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 教学设计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0774 上传时间:2020-08-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0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1.1.让小车运动起来让小车运动起来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了解车的发明历史,知道这些车是怎样运动的。 2、知道什么是重力,了解重力的作用。 3、能够利用垫圈和绳子,想办法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再想办法让运动的 小车静止下来。 4、通过实验,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5、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索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让运动的小车静止下来的方法。 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操作,探索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活动手册的实验记录表、

2、让小车动起来的实验材料、探究小 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的实验材料等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一、聚焦 1、同学们,我们周围有很多物体,他们有的是静止的,有的是运动的。现 在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 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列举出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 2、有的物体一开始是静止的,后来就运动起来了,有的物体一开始是运动 的,后来就静止下来了。那么,怎样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又怎样使运 动的物体静止下来呢?今天我们以小车为例,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1 让小车运动起来 3、人类早在几千年前就发明了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见到各种各样 的车。那么,你

3、们知道哪些类型的车呢?他们又是怎样动起来的? 出示课本 41 页的“车的类型和动力记录表” 。 学生分小组活动,讨论交流车的类型和动力,并填写好这张记录表。 全班交流,分别说一说车的类型和动力。 4、 教师相机出示相应的车子图片,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些车的外形特点。 预设: 车的类型和动力车的类型和动力 类型 动力 小推车 推力 马车 马拉 自行车 脚蹬 小轿车 汽油 高铁动车 电力 二、探索二、探索 教师引导:我们怎样才能使小车运动起来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索。 活动一:想办法让小车动起来活动一:想办法让小车动起来 1、出示垫圈、小车和绳子三样实验材料,提出要求:利用垫圈和绳子,想 办法

4、让小车动起来。 2、全班交流,讨论让小车动起来的方法。 出示课本 42 页的中间一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实验方法及要求。 实验方法:将小车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在小车的一端系上绳子,另一端 系上钩子,钩上垫圈,垂在桌面下。然后不停的加垫圈,直到小车动起来 为止。 学生分小组活动,利用垫圈和绳子,让小车动起来。 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的结果。 3、教师引导:你们知道,这样使小车动起来的方法利用的是什么力吗? 出示课本 42 页的资料,引导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重力及重力的作用。 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体拉向地面,树上的苹果掉下来,抛向空中的皮球 总要落回地面, 小孩从滑梯上滑下,

5、水往低处流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 4、理解这句话: 重力有什么作用? 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体拉向地面。 生活中重力现象体现在哪些方面? 树上的苹果掉下来,抛向空中的皮球落回地面,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来,水 往低处流。 不倒翁是很常见的玩具,它的设计原理就是运用了重心的位置。 骑自行车时遇到下坡路,即使不蹬自行车,车辆还能继续滑行。 羽毛球的下端做的重一些,就是利用降低重心,使羽毛球在下落过程中保 护羽毛。 工人师傅在砌墙时常常利用重锤线来检验墙身是否竖直。 5、教师小结:利用垫圈和绳子使小车动起来,除了利用重力之外,还有拉 力。在刚才的实验中,拉力的大小可以用垫圈的个数来表示,垫圈的个数 越多,表示

6、拉力越大,垫圈的个数越少,表示拉力越小。下面我们来探究 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活动二:探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活动二:探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1、 引导学生预测: 用多大的拉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用更大的拉力拉小车, 小车运动的快慢会怎样变化?再增大拉力,小车运动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作出预测。 2、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对我们的预测进行验证,进一步探究小车运动快慢 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实验材料:小车、绳子、垫圈。 实验方法:将小车摆放在平整的桌面上,小车的一端系上绳子,绳子的另 一端系上钩子,下垂到桌面下,然后在钩子上加上垫圈。 3、 出示课本 43 页上面的一幅图及旁边

