仅是居住地的改变,其并不代表经济发展水平降低。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带来的问题2.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措施除了控制城市规模、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等途径外,各国解决城市问题还要有自己的特色。思考大城市地价昂贵,向来有“寸土寸金”之说,然而上海市却在地处市中心的黄埔、静安、卢湾三区交界地带,营造了20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你同意这种做法吗

4、?为什么?答案同意。市中心建设绿地可以改善城市中心的环境质量,净化城市空气,调节市区昼夜温差,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思想。探究点一城市化进程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发布的报告指出,到2030年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居民将会居住在城市中,他们所生产的GDP将占全球GDP总量的80%。读“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表”,思考以下问题。年份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19507.3429.24.4753.82.8717.0196010.3234.25.7160.54.6022.2197013.7137.16

5、.9866.66.7325.4198017.6439.67.9870.29.6629.2199022.3442.68.7772.513.5733.6200028.5446.69.5074.419.0439.3201036.2351.810.1176.026.1246.21.城市化的主要表现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人口的集中过程、地域的转换过程、经济结构的变化。2.1950201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有什么变化?城市化速度有什么变化?答案世界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城市化速度加快。3.198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有何变化?为什么?答案198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开始减慢。因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6、,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已逐渐减慢或趋于稳定,大都进入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4.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数量是在什么时间段?答案19701980年。5.总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城市化速度上的差异。答案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1980年以前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快,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慢;198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开始减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6.城市化进程可分为缓慢发展阶段、加速阶段、成熟阶段。试推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处的阶段,并说出各自出现了哪种城市化新趋势。答案发达国家处于成熟阶段、发展中国家处于缓慢发展阶段或加速阶段。发达国家出

7、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可能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1.城市化的差异(1)城市化的时间差异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所示。(2)城市化的空间差异国家类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处发展阶段后期阶段中期阶段速度与水平起步早,水平高,速度缓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不相适应发展结果出现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出现大都市连绵带;注重营造高水平的人居环境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加大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压力;生态破坏,人居环境质量下降2.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及再城市化的表现、成因与联系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

8、化表现人口由乡村转向城市,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人口、产业由市区迁往郊区及郊区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市中心衰落,城市总人口增加人口继续迁往郊区以及中小城镇和乡村,大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迁回市区成因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促使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城市人口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中小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优美开发市中心衰落区,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图解联系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它们之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郊区城市化,随后出现逆城市化,最后为保持城市的可

9、持续发展,又出现再城市化拓展提升城市化的动力和影响因素(1)城市化的动力城市化是以工业革命的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为开端的。城市化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体现如下:(2)影响因素农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特别是农业现代化的程度,对城市化的进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没有丰富的农副产品基础,要实现农村城市化是很难的。工业的高速发展,工业化的实现过程,必然会使大批的农业劳动力进入工厂,变为工业劳动力,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变为城市人口,推动城市化的进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越发达,城市化进程越迅速,各个国家由于自然条件、

10、地理环境、总人口数量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道路和速度的不同,城市化程度也必然不同。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12题。1.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A.丁 B.丙 C.乙 D.甲2.现阶段中国城市化出现的现象是()A.功能分区不明显 B.逆城市化C.城市中心空洞化 D.郊区城市化答案1.A2.D解析第1题,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故甲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故丙表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乙表示世界城市化进程;我国城市化起步晚,改革开放后发展快,故丁表示我国城市化进程。第2题,中国现阶段城市

11、化发展迅速,功能分区越来越明显,郊区城市化现象开始出现。探究点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而使城市气候呈现出所谓的“多岛效应”,即“热岛”“湿岛”“干岛”“雨岛”“混浊岛”材料二珠江三角洲某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示意图。材料三下图为漫画不堪重负。1.读材料一,试解释城市被称为“混浊岛”的原因。答案城市居民燃烧矿物燃料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汽车等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大量尾气,这些大量尘粒使大气中凝结核增多,因此雾天多,阴天多,空气能见度差。2.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讨论中,一高中生提出可在郊区增加生态林面积,来改善市区绿地面积少、大气

