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 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48595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1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 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2.1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 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2.1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 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2.1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 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2.1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 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节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课时课时 1 1 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产生昼夜交替 学习目标 1.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一般特点。2.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能判 读和绘制晨昏线。 一、地球的自转 1定义:地球时刻围绕地轴由西向东的自转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个恒星日,约 23 时 56 分 4 秒。 4速度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其他地点都相同,约每 小时转动15 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 思考 分别以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以及两地所在的 30 N 上空的地球同步卫星为观测 点,比较三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有何异同? 答案 三地角速度相

2、同,线速度不同。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地球同步卫星、青藏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二、产生昼夜交替 1昼夜成因 地球是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地球只有一半面向太阳。向阳的半球形成 白天,为昼半球,背阳的半球形成黑夜,为夜半球。 2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不停地自转。 3昼夜交替的周期:24 小时,即 1 个太阳日。 判断 1如果地球不自转,就不存在昼夜现象。( ) 2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速度约为 15 /h。( ) 探究点一 地球的自转 利用地球仪模拟地球的自转。分小组活动,每小组 4 名同学,一人站立,把地球仪举高 到接近眼睛高度的位置,专门负责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并仔细观察不同纬

3、度的地表自转速 度的大小情况;另外两个同学分别从南北两极的上空专门观察地球的旋转方向,由第四名同 学记录不同角度看到的地球自转方向。 1分别说出三名同学观察到的地球自转方向。 答案 从赤道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点上空俯视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 针方向;从南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是顺时针方向。 2在纸上画出三名同学看到的地球自转方向示意图。 答案 3 说出看到的地球自转速度分布有什么规律?站在山顶上和山脚下的速度有没有区别?线速 度分布有什么规律? 答案 角速度处处相同(极点除外);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山顶上与山脚下的角速度相 同,山顶上的线速度较山脚下的线速度快。线速度的分布规

4、律: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海 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4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主要反映了地球运动的哪种形式?与诗句最吻合的 地点在哪里? 答案 自转。赤道上。 5航天发射基地为什么多选择在低纬度地区,并且选择海拔较高的地区? 答案 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发射时节省燃料。 1地球自转运动的特征 运动形式 自转 概念 绕地轴的旋转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从南极上 空俯视顺时针) 地轴空间指向 空间指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运动周期 以遥远恒星 为参照点 1 恒星日(23 时 56 分 4 秒) 以太阳为 参照点 1 太阳日,为 24

5、小时(昼夜现象交替周期) 速度 角速度 除南北极点外, 各地均约为 15 /时(或经度每隔 1 , 地方时相差 4 分钟) 线速度 因纬度而异,自赤道(1 670 km/h)向两极(线速度为 0)递减 2.航天发射基地选择的条件 (1)纬度位置: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越有利于节省燃料。 (2)气候条件: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天气晴朗,能见度高。 (3)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地势相对较高(平坦开阔利于地面设备跟踪测控,地势高则地球 自转的线速度较大)。 (4)气象条件:要尽量选择晴朗天气多、大气污染轻、透明度高的地区。 (5)地质条件:地质稳定。 (6)交通位置: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

6、于大型设备的运输。 (7)人口密度条件:航天基地最好布局在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以保证安全。 读“地球表面某地区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 12 题。 1图中 a、b 两点纬度相同,但自转线速度不同,原因可能是( ) Aa 点海拔较高,线速度较大 Ba 点海拔较低,线速度较小 Cb 点海拔较低,线速度较小 Db 点海拔较高,线速度较小 2有关 b 所在区域的叙述,可能正确的是( ) A数值大于 835 千米/小时 Bb 处是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 C向东纬度降低 D自转周期长于其他三地 答案 1.B 2.B 解析 第 1 题,读图可知,b 处线速度大,而纬度与 a 相同,故 b 地海拔高于

7、 a 地。第 2 题, b 数值介于 830 和 835 之间;b 地线速度大于同纬度地区,海拔高,为一山脉,根据该地线速 度可知 b 地位于 60 N 左右,位于 60 E 经线上,根据经纬度判断可知该地应为乌拉尔山,为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东西方向纬度相同;自转周期与其他三地相同。 探究点二 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上面是利用 Google Earth 对北京时间 12 月 22 日同一天上午 8: 00 和晚上 20:00 太阳照 射地球的截图,对比观察两幅图,思考: 1甲、乙两图中的昼夜分界线分别是什么线?判断理由是什么? 答案 图甲中的昼夜分界线是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该线上的各点都进入