7、的四点实验要领, 引导学生看一看, 读一读,进一步了解本次实验的要领。 (1)拉力的大小,用垫圈的个数来表示,因此垫圈要一个一个的加,表示 拉力在慢慢的加大。 (2) 在实验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小车的运动, 看一看加了多少个垫圈之后, 小车的运动发生了变化。 (3)每一种情况至少要测量三次,然后求平均值,这样测出的数值更加科 学。 (4)实验完成之后要完成活动手册上的实验记录表。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强调实验中同小组同学合作的重要 性。 全班交流,展示各小组的实验记录表,交流实验结论。 4、 教师小结: 通过这个实验, 我们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挂的垫圈数量越多, 说明拉力越大,小车

8、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越短,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 三、研讨三、研讨 1、怎样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又怎样才能使运动的小车静止下来? 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使运动的小车静止下来,者需要用力。力能够使 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也能够使运动的小车静止下来。 2、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 四、拓展四、拓展 出示课本 43 页下面一幅图,了解这幅图上的内容,并说一说运动员是怎样 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的? 运动员用力就可以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使足球运动变快或慢,使足球启 动或停止。 五、课堂总结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车的发展历史,了解了车的

9、类型和动力,并通过 实验研究了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明白了拉力越大,小车运动 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用气球驱动小车, 课后请大家认真预习。 2.2.用气球驱动小车用气球驱动小车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推力和反冲力,知道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来会产生一个和喷出 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2、观察并画出气球喷气方向和运动的方向,看一看喷气方向和运动方向是 否一致,并试着作出解释。 3、通过实验操作,利用气球让小车运动起来。 4、懂得充气后的气球具有能量,喷气时可以产生动力。 5、思考并改进小车,使小车行驶得更远。 6、了解生产生活中利用反冲力的例子,知

10、道喷气式飞机、火箭等等都是靠 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利用气球反冲力使小车运动起来。 2、了解反冲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用气球驱动小车,使小车运动起来。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气球小车、活动手册上的记录表等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一、聚焦 上一课我们利用垫圈和绳子使小车运动了起来,今天这节课我们试一试用 气球能否让小车运动起来。 板书课题:2 用气球驱动小车 二、探索二、探索 活动一:感受气球喷出的气体活动一:感受气球喷出的气体 出示一个气球,引导学生打足气体之后,再放掉,感受一下放掉气体时的 感觉。 指

11、生说一说气球打足气体之后,再放掉时的感觉。 预设: 气球打足气体,然后再放掉,感觉会产生一股力量。 活动二:观察气球喷气方向和运动的方向活动二:观察气球喷气方向和运动的方向 1、提出活动要求:把气球吹足气,再松开口部,观察并画出气球喷气方向 和运动方向。 2、出示活动手册上的“气球运动方向与气体喷出方向关系记录表” ,学生 看一看,进一步了解本次活动的要求。 3、实验指导 出示课本 44 页下面两幅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 实验方法。 把气球口依次朝上、下、左、右,再把手放在气球口,感受喷出的气体, 看一看气体向哪个方向喷?气球向哪个方向运动? 4、学生分小组操作实验,并且

12、完成实验记录。 全班交流,展示同学们的实验记录。 5、出示课本 44 页的资料,学生自由读一读,初步了解什么是推力?什么 是反冲力?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6、教师小结:因为反推力的作用,所以气球运动方向与气体喷出的方向完 全是相反的。 学生再次感受气球的反冲力,体会气球运动方向和气体喷出方向是完全相 反的。 活动三:用气球驱动小车活动三:用气球驱动小车 1、教师引导:既然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股反冲力,那么我们可不 可以利用气球的反冲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呢,下面我们来通过实验验证这个 问题。 2、出示课本 45 页上面用气球驱动小车的实验图片,学

13、生仔细看一看,并 读一读上面的文字,了解本次实验的方法及要求。 实验材料:气球、小车及固定装置等等 实验方法:给气球充足气,然后把气球固定在小车上,再把气球的喷管打 开,观察实验的现象。 实验要领:注意按照实验步骤操作,本次实验可以多做几次,仔细观察实 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3、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完成本次实验,得出实验结论 全班交流,说一说本小组的实验情况及实验结论。 4、出示课本 45 页的资料,学生仔细读一读,了解这段文字的内容,体会 本次实验的原理。 充气后的气球具有能量,喷气时可以产生动力。 5、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可以利用气球喷气时产生的动 力,使小车

