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0646 上传时间:2020-08-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秋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期中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年秋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期中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年秋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期中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年秋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期中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七上语文期中测试卷七上语文期中测试卷(分值 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 (28 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A.翻来复 去(f) 憔悴 (cu) 抖擞 (su) B.人迹罕 至(hn) 论 语(ln) 侍 弄(sh) C.饥肠鹿 鹿(l) 盔 甲(ku) 尴尬 () D.咄 咄逼人(du) 花苞 (bo) 匿 笑(n) 2.指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 )(3 分) A.他在我们这群小伙伴中,做事稳当,处事果断,德高望重 ,很 有威信。 B.今天因为要出去游玩, 奶奶特意梳洗了一下, 打扮得花枝招展 , 煞是好看。 C.我一直迷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 我

2、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 崭新 的远景。 D.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 地呼吸着新鲜的 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 3.下列文句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3 分) (1)母亲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2)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 。 (3)学习上,我们如果不讲究方法,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结 果只可能是 。 A.信服 诀别 事倍功半 B.佩服 诀别 事半功倍 C.信服 永别 事倍功半 D.佩服 永别 事半功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 键。 B.他的语文成绩

3、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C.父亲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时时在我的心头回想。 D.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泰安的空气更加 清新。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桃树, 杏树, 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嗨,慢着, ”我软弱地哀求道, “我没法” C.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唯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 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D.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你累吗? 6.默写。 (4 分) (1) ,江春入旧年。 (2) ,闻道龙标过五溪。 (3) 观沧海一诗中,借助奇特想象来

4、表现大海吞吐日、月、 星辰的气概的诗句是 。 (4)三军可夺帅也, 。 7.请你根据要求,在校园开展的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 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9 分) (1)下表是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阅读的数据材料,请 你从“人均阅读量”和“人均阅读时长”中各得出一条结论。 (4 分) (2)阅读量应当关注,阅读内容也值得重视。你的班级将举行 一次“我们该读什么书”的专题讨论会,就作家毕淑敏和汪曾祺的不 同阅读观开展讨论。请你准备好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3 分) 毕淑敏: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 慧之磨研磨了无数 次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

5、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 汪曾祺: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什么目的。随手抓起一本 书来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开。 (3)下面是两位同学在校园网上发表的关于“读书感受”的帖 子。现在请你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运用比喻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 你的读书感悟,以跟帖的方式与他人分享。 (2 分) 探源人:读书如开窗,开窗可以清洁室内空气,读书能够净化人 的灵魂。 采蜜人:读书好比饮食,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少数则 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二、阅读与欣赏。 (42 分) (一)对比阅读,回答 811 题。 (13 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昔吴起 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 “诺,期返而食。 ”

6、 起曰: “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 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 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 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 ?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俟:等待。欤(y ) :句末语气词。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 分) (1)陈太丘与友期 行 (2)相委 而去 (3)故人来,方 与之食 (4)恐 其自食其言也 9.根据句意,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昔吴起出

7、,遇故人而止之食。 11.读了甲文和乙文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 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3 分) (二) (2016山东滨州)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216 题。 (13 分) 寻芳习家池 李春富 秦巴余脉绾结于襄阳城南五公里,仿佛孔雀的一根尾羽,名曰 凤凰山。而习家池,又像这根尾羽末梢的一面晶莹的圆镜,镶嵌在山 之阳,江之滨。 习郁,字文通,东汉初年人,因功被光武帝封为襄阳侯。习郁 富且贵,儒而雅,涉水跋山,择此宝地,凿池引流。其后,植佳木, 筑华屋,聚灵石。习家池渐成宴游名园。 三百年后, 习氏世孙凿齿在此隐居。 凿齿少有奇志, 博学能文, 名播天下,著就

