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49997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2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3.2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3.2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3.2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二二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 课标依据课标依据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 史意义,会分析辛亥革命时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辛亥革命是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所导致的一次革命能 量的大规模释放,是社会矛盾激化、内忧外患加重的必然结果,是旧民主主 义革命的顶峰,是资产阶级三次救国方案中承上启下的行动,是 20 世纪中国 历史的第一次巨变。 但因中国资产阶级主观上的不成熟和客观条件的限制 (封 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过于强大)而功败垂成,这是中国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学生年

2、龄的思想发展情况而作出的:学生是高一年级学生,思维较活跃,具有较强 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历史问题, 但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以问题导入引起学 生思维的兴趣,并且在难点问题,先提供方法,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探讨。 三维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等。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 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分小组讨论辛亥革命最终结局是成功还是失败。讨论过程 中,畅所欲言,言之有理,但要有史实论证;求同存异,不追求

3、意见的最终 统一,注意不要把讨论变成辩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进行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使 学生认识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时间,勤奋学习。2通过本课的学习, 使学生认识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 共和国, 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 是 20 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 3 武 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 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评价辛亥革命。 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 教法教法 教法: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师

4、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设问法、情节创设、 与与 学法学法 分组学习等方法,由浅入深,由低层到高层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本课知 识。 学法:学生采取阅读法、讨论法、等积极投入学习。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 教材、教参、PPT、地图、图片等 教教 学学 活活 动动 设设 计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从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 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 辛亥革命(孙中山) 苏醒了;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毛泽东) 站起来了;第三次历史性巨变是:改革开放,为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邓小平) 富起来了。今天 我们学习这第一次巨变: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

5、简介广义和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概念。 新授: 背景篇: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出示七则材料或图片,从政治上、经济上、阶级上, 以及民族资产阶级在组织上、思想上、军事上、有利时机 这几个方面分析辛亥革命爆发背景(原因) 。 政治上: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腐朽卖国,空前 孤立。 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阶级上:民族资产阶级崛起。 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掀起了革命浪潮。 组织准备: 组建革命团体 (兴中会) 、 成立革命政党 (同 盟会) 思想准备: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军事准备: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爆发 介绍中国二 十世纪的三次巨 变,再介绍今天 学习第一次

6、巨 变,有利于学生 从整理上把握辛 亥革命在历史地 位。 辛亥革命发生 有着极其复杂的 原因,涵盖古今 中外、主观与客 观、 偶然与必然、 政治与经济、思 想与文化等多种 因素,引导学生 学会从多种角度 教师补充: 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原因: 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 。 二: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1894-1912) 1、武昌起义 提问:武昌起义爆发的时间,成立的政府,以及影响。 学生集体回答。 武昌起义后全国15个省宣布独立,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2 1912 年,孙中山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 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想一想,这里的“变局

7、” 和“创举”指的是什么? 3 出示临时约法的法律条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 析其内容、特点、性质及影响。 阅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章“总纲” ,规定: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 体” ; 第二章“人民” ,规定: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 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 “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 由” ;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 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参议院” ,规定: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 议院行之” ;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 ,规定: “临时大总统代 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 第五章“国务员” ,规定: “

8、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 负其责任” ;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 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 ; 第六章“法院” ,规定: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 驾驭重大历史事 件。 重在引导学生 进行自主学习与 理性分析,培养 学生提取有效信 息和论从史出的 能力。 厅之干涉。 ” 思考: (1)第一章的主权归属有何特点?与中国古代社 会人们的认识有何不同? (2)第二章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哪些观 念? (3)第三、 四、 五、 六章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答: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 师: (总结并进一步将问题推向深入) 临时约法把 人们对专制的痛恨和

9、对民主的向往由理想转变成现实,以 根本大法的形式肯定下来。那么中国的民主政治命运又如 何呢?由此自然过渡到下一目。 4、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 出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后的形势”图,引导学生 结合当时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分析孙中山让位的原因。 (过渡)尽管革命党人失去了政权,但并不等于说辛 亥革命就完全失败了,更不等于说辛亥革命没有什么意义 或是不该搞。 由此过渡到下一目。 三、中山伟业传千秋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合作探究:据材料分析,辛亥革命在哪些方面推动了 社会进步? 演示以下四组材料,让学生讨论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 功绩,并通过演示加以归纳。从各种因素分析辛亥革命失 败的必然性及评价辛亥革命重大历史

