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语文九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3312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语文九月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语文九月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语文九月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语文九月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语文九月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2020 年秋季学期高三语文九月月考试卷年秋季学期高三语文九月月考试卷 (适用于全国卷的云南、四川、重庆、湖南、广东、海南等省市)(适用于全国卷的云南、四川、重庆、湖南、广东、海南等省市)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搞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直接导致经学在二十世纪衰落的原因,是 1912 年以后经学这门学科的消 亡。 学科的

2、消亡使经学失去了载体, 经学被分割为文史哲三个学科, 成为所谓 “人 文学科” 的一部分。 尽管可以从文史哲角度研究经学, 但主要是一种外在的研究, 经学的自主性丧失了。 晚清的失败带来一种客观效应,似乎中国传统经学不足以济时之难。这是 后来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否定经学乃至文化传统的理由。道咸以后,清朝社会政 治系统已开始崩解, 以皇权及八旗、 绿营兵为主体的政治架构已不足以因应困局。 虽由以曾国藩为首的一批理学士大夫组成的湘淮军系统暂时稳住了局面, 但在内 对付太平军、捻军等似乎尚可,在外应对西洋文明却远远不够。譬如在与西洋交 涉中,曾国藩所一贯主张的“以诚待人”其实并未真正得到遵守。许多中西

3、交涉 最终只能以战争形式解决,中国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 因此,经学研究必须要发生新变,这不只是经学的自我要求,同时也是为 清代以来的历史补课。近代以来不少学者,如孙诒让、廖平、康有为、章太炎(后 期)、唐文治、梁漱溟等已开始从事这些工作,尽管他们的许多工作在经学内部 极有争议,但在主张有体有用、回归传统学术体系的意义上却是相通的。借用时 下学科分类体系,经学不仅涵盖入文学科,也包括社会科学,两者相合,才是作 为内圣外王形态的经学,才是未来新经学的应然形态。 经学应该取精用宏,广泛吸收人类文化遗产,抉发经典自身意蕴,形成能 为与目前人类文明对话奠定基础的新的经典诠释。在这方面,无论晚周、汉唐、

4、宋明还是清代,都产生了具有自己风格的重要经学著作,但能够代表中西会通时 2 代的经学注疏,却凤毛麟角。中国经学学者应自觉进行自身义理的反思,在此基 础上开展与其他文化的深入对话。在这方面,二十世纪留下不少遗产,这就是新 儒学的各种形态。经学不能故步自封,应重新回到世界之中。 经学要重新回复自身的社会实践性。经学应显示其应对时代问题的能力, 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供寻章摘句之用。经学实践性最初的表现 形式便是礼学,贯注于古典时代的人伦日用之中。但因古礼的原则在汉代以后遭 到了破坏,礼俗逐渐取代了礼的精神原则。在经权之辨中,权的流变性超过了经 的恒常性,这造成了唐宋、特别是明清以降中华

5、文明某些根本弊端,譬如诚信的 内在动力缺失。如何持守古礼中的常道,是当下经学应该致力的问题之一。 经学应该守先待后, 接上固有学术, 对以往经学的各种形态进行深入清理, 努力推进以经学自身为进路的学术史研究。 假如我们把经学理解为一种涵摄价值 系统在内的知识体系,相比于佛学、西洋哲学一社会科学、神学等知识体系的自 我清理,经学是远远落后的。我们还缺少真正系统而通贯的经学史。当然,目前 已经有许多学者正在为之努力,期待陆续看到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摘编自邓志峰衰落呼唤新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经学在二十世纪衰落的直接原因是自主性的丧失, 这使经学学科成

6、为人文学科 的附庸。 B.传统经学由于不能应对时局困境,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使得晚清以降中国付出 惨痛代价。 C.作者认为未来新经学须融合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两者相合,才是内圣外王形 态的经学。 D.礼学是经学实践性的最初表现形式,可惜后来逐渐被礼俗取代,失去了礼的精 神原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分析了经学衰落的原因之后, 提出了 “经学研究必须要发生新变” 的观点。 B.文中提到曾国藩等人的事例, 目的是为晚清经学研究的衰落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C.文章从三方面论述经学研究要 “发生新变” 应该如何着手, 这三者是并列关系。 D.作者采用对比手法,