8、汉晋春秋五十四卷。书成,举家迁居江西,远离 尘嚣。 白骑过隙, 倏尔三百春秋。 孟浩然生于习家池附近的涧南园村。 在池塘的映照下,孟氏悄然长成,渐悟经诗堂奥。据统计,孟浩然留 存作品中,直接赞美习家池的诗作竟达十首。彼时,李白、杜甫、皮 日休、 贾岛等一干魁星迤逦而至, 临水赋诗, 且觞且咏, 纵心宇宙, 快哉快哉。 鸟飞兔走,又三百载。欧阳修、米芾、曾巩等人频频造访。尤 其米氏嗜书如痴,以山为砚,临池而墨,心摹手追,探幽索微,成就 绝代行草。兰亭之后,天下独步。 公元 2014 年夏天,我来到这里踏访寻芳。 穿过凤凰山,走进凤林关,沿石板路觅行,渐次进入一个幽邃 世界,俨然桃花源中。路两侧是

9、青青的草坪,森森的梧桐,间或有刻 着李白、杜甫、孟浩然、皮日休、欧阳修等人诗词的碑刻。一粒粒黑 黝黝的饱满的汉字,好似圣哲先贤们的一颗颗瞳仁,静谧、肃穆而又 慈祥。 走出一片松林,眼前豁然一亮。箕形山坡下,累累卧石和簇簇 青葱之间,荷叶田田,萼红灼灼,一池晶莹,笑容可掬。 习家池由一个大池、两个副池组成,大池占地约三四亩,澄澈 宁静,碧玉温润,映照着青山绿树,蓝天白云,日月沉浮,好一个安 详的世界!那是大地的脉络,那是历史的记忆。池中有一座湖心亭, 重檐六角, 斗拱高耸, 恰似魏晋高士的峨冠。 池水周围是一丛丛毛竹, 滴青流翠,楚楚动人,又如美女明眸的睫羽。 池塘西南侧,依偎着两个造型别致的副

10、池,小如戏台。一个满 圆似日, 芳名溅珠; 一个半圆如月, 雅号半规。 山风拂过, 两池涟漪, 表情各异,一面蛾眉忧戚,一面笑靥如花。 千百年来,此间主人,以大池为心髓,以小塘为耳目,坐卧台 上,静观水面,枯荣更替,盛衰化变,参悟万物,叩问天机,真高士 也。 池畔四旁遍植杂树,扁扁圆圆的叶片们,像手掌,像旗幡,向 人类表达着亲情与善意。树下是纷纷繁繁的花草,姹紫嫣红,葳葳蕤 蕤。池边的每一棵树,每一根草,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精灵,茎脉里的 汁液都是汉江最微小的支流。我细细谛听,仿佛有一阵阵惊雷般“隆 隆”的声响。那是大地的耳语,那是自然的节律,那是时间的脚步。 是的, 夏天是永远的快节奏, 风雨雷

11、电, 云蒸霞蔚, 潮涨潮落, 花发花谢,大开大合,大舍大得。一切都在成长,一切都在争鸣,一 切都有可能! 独坐幽篁里,处处闻啼鸟。孟浩然的故园就在近旁。尽管他一 生漂泊,八方宦游,但他最眷恋的还是故乡。五十二岁的时候,夜来 风雨声,悄然花落了!他,永远春眠在这里。 驻足北望,高岗之上,是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习家祠堂,祠堂 古色古香, 深邃典雅。 襄阳习氏南迁江西之后, 开枝散叶, 人丁繁茂, 四处流徙,遍布全国,早已与整个民族融为一体了。 我正与池水凝视,一只鲁莽的黑鼋猛然探出头来,恶作剧般 “嘭” 地一跃。 刹那间, 天空破了, 涟漪乱了, 一片惊恐, 满池碎影, 整个池塘顿时成为一个振荡世界

