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贝多芬百年祭 教案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1828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 贝多芬百年祭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2课 贝多芬百年祭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2课 贝多芬百年祭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2课 贝多芬百年祭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 贝多芬百年祭贝多芬百年祭 等待天灾的帝王花 虽然她的名字听起来十分霸气,然而此时,她静静地蛰伏在无边的黑暗里, 所能做的,唯有等待。 不似那些草根姐妹,一到属于她们的季节,就挡也挡不住地,漫山遍野地发 芽、长叶、开出一些平凡的花。 她们无法理解,她到底在等待什么? 年复一年, 她当年的姐妹都已经孕育了一代又一代, 她还是平心静气地等待 属于她的时刻。很像今天人们所称的“剩女”。 这一天终于来临。这一天,几乎所有生灵都惊慌失措,山火汹汹,舔噬过每 一寸土地,把天空都烧成红色,多少年未遇的天灾来了。 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灼热,从沉睡中渐渐苏醒。大火烧焦了所有成年植物, 包括她的前辈。再也没有谁可

2、以跟她相争。最重要的是,她蛰伏多年的种子囊已 经变得坚硬无比,只有被大火烧灼开裂,才能释放出种子。 那过程美丽而又诡异,火焰熊熊燃烧了约一个小时后所有生命都仿佛死寂, 种子囊焦黑的硬壳顶端却忽然开裂, 金红色内蕊如梦如幻般一层层打开让人 相信,有一种诞生叫涅槃。 她睁开眼,第一眼看见的世界是一片焦土与灰烬,然而正是这些灰烬,给 她提供了最合适发芽、最营养的温床。 是不是因为如此历经磨砺,她才称得上帝王花?巨大的花魁,华丽的色彩,优雅 的姿态,长达 100 年以上的植物生命,让她无愧于花中之王的称号。 帝王花,在她的美丽绽放之前,必经的程序是等待天灾。 天灾是一件坏事情吗?对人类,当然是。 唐山

3、大地震中的徐帆悲愤地说:老 天爷,你这个王八蛋! 山崩海啸,水火舞蹈,人类称之为灾难,几十年一遇、几百年一遇之灾,千 方百计防灾、减灾,仍有防不胜防之灾 但如果你承认所有的生命都有存在的权利,那么所有的灾难也都不是灾难, 是另一些生命繁衍的需要,是平衡天地万物的利器。 一、作者简介 萧伯纳(18561950),英国剧作家,1925 年因为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 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 是世界著名的擅长 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主要作品: 圣女贞德 华伦夫人的职业 、历史剧卖 花女等。 二、作者语录 1.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2.人生有

4、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 西。 3.自由意味着责任,正因为如此,多数人都惧怕自由。 4.一个理智的人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只有那些不理智的人,才会想去 改变环境适应自己。但历史是后一种人创造的。 5.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也蕴藏着甜蜜的爱。 6.人们会为了人类的至善而死,为了这种至善,人们乐意牺牲他们的一切自 由。 三、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 1927 年为纪念贝多芬逝世一百周年而作的纪念文章。文中介绍 了音乐大师贝多芬的为人, 其音乐创作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是一篇优秀的人物评 论和音乐评论。 一、字音识记 1.生难字 倔强 (ji n

5、) 滑稽 (j) 不羁 (j) 上溯 (s ) 谐谑 (xu ) 笼 罩(ln) 一阕 (qu ) 厌恶 (w ) 轧 路机(y ) 驯 服(x n) 2.辨形组词 倔(倔强) 掘(挖掘) 膨(膨胀) 澎(澎湃) 诙(诙谐) 恢(恢复) 谑(戏谑) 虐(虐待) 燥(枯燥) 躁(烦躁) 管(管理) 菅(草菅人命) 二、词语辨析 1.峥嵘 高峻 峥嵘: 本义为高峻的样子, 也形容才气、 品格等超越寻常; 不平凡。 本文指前者。 高峻:山势、地势等高而陡。 回想起我在空降兵部队中的那些峥嵘岁月,心里有一股子暖洋洋的感觉, 有太 多的东西让我留恋,令我回忆和回味。 在孔子的心目中,泰山是至高无上的,他

6、所推行的仁道,也像泰山一样的高峻 而伟大。 2.不免 难免 不免:免不了,只能用在肯定句中,不能用在否定句中。 难免:不容易避免,它可以用在否定句中,也可以用在肯定句中。 人在这个世界上,难免不犯错误。 如今亲眼目睹,心中钦敬之意倍生,但毕竟是头一回相见,不免有些拘谨。 三、词语积累 1.缠绵悱恻:形容内心悲苦难以排遣。 2.谐谑:(语言)滑稽而略带戏弄。 3.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也用来形容欣 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4.玩世不恭: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一、主旨归纳 本文介绍了音乐大师贝多芬的为人、其音乐

7、创作的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突出了贝多芬及其作品的反抗精神。 二、句段点评 1.他的灵魂是伟大的;但是如果我使用了最伟大的这种字眼, 那就是说比汉 德尔的灵魂还要伟大, 贝多芬自己就会责怪我;而且谁又能自负为灵魂比巴哈的 还伟大呢?但是说贝多芬的灵魂是最奔腾澎湃的那可没有一点问题。 点评 谁的灵魂最伟大, 这是无法评价的, 这句话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贝多 芬的谦逊品格和伟大灵魂的礼赞。“奔腾澎湃”的灵魂,多么形象的说法,仿佛 大海的怒涛冲击着坚硬的崖岸,这就是贝多芬的活力和激情。这种活力也一样作 用于音乐之中,涌现出音乐的无穷魅力。 “他的狂风怒涛一般的力量他自己能很 容易控制住,可是常常并不