7、论证了 “推进以经学自身为进路的学术史研究” 的必要性。 3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经学研究要想重新崛起,就必须进行改革,拓宽研究内容,满足其学科的自我 要求。 B.能为与目前人类文明对话奠定基础作新的经典诠释, 是经学研究应做且要坚持 做的。 C.经学致用是以经的恒常性即常道来应对时代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而不是寻章 摘句。 D.当前没有系统通贯的经学史,无法对以往经学的各种形态深入清理,有待今后 研究。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冯其庸的“大国学” 1924 年,冯其庸出生在江苏无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8、。他常说,自己是“稻香 世家”。后来,他家的客厅里高挂着刘海粟先生题写的匾额瓜饭楼,那是冯 先生的书斋名,为的是不忘早年“以瓜当饭”的艰难岁月。 因为家贫,加上时局动荡,读书变得艰难,也变得奢侈。1937 年,日寇占领 无锡,学校关闭,冯其庸失学了。后来他又曾几度失学。就是上学期间,也是半 农半读,无法专力读书。兵荒马乱中,最初唯一可读的书是一部因学校关闭没来 得及还的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后来,他千方百计地借书看,书给冯其庸 打开了另外一扇门,让他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他读论语 孟子 史 记精华录三藏法师传古文观止聊斋志异等,都是在小学之后、初 中之前。此时的中国正处在深重的灾难之中,冯

9、其庸经济上虽然贫困,但在无锡 这个小小的角落里,得益于地方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他的国学基础逐渐牢固。 1946 年初, 冯其庸进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 开始接受系统、 专业的国学教育。 在当时西风劲吹的大环境下,无锡国专在中国传统学术的教育上,几乎是一枝独 秀。无锡国专的国学教育,最强调经典教育,通识课与经典课并重。比如国学 概论文学史中国文化史等都是通识课,而论语孟子史记 楚辞等都是选修课,此外还有各类专题学术讲座。 在无锡国专,冯其庸亲承朱东润、龙榆生、钱仲联等名师的教诲,领略了大 4 师们学术的深厚与精良,更重要的是感受到学术研究的意义和无穷乐趣。后来, 冯其庸在总结无锡国专对自己的影响时

10、,深情地写道:“生我者父母,长我者母 校也。” 1954 年,冯其庸从无锡女中调到中国人民大学工作。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 的所有成绩, 都从这里起步; 所有的磨难, 都在这里发生。 在历次运动冲击过后, 冯其庸留下了累累硕果。 他的学术研究, 涉及红学、 西域学、 书画、 戏曲等领域, 用任何现代学科来概括这些都很困难,或许,只有用“国学”这个词语来概括最 为合适。 2005 年,冯其庸出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他一生的国学积累, 终于找到了安身之所。 作为首任院长, 冯其庸为人大国学院设计了最基本的规范: 一是导师制, 加强师生的联系; 二是游学制,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培养扎实学风;

11、 三是办国学论坛,领略大师风采,博采众家之长。冯先生当初倡导的三个规范, 至今都在人大国学院施行,对于国学的未来,冯其庸充满信心。在他看来,一个 人的学术成绩永远是有限的,教育的希望才是无限的。他认为,后生才是国学的 希望,中国文化的希望。这是学者的情怀,也是教育家特有的情怀。 (摘编自孟宪实冯其庸的“大国学”、叶君远冯其庸传等) 相关链接:冯其庸先生以文人意趣名世,通书画以涵养学术,兼文史而心性双 修。其书法逸笔草草、气韵幽远;其画卷师法古人、洗尽铅华;其学术结集瓜 饭楼丛稿十五卷册,以红学、西域学独领风骚,亦因所涉浩瀚而令人钦叹; 其平生书破万卷, 路行万里, 追随玄奘, 十上天山。 近年

12、来冯其庸先生倡导国学, 弘扬传统,身体力行,垂范后人。(首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颁 奖词) 有一些学者认为, 传统的经史子集、 乾嘉以来的经学学派等等才是国学; 但是我觉得,经史子集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学问。凡是我们民族的、自己的学 问,都成该算国学。今天的国学要更新,更新不是排除里头什么东西,而是要吸 纳更多的兄弟民族的历史、语言、文化到我们的国学的范畴罩来,使我们研究国 学的人能够视野宽阔,不是仅仅拘泥于传统的乾嘉以来的经史子集。(风雨平 生,冯其庸口述自传) 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冯其庸称自己是“稻香世家”,与“书香世家”

