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课第五课 仁者爱人仁者爱人 仁的人生哲学思想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因为孔子自己说过“仁者人也”,孟子 也说过“仁也者,人也”,二人异口同声,所说一致。意思是说,仁说明人之所以为人的道 理, 因而孟子把仁和人二者连接起来说: “合而言之, 道也。 ”这个“道”, 就是为人之道, 也就是仁的人生哲学。在孔子整个思想体系中“爱人”是仁的出发点。 第一, 孔子的“爱人”完全是从现实社会的需要与可能出发的, 含有深厚的实事求是的、 理性的内容,不带任何虚无主义的幻想和宗教迷信的色彩。例如,时至 19 世纪德国的费尔巴 哈尚且认为,人类的爱(包括两性爱)只有“盖上宗教印章的时候,他才同意并承认它们
2、是完 美的”。在费尔巴哈以前两千余年的孔子时代,虽然还没有宗教,但是天命、神鬼等迷信观 念还是比较盛行的, 孔子在自己提出“仁者爱人”这个观念时却没有受这些迷信观念的影响, 而是坚持现实的观点。 第二,孔子是维护宗法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因此他从等级制的现实出发虽然也提出了 “泛爱众,而亲仁”,但是这个爱和仁仍然是有等差的,不是一律平等的。墨子不同意孔子 爱有等差的主张,提出“兼爱”的主张,他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 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虽然墨子的兼爱思想在理论上、原则上比孔子的爱人思想看起 来似乎较为高明,但是在等级森严、阶级分明的封建社会里,这却是行不通的。而孔子的爱
3、 人思想,由于符合当时封建社会的实际,很容易被封建社会接受,从而在社会风俗和风尚中 流传下来。 第三,虽然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但同时又提出了“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 就说明孔子的爱人不是不分善恶是非,一概都爱,而是除了爱有等差之外,还有爱与不爱、 爱与恶的区别在内。他说:“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 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意思是说,爱好仁德的人非常好;厌恶不仁德的人本身就是 实现仁德,也很好,可以避免不仁德的人用不仁德之事影响自己。 第四,孔子认为爱人要从大处、高处着眼,推己及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 达人”,而不是小恩小惠,迁就姑息。这里孔子
4、把己和人联系起来,处处想到别人,同时强 调只有首先把自己的修养(品德、学问等)加以完善(“立”和“达”),才能帮助他人“立”和 “达”。所以孔子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这里的“安”实际上 也就是“立”和“达”。把这些话和孔子的思想联系起来,就可看出孔子“仁者爱人”的 “人”,可以是单个人、少数人、多数人以至天下人(人类),关键是不管是个人、少数人、 多数人还是全人类都要爱人以德,这一思想境界很高。 孔子在处理人我关系问题时,虽然没有忘掉自己,但常常推己及人,并始终把人放在突 出的位置。正因为他的爱人思想的背景是他所向往的西周宗法等级制的封建社会,这就使他 的爱人思想以及整
5、个仁的哲学思想都不得不带有西周宗法等级制度的明显印迹,这是他的爱 人思想和整个仁的人生哲学思想的时代局限性和消极性;但另一方面他又吸收了中国原始社 会(传说中的尧舜时代)遗留的朴素的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思想,并有所发挥,这又是很可 贵的积极因素。正是这些积极因素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严于律己、乐于助人、积极进取的优良 传统。 1字音识记 (1)衣轻裘 (qi ) (2)冕 (min) (3)瞽 者() (4)厩 (ji ) (5)齐衰 (z cu) (6)弋 (y ) (7)被 发左衽 (p r n) (8)沟渎 (d ) 2重要词语 (1)谨 而信 :谨,谨慎;信,诚实 (2)吾道一以贯 之:贯穿
6、 (3)我不欲人之加诸 我也:之于 (4)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 众,何如:周济,帮助 (5)尧舜其犹病 诸:难,以为难 (6)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 也已:譬,譬喻,打比方;方,方法 (7)盍 各言尔志:何不 (8)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 之而无憾:把用坏了 (9)愿无伐 善,无施 劳:伐,夸耀;施,表白 (10)然,固相 师之道也:协助 (11)过之,必趋 :小步快走,以示尊重 (12)子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大绳。这里指一种捕鱼的方法,即用大绳横遮流水,绳上再用 生丝拴着一连串钓钩以取鱼 (13)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 之:辅佐 (14)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 天下:正 (15)微
