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新兴力量的崛起 对点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0083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2 新兴力量的崛起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9.2 新兴力量的崛起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9.2 新兴力量的崛起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9.2 新兴力量的崛起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2 课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新兴力量的崛起 题组 1 “欧洲人的欧洲” 1(2019 徐州高一检测)欧共体委员会主席曾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 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欧洲联合“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表明联合的出发点 是( ) A联合发展应对大国威胁 B避免战争维护欧洲和平 C经济互携增强竞争能力 D加强合作壮大军事力量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表明联合不仅仅是为应对来自美苏的威胁,维护 地区的和平,故 A、B 错误;欧洲只有经济上联合发展,才能在美苏主宰的国际舞台上争得 一席发言权,故 C 项正确;欧共体是一个经济组织,并非军事组织,故 D

2、 项错误。 2(2018 赣州适应性考试,35)1967 年共同体宣布成立时,英国前首相麦克米伦表示:我们 决不能被吓倒。我们必须在这一领域采取积极行动,以确保广阔的自由贸易区比狭窄的六国 共同市场更具有吸引力。他们不愿意与我们合作的话,就带头反对他们的计划。材料反映了 ( ) A英国反对欧洲联合 B欧洲一体化道路曲折 C英国的实力在下降 D英国希望领导欧共体 答案 B 解析 英国表示“确保广阔的自由贸易区比狭窄的六国共同市场更具有吸引力”,因此英国 不是反对欧洲联合,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英国提出“他们不愿意与我们合作的话,就带 头反对他们的计划”说明欧洲的一体化进程的曲折,故 B 项正

3、确;材料中未说明英国的实力 下降,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对欧共体的敌对态度,不是它希望领导欧共体,故 D 项错误。 3(2018 钦州高一期末,22)二战前的几百年,西欧几乎是大战不出十年,小打年年有。但二 战后西欧各国化干戈为玉帛。如今,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和睦相处,互利合作,已接近 达到彼此国界形同虚设的地步了。这主要得益于( ) A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欧洲一体化迅速发展 D美国的称霸全球战略 答案 C 解析 资本主义阵营是美苏两极对峙的产物,故 A 项错误;北约是冷战时期的军事组织,不 仅仅涉及西欧,故 B 项错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国家开始推行欧

4、洲一体化,促进了 西欧各国的联系,有利于各国经济的发展,故 C 项正确;美国的称霸全球战略是对西欧的控 制,不是真正推动欧洲的发展,故 D 项错误。 题组 2 迅速崛起的日本 4 大国崛起 一书中说: “日本今天成功的经验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 以下不是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原因的是( ) A重视教育,重视科技 B战后日本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 C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D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本国经济 答案 D 解析 日本国内资源贫乏,不利于发展本国经济。故选 D。 5(2018 临沂期末,24)从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到 80 年代末,日本从落后的战败国跃居为仅 次

5、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化强国,从导致日本经济起飞的国际环境看,其主要动因是( ) A朝鲜战争爆发的刺激 B美国的扶持 C东亚国家腾飞的启示 D冷战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 朝鲜战争是美苏处于冷战时期的产物,A 项不是主要动因,故 A 项错误;美国扶持也 是受冷战影响, 故 B 项错误; 东亚国家腾飞与日本几乎同时, 不是其主要动因, 故 C 项错误; 受冷战影响,美国积极扶植日本,推动了日本的经济腾飞,故 D 项正确。 题组 3 东方巨龙的腾飞 6 世界全史速读中认为:“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 西欧;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材料表明( ) A两极格局

6、瓦解 B世界新格局形成 C多极化趋势出现 D区域集团化发展 答案 C 解析 东欧、西欧和中国等力量的崛起体现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 C 项符合题意。 题组 4 发展中国家的呼声 7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冷战时期,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一个由美国领导的最富裕和 民主的社会集团,同一个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还有一个部 分”与“还有一个部分”最相关的是( ) A欧共体 B英国 C不结盟运动 D日本 答案 C 解析 冷战时期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分别是指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和第三世界 国家,欧共体、英国、日本都属于资本主义阵营,A、B、D 三项错误。不结盟运动是由发展

7、中国家发起的,不属于美国和苏联领导,C 项正确。 81961 年 9 月,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 盟运动正式形成。不结盟运动领导人不包括( ) A阿登纳 B铁托 C尼赫鲁 D纳赛尔 答案 A 解析 阿登纳是 19491963 年的德国总理, 德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国家, 故 A 项符合题意; 1956 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针对当时东西方 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抗殃及广大中小国家的情况,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1961 年 9 月,首次 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25 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不结盟