14、运动起来。 活动四:改进气球小车,使它驶得更远活动四:改进气球小车,使它驶得更远 1、教师引导:我们发现,利用气球喷出时产生的动力,可以使小车运动起 来,那么,怎样才能使小车行得更远更快呢? 2、全班交流,做出自己的预测: 生 1:可以利用更大的气球,把气球里的气打得更足一些,这样产生的动力 更大一些。 生 2:可以利用细一些的喷管,使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来的气流更强大。 生 3:可以使用两个气球同时喷气,这样产生的动力更大。 同学们做出了自己的预测,下面请大家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自己的预测。 3、分小组活动,通过实验来测试自己的预测是否准确。 全班交流,得出结论。 预设: 运用大气球,产生的动力更

15、大,使气球驶得更快更远。 把气球中的气打得更足一些,产生的动力更大,使气球驶得更快更远。 使用更细一些的喷管,产生的气流更为强大,使气球驶得更快更远。 利用两个气球,可以产生更大的动力,使气球驶得更快更远。 三、研讨三、研讨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用气球驱动小车的一些知识。 2、气球是怎样使小车向前运动的?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 力,气球就是利用反冲力使小车向前运动的。 3、怎样改进可以使小车行驶得更远? 运用大气球,产生的动力更大,使气球驶得更快更远。 把气球中的气打得更足一些,产生的动力更大,使气球驶得更快更远。 使用更细一些的喷管

16、,产生的气流更为强大,使气球驶得更快更远。 利用两个气球,可以产生更大的动力,使气球驶得更快更远。 四、拓展四、拓展 1、在生产生活中,反冲力的作用被广泛使用。 2、出示课本 45 页的火箭和飞机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火箭升空和飞机 飞行的图片,再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反冲力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3、除了这些,大家还知道哪些反冲力的例子呢? 预设: 子弹、炮弹出膛,由于反冲会产生后座力。 游泳、滑冰等一些运动,也是利用反冲力。 一种俗称“钻天猴”的烟花,点火后飞到空中,然后爆炸,飞到空中的过 程就是利用反冲力。 五、课堂总结五、课堂总结 这

17、节课,我们利用气球反冲力成功的驱动了小车,知道了充气后的气球具 有能量,喷气时可以产生动力,这种力就是反冲力,同时反冲力在生产生 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最突出的代表就是喷气式飞机和火箭。 3.3.利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利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释放后可以产生动力,这种力就是弹力。 2、利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探究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圈数 有什么关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利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探究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圈数的 关系。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橡皮筋的弹力与小车行

18、驶距离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关系的记录表、小车、橡皮 筋、砝码等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一、聚焦 出示橡皮筋,问:同学们,我们平时都玩过橡皮筋,橡皮筋有什么特点呢? (可以拉伸,有弹性。 ) 上两课我们利用垫圈、绳子、气球等简单材料使小车运动了起来。那么, 我们使用橡皮筋能够使小车运动起来吗? 板书课题:3 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二、探索二、探索 活动一:组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活动一:组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 1、要想探究用橡皮筋能否驱动小车,就需要先组装一台用橡皮筋驱动的小 车。 2、出示课本 46 页下面的两幅图,学生自由看一看,并读一读

19、下面的两段 文字,了解如何使用橡皮筋组装一台小车。 第 1 步:把橡皮筋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车轴上。 第 2 步:转动车轮,让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 第 3 步:放开手,会发现车轮会转动起来。 3、学生分小组组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并展示自己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 4、 讨论: 让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几圈后, 为什么松开手, 车轮就会转动呢? 5、出示课本 46 页的资料,学生读一读,了解内容。 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释放后可以产生动力。 6、 教师小结: 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几圈后, 为什么松开手, 车轮就会转动, 就是因为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释放后可以产生动力。我们今天所做的