10、意义。 材料 1: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民享 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 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引导学生阅读 课文了解史实, 并进行学法指 导,引导学生利 用图表法简化课 本知识,理清纷 繁复杂的历史线 索,从中理解袁 世凯夺取革命果 实的原因。 回答: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引发哪些变化? 政治民主化,社会法制化。 材料 2:19121919 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 470 多 家,投资近 1 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 1.3 亿元以 上,相当于革命前 50 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 动力,1913 年为 43

11、448 马力,1918 年为 82 750 马力,约 增加 1 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以上数据反映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经济工业化。 材料 3:1915 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 的强烈反对,83 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 年,军阀张勋 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 天后 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材料 3 反映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复辟帝制不人心。辛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 4:1912 年 3 月 2 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 布命令: “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

12、 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根据材料 4,说明辛亥革命在哪个方面对当时中国社 会产生变化? 社会生活习俗变化。 归纳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性质: 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政治: 政体变化。 它推翻了清王朝, 结束了中国 2000 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 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辛亥革命的 失败及其评价可 以从多种角度把 学生思维调动起 来。比如通过介 绍学术争鸣、辛 亥革命利说、失 败说和有胜有败 说,使学生能够 既学会以史实支 持观点基本方 法,同时也可以 更深切地认识我 们所说的历史

13、是 客观的真实和后 人的主观活动交 互作用的结果, 人类所认识的历 史只是客观历史 的一个仿真品。 经济: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也产生了比 较广泛的影响。 课堂小结: (小组活动,每两组选择以下一个主题进行 讨论并表达) 1、讨论:有人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是一次成功 的革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历史的命运, 是一次失败的革命。你认为辛亥革命的成败如何? 成功之处:历史功绩 失败含义: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没完成反帝反封 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失

14、败的原因: (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2)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课堂活动:情境:辛亥革命后,社会各阶层和各种 政治力量都在经历着一次历史性巨变。假如我是,我 的感受是 角色:A 工人 B 实业家或资本家 C 革命党人 D 立宪派和投机政客 E 帝国主义 F 旧官僚 (前清 官员) G 其他 要求:请同学们结成讨论小组,每位同学任选一角色 来谈“你”身边的变化和感受,注意小组内的成员角色不 要重复,发言要有史实依据。 小结: (有时间的话播放孙中山片断,并总结:辛 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是 20 世纪 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的丰功伟绩将昭示

15、一代又一代中 华儿女, 在探索富民强国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以此升华主 题。加深学生对 辛亥革命在中国 社会进程中所的 作用和孙中山追 求民族独立、民 主自由和民生幸 福的精神的理 解。 作业布置作业布置 完成课时作业 8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辛亥革命 一、穿越百年,回溯历史 1.革命背景 2.革命过程 (1)爆发 (2)发展 (3)高潮 (4)结果 二、斯人已逝,盖棺论定 1.临时约法 (1)原则 (2)意义 2.辛亥革命功绩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一定要亲身体会才会印象深刻,在学习 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受、去体会知识的形成过 程。 本

16、节课关于导入的问题,我刚开始也想直接让学生看电影辛亥革命 的片段。后来觉得高中生应该注重学生整体把握历史的能力,于是改成了从 中国二十世纪三次历史性巨变导入。 关于课堂主体部分,整堂课跟传统课的内容大同小异,但是如何打造到 高效,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俗话说: “时间就是金钱”其实时间对于课堂 来说至关重要,要想高效就从时间上做文章。 课堂向 40 分钟要效率,真的不容易,在这么多的历史事件中,这么繁杂 的细节中,这么多的评价观点中,如何舍与弃,如何去整理,我不断在思考, 不断在选择与尝试着。 还有,在课堂里渗透着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重要。学历史 是为了什么?考试?还是成长?还是做人?其实都有。 因此,我在课堂的小结时,交给学生的不是本节课的练习和巩固。而是 跟学生灌输一个理念,学习历史不是一节课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利用我们常 常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们活到老学到老,最后的结尾运用“声相并 存”相结合,鼓励学生有继续学习的观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人民版 > 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