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教学设计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 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第 2 2 课课 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的发展过程, 特别是房屋遗迹各种磨制石器、 陶器图案、 农作物遗迹、饲养家畜遗迹等,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通过本课学 习, 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起源原始农耕生活, 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史前文明社会进步的重 要意义,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出土文物的图片设置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 找知识,逐步积累对原始农耕生活的认识,最终通过师生互动探究原始农耕生活的特征。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会应用观
2、察法、比较法,并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 辛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学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远古居民的成就,感受远古先民的高超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针对七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在教学中运用图片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 认识与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此外,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表现欲强。因此,在教学中应 该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三、重点难点 重点:简述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为代表的原始农耕文明的具体特征。 难点:对原始农业文明的特征的概括。 四、教学过程 【导入】 继山顶洞人之后, 又有哪些居民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呢?
3、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他们种植什么 粮食?他们会建造什么样的房屋呢?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述的内容。 【说一说】什么是氏族?什么是聚落? 1.聚落:早期人类的定居地。 2.氏族: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社会群体。 3.氏族聚落:按血缘关系组成,固定的社会群体,过着定居的生活,是同一祖先的后代。 【自主学习】 一、半坡聚落 自主学习,通过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工具的发展这两条线索,从原始农耕、原 始畜牧业,还有原始手工业 3 个角度,让学生了解半坡聚落遗址。 (1)原始农耕: 让学生运用考古方法自主探究半坡人以粟为主食, 引导学生知道南稻北粟的差异是因为 自然条件不同引起的。 根据半坡氏族使用的磨制石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教学设计 原始 农业 农耕 聚落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49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