12、质量差的问题。你认为此做法是否合理,并简要说明依据。答案合理。如造林位置处于城市风下沉的距离之内,由郊区流向城区的空气经过生态林的调温和净化作用,可以降低流入城区的大气温度,改善大气质量。3.读材料二,图中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的是_;在这种午后气温现象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市区与郊区近地面的风向特点是_。答案自郊区吹向市区4.材料三反映了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哪个问题?试提出解决措施。答案城市交通问题。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城市交通管理等。5.根据图文材料,选择“多岛效应”中的某一项作为主题,就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并补充完成

13、基本研究思路。答案“城市热岛效应”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提出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建议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及整治措施2.城市化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及整治措施问题表现原因整治措施城市环境问题大气污染生活燃煤排放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气烟尘;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污染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表径流建立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垃圾污染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城市交通问题交通阻塞、

14、交通事故、停车问题汽车数量不断增加,城市道路规划不合理公交优先,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城市住宅问题发展中国家:住房紧张、有贫民窟和棚户区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加快住房建设发达国家:中心区空房过多,逐渐衰落,有贫民窟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通过再城市化,实现城市复兴城市社会问题就业、贫困、种族歧视、社会争端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乡村人口无序迁入,不同种族及社会地位的差别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倡种族平等,反对歧视图解“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读下面漫画,完成34题。3.漫画反映的城市问题是()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D.土地面积小,用

15、地紧张4.解决漫画所反映问题的合理措施是()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市的职能答案3.B4.D解析图中小鸟满身灰尘与油渍,说明城市大气污染严重,而城市主要污染源来自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因此应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图表特征: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描述,来展示城镇发展形成过程的图示,通常以过程图、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同一地区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差异。下图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从图a到图c,该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是()A

16、.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集镇数量减少B.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集镇数量增多C.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集镇数量不变D.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小城市数量减少下图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从图a到图c,该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是()A.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集镇数量减少B.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集镇数量增多C.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集镇数量不变D.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小城市数量减少 1.材料即图名,主题为城镇发展过程。2.中心城市用地规模、集镇数量和小城市数量。 1.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2.集镇数量减少,小城市数量增多。 A下图为“广东省城市体系演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

17、)题。(1)a、b、c三图,按照时间先后依次排列的顺序是()A.abcB.bacC.cabD.bca(2)图中显示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是()城市人口增多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城市数量增多城市空间规模扩大A. B.C. D.答案(1)B(2)D解析第(1)题,一个区域的城市体系总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发展的。第(2)题,均是城市化的标志,但是图中显示出来的只有城市数量增多、城市空间规模扩大。读“某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市人口的年变化图”,完成12题。1.该图反映的地理现象是()A.工业化进程B.城市化进程C.逆城市化现象D.区域化现象2.该现象最重要的标志是()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18、重B.城市人口数量C.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D.城市中心区的面积大小答案1.B2.A解析第1题,该图描述了某城市19942014年人口增加和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这是城市化的表现。第2题,在城市化的表现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最重要的标志。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4.为减轻城市内涝对城市中心区的影响,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扩大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河道、池塘A. B. C. D.答案3.D4.D解析第3

1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建设后,蒸发量减少;路面硬化后,降水时,下渗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汛期洪峰流量加大。第4题,城市内涝屡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降水集中,路面硬化大大减少了雨水的下渗量,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等。综合分析,D项正确。5.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各题。(1)图1中,A、B、C、D、E反映的是_过程,说明该过程的主要标志。(2)图1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_,简述其成因。(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指出图2中甲属于_国家,乙属于_国家,分别说明其劳动力就业结构特点。答案(1)城市化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城市数量增加

20、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2)逆城市化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或郊区环境质量较好),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3)发达发展中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在农业中就业比重低,在服务业中就业比重高;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在农业中就业比重高,在服务业中就业比重低。解析(1)图1中A、B、C、D、E阶段反映的是城市化过程。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2)图1中E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有所降低,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由于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过度密集,环境恶化,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新商业区在郊区发展,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的通行时间,人口逐渐由城区向外围迁移,出现逆城市化。(3)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在农业中就业的人口数量少、比重低,在服务业中就业的人口数量多、比重高;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在农业中就业的人口数量多、比重高,在服务业中就业的人口数量少、比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中图版 > 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