13、相对,既能表明他出生于贫 5 苦农民家庭,又能表现他对早年农村生活的怀念。 B. 无锡国专在当时的教育大环境下,非常重视国学教育,且最强调经典教育, 因而冯其庸认为母校对自己的学术研究影响深远。 C. 因为家贫, 又加上 1937 年日寇占领无锡, 冯其庸的读书生活变得艰难和奢侈。 他从来无法专力读书,唯一可读的只有三国演义。 D. 冯其庸百折不挠, 在遭受多次运动冲击后, 仍能笔耕不辍, 留下了累累硕果。 这些成果以红学、西域学独领风骚,涉及诸多领域。 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 朱东润、龙榆生、钱仲联等名师在红学,西域学、书画、戏曲等领域学术

14、的 深厚精良,让冯其庸感受到学术研究的意义和无穷乐趣。 B. 因为冯其庸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并且关注教育,积极 推广国学教育,所以,他不只是著名学者,也是教育家。 C. 冯其庸倡导国学,为高校学习国学的人设汁了游学制的规范,并率先垂范, 最终因成就突出而获得“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D. 冯其庸的“大国学”理论,体现了传承民族特色与兼收并蓄、开拓创新的研 究精神,是正确的国学观,而固守乾嘉学派的则不科学。 6. 成为一代国学大师,冯其庸经历哪几个成长的阶段?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15、9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收获 苏雪林 一九二四年, 我由法国朋友介绍到里昂附近乡村避暑, 借住在一个女子小学。 因在假期,学生都没有来,校中只有一位六十岁上下的校长苟理夫人和女教员玛 丽女士。 我所在的学校开课本来就迟,我在这里住了一夏,又住了半个秋天;每天享 6 受新鲜的美食,我的体重竟增加了。 到了葡萄收获的时期,村里处处贴了采摘葡萄的招纸,大家都到田里相帮采 摘葡萄。 记得一天傍晚,我和苟理夫人同坐院中菩提树下谈天,一个脚蹬木屐、腰围 犊鼻裙的男子到门口问道: “我所邀请的采葡萄工还不够,明天你们几位肯来帮 忙么,苟理夫人?” 我认得这位威尼先生,他在村里颇有田产,算是

16、一位小地主。他平日白领高 冠,举止温文尔雅,俨然是位体面的绅士,在农忙的时候,却又变成一个满身垢 腻的工人了。 苟理夫人答应他愿意帮忙,又问我愿否加入。她说,相帮采摘葡萄并不是劳 苦的工作,一天还可以得六法郎的工资,并有点心晚餐,她自己是年年都去的。 我并不贪那酬劳,不过她们都去了,独自一个在家很闷,不如去散散心,便 答应明天一同去。 第二天,太阳的第一缕光线由菩提树叶透到窗前,我们就收拾完毕了。苟理 夫人和玛丽女士穿上围裙,吃了早点,大家一齐动身。路上遇见许多人,男妇老 幼都有,都是到田里采摘葡萄去的。这里是产葡萄的区域,几十里内,尽是人家 的葡萄园,到了收获时候,阖村差不多人人出场,所以很

17、热闹。 威尼先生的葡萄园,在女子小学的背后,由学校后门出去,五分钟便到了。 威尼先生和他的四个孩子,已经先到园里。他依然是昨晚的装束,孩子们也穿着 极粗的工装和笨重的破牛皮鞋。另有四五个男女,想是邀来帮忙的工人。 那时候,麦陇全黄,而且都已空荡荡的,只有三五头白色的牛,静悄悄地在 那里吃草。无数参差不齐却株距相等的白杨,似一支支朝天绿烛,插在淡青朝雾 中;白杨外隐约看见一道细细的河流和连绵的群山,不过烟霭尚浓,辨不清楚, 只见一线银光, 界住空蒙的翠色。 天上紫铜色的云像厚被一样, 将太阳包裹起来; 太阳却不甘蛰伏,挣扎着要探出头来,时时从云阵缝隙处漏出奇光,似放射了一 天银箭。 这银箭落在大