8、昼半球,所以该 线是晨线。 图乙中的昼夜分界线是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该线上的各点都进入夜半球,所以该线是昏线。 2画出图甲、图乙的太阳光照示意图,标出自转方向、晨昏线、太阳光线、重要经纬线等信息。 答案 示意图如下: 3观察晨昏线与太阳光线有何关系?晨昏线什么时间与经线圈重合? 答案 始终垂直。春分日、秋分日。 4晨昏线在地球表面上怎样移动?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和太阳直射纬线度数有什么关系? 答案 自东向西。互余。 5若地球只公转不自转,有没有昼夜交替现象?若有昼夜交替现象,其周期为多长时间? 答案 有。昼夜交替周期为 1 年。 1晨昏线的特点 (1)晨昏线(圈)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9、 (2)晨昏线(圈)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3)晨昏线(圈)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圈)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5)晨昏线(圈)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圈)自东向西移动约(15 /h),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2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若右图中AB为昏线,BC为晨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若AB为晨 线,BC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 (2)确定日期和季节 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圈重合)时:可判定这一天为 3 月 21 日或 9 月 23 日前后, 节气是春分或秋分。 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10、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日 期是 6 月 22 日前后,节气是夏至;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 极昼),日期是 12 月 22 日前后,节气是冬至。 (3)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 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 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 (1)自转法:顺地球自转方向 夜进入昼晨线 昼进入夜昏线 (2)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 6 时晨线,18 时昏线。 (3)方位法 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 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读下面四幅图,完成 34 题。 3图中四点处于黄昏的是(

11、) A B C D 4图中四点所在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的是( ) A B C D 答案 3.B 4.D 解析 第 3 题,处在昏线上的点,将从白天进入黑夜,为黄昏。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定只 有在昏线上,处于黄昏。第 4 题,晨昏线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故四幅图全部符 合条件。 图表特征:晨昏线是太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隐含的诸多地理信息是我们判读 太阳光照图的重要突破口。 下图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甲地经度为 15 E。假定西五区区时为 6 日 0 时 20 分。据此完成 (1)(2)题。 (1)图中甲地时间为( ) A5 日 5 时 20 分 B6 日 6 时 20 分 C

12、6 日 5 时 20 分 D5 日 6 时 20 分 (2)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 A悉尼 B上海 C雅加达 D莫斯科 下图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甲地经度为 15 E。假定西五区区时为 6 日 0 时 20 分。据此 完成(1)(2)题。 (1)图中甲地地方时为( ) A5 日 5 时 20 分 B6 日 6 时 20 分 C6 日 5 时 20 分 D5 日 6 时 20 分 (2)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 A悉尼 B上海 C雅加达 D莫斯科 该图为晨昏线图,箭头所指方向为北方,甲位于晨线或昏线上,此时 西五区区时为 6 日 0:20。 1.根据题意画出经过甲地的经线,经度为 1

13、5 E,根据西五区区时为 6 日 0 时 20 分,可计算出甲地地方时为 6 日 6 时 20 分。 2根据甲地地方时为 6 时 20 分,介于 0 时12 时之间,可知甲地位于 晨线上。 3根据晨线画出夜半球,根据箭头方向和昼夜半球可知,北半球纬度越 高,白昼越长,四个选项中,莫斯科纬度最高,故白昼最长。 (1)B (2)D 下图为“一年中某段时间晨线与昏线交点的运动轨迹图”。读图完成(1)(2)题。 (1)当交点位于时,此日为( ) A二分日 B夏至日 C冬至日 D任何一天 (2)当交点位于时,北京时间为( ) A12 时 B3 时或 15 时 C15 时 D0 时或 12 时 答案 (1

14、)A (2)B 解析 第(1)题,当晨线与昏线交点为时,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此时为春分日或秋分日。 第(2)题,过该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 12 时或 0 时,则北京时间为 3 时或 15 时。 读图,回答 13 题。 1上面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A 图 BB 图 CC 图 DD 图 2四点中,线速度最大的是( ) A点 B点 C点 D点 3在地某天文台观察一恒星,于 2017 年 3 月 21 日 21 时将天文望远镜对准该恒星,若望 远镜不作任何变动,则 3 月 22 日再次观测到该星的时间是( ) A21 时 B21 时 3 分 56 秒 C20 时 3 分 56 秒

15、 D20 时 56 分 4 秒 答案 1.A 2.A 3.D 解析 第 1 题,A 图为地球侧视图,根据图中“N”的位置,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A 图对, B 图错。 C、 D 为俯视图, 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应为逆时针, 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应为顺时针, C、 D 错。第 2 题,点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线速度最大。第 3 题,再次观测到该恒星的时 间间隔为一恒星日,即地球自转的周期,时长是 23 时 56 分 4 秒。 读下图,完成 45 题。 4图中 A、B、C、D 各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 5图中 A、C、D、E、F 各点中,地球自转角速度与 B 点相同的点有( ) A2 个 B5 个 C3 个 D1 个 答案 4.A 5.B 解析 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而角速度除了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都相等。 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用表示夜半球。 (2)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_(填“晨”或“昏”)线,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 _。 (3)B 即将进入_(填“昼”或“夜”)半球。 (4)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把图中各点排列为_。 答案 (1)如下图: (2)晨 垂直 (3)昼 (4)HBEDF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鲁教版 > 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