7、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无 (16)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 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信。这里指小信 3通假字 (1)出则弟 :通“悌”,敬爱兄长 (2)与师言之道与 :通“欤”,表疑问语气 (3)微管仲,吾其被 发左衽矣:通“披”,披散 (4)管仲非仁者与 :通“欤”,表疑问语气 4“于”和“若”字的用法 (1)如有博施于 民而能济众:介词,“给” (2)子食于 有丧者之侧:介词,“在” (3)岂若 匹夫匹妇之为谅也:动词,“像” 5词类活用 (1)老者安 之:使动用法,使安逸 (2)子钓而不纲 :名词用作动词,用纲捕鱼 (3)管仲相桓公,霸 诸侯,一匡天下:名词用作动词,称霸 (4)己欲立而立
8、人,己欲达而达 人:使动用法,使立;使达 (5)敝 之而无憾:使动用法,把用坏了 6特殊句式 (1)吾道一以贯之:介词宾语前置 (2)何谓也:宾语前置 (3)子食于有丧者之侧:介词短语后置 (4)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宾语前置 (5)阶也,席也:判断句 (6)然,固相师之道也:判断句 7成语积累 (1)行有余力:做一件事还有剩余的力量。 (2)一以贯之:用一种道理贯穿于各类事物中。 (3)立人达人:亦作“达人立人”,指帮助他人取得地位,建立功业。 (4)能近取譬:指以自身作比方,设身处地,推己及人。 8名句积累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己欲
9、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4)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语段赏析 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赏析 孔子说:“做子弟的年轻人,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出外就要尊敬兄长,做事一丝 不苟,说话言而有信,博爱大众,亲近仁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 孔子指出了行与学的关系, 孝、 悌、 信、 仁是一个人处世的根本, 只有先学会“做人”, 才有资格学习文化知识,即一个人当以“德行”为先,“学文”为后。这表明,孔子的教育 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对于书本知识,则排在第二位。其实质 跟我
10、们今天提出的“以德治国”的理念是一致的。 2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 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 ” 赏析 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泛地给老百姓以好处,并且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 说是仁了吗?”孔子说:“这哪里是致力于仁呢!那一定是达到了圣的境界了吧!尧舜对此 恐怕都感到为难呢!所谓仁,是说自己想站得住,于是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于 是也使别人行得通。能以自身作比方去类推别人,可以说是实践仁的方法了。” 孔子指出了实践“仁”的方法,那就是推己及人,在考虑自己的同时要想到其
11、他的人。 在这里孔子并没有否定个人的利益,只是强调一定要由自己的难处或愿望想到别人的难处与 愿望,并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其实也就是所谓的“忠恕”之道。这是孔子思想 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的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3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 在斯,某在斯。” 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赏析 师冕来见孔子,走到了台阶前,孔子便说:“这是台阶。”走到了坐席前,孔子 便说:“这是坐席。”都坐定了,孔子便告诉他说:“张三在这里,李四在这里。” 师冕告辞出去。子张问道:“这是同盲乐师讲话的规矩
12、吗?”孔子说:“是的,这本来 就是协助盲乐师的规矩。” 孔子接待盲人师冕,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站在盲人的角度考虑。虽是小事,却彰显着 孔子的伟大人格,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他仁爱于生活,这正是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的地方。 人际关怀、人间情感,是社会走向和谐的一条路径。 重点研读 1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持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 “仁者”。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 答案 孔子否定管仲“知礼”,是指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也像国君一样建“三 归”“反坫”“塞门”(国君享有的建筑),在孔子看来,是违背了“礼”的等级。但是孔子 不否定管仲是个“仁者”,因为管仲辅佐齐桓
