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天气与气候(第2课时)教学设计
《3.3天气与气候(第2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天气与气候(第2课时)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天气与气候天气与气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复杂多样的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2.能说出我国冬夏季风的来源与风向,并能据此分析其特点及影响。 3.知道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依据,能在图中找出两者的大致山脉界线。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视频激趣,区分季风与季风气候的概念。 2.阅读课本图文材料,分析冬夏季风的差异,培养读图分析能力。 3.利用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 读取两者分界线, 并根据降水柱状图分析季风区与非季风 区的降水差别。 4.结合亲身感受,了解季风气候带来的灾害性天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教材,以及对季风规律掌握的情况,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丰富的资源,但我国 也是灾害性
2、天气频发的国家,让学生认识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 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读中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参与活动: 1、我国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2、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与我国面积、地形有什么关系? 课件展示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世界的位置图。 同学们, 阿拉伯半岛和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都位于纬度 30N 的地方, 其海陆位置也大体 相同,为什么气候差别这么的大?(同学议论纷纷)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设置悬念,这样子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 影响气候的因素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出季风的概念。 板书季风的概念和性质。 教师讲述所谓的季
3、风, 指的是随着季节的改变风向发生改变的盛行风。 而受季风影响而形 成的气候叫做季风气候。 (过渡)既然说我国季风气候显著,那么影响我国的季风到底有哪些呢? 课件展示我国冬、夏季风示意图 合作探究学生阅读教材,以及观察冬、夏季风,合作探究,完成以下表格。 季风类型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头 风向 风的性质 教师活动巡视各个小组情况,适当指导。 师生合作师生合作共同完成。 教师小结夏季风是来自海洋的偏南风,温暖湿润,它是我国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冬季风 是来自陆地的偏北风,寒冷干燥,它是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正是由于这种冬夏 相反的盛行风向的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 (设计意图:任务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3 天气 气候 课时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49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