20、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其实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活动二:推测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的关系,并设计实验活动二:推测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的关系,并设计实验 1、教师引导:小车的运动与橡皮筋的缠绕有关系,那么,小车行驶的距离 与橡皮筋缠绕圈数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来预测一下。 2、我们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我们的推测呢? 小组讨论交流,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预测。 全班交流,选择比较好的设计方案,板书在黑板上,建议大家选择使用。 3、出示活动手册上的“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关系的记录表” , 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这个实验的实验方案与实验方法。 实验材料:小车、橡皮筋、卷尺等等 实

21、验方法:在车轴上缠绕不同圈数的橡皮筋,然后使小车运动起来,分别 测量小车运动的距离,得出结论。 实验要领: 在车轴上缠绕不同圈数的橡皮筋,使小车运动起来。 每一种情况做三次实验,取平均值,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 在实验时注意观察,橡皮筋缠绕不同的圈数时,产生的力大小一样吗?力 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一样吗? 4、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做好实验记录,得出实验结论,教师巡视,了解 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加以指导。 全班交流,各小组出示本小组的实验记录,并交流本小组的实验过程。 5、教师小结:经过实验,我们发现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橡皮筋被拉伸的 长度越长,橡皮筋产生的力度越大,驱动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22、。 6、认识弹力 教师引导:橡皮筋产生的力,究竟是什么力呢? 出示课本 47 页的资料,学生自由读一读,认识弹力。 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改变形状 时,他们会产生一个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7、得出实验结论: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橡皮筋被拉伸的长度越长,产生 的弹力越大,驱动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反之,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少,橡 皮筋被拉伸的长度越短, 产生的弹力就越小, 驱动小车行驶的距离就越小。 三、研讨三、研讨 1、在实验中,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哪里? 来自于橡皮筋产生的弹力。 2、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 有这样的

23、关系? 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 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少,小车行驶的距离越短。 因为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多, 弹力就大,缠绕的圈数少,弹力就小。 四、拓展四、拓展 1、橡皮筋的弹力,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显然是不是的,那么我们能不能 尝试让橡皮筋产生大小不同的力? 学生分小组讨论,想出方法,并且通过验证来检验自己的方法是否科学。 2、有同学说,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是不是橡皮筋缠 绕的圈数可以无限制的加大?产生的弹力是不是也可以无限制的变大? 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橡皮筋缠绕的圈数,是有一定的范围值的,在这个 范围之

24、内,缠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超过了这个范围值,橡皮 筋就会损坏,就会失去弹力。 五、课堂总结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弹力,知道橡皮筋在拉伸时,恢复到原状,会产生 弹力,利用弹力,我们可以让小车运动起来,并且弹力越大,小车运动的 越远,弹力越小,小车行驶的距离越短。 4.4.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一种工具。 2、认识弹簧测力计,知道弹簧测力计是由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和挂 钩组成。 3、利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知道弹簧测力计的保用注意事项,会 读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指数。 4、了解弹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运用,会用橡皮筋、硬

25、纸板、别针等简单 的材料制作一个测力计。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会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并能够 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弹簧测力计。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弹簧测力计、活动手册上的记录表、橡皮筋、硬纸板等制作 测力计的材料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一、聚焦 我们在研究运动和力的时候,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那么怎样才能知道 力的大小呢?这就需要借助专门的工具。 出示弹簧测力计,引导学生看一看。 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一种工具,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弹 簧测力计。 板书课题

26、:4 弹簧测力计 二、探索二、探索 活动一:认识弹簧测力计活动一:认识弹簧测力计 1、出示课本 48 页的弹簧测力计结构图,引导学生仔细看一看。 2、观察弹簧测力计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想一想各部分有什么作用? 弹簧测力计由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等 5 个部分组成。 提环便于用手握住测力计 弹簧测出力的大小 指针指向力的大小的刻度 刻度板表示出刻度 挂钩挂住被测量的物体 3、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慢慢的拉挂钩,注意观察弹簧是怎么变化的?指针是 怎么移动的?同时提醒学生注意,用力要轻一些,速度要慢。 4、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弄清每一大格是多大的力, 一小格是多大的力? 最大能测多大的力?