12、,分不清是幻境,还是现实。但是, 转眼间,便又恢复了原来模样,丽日蓝天,风清气朗,祥静安泰,江 山稳固。 是的,风清气朗,江山稳固,一如这千万年的秦巴,千万年的 汉江! (选文有删改) 【注】迤逦(y l) :曲折连绵。鼋(yun) :鼋鱼,爬行 动物,外形像鳖,生活在水中。 12.阅读全文,概括作者寻到了习家池的哪些“芳迹”?(2 分) 13.请结合上下文分析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 分) 1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具体描写两个副池的?“此间主人”又 把“两个副池”比做什么?(2 分) 15.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 段画线的句子。 (3 分) 16.谈谈你对文章结尾“风清气朗,江山稳固,一

13、如这千万年的 秦巴,千万年的汉江”的理解。 (3 分)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16 分) 一颗豆粒 我认识一位视一颗豆粒为自己生存意义的夫人。 她大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二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悲剧降 临她家。丈夫因交通事故身亡。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交通事故,丈夫 不仅自己身亡,而且最后还被法庭判成了加害者。为此,他的妻子只 得卖掉土地和房子来赔偿。 母亲和两个孩子背井离乡,辗转各地,好不容易得到某一家人 的同情,把一个仓库的一角租借给他们母子三人居住。 只有三张榻榻米大小的空间里,她铺上一张席子,拉进一个没 有灯罩的灯泡。一个炭炉,一个吃饭兼孩子学习两用的小木箱,还有 几床破被褥和

14、一些旧衣服,这是他们全部家当。 为了维持生活,妈妈每天早晨 6 点离开家,先去附近的大楼做 清扫工作,中午去学校帮助学生发食品,晚上到饭店洗碟子。结束一 天的工作回到家里已是深夜十一二点钟了。于是,家务的担子全都落 在了大儿子身上。 为了一家人能活下去,母亲披星戴月,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生活还是那么清苦。他们就这样生活着,半年、8 个月、10 个月 做母亲的哪能忍心让孩子这样苦熬下去呢?她想到了死, 想和两个孩 子一起离开人间,到丈夫所在的地方去。 有一天,母亲泡了一锅豆子,早晨出门时,给大儿子留下一张 条子:锅里泡着豆子,把它煮一下,晚上当菜吃,豆子烂了时少放点 酱油。 这天,母亲干了一天

15、活,累得疲惫不堪,实在失去了活下去的 勇气。她偷偷买了一包安眠药带回家,打算当天晚上和孩子们一块死 去。 她打开房门,见两个儿子已经钻进席子上的破被褥里,并排入 睡了。忽然,母亲发现当哥哥的枕边放着一张纸条,便有气无力地拿 了起来,上面这样写道: “妈妈,我照您条子上写的那样,认真地煮了豆子,豆子烂时 放进了酱油。不过,晚上盛出来给弟弟当菜吃时,弟弟说太咸了,不 能吃。弟弟只吃了点冷水泡饭就睡觉了。 “妈妈,实在对不起。不过,请妈妈相信我,我的确是认真煮 豆子的。妈妈,求求您,尝一粒我煮的豆子吧。妈妈,明天早晨不管 您起得多早,都要在您临走前叫醒我,再教我一次煮豆子的方法。 “妈妈,今晚上您也

16、一定很累吧,我心里明白,妈妈是在为我 们操劳。妈妈,谢谢您。不过请妈妈一定保重身体。我们先睡了。妈 妈,晚安! ” 泪水从母亲的眼里夺眶而出。 “孩子年纪这么小,都在顽强地伴着我生活”母亲坐在孩 子们的枕边,伴着眼泪一粒一粒地品尝着孩子煮的咸豆子。一种必须 坚强地活下去的信念从母亲的心里生成出来。摸摸装豆子的布口袋, 里面正巧剩下倒豆子时残留的一粒豆子。母亲把它捡出来,包进大儿 子给她写的信里,她决定把它当作护身符带在身上。 十几年的岁月流逝而去,兄弟俩长大成人。他们性格开朗,为 人正直,双双毕业于妈妈所 chn jn( )和期望于他们的一 流国立大学,并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直到如今, 那一粒

