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ppt课件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0033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PTX 页数:18 大小:1.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学习总结,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内容索引,网络构建 整体架构,知识总结 归纳整合,方法探究 触类旁通,网络构建 整体架构,知识总结 归纳整合,线索梳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五个阶段 1.1919年5月至1923年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制定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低纲领就是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人运动。 2.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国民革命时期,也称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反帝反封建,掀起了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国民革命高潮。,3.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又称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土地

2、革命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开展武装起义,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开辟革命根据地,进行“工农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4.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是全面抗战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抗战,是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后期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5.1946年夏至1949年10月,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也称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解放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革命与反革命力量的总决战。中共领导解放战争,结束国民党反动统治,新政协会议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对国共

3、关系演变的影响,重点突破,比较近代几次重要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归类比较,方法探究 触类旁通,解析,典型例题(2017课标全国,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答案,解析 材料体现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力量及群众组织的巨大发展,相较于抗战初期,反映出国共力量对比变化,故D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中国共产党革命工作重心转移

4、,排除A项; B项与材料信息“抗日战争胜利后”不符,排除; 材料反映的不是统一战线的发展情况,排除C项。,表述型选择题包括肯定型选择题和否定型选择题。肯定型选择题题干中常用“标志是”“内容是”“性质是”“特点是”“表现在”“反映出”等提示语。否定型选择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性词语,如“错误”“不正确”“没有”“不是”“不包括”“无关的”“不属于”等。表述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及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表述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高分策略指导,表述型选择题一般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通常的解题方法有: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史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排除法,通过排除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人民版 > 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