13、公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使华夏民族免 于衰落。由此看来,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即保证国家稳定、百姓安生,不能 违背此原则。而具体则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 2同是主张相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墨子的 兼爱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墨子的主张和孔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 答案 孔子的仁爱并不同于墨家的爱无等差,不是爱人之父如己之父的“兼爱”,而是等差 之爱的“推爱”。它强调以孝悌为根本,从“亲亲”即亲爱与自己有血缘亲情关系的亲人开 始,推而扩大到对自己所
14、有的同类均保持一种温情与同情。 墨子主张“使天下兼相爱”,也讲“慈”“孝”但并不以“孝悌”为“兼爱”之本,更不主 张有等差的爱,所以,其“兼爱”具有反宗法等级制度的特点,因此孟子说“墨子兼爱,是 无父也”。 3有人评论 15.42 章说,“说得极平实极浅易”“活画出一个相师仪节来了”。(牛运震论 语随笔)说说这一章是运用什么方法使人物生动可感的。如果把这一章换成“孔子对盲人充 满同情心,走路时提醒他注意脚下,坐下后向他逐一介绍在座的人”之类的说法,表达效果 有什么不同? 答案 这一章主要用客观叙述、白描手法,寓情感于客观叙事之中,突出孔子尊重、体谅、 关心人,特别是对弱者的“仁爱”精神。不加评
15、论而用朴实的行动将孔子身体力行、以身作 则的榜样作用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也是含褒贬于客观叙述之中的“春秋笔法”。如果改用其 他手法,难以达到如此感人的效果。 合作探究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表现在社会政治方面就是“德政”,这是孔子学说中处于思想境 界高层的内容。那么,孔子为什么要倡导“仁”,“仁”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孔子认为如何 才能做到或者说实现“仁”呢?请以“走近孔子感受仁者情怀”为主题,进行一次探究 活动。 提示 孔子的“仁”,其精神就是“爱人”,从根本上说,孔子的社会政治理想就是要建立 一个人伦有序、重礼、融洽、和谐的社会,因此,孔子要求以德治国。孔子的政治理想是打 开孔子思想大门的钥匙
16、,明白了孔子的政治理想,也就理解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仁”。 探究 第一步,搜集孔子生活时代的有关历史知识,摘录论语中体现孔子政治主张的有 关语句;搜集有关孔子政治思想的研究资料。 第二步,阅读有关孔子生活时代的历史知识,概括当时的社会面貌,体会当时暴露出来的以 及隐含的社会矛盾、社会危机。 第三步,研读摘录的有关孔子政治主张的语句,概括其政治主张的要点(重点是其政治理想、 实现手段)。 第四步,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体会孔子政治思想产生的必然性、进步性及其局限性。 第五步,写一篇 1 500 字左右的论文,总结自己的探究所得,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考点一 名词活用 命题规律 一般不单独设题,通常
17、放在实词释义正误判断中或放在翻译题中考查。 例题解析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奔:奔驰的马 B手自笔 录 笔:动笔 C意将隧 入以攻其后也 隧:地洞,地道 D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 事 事:事情,事物 试解:_ 解析 B 项应为“用笔”,名词作状语。C 项应为“钻洞”,名词用作动词。D 项应为 “做”,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 A 点拨 判断名词活用, 一是从整个句子来考虑, 如果按照名词解释, 上下文的意思不通, 就可能是名词活用;二是看这个名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即看它前后与哪些词组合,构成什 么样的语法关系,即可推断出它是否活用作动词或者是否作状语。 考点
18、总结 名词活用在文言文中是个很普遍的语言现象,把握其规律,有助于我们读懂文章。名词 活用有哪些类型?又有哪些规律呢?综合大量实例我们可以看出: 1代词前面的名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一般都活用作 动词。如:从左右,皆肘 之。晋灵公不君 。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而绝江河。另外, 两个名词连用,而前一个名词又是陈述对象,则后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如:君君 ,臣臣 , 父父 ,子子 。并列连词连接名词和动词,则名词活用作动词。如: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 而 见之。 2名词置于动词前,又不是陈述对象,而是表示行动的方式、待人的态度、处所或工 具,这时的名词往往是作状语。如:豕人 立