17、豆子和信, 仍时刻不离地带在这位母亲身上。 17.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 分) 辗 转( ) 被褥 ( ) chn jn( ) ( ) 18.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交通事故”? (2 分) 19.第段作者在一一描写了“她”家的家当后,又强调“这是 他们全部家当” 。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一强调?(2 分) 20.第段中,母亲为什么想到了死?(2 分) 21.第 段中,大儿子为什么向母亲道歉?(2 分) 22.第 段中母亲最终放弃了自杀的念头,为什么?(3 分) 23.读完一颗豆粒后,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3 分) 三、写作与表达。 (50 分) 24.人,

18、总在变化从待人接物到处事态度,从言谈举止到心 理状态,从衣着打扮到气质风度,从兴趣爱好到目标追求。当人生开 始一个新阶段的时候, 这种变化来得更猛。 现在, 你走进了初中校门, 你发觉自己在不经意之间已悄然发生变化了吗?请你选择某一方面, 与你小学时进行比较, 以 “我在变” 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 500 字。 期中测试卷 1.B 2.D 3.A 4.A 5.A 6.(1)海日生残夜(2)杨花落尽子规啼(3)日月之行,若出 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匹夫不可夺志也 7.(1)2013 年较 2012 年,人均阅读量有所增加。 (或:纸质 书阅读量高于电子书阅读量。 )2013 年较 2

19、012 年,手机阅读时间 增加,而纸质阅读时间减少。 (或:人均手机阅读时间长于纸质阅读 时间。 ) (2)示例一:认同毕淑敏的阅读观,因为阅读名著更能提升素 养,启发我们对人生和世界进行深入的思考。示例二:认同汪曾祺的 阅读观,因为阅读杂书可以让我们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丰富知识,广 泛认识世界。 (3)示例:读书如登山,登得越高,就看得越远;书读得越多, 眼界就越开阔。 8.(1)约定 (2)丢下,舍弃 (3)才 (4)害怕,担心 9.C 10.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自己先走了, 太丘走后那个朋友才来。 有一回吴起出门,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 友吃饭。 11.示例:守信,是为人之道

20、。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不守 信之人,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他。 12.自然景观层面的“芳迹” :习家池周边环境及地貌特点、习 家池塘以及两个副池的独特优美。历史文化层面的“芳迹” :习家 池的历史传承、名家诗文碑刻、众多的文化名人(孟浩然) 、习氏家 族繁衍变迁(习家祠堂)等。 13.点明浏览时间,并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由上文回顾历史 开始转入集中描绘现实中的习家池, 介绍了习家池的自然景观和人文 风貌。 14.从两个副池的形状、命名以及山风拂过时池水的情态来具体 描绘两个副池的。 “此间主人”将两个副池比作“耳目” 。 15.句子运用比喻与拟人的手法,将树与草比作“鲜活的精灵” , 把茎

21、脉里流淌的汁液比作汉江最微小的支流, 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习 家池畔植物的茁壮茂盛和勃勃生机, 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无比喜爱与 赞美之情。 16.作者写习家池,但思绪并不仅仅局限于习家池,而是以小见 大,表达了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思考,写出了作者美好的祝愿,以 及对未来的祝福,进一点明确和深化了主题。 17.zhn r 憧憬 18.因为 “丈夫不仅自己身亡, 而且最后还被法庭判成了加害者” 。 19.进一步突现他们家庭的贫穷,为下文故事发展做铺垫。 20.她不忍心让孩子和她一起苦熬岁月。 21.他没有把豆子煮好。 22.儿子的坚强给了她生活下去的信念。 23.母亲艰辛抚养两个儿子,并且最终战胜死亡。 大儿子承担家务,体谅母亲,给了母亲生活的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七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