8、愿去控制,这个和他狂呼大笑的滑稽诙谐之处是在别 的作曲家作品里都找不到的。 ”音乐的律动, 是贝多芬“奔腾澎湃”的灵魂的再现。 2.这样奔腾澎湃,这种有意的散乱无章,这种嘲讽,这样无顾忌的骄纵的不 理睬传统的风尚这些就是使得贝多芬不同于17和18世纪谨守法度的其他音 乐天才的地方。 点评 不拘泥于传统的风尚,就意味着音乐中有与时代不协调之音, 这正是 “造成法国革命的精神风暴中的一个巨浪” 。在音乐之都维也纳也处于战乱之中 时,贝多芬最杰出的作品钢琴协奏曲出版了,这部协奏曲有一种史诗般的英 雄气质。温存的抒情、轻盈的絮语在协奏曲中只占次要的地位,而整个作品中那 种风云呼啸、人马奔突之势,无不使

9、人感到时代之魂的复活。 三、重点突破 1.文章为纪念贝多芬而作,却以大量的篇幅写到莫扎特等其他音乐家, 这样 写的好处是什么? 提示 贝多芬性格的独特在文中是通过与其他音乐家尤其是莫扎特等人的 对比凸现出来的。这种对比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另外其音乐特点与音乐成就也 只有放在整个音乐史上并与其他音乐家比较,才能看得更加准确。 2.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试结合文章中的句子说明。 提示 本文有许多语句既饱含感情又充满哲思,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一百年前, 一位虽还听得见雷声但已聋得听不见大型交响乐队演奏自己的 乐曲的五十七岁的倔强的单身老人最后一次举拳向着咆哮的天空,然后逝去了, 还是

10、和他生前一直那样地唐突神灵,蔑视天地。 ”这个长句是对贝多芬形象的生 动描写,有对他性格的概括总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 用。 “他有一架不听话的蒸汽轧路机的风度(大多数轧路机还恭顺地听使唤和不 那么调皮呢);他穿衣服之不讲究尤甚于田间的稻草人:事实上有一次他竟被当 做流浪汉给抓了起来, 因为警察不肯相信穿得这样破破烂烂的人竟会是一位大作 曲家,更不能相信这副躯体竟能容得下纯音响世界最奔腾澎湃的灵魂。”“轧路 机”和“稻草人”的比喻极其生动地刻画出了贝多芬的桀骜不驯和不修边幅, 而被 警察抓起来的趣闻轶事更给贝多芬的形象增加了真实性, 也给行文带来了趣味性。 然后由表及里,

11、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对他内在灵魂的评述。 四、写作特色 1.将贝多芬与莫扎特、海顿等音乐家对比,凸显了贝多芬的独创精神。 2.多用长句,增强了语言的概括性;运用深刻而又精彩的比喻句,语言生动 形象。 3.萧伯纳面向大众写音乐评论,化抽象为具体,具有通俗性。 萧伯纳为自己“抹黑” 爱尔兰独立报编辑、传记作家赫里斯堪称当时的大手笔,但是与其他传 记作家有所不同的是,他不喜欢为写作对象“锦上添花”,相反却特别喜欢在作 品中找他们的茬, 并以独特的视角加以批评与鞭挞, 有时甚至不留情面地挖苦和 讽刺。因此当时的很多知名人士都对他敬而远之,深怕哪天被他盯上,把自己的 形象与名声给毁了。 一天,赫里斯向萧伯纳

12、索稿,事成之后,他突然提出要给萧伯纳写传记。猝 不及防的萧伯纳吓坏了,一口回绝了他,并声称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允许 他为自己写传记,更不会接受他任何形式的采访。 显然,赫里斯决心已定,全然不顾萧伯纳的反对,立即付诸行动,到处搜集 有关萧伯纳的素材和逸闻, 甚至还跑到萧伯纳的家乡呆了一段时间,采访了当地 的许多老人和萧伯纳幼年的伙伴及邻居,然后闭门专心写作。 遗憾的是, 当 萧伯纳传 的写作进入收尾阶段时, 赫里斯却突发心脏病去世了, 传记手稿也随之不知去向。 两年后的圣诞节夜,萧伯纳的一位好友,在地摊上淘到了这部手稿,并赶紧 将它交到了萧伯纳手中。这部传记果然是大手笔,视角新颖,事例详尽,

13、但里面 有许多章节是对萧伯纳无情的批评与鞭挞, 甚至还有一部分内容带有作者主观情 感的丑化。这位好友叮嘱萧伯纳看后立即将其烧毁,以免给自己的形象造成无法 挽回的负面影响。 可是,过了一个月,当这位好友再次拜访萧伯纳时,却惊讶地发现萧伯纳不 但没有烧毁这部手稿,反而正在埋头续写,更让他惊讶的是,萧伯纳对传记里批 评鞭挞他的内容不仅未删一字,而且还增补了新的内容。 “你这是在给自己抹黑,难道你就不怕自己的形象毁在这部传记里?”好友 吃惊地问。 “当然怕,但我更怕试图阻止别人批评自己, ”萧伯纳接着解释道, “当我看 完赫里斯的手稿后,才发现原来自己还有那么多的不足和缺陷。我得感谢他,是 他让我开始觉得我这个老头儿, 还有事可做反省过去, 提升自我, 改正缺陷, 而不是坐在功劳簿上慢慢地等死。 ” 品读:世上有名望的人很多,但能为自己抹黑的人却很少。萧伯纳甘愿为自 己抹黑,非但没有抹黑自己,反而赢得世人的敬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