19、而啼。君为我呼入,吾得兄 事之。夫以秦 王之威,而相如廷 叱之。 考点二 “于”和“若”字的用法 命题规律 (1)“于”常考而“若”不常考。 (2)“于”多考介词用法, 其中又多考表被动和表比较的用法, 复音虚词“于是”很少考。 例题解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箕畚运于 渤海之尾 亮见权于 柴桑 臣诚恐见欺于 王而负赵 李佑言于 李愬 曰 内惑于郑袖, 外欺于 张仪 每自比于 管仲、 乐毅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 十万之众, 受制于 人 蜀道之难,难于 上青天 业精于勤荒于嬉 A B C D 试解:_ 解析 B 项都是介词,表示被动。介词,译为“到”。介词,译为“在”。介词
20、, 译为“对”。介词,译为“和”。介词,译为“比”。介词,译为“由于,因为”。 答案 B 点拨 “于”除了用在动词词头作助词(如:“王于 兴师,修我戈矛”)和与“是”构成 复音虚词外,基本上都作介词用。做这种题首先要明确“于”作介词有哪些用法,再根据上 下文进行判断。 2对下列句子中“若”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若 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若 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余 悲之,且曰“若 毒之乎?” 若 为佣耕,何富贵也 A和相同,和相同 B和不同,和相同 C和相同,和不同 D和不同,和不同 试解:_ 解析 代词,你。假设连词,如果。代词,你。代词,你。 答案 B 点
21、拨 “若”用在句首, 有时很难区别是代词还是假设连词, 一定要揣摩语境, 细心区分。 考点总结 1“于”字用法归类 (1)介词 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原因等,可译为“在”“在方 面”“向”“到”“对于”等。如:得复见将军于 此。荆国有余于 地,而不足于 民。请奉命 求救于 孙将军。权起更衣,肃追于 宇下。于 其身也,则耻师焉。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比较,可译为“比”。如:冰,水为之,而寒于 水。 放在动词之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如:臣诚恐见欺于 王而负赵。 (2)复音虚词“于是”,与现代汉语“于是”不完全相同。 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
22、因果连词相同。现 代汉语也这样用。如:于是 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分别相当于“在 这”“从这”等。如:吾祖死于是 ,吾父死于 是。 2“若”字用法归类 (1)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如:若 毒之乎? 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 人!” (2)连词 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如:若 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如:以万人若 一郡降者,封万户。 (3)复音虚词 “若”和“夫”“至”结合, 组成“若夫”“至若”, 放在一段话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 表示他转。如:若夫 霪雨
23、霏霏。至若 春和景明。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 A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弟:通“悌”,敬爱兄长 B夫子之道,忠 恕而已矣 忠:对人尽心竭力 C何事 于仁!必也圣乎 事:事情 D愿无伐 善 伐:夸 解析 事:止,仅。 2对下列句子中的“于”字的用法与意义,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A ) 如有博施于 民而能济众,何如 孔子沐浴而朝,告于 哀公曰 子食于 有丧者之侧,未 尝饱也 自经于 沟渎而莫之知也 A和相同,和相同 B和不同,和不同 C和相同,和不同 D和不同,和不同 解析 和均为介词,表对象,“给”或“向”。和均为介词,表处所,“在”。 3下列各句中,无词类
24、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D ) A尧舜其犹病诸 B己欲立而立人 C老者安之 D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解析 A 项“病”,名词用作动词,以为难。B 项第二个“立”,使动用法,使站立。 C 项“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逸。 4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C ) A非尔所及也 B固相师之道也 C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D席也 解析 A、B、D 三项都是判断句,C 项是宾语前置句。 5名句填空。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2)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二、阅读鉴赏 (