18、地上, 立刻传明散采, 金碧灿烂, 渲染出一幅奇丽的图画。 等到我们都在葡萄地里时,太阳早冲过云阵,高高升起了。红霞也渐渐散尽了, 天色蓝莹莹的似一片清的海水,近处黄的栗树红的枫,高高低低的苍松翠柏,并 在一处,化为斑斓的古锦;秋,供给我们的色彩真丰富呀! 7 威尼先生田里葡萄种类极多,每一球不下百余颗,颗颗匀圆饱满。采下时放 在大箩里,用小车载到他家榨酒坊。我们一面采,一面拣最大的葡萄吃;威尼先 生还送来装在瓶中榨好的葡萄汁和切好的面包片充作点心;但谁都吃不下,因为 每人工作时,至少吞下两三斤葡萄了。 天黑时,我们到威尼先生家用晚餐。那天帮忙的人,同围一张长桌,都是脚 蹬木屐、腰围围裙的朋友

19、,无拘无束地喝酒谈天。玛丽女士讲了个笑话,有两个 意大利的农人合唱了一阕意大利的歌,大家还请我唱了一支中国歌。我的唱歌, 在中学时常常是不及格的,而那晚居然博得许多掌声。 这一桌农家饭,我们吃得比巴黎大餐馆的盛宴还痛快。 我爱我的祖国。然而我在祖国只尝到连续不断的破灭的痛苦,却得不到一点 收获的愉快。过去的异国之梦,重谈起来,是何等的教我亲恋啊! (选自苏雪林散文集绿天,北新书局 1928 年版)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这是一篇出色的把绘景与抒情结合到一起的散文,开篇几段,近乎平直的叙 说,简练明晓,作者闲适的心情却可感。 B.

20、 一大段描绘早晨景色的文字, 既似一幅立体的油画, 又似一幅幅跳动的画页, 写尽了绮丽动人、瞬间变化的晨辉景象。 C. 作品描写到“我”与当地人的交往情形,感受到他们的真挚情谊及勤朴性格 和自己在与他们一起生活时的愉快心情。 D. 文章最后突然一转,记忆中欢快的情形被时下破灭的痛苦感所替代,重点突 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对比分明,有力深沉。 8. 结合全文,请分析题目“收获”的含义。(6 分) 9. 作品有一大段早晨的景物描写,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全文分 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8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21、题。 刘安世,字器之,魏人。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且 令自不妄语始。 调洺州司法参军, 司户以贪闻, 转运使吴守礼将按之, 问于安世, 安世云:“无之。”守礼为止。然安世心常不自安,曰:“司户实贪而吾不以诚 对,吾其违司马公教乎!”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光薨,宣仁太后问可为台 谏于吕公著,公著以安世对。擢右正言。时执政颇与亲戚官,安世言:“祖宗以 来,大臣子弟不敢受内外华要之职。自王安石秉政,务快私意,累圣之制,扫地 不存。今庙堂之上,犹习故态。”因历疏文彦博以下七人,皆耆德魁旧,不少假 借。 章惇以强市昆山民田罚金,安世言:“惇与蔡确、黄履、邢恕素相交结,自 谓社稷之臣

22、,贪天之功,侥幸异日,天下之人指为四凶。今惇父尚在,而别 籍异财,绝灭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会吴处厚解释确安州诗以进, 安世谓其指斥乘與,犯大不敬,与梁焘等极论之,窜之新州。同文馆狱起,蔡京 乞诛灭安世等家,谗虽不行,犹徙梅州。惇与蔡卞将必置之死,因使者入海岛诛 陈衍,讽使者过安世,胁使自裁。又擢一土豪为转运判官,使杀之。判官疾驰将 至梅,梅守遣客来劝安世自为计。安世色不动,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 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判 官未至二十里,呕血而毙,危得免。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作字不草 书,不好声色货利。其忠孝正直,皆则象司马光。

23、年既老,群贤凋丧略尽,岿然 独存,而名望益重。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 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 B.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 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 C.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寸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 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 9 D.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