27、出示课本 49 页的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力的单位。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 N 表示,他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 的名字命名的。 课本上的测力计,每一大格是 0.5 牛顿,一小格是 0.1 牛顿,最多能测 5 牛顿的力。 5、教师强调:因为测力计不同,因此不同测力计的刻度也有差异,每一大 格和每一小格表示多大的力是不一样的。我们在测量力的大小之前,先要 看清楚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6、试一试弹簧测力计,感受一下弹簧测力计的特点。 预设: 拉力越大,弹簧伸的越长,示数也越大,跟橡皮筋的特点有一点相似。 活动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活动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1、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28、的大小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出示课本 49 页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 0 的位置。 读数的时候,视线要与指针相平。 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值。 2、出示几种学生读数时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哪种读数方法是 正确的。 在测量力的大小之前,我们先用手拉一拉弹簧测力计,分别使指针指到 1 牛顿、3 牛顿和 5 牛顿,感受一下大小不同的力。 3、下面我们先来测一测提起我们的科学书需要多大的力? 教师出示科学书,引导学生看一看,并用手掂一掂,预测一下提起科学书 需要多大的力。 使用测力计测量科学书,验证我们预测的数字是否准确。 4、下面请同

29、学们选择我们身边的物品进行测量。在测量之前,先预估一下 力的大小,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上,再用测力计测量出力的大小,然后完成 实验记录。 出示活动手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拉力的大小记录表” 。 学生分小组活动,选择不同的物体,测量拉力的大小。 全班交流,各小组展示本小组的实验记录,了解各小组测量的物体及其拉 力的大小。 5、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初步学会了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 大小,懂得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方法的准 确,这样测出的力的大小才是比较准确的。 三、研讨三、研讨 1、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怎样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在生活中,弹力的

30、运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生活 中还有哪些地方存在弹力?这些弹力是如何产生的?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生活中的弹力,并且完成旁边的记录表。 全班交流,预设: 利用撑杆和海绵垫进行撑杆跳 健身球、跳水运动、蹦蹦床、弹簧、射箭、拍皮球、打羽毛球、打篮球。 吉他、二胡等乐器、橡皮筋、松紧带、弹力袜、弹力棉、拉力器、弹弓。 3、教师相机出示一些具有弹力的活动和物品。 四、拓展四、拓展 1、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一种工具,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制作 一个测力计,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吧。 2、制作材料:橡皮筋、硬纸板、别针等等。 3、制作方法: 第 1 步, 在纸板中间用剪刀剪去一块长方形

31、的纸板, 把别针别到纸板中间。 第 2 步, 在中间的别针上套上一个橡皮筋, 用另一个别针扭成一个小挂钩, 用来挂被测物。再用一个形状为菱形的小硬纸片,别在别针与橡皮筋的连 接处,当作指针。最后画上刻度,简易的测力计就做好了。 4、学生试着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简易的测力计。 5、各小组展示制作好的简易测力计,并用测力计来测一测力的大小,看看 准确度。 五、课堂总结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测力计,知道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一种工具, 是利用弹力的原理制作而成的,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5 5 运动与摩擦力运动与摩擦力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是摩擦力,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

32、表面运动时,两个物 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往往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 叫摩擦力。 2、通过实验操作,探究怎样增加或者减少摩擦力。 3、了解摩擦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怎样减少摩擦力。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怎样减少摩擦力,了解摩擦力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探究摩擦力的实验材料及实验记录表等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一、聚焦 1、出示我国长城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 教师介绍: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在科学技术非常不发达的过 去,人们是怎样搬运巨大的石头,砌成这样宏伟壮观的万里长城的呢? 2

