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传感器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5794 上传时间:2020-10-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传感器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三章 传感器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三章 传感器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三章 传感器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章末检测章末检测 (时间:5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共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7 分,共 70 分。16 题为单项选择题,7 10 题为多项选择题。) 1.(2018 德阳高二检测)下列器件不是应用温度传感器的是( ) A.电熨斗 B.话筒 C.电饭锅 D.测温仪 解析 电熨斗、电饭锅和测温仪都是把非电学量温度转换为电学量的元件,都要 使用温度传感器。话筒是把非电学量声音转换为电学量的元件,不需要使用温度 传感器。 答案 B 2.有一种在光照或温度升高时排气扇都能启动的自动控制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两个传感器都是光电传感器 B.两个传感器分别是光电传感器和温度

2、传感器 C.两个传感器可能分别是温度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 D.只有光照和温度都适合时排气扇才能工作 解析 题中提到有光照或温度升高时排气扇都能自动控制,由此可见两个传感器 一个是光电传感器,一个是温度传感器,而且排气扇自动工作只需光照或温度一 个条件满足即可,选项 A、C、D 错误,B 正确。 答案 B 3.如图 1 所示是某种汽车上的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 是滑动变 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 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当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片向下移动时,则 ( ) 图 1 A.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油箱油面降低 B.电路中的电流减

3、小,油箱油面升高 C.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油箱油面降低 D.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油箱油面升高 解析 当油箱油面升高时,由于浮力作用使金属滑片向下移动,回路电阻减小, 电流增大,故选项 D 正确。 答案 D 4.如图 2 所示是一种烟雾报警器的控制电路图,其原理简化如下:调节可变电阻 R1使 U230。当有烟雾时, M741 开始触发工作,其中 Rg是光敏电阻。由此可 知,要使 M741 开始工作,则应满足( ) 图 2 A.23 B.23时,控制电 路开始工作,选项 A 正确。 答案 A 5.如图 3 所示,电路中 RT为热敏电阻,当温度升高时,RT阻值变小。R1和 R2为 定值电阻。开关 S 闭

4、合后,RT的温度升高,则下列物理量中变小的是( ) 图 3 A.通过 RT的电流 B.通过 R1的电流 C.通过 R2的电流 D.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 解析 开关 S 闭合后,RT的温度升高,RT阻值变小,电路中总电阻变小,总电流 增大,通过 R1的电流增大,U1IR1增大,U2EI(rR1)减小,通过 R2的电流 减小,通过 RT的电流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大,板间的电场强度增大, 选项 C 正确。 答案 C 6.氧化锡传感器主要用于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它的电阻随一氧化碳 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如图 4 甲所示的电路中,不同的一氧化碳浓度对应着传感 器的不同电阻,这样,电压

5、表的指针位置就与一氧化碳浓度有了对应关系,观察 电压表指针就能判断一氧化碳浓度是否超标。有一种氧化锡传感器,其技术资料 中给出的是电导(即电阻的倒数)CO 浓度曲线,如图乙所示。在下列表示一氧 化碳浓度 c 与电压表示数 U0之间关系的图像正确的是( ) 图 4 解析 U0IR0 ER0 R0RR传r,一氧化碳浓度 c 增大,电导增大,电阻 R 传减小, U0增大,但不是正比关系。选项 A 正确,B、C、D 错误。 答案 A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热电阻的化学稳定性好,但灵敏度差 B.热敏电阻是把热量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C.电熨斗中的双金属片是温度传感器 D.霍尔元件

6、是能够把磁感应强度这一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一电学量的传感器 解析 热敏电阻是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化为电阻这个电学量,故选项 B 错误,A、 C、D 正确。 答案 ACD 8.在家用电热灭蚊器中,电热部分主要元件是 PTC 元件,PTC 元件是由钛酸钡等 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器,其电阻率 随温度 t 的变化关系如图 5 所示,由于这 种特性,使 PTC 元件具有发热、保温双重功能。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图 5 A.通电后,其电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B.通电后,其电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C.当其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相等时,温度保持在 t1不变 D.当其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相等时,温度保持在 t1和 t2