24、矣/客密 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以此推之,司马光去世时官位高且享 有爵位。 B. 右,古时就官位而言,左比右要高;就座位而言,左比右要卑,如“虚左以 待”。 C. 台谏,台官与谏官的合称,其中谏议大夫、拾遗、补阙、正言掌规谏,通称 谏官。 D. 大不敬,中国古代侵犯皇帝人身、权力及尊严的一种罪名,“十恶不赦”中 的“十恶”之一。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刘安世谨遵师教,也能反躬自省。在吴守礼将要查办贪官司户

25、之时,刘安世 遵照司马光“不妄语”的教诲没有揭发,事后为自己的不诚实而自责。 B. 刘安世痛斥奸人,嘴下毫不留情。他指责章惇与蔡确、黄履、邢恕互相勾结, 贪天之功,希望得到皇帝的宠幸,天下的人们将他们称为“四凶”。 C. 刘安世身为谏官,敢于直言进谏。针对王安石任人唯亲的做法,他认为当时 的任用官员与从前大不相同, 影响甚坏; 甚至参奏文彦博一班旧臣借机贪污纳贿。 D. 刘安世正身洁己,深受老师影响。他平日在家也无倦怠之态,正襟危坐,写 字不用草书,不喜爱女色和钱财,他的忠孝正直都是效法老师司马光。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因历疏文彦博以下七人,皆耆德魁旧

26、,不少假借。 (2)今惇父尚在,而别籍异财,绝灭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始闻秋风 (唐)刘禹锡 10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 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本诗写于诗人的晚年。拳毛:蜷曲的马毛。雕:猛禽。眄(mi n):斜视。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首联中的“我”可理解为有情的秋风,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一年未见的 “君”,也就是诗人,形象塑造可谓别出心裁。 B. 颔联诗人

27、从自己的角度来写, 五更听到风声醒来, 对镜感叹自己容貌之变化, 和首联相接,仿佛是在畅叙别情。 C. 颈联中,“雕”感受到秋风,睁开睡眼“眄青云”,诗人通过写“雕”畏惧 秋风,侧面表现了秋风的神奇力量。 D. 尾联中的“君”指秋风,而“扶病”二字则解释了“一年颜状镜中来”的原 因,全诗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15. 诗歌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l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桃花源记中,通过选取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传达桃花源之中人们 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_,_”。 (2)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刘禅

28、如果跟将军向宠商讨军队中的事情,就会 有“_,_”的稳定局面。 (3)“ _,_ ?”是杜牧在阿房宫赋 中对秦奢侈靡费而不知怜惜的人发出的愤激的质问。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珠峰没有关门,游客尚可观赏。关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人都梦 想一窥她神秘的面纱, 渴望离她再近一点, 登山爱好者把登顶珠峰作为人生目标, 11 的普通游客也想在珠峰大本营一睹珠峰的雄壮。但对珠峰来说,或许“保护”比 “征服”更有意义,更为迫切。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局长尼玛次仁介绍,由于登山 运动的普及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原本生态形势就 的珠峰,环境承载力 正逼近极限。定日县珠

29、峰管理局统计,2018 年以来,自治区组织清理珠峰保护 区海拔 5200 米以上的垃圾 8.4 吨。极寒之地的环保难度 ,7000 米以上 清运垃圾,( )。一个随手丢弃的登山绳、饮料罐,工作人员可能都得冒着生 命危险清理。 人的 和自然的宽以待人让如今的珠峰陷入了垃圾处理的 难题中。官方的澄清声明向更多珠峰来访者透露出一个信息:珠峰永远敞开大门 迎接更多人,但每一个登山的人要带着垃圾离开。虽说“珠峰无限期关闭”是误 读,但也给所有向往珠峰的人提个醒:除了脚印,什么都别留下。这才是对自然 最大的敬畏。 17.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关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

30、峰,许多人都梦想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B.对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人都梦想一窥她神秘的面纱 C.关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人都梦想一窥她神秘的面纱 D.对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人都梦想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熙熙攘攘 岌岌可危 显而易见 为所欲为 B.纷至沓来 岌岌可危 不言而喻 随心所欲 C.熙熙攘攘 刻不容缓 不言而喻 为所欲为 D.纷至沓来 刻不容缓 显而易见 随心所欲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不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因为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 B.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