33、、出示课本 51 页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思考: 人们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搬运巨大的石头? 用这样的方法搬运石头更省力。 3、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搬运石头更加省力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5 运动与摩擦力 二、探索二、探索 活动一:认识摩擦力活动一:认识摩擦力 1、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掌在桌面上轻轻的滑动,再用手掌使劲的在桌面上滑 动,说一说自己有什么感觉?两种方式给我们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用手掌在桌面上轻轻的滑动,不需要用多大的力,手掌使劲的摁在桌面上 滑动,需要很大的力气。 2、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因为摩擦力,在我们手掌和桌面之间有一种力,这种力影响着我们的手掌 在桌面上的滑动。

34、 3、认识摩擦力 出示课本 52 页的资料,学生自由读一读,了解什么是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 动物体往往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活动二:用不同的方式搬运重物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活动二:用不同的方式搬运重物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1、教师引导:既然物体运动时,物体与物体之间会产生摩擦力,那么用不 同的方式搬运重物时,拉力会有怎样的不同?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实验材料:纸盒、垫圈、绳子、橡皮、胶棒等等。 实验方法:在纸盒里放入橡皮、胶棒等等物体,通过垫圈拉动纸盒在粗糙 的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 2、全班交流: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搬运

35、纸盒里的重物? 预设: 生 1:让纸盒在平面上直接滑动。 生 2:在纸盒下面垫上滚木,让纸盒在滚木上滑动。 生 3:给纸盒安装上轮子,使纸盒向前滚动。 3、实验操作: 第 1 步,将装了重物的纸盒放在木板上,往托盘里逐渐增加垫圈,当纸盒 开始运动时,记录下垫圈的数量。 出示课本 52 页第一幅插图,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了解实验操作方法。 出示活动手册上的实验记录表。 学生分小组完成本步骤的操作实验,并且完成实验记录的第一部分内容。 教师强调:本步骤实验操作三次,取平均值,同小组学生之间要互相合作。 第 2 步,用各种笔做滚木,放在装着重物的纸盒下面,往托盘里逐渐增加 垫圈,当纸盒开始运动时,记录

36、下垫圈的数量。 出示课本 52 页第 2 幅插图,学生仔细观察,了解本步骤实验操作方法。 教师强调: 这次实验中的纸盒与第 1 步实验操作中的纸盒是一样的。 选用的各种笔粗细、长短尽量一致,便于实验操作。 本次实验强调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 这次实验操作,共进行三次,取平均值。 学生分小组完成第 2 步的实验操作,并且做好实验记录。 第 3 步,给盒子安上轮子,往托盘里逐渐增加垫圈,当纸盒开始运动时, 记录下垫圈的数量。 出示课本 52 页第三幅插图,学生仔细观察,了解这次实验的操作方法。 教师强调:这次实验中的纸盒仍然跟第 1 次、第 2 次实验中的纸盒是一样 的。同小组学生之间要加强合作,共

37、同完成实验,填写好实验记录。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 4、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三次实验,我们初步看出了运用不同的方式搬运 重物,所需的拉力有大有小,下面请大家完善好本小组的实验记录,准备 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各小组出示本小组的实验记录,并说一说本小组得出的实验结 论。 5、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运用不同方式搬运重物的时候,所需 的拉力有大有小。重物在平面上直接滑动所需的拉力是最大的,给重物安 上轮子向前移动,所需的拉力是最小的。 6、为什么重物直接在平面上滑动,所需的拉力是最大的?而给重物安装上 轮子向前运动,所需的拉力是最小的?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减小摩擦力的概念 7、教