25、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 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1)管仲相 桓公:辅佐 (2)一 匡天下:完全 (3)吾其被 发左衽矣:通“披”,披散 (4)微管仲:无 7下列各句句式与“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不相同的一项是( B ) A何谓也 B甚矣吾衰也 C子将奚先 D未之有也 解析 例句与 A、C、D 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B 项是主谓倒装句。 8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管仲相桓公,霸诸
26、侯,一匡天下。 译文:管仲辅佐桓公,使他称霸诸侯,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 (2)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 译文:怎么能像普通男女那样拘于小信。 (二)高考 模拟 (2013 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0 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 也。”(论语 学而)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宪问) 箪食瓢饮, 不改其乐; 子路衣敝缊袍, 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 皆所谓不耻 者。(宋 真德秀西山读书记) 9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 答案 颜子 恶衣恶食 解析 本题考查相关文学常识的识记。平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10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
27、孔子的观点。 答案 (1)贫穷而不抱怨是困难的,富有而不骄横是容易的,故处贫难,处富易,这是孔子对 人之常情的体认。 (2)处于贫穷时不仅要保持气节,更要安贫乐道;处于富有时不仅要不骄横,更要谦逊好礼。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能力。孔子的观点体现在“贫而乐,富而好礼”“贫 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两句话中,谈论的是在“富”与“贫”时应持怎样的人生态度。 孔子的和谐观 我们对孔子“和为贵”的思想最初的认识,当是把“和为贵”作为批判内容接触的。那 时,一提“和为贵”,就把孔老夫子想象成一副“和事老”的样子。“和为贵”的思想,其 实是有着“仁”学根源的。 “仁”的核心是爱人,“仁者爱人”。
28、孔子最早提出“仁”即“爱人”的思想。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孔子教导 弟子先做人后作文的道理。其中“泛爱众而亲仁”,说的就是对人当泛爱,而亲其仁德者。 当然,一提“泛爱”就会有人从心理上惧怕被人说无原则,其实,这也是不懂“爱人”的人 才有的心理反应。而社会的和谐当从“仁爱”始。因此,孔子才提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 其子”的论说。 我们从中看出的不正是宽广情怀与安老怀少的仁爱之心吗?这样美好的情怀, 我们当继承下来发扬光大才合情理呀!联合国大厦里已堂而皇之地挂着“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了,如韩少功所言“成了全球性知识界的流行话题,成了现代人
29、开明形象的文化徽 章”了。 “仁爱”是孔子和谐思想的道德要求。与之相关联的,就是“礼”。孔子教育儿子孔鲤 时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作为伦理秩序,礼,就是“礼制”;作为待人 接物的形式,礼,就是“礼节”;作为个体涵养,礼,就是“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关系, 礼,就是“礼让”。可见,和谐的社会秩序,“和为贵”的道德理想,是要靠礼来节制才可 以实现的。 和谐,当然不是没有原则没有法理的。孔子在这一点上是十分明确的。他说:“君子和 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能相和,但不相同;小人只相同,但不相和。现实 中这样的例子不少见吧。有的人表面上你好我好,跟风中草一样东摇西晃,除了顺风的话, 别的就不会说了, 这就是只相同不相和。 因为, 这样的“和气”, 不是孔子要的“和为贵”。 以上便是孔子的和谐观。儒教中的“仁爱”“和为贵”“和而不同”,都是构建和谐社 会的传统美德。这是多么美好的道德情操啊,而有此邻里、朋友、上下、为人、处事的和谐, 定能造就和谐之社会、和谐之万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