31、考验越大,而且只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 C.只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而且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 D.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所以不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 20.下面一则启事,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5 分) 招聘启事 本校因发展需要,特面向全国各地招聘中学思维训练、阅读写作、英语、美 12 术、书法全职教师五名。要求: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及相关学科教师资格证书, 有 2 年以上学校或培训机构教学经验者优先。年薪 15-20 万左右(特别优秀者可 网开一面),另加保险及其他福利。有意者可将个人材料发送至 , 并保证材料真实有效,否则取消应聘资格。欢迎给我们致电垂询,联系电话:

32、 020-23456789。 智慧教育培训学校 2019 年 6 月 28 日 21.下面是厦门和佳木斯春节期间天气情况,请据此写一段温馨的解说词,简要 介绍天气情况(不得出现数字),给市民出行一些建议。要求用语亲切自然,不 超 100 字。(6 分) 城市 天气状况 温度 风向风力 空气状况 厦门 晴转多云有阵雨 18-26 度 南风 2-3 级 优 佳木斯 中到大雪 -15 -7 度 北风 7-8 级 差 四、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美国漫画家罗素迈尔斯系列漫画女巫希尔迈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两座 悬崖,中间隔着一条又深又宽的峡谷。女巫站在这边,秃鹫

33、站在那边。秃鹫不断 召唤女巫跳到它那边来。女巫说,峡谷太宽,她跳不过去。秃鹫对女巫说,不要 用消极的思想打败自己,只要她有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就能做成任何事情。女巫 在秃鹫煽动下, 热血沸腾起来, 她真的开始感到世界上没有她做不到的事, 于是, 一挺脚,一弓腰,向对面的悬崖猛冲过去。结果,女巫并没有跳过峡谷。 秃鹫看着掉入峡谷的女巫,自言自语道:看来,光鼓动她的激情是不够的, 还得教她如何锻炼腿部肌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本(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 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 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3 参考答案 1.C(A

34、项,“这使经学学科成为人文学科的附庸”错,经学一分为三成为人 文学科,经学作为学科已经不存在了,而不是成为附庸。原文第一段为:学科 的消亡使经学失去了载体,经学被分割为文史哲三个学科,成为所谓“人文学 科”的一部分。尽管可以从文史哲角度研究经学,但主要是一种外在的研究, 经学的自主性丧失了。B 项,因果不成立,原文第二段是“似乎中国传统经学 不足以济时之难”。D 项, “可惜后来逐渐被礼俗取代”错,根据原文第五段, 被取代的是“礼的精神原则”而不是“礼学”。) 2.B(“目的是为晚清经学研究的衰落提供强有力的证据”错,其目的是为了 证明“似乎中国传统经学不足以济时之难”。) 3.D ( “当前

35、还没有系统通贯的经学史, 无法对以往经学的各种形态深入清理” 错,条件与结果颠倒。最后一段为“经学应该守先待后,接上固有学术,对以往 经学的各种形态进行深入清理,努力推进以经学自身为进路的学术史研究。”)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 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 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 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C 项,“又加上 1937 年日寇占领无锡”错误, 文章第二段说的是 “因为家贫, 加上时局动荡, 读书变得艰难, 也变得奢侈。 19

36、37 年,日寇占领无锡”,文中看不出冯其庸的读书生活变得艰难和奢侈与 1937 年 日寇占领无锡有直接的关联;“唯一可读的只有三国演义”有误,文章说的 是 “兵荒马乱中,最初唯一可读的书是一部因学校关闭没来得及还的毛宗岗批评 本三国演义”,选项忽略了“最初”一词。故选 C 项。 5、【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 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 “一项”或“两项”的要求, 如本题“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 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A 项,“朱东润、 龙

37、榆生、钱仲联等名师在红学,西域学、书画、戏曲等领域学术的深厚精良,让 14 冯其庸感受到学术研究的意义和无穷乐趣”错误;文中只是说“在无锡国专,冯 其庸亲承朱东润、龙榆生、钱仲联等名师的教诲,领略了大师们学术的深厚与精 良, 更重要的是感受到学术研究的意义和无穷乐趣” “他的学术研究, 涉及红学、 西域学、书画、戏曲等领域”,选项把两者嫁接到一处,故有误。C 项,“冯其 庸倡导国学,为高校学习国学的人设汁了游学制的规范”错误,文章最后一 段说 “冯其庸为人大国学院设计了最基本的规范: 一是导师制, 加强师生的联系; 二是游学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养扎实学风”,注释中又说“近年来冯其庸 先生倡