38、师小结:这里主要是因为摩擦力的原因。当我们让重物直接在平面上 滑动时,平面与重物之间的摩擦力是最大的,因此,需要的拉力也是最大 的;而给重物安装上轮子,轮子和平面之间的摩擦力就小了很多,因此需 要的拉力也就小了很多。 板书:摩擦力越大,拉力越大;摩擦力越小,拉力越小。 8、交流讨论:在第 2 次实验中,我们使用的是用滚木移动重物,请大家想 一想,用滚木移动重物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出示课本 52 页第二幅插图,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全班交流。 预设: 用滚木移动重物的优点是可以省力,缺点是重物会颠簸,用这种方法移动 重物比较麻烦。 9、教师小结:其实在第 3 次实验中,给重物安装上轮子向前运动,轮

39、子就 可以看作是移动的滚木。人类发现可以用滚动的方式前进,是一个了不起 的创举。 三、研讨 1、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实验探究,我们发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与 拉力有着很大的关系,摩擦力越大,拉力越大;摩擦力越小,拉力越小。 那么怎样搬运重物最省力?哪一种方式搬运重物产生的摩擦力最小? 使用轮子搬运重物最省力,使用轮子搬运重物产生的摩擦力也最小。 2、在生活中,到处都存在摩擦力,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增大摩擦力,有的时 候我们需要减少摩擦力。 3、 出示课本 53 页上面鞋底的花纹这幅图, 想一想:鞋底为什么会有花纹? 鞋底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还是减小摩擦力? 鞋底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增大鞋

40、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在走 路的时候因为摩擦力过小而滑倒。 4、出示课本 53 页自行车轴承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自行车 的轴承上润滑油是要增大摩擦力还是要减小摩擦力,为什么? 在自行车的轴承上涂润滑油是要减小摩擦力,因为减小摩擦力,我们在骑 自行车的时候可以更省力。人们往往会在自行车的轴承部分涂抹润滑油, 就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5、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以上两种,还有哪些地方减小摩擦力,哪些地方增 大摩擦力的呢?请大家来举举例子。 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例子。 增大摩擦力的例子: 汽车方向盘上有花纹 乒乓球拍上粘贴橡胶,使接触面变得粗糙 冬天结冰时,在轮胎上缠绕防

41、滑链 冬天道路结冰,在上面撒上沙子 减少摩擦力的例子: 行李箱下装着轮子,拖着走既方便又省力。 电风扇转轴做的很光滑 滑冰前刨光冰刀,是为了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儿童滑梯的表面尽可能的光滑。 6、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交通工具都有减小摩擦力的措施,下面我们 来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减小摩擦力的? 7、出示课本 53 页下面两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气垫船和磁悬浮列车分 别是怎样减小摩擦力的? 气垫船是利用高压空气,在船底和水底之间形成气垫,使船体垫起,离开 水面,而实现高速航行。气垫与水面之间是很薄的一层空气,是从气垫中 吹出来的,因此气垫船是在水面上飞,与水面几乎没有接触,水

42、面和气垫 船之间的压力很小,摩擦力就很小。 磁悬浮力车上面装有电磁体,铁路底部则安装线圈,通电之后,地面线圈 产生的磁场极性与列车上的电磁铁极性总保持相同,两者同性相斥,排斥 力使列车悬浮起来,列车与铁轨没有接触,摩擦力就非常小。 四、课堂总结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运动与摩擦力,知道摩擦力越小,拉力越小,摩 擦力越大,压力越大,在日常生活中, 很多地方都会增加或者减小摩擦力。 课后,请大家仔细观察,了解生活中增加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现象。 6 6 运动的小车运动的小车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飞行的子弹、踢飞的足球、运动的小车等运动的物体都具有能量。 2、 通过撞击实验, 探究

43、运动物体具有的能量和运动速度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懂得小车速度越大,它的能量就越大。 3、知道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形式的 能量。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撞击实验,探究物体运动具有的能量和运动速度大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探究运动物体具有的能量和运动速度大小之间的关系,懂得小车速度越大, 它的能量就越大。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探究实验所需的材料、实验记录表等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一、聚焦 1、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 飞行的子弹击穿物体 踢飞的足球把玻璃打碎 呼啸的狂风将大树连根拔起 奔腾的江水驱动水轮转动 落下的锤子砸碎了玻璃。 2、教师