8、运动正式形成,铁托、尼赫鲁、纳赛尔是不结盟运动的倡议者和领导人,故 B、C、D 项不 符合题意。 9(2018 杭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9)二战后,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不愿介入大国争斗,而希望 在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为此兴起了( ) A亚非独立运动 B和平请愿运动 C不合作运动 D不结盟运动 答案 D 解析 亚非独立运动与材料“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不符,故 A 项错误;和平请愿运动与“希 望在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不符,故 B 项错误;不合作运动是印度甘地领导的反对英国 殖民侵略的活动,与材料“希望在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不符,故 C 项错误;二战后新 独立的亚非拉国家针对美苏两国对抗,严重

9、影响本国发展的国际局势,兴起了独立自主、不 与美苏结盟的不结盟运动,故 D 项正确。 10(2018 嘉兴高一期末,8)1955 年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 会议;1961 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下列属于两次会议都强调的内容有 ( ) 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 反对殖民主义 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捍卫国家主权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两次会议均由第三世界新兴独立民族国家组织展开, 反殖反霸, 维护民族独立与发展, 但是亚非拉广大地区的国家,地域上并不靠近,不属于区域集团的范畴,故错误,选择 B 项符合题意。 11 (2019 寿光一中检测)1963

10、年, 针对英国申请加入欧洲共同市场问题, 法国总统戴高乐说: “如果让英国加入, 就意味着最终会出现一个依赖美国并由美国领导的庞大的大西洋共同体。 这是不能接受的。”材料主要表明( ) A法国要求摆脱美国控制 B戴高乐反对欧洲一体化 C美国反对欧洲走向联合 D欧洲联合进程受到阻碍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了法国总统戴高乐反对依赖美国,反对美国领导大西洋共同体,意即法国要 求摆脱美国控制,所以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戴高乐倡导欧洲一体化而非反对欧洲一体化,选 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未反对欧洲走向联合,材料也未提及欧洲联合进程受到阻碍, 所以选项 C、D 均不符合题意,直接排除。 12 19

11、63 年, 法国戴高乐将军说: “她(法国)不再需要任何人, 相反, 别人开始有求于她了 法国与美国关系的模式怎能不改变?”上述言论反映了( ) A法国与美国关系走向彻底破裂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导致法美关系调整 C法国主张改变由美国占支配地位的合作关系 D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促使美国重视法国地位 答案 C 解析 A 项“彻底”表述错误。法国要求和美国更为平等的合作关系,法美关系调整主要源 于法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排除 B 项。D 项发生于 1967 年,时间不符合,排除。故选 C。 13下表显示了甲、乙、丙三国 1950 年与 1980 年的国民平均生产额(以 1985 年的美元为计 价标准)。根据

12、本表判断,甲、乙、丙三国最有可能是( ) 国别 1950 年 1980 年 增长率 甲国 1 578 11 183 609% 乙国 3 594 13 408 273% 丙国 8 931 15 573 74% A.甲:英国 乙:法国 丙:联邦德国 B甲:中国 乙:苏联 丙:日本 C甲:日本 乙:联邦德国 丙:美国 D甲:美国 乙:中国 丙:法国 答案 C 解析 中国不符合表中变化, B、 D 两项可直接排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走向联合, 成立欧洲共同体,经济发展迅速,丙不可能为联邦德国,A 项错误。故选 C。 14下图所示为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经济总值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变化趋势。该趋势对

13、世 界格局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A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实力增强,开始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 B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C广大亚非拉国家迅速发展 D西欧随着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答案 B 解析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欧共体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 上发挥独特作用,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故选 B 项。 15(2018 安康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2)1974 年 2 月,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对第三 世界的概念进行了新的阐释: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 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第二世界, 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是第三世

14、界。 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 的主要背景是( ) A中国成为联合国的新成员 B世界多极化趋势初步显现 C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已崩溃 D帝国主义阵营出现了分化 答案 B 解析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1971 年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 A 项错误;结 合材料时间“1974 年”,可知当时在两极格局下出现了多极化趋势,故 B 项正确;1990 年 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故 C 项错误;帝国主义阵营出现了 分化主要体现的是资本主义阵营的变化, 不能体现当时世界局势的总体变化趋势, 故 D 项错误。 16战后世界风起云涌,各种力量交互作用,对世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阅读

15、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马歇尔计划从 1948 年到 1951 年共向欧洲提供了大约 131 亿美元的“援助”, 受援助国 GDP 从 1948 年到 1952 年底增长了 25%。但受援国需要承担经济和政治义务,例 如美援必须用以购买美国物品和技术;部分工业发展接受美国监督;受援国必须放弃工业国 有化等。其“援助”手段确定了美元的结算单位,打破了西欧各国的贸易关税壁垒,更削弱 了意大利和法国共产主义的影响,稳定了政权。李申杜鲁门主义的续篇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 25 年, 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头几年还十分盛行 的世界两极格局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 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据材料一,概括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 (2)你如何理解“新的力量在萌动”促使“两极格局开始消失”? 答案 (1)影响:促进西欧经济恢复发展;西欧在经济政治上受制于美国;遏制共产主义势力 发展,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2)理解: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冲击了两 极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人民版 > 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