38、导国学, 弘扬传统, 身体力行, 垂范后人” , 文中说的是为 “人大国学院” , 选项变成“高校”。D 项,“而固守乾嘉学派的则不科学”错误。在材料链接 中 “有一些学者认为, 传统的经史子集、 乾嘉以来的经学学派等等才是国学” “今 天的国学要更新,更新不是排除里头什么东西,而是要吸纳更多的兄弟民族的历 史、语言、文化到我们的国学的范畴罩来,使我们研究国学的人能够视野宽阔, 不是仅仅拘泥于传统的乾嘉以来的经史子集”。故选 B 项。 6、【参考答案】 少年之时艰难求学,国学基础逐渐牢固。进入无锡国学专 修学校,开始接受系统、专业的国学教育。调到中国人民大学工作,国学研究 广涉红学、西域学、书

39、画、戏曲等领域。出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 推广国学教育,为人大国学院设计了最基本的规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 把握传主形象, 概括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成为一代国学大师,冯其庸经 历哪几个成长的阶段?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经历了哪几个成长的阶段”这 一信息说明应与人生的经历联系起来,可以找出人物的经历,且是与国学相关的 经历,然后进行概括。如第二段“他的国学基础逐渐牢固”,第三段“开始接受 系统、专业的国学教育”,倒数第二段“1954 年,冯其庸从无锡女中调到中国 人民大学工作他的学术研究,涉及红学、西域学、书画、戏曲等领

40、域,用任 何现代学科来概括这些都很困难,或许,只有用国学这个词语来概括最为合 适“等,考生依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7、【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 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 15 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 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D 项,“重点突出了对现实的不满”错误,应 为“使人更觉记忆的美好和现实的悲哀”。故选 D。 8、 【参考答案】指具体的秋收,是收获葡萄的季节;指收获的欢乐和友谊, 把欢乐推上一层, 是文章透过现象深入义理之中。

4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章标题的含义。标题的含义注意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表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情节进行分析,深层含义结合文章 的人物性格特征、时代背景和文章的主旨分析。“收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表层含义为秋收,收获葡萄;深层含义,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我的唱歌,在中学 时常常是不及格的,而那晚居然博得许多掌声。这一桌农家饭,我们吃得比巴黎 大餐馆的盛宴还痛快” “然而我在祖国只尝到连续不断的破灭的痛苦,却得不到 一点收获的愉快”等分析可知,指收获的欢乐和友谊,使文章透过现象深入义理 之中。 9、【参考答案】营造了温煦的外在环境,给人以温暖;烘托了收获季节人 们愉悦的心情,显现

42、既写实又象征的主题;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作者把 早晨变化描绘得层次分明,有声有色,静中有动,动中有变,树似绿烛,光似银 箭,比喻贴切,形色俱佳,给人以美的享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小说 环境描写的作用概括的题目,答题时注意首先概括该语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 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在表达主旨和人物性格塑造方面的作用,还要注意结合语 段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结合文本第(10)节内容分析可知,营造了温 煦的外在环境。结合内容“这银箭落在大地上,立刻传明散采,金碧灿烂,渲染 出一幅奇丽的图画。等到我们都在葡萄地里时,太阳早冲过云阵,高高升起了”

43、分析,烘托了收获季节人们愉悦的心情。写出了“收获”的喜悦。“无数参差不 齐却株距相等的白杨,似一支支朝天绿烛近处黄的栗树红的枫,高高低低的 苍松翠柏,并在一处,化为斑斓的古锦”,用比喻修辞,写景富有变化,层次分 明,动静结合,色彩鲜明等,是文章富有诗意,增强感染力。 10、 C 本题考查断句。 这种题型可用排除法。 首先比较几个句子之间的异同点, 找出断句有差别的地方,然后结合前后文进行判断。如:“饮酒、谈笑、徐书数 16 纸”是几个动作,从常识角度,应该断句为“饮酒谈笑/徐书数纸”,排除 AB; “顾客曰”中“顾”是回头看的意思,所以这句话是:回头对客人说,所以中间 不用断开,故选 B。 1