44、引导:同学们,刚才这组图片中,运动的物体都产生了能量,这些 能量影响了其他的物体。那么运动的小车也有能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 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3、板书课题:6 运动的小车 二、探索二、探索 活动一:敲击实验,感受运动物体的能量活动一:敲击实验,感受运动物体的能量 1、出示课本 54 页的两幅插图,学生仔细观察,了解两幅插图的内容,并 读一读上面的相关文字,了解本次实验的要求及方法。 2、实验材料:橡皮锤、音叉 3、实验方法: 第 1 次用橡皮锤轻轻的敲击音叉。 第 2 次用橡皮锤重重地敲击音叉。 4、实验要求:分别仔细听两次音叉发出的声音,并且用手触摸音叉,说一 说两次实验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45、。 5、实验要领: 两次敲击音叉是不一样的,第 1 次是轻轻地敲,第 2 次是重重地敲。 在实验的过程中,要仔细用耳朵听音叉发出的声音,并且用手触摸音叉, 感受两次敲击给音叉带来的不同效果。 6、学生分小组活动,敲击音叉,并且分别感受音叉的不同之处。 7、全班交流实验现象,并说一说实验结果。 8、 教师小结: 轻轻地敲击音叉, 音叉发出的声音很小, 这时用手触摸音叉, 会感音叉受到很轻的震动。重重地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比较响,用 手触摸音叉,会感受到音叉明显的震动。 9、为什么轻轻地敲击音叉和重重地敲击音叉,音叉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呢? 因为轻轻的敲击音叉,产生的能量比较小,给音叉带来的影响也

46、比较小; 而重重地敲击音叉,产生的能量比较大,给音叉带来的影响也比较大。 活动二:活动二:撞击实验撞击实验 1、教师引导:既然运动的物体都具有能量,那么运动小车的速度和其能量 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通过用实验探究。 2、实验材料:小车、斜坡、木块。 3、实验要求: 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上释放小车,让小车滑下后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 测量并记录木块每次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 4、实验注意点: 释放木块时,每次都要从斜坡的同一位置释放。 在木块的起始位置摆放小旗或者其他标记,释放小车去撞击木块。用小旗 或者其他标志去标记木块被撞击后的位置。 测量距离,记录数据,每次实验进行三次,取平均值。 5、出示活

47、动手册上的撞击实验记录表。 6、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记录好数据,完成实验记录表,并通过小组讨论 交流,得出实验结论。 7、全班交流,展示各小组的实验记录,交流各小组的实验结论。 8、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撞击实验,我们发现坡度越大,小车释放时的位 置就越高,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速度就越快,撞击后,木块滑行的距离就 越远。这说明小车速度越大,它的能量就越大。 三、研讨三、研讨 1、刚刚我们进行了敲击实验和撞击实验,那么橡皮锤和小车在什么情况下 具有能量?我们是怎样知道的? 橡皮锤敲击音叉, 使音叉发出声音, 产生震动,可以知道橡皮锤具有能量。 小车从高处释放, 滑下来后撞击木块, 使木块被撞后向前滑

48、行了一段距离, 可以看出小车具有能量。 2、物体运动具有的能量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产生的能量越大,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小,产生的能 量越小。 四、拓展四、拓展 1、出示课本 55 页的拓展知识,引导学生看一看,读一读。 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 也不会有生命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种形式的能量,运动的小车、 发光的灯泡、燃烧的蜡烛、拉长的橡皮筋等等都具有能量。能量还存储在 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 2、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预设: 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没有能量,物体就不会工作。 能量存在的形式是各种各样的,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也存在能 量。 五、课堂总结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日常生活中很多物体都具有能量,能量 的存在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我们还知道从不同坡度上释放的小车,滑下来 之后会产生能量, 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科学 > 教科版 > 四年级上册(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