7、之间的某一值不变 解析 当电热灭蚊器温度由 0 升到 t1的过程中,电阻器的电阻率 随温度的升 高而减小,其电阻 R 随之减小,由于加在电热灭蚊器上的电压 U 保持不变,电热 灭蚊器的电功率 P 随之增大,当 tt1时,PP1达到最大。在温度由 t1升高到 t2 的过程中, 增大,R 增大,P 减小;而温度越高,其与外界环境温度的差别也就 越大,高于环境温度的电热灭蚊器的散热功率 P也就越大;因此在这之间的某一 温度 t3会有 PP3P, 即电功率 P 减小到等于散热功率时, 即达到保温; 当 tP,使温度自动升高到 t3;当 tt3,PP,使温度自动降为 t3,实现自动保温, 故选项 A、D

8、 正确。 答案 AD 9. (2018 河南安阳期末)如图 6 所示,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R1为定值电阻, R2为光敏电阻,光强增大时,R2的阻值减小,R3为滑动变阻器,平行板电容器与 定值电阻 R1并联,闭合开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 6 A.仅增加光照强度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将减小 B.仅减弱光照强度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减小 C.仅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移动时,电容器贮存的电场能将减小 D.仅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时,电源的效率将增大 解析 增加光照强度,则 R2电阻变小,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电源内阻分压 变大,路端电压变小,则通过 R3的电流变小,通过 R1的电

9、流变大,则 R1的分压 变大,电容器电压变大,带电荷量增加,选项 A 错误;减弱光照强度,R2电阻变 大,电源的输出功率由内、外电阻关系决定,因其大小关系不确定,所以不能判 断电源输出功率的变化,选项 B 错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移动时,外电阻变 小,路端电压变小,则电容器的电压变小,贮存的电场能减小,选项 C 正确;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时,电阻增大,外电阻增大,路端电压增大,则电源效 率增大,选项 D 正确。 答案 CD 10.如图 7 所示是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果用 d 表示薄片的厚度,k 为霍 尔系数,对于一个霍尔元件 d、k 为定值,如果保持 I 恒定,则可以验证 UH

10、随 B 的变化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工作面是指较大的平面)( ) 图 7 A.将永磁体的一个磁极逐渐靠近霍尔元件的工作面,UH将变大 B.在测定地球两极的磁场强弱时,霍尔元件的工作面应保持水平 C.在测定地球赤道上的磁场强弱时,霍尔元件的工作面应保持水平 D.改变磁感线与霍尔元件工作面的夹角,UH将发生变化 解析 将永磁体的磁极逐渐靠近霍尔元件的工作面时,B 增大,I 恒定,由公式 UHkIB d 知 UH将变大,选项 A 正确;地球两极的磁场方向在竖直方向上,所以霍 尔元件的工作面应保持水平,使 B 与工作面垂直,选项 B 正确;地球赤道上的磁 场沿水平方向,只有霍尔元件的工作面在竖直方向

11、且垂直于南北时,B 才与工作 面垂直,选项 C 错误;改变磁感线与霍尔元件工作面的夹角,B 在垂直工作面方 向上的大小发生变化,UH将发生变化,选项 D 正确。 答案 AB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30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只写出最 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15 分)现有热敏电阻、电炉丝、电源、电磁继电器、滑动变阻器、开关和导线 若干。如图 8 所示,试设计一个温控电路,要求温度低于某一值时,电炉丝自动 通电供热,高于另一值时,又可以自动断电,画出电路图并说明工作过程。 图 8 解析 电路图如图所示,闭合开关 S1,当

12、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热敏电阻阻值大, 通过电磁继电器的电流不能使它工作,S2接通,电炉丝加热。当温度达到设定值 时,热敏电阻减小到某值,通过电磁继电器的电流达到工作电流,S2断开,电炉 丝断电,停止加热。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又重复前述过程。 答案 见解析 12.(15 分)有一种角速度计可以测量航天器的转动角速度,其结构如图 9 所示,角 速度计固定在待测装置上,元件 A 可在光滑杆上滑动,静止时,电压输出刚好为 零。当装置绕竖直轴 OO转动时,元件 A 在光滑杆上发生位移并输出电压信号, 成为航天器制导系统的信息源。已知 A 的质量为 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自然 长度为 l0,电源的电动势为 E,滑动变阻器 B 总长度为 l,当系统以角速度 转 动时,求 U 与 的函数关系。 图 9 解析 当系统以角速度转动时,对元件 A,弹簧弹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为 kxm2(l0 x) 电压表的读数 UEx l 解得 U 与 的函数关系为 U m2l0E klm2l 当 xl 时,UE, kl m(l0l) 上式成立的条件是: kl m(l0l) 答案 U m2l0E klm2l( kl m(l0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物理 > 教科版 > 选修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