44、1、 B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 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 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 作答。题中 B 项,就官位而言,左比右低;就座位而言,左比右尊。 12. C 题中 C 项,“借机贪污纳贿”有误,无中生有;文中提到的“执政”并不 一定是王安石,他只是在话语中将当时的现象与王安石联系在一起。 13. (1)于是他一一分条陈述文彦博以下七人(授予亲戚官职的情况),这些人都 是品德声望很高长

45、期担任要职的朝廷大臣,刘安世也不稍微宽容他们一下。 (2)现在章惇父亲还健在,他却另外登记其他田产,灭绝道义情理,(若)只 是从轻处罚,用什么来表现出惩戒的意义?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 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 虚词、 活用和句式的翻译。 此题注意, 因: “于是” ; “疏” : 陈述;“耆德”:品德声望;“假借”:稍微宽容;“别籍”另外登记,其中的 “籍”是“登记”的意思; “义理”古今异义词,道义情理; “止”仅,只; “示 惩”显示惩戒。 参考译文: 刘安世字器之,是魏地人。.跟随司马光学习,他向司马光询问尽心做人的 要诀,司马光教导他做人要诚

46、实,并且让他首先从不乱发议论做起。调任洺州司 法参军,沼州司户以贪污闻名,转运使吴守礼打算查办他,向刘安世询问,刘安 世说: “没有这种事。吴守礼因而停止此事。但刘安世内心常常不自安,说: “司 户确实贪污而我不以诚实应对,我岂不是违背了司马公的教诲啊!”司马光入为 宰相,推荐刘安世为秘书省正字。后司马光去世。 宣仁太后向吕公著询问适合担任谏官的人选,吕公著拿刘安世来回答,他就 被提拔为右正言,当时的宰相常常授予亲戚官职,刘安世说:“太祖太宗以来, 大臣子弟不敢接受朝廷内外显要的职务,自从王安石主持政事,,(他)致力于 17 使自己的心意畅快,历代贤君的法令制度被破坏无余,现在朝廷之上,仍然沿

47、袭 原来的风气.。”于是他一一分条陈述文彦博以下七人(授予亲戚官职的情况), 这些人都是品德声望很高长期担任要职的朝廷大臣, 刘安世也不稍微宽容他们一 下。 章敦因为强行购买昆山的民田而被罚金,刘安世说:: “章敦与蔡确、黄履、 邢恕一向互相勾结,自认为是国家重臣,据功自傲,而实际上是侥幸得官,天下 人称他们为四凶。现在章敦的父亲还健在,现在章惇父亲还健在,他却另外 登记其它田产,灭绝道义情理,(若)只是从轻处罚,用什么来表现出惩戒的意 义?”恰逢吴处厚解释蔡确安州诗进献之事,刘安世认为蔡确是指斥皇帝, 触犯大不敬条令,同梁焘等人极力论述这件事,把蔡确放逐到新州。 同文馆案件兴起,蔡京请求杀死

48、刘安世等人,谗言虽然没有被采纳,但刘安 世还是被迁徙到梅州。章敦与蔡卞想把刘安世等处于死地,趁着使者到海岛诛杀 陈衍,婉转地告诉使者去拜访刘安世,威胁他让他自杀。章敦又提拔一个土豪担 任转运判官,派他去杀掉刘安世,判官骑着快马将要到梅州,梅州太守派遣手下 人来劝刘安世自己作出对策。刘安世神色不动,对着来人饮酒谈笑,慢慢地写了 几页纸交给仆人说:: “我将要死了,你依照这个去做事。”回头对来人曰:: “死 不难啊.。”来人暗中从仆人那里看到,(纸上写的)都是处理一同贬官会被处死的 官员的家事,写得很详细,判官离梅州还有二十里,呕血而死,危险得以免除。 在家中居住时也从没有懈怠的面容, 坐了很久也不会侧身倚靠。 写字从不用草书, 不喜欢歌舞女色珍宝财富。他忠孝正直,都是效法司马光。年老以后,朝廷上的 各位贤人差不多死光了,(而他)岿然独立于朝廷上,并且名望更加显赫。 14、【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 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 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 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高三上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