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ppt课件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48552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PPTX 页数:88 大小:13.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1.2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2.1.2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2.1.2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2.1.2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2.1.2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时2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第二单元】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1.结合实际,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3.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XUE XI MU BIAO,学习目标,NEIRONGSUOYIN,内容索引,自主学习,互动探究,达标检测,专项提能4地质构造图的判读,01,自主学习 ZI ZHU XUE XI,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的能量,内力作用,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外力作用,1.内力作用,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地壳运动,最缓慢,塑造地表形态的

2、主要方式,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岩浆活动,剧烈变化,但改变有限,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塑造地表,板块构造学说,(1)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学说内容 a.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b.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c.板块相对移动,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褶皱,背斜顶部受张力 岩石破碎,易受侵蚀,向斜槽部受挤压 岩石坚硬,不易侵蚀,褶皱,地下水,石油,天然气,工程应用 背斜:挖隧道 向斜:修建大坝,找矿应用 背斜:天然气、石油 向斜:地下水,褶皱,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

3、造地貌,断层,断层,华山,泰山,庐山,断层,汾河,渭河,1.地壳的水平和垂直运动是依据地表的运动方向判定的。( ) 2.东非大裂谷是由地壳水平运动造成的。( ) 3.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 4.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答案,2.外力作用,生 物,冰 川,风,流 水,地质构造就是地貌吗?简述理由。,答案,思考,答案不是。地质构造指地壳中的岩层因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可简单地理解为:地质构造是岩层的形态,或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地貌是指地表的高低起伏形态。,2.外

4、力作用,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风化碎屑,风化碎屑,球状风化,花岗岩球状风化 形成的石蛋地貌,黄土高原的冲沟,河流切穿岩层,喀斯特峰林,丹霞地貌,海蚀崖、海蚀洞,台湾海边的海蚀柱,雅丹地貌,U形谷,角峰,沙尘暴,流动的冰河,江心洲,新月形沙丘,冰碛堆,知识归纳,褶皱,断层,地质 构造,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地壳活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流水、风力等,堆积地貌,侵蚀地貌,02,互动探究 HU DONG TAN JIU,探究点一板块构造学说,探究导引,1915年魏格纳在大陆与大洋的起源一书中提出了大陆漂移的概念,60年代初郝斯(H.Hess)提出了海底扩张的概念,结合二者

5、的思想和越来越多的证据,随后形成了板块运动学说,并成功解释了很多关于地球活动的不解之谜。70年代以来,以证实板块构造学说为目的的世界规模的地球观测蓬勃开展,据科学观测,这些板块确实在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结合“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分析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A处与B处相比,地壳较稳定的是_处,因为_ _。 2.图中数码代表_板块,数码代表_板块;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图中板块与_(板块名称)相撞形成的;安第斯山脉是由板块与_ (板块名称)相撞形成的。 3.根据图中板块的运动方向,预测红海海域的面积会逐渐_,大西洋的面积会_,太平洋的面积会_;地中海则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消失。,A,A

6、位于板块内部,B位于板,块交界处,美洲,太平洋,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增大,增大,减小,4.下列各组城市之间的距离,由于板块运动而正在变短的是 A.东京、北京 B.纽约、巴西利亚 C.伦敦、华盛顿 D.开罗、罗马,核心归纳,板块运动及形成的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具体分析如下表:,跟踪训练,读“日本海沟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M、N分别属于 A.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B.亚欧板块、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2.与日本海沟所处板块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A.安第斯山 B.红海 C.冰岛 D.东非大裂谷,解析日本海沟位于亚

7、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安第斯山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红海、冰岛、东非大裂谷均位于板块生长边界。,探究点二内力作用,探究导引,2017年7月21日,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在川东南丁山构造预探井顺利完成超高压分段压裂施工,创造了多项新纪录,有望突破丁山区商业气流关。,1.按照正常形成顺序,图中AF字母代表的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怎样的?有什么规律?,答案F地层先形成,然后形成的是E,以后依次形成了DCBA,规律是先形成的地层在下,后形成的地层覆盖在前面的地层上。,2.正常的地层是水平平行的排列,因受内力的挤压而弯曲变形,才会形成图示形态。你能从岩层的弯曲形态来区分甲、乙两地分

8、别属于哪种地质构造吗?,答案一般来说,岩层向上拱起的乙是背斜,向下弯曲的甲是向斜。,3.从地层的新老关系来看,甲、乙两地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地层分布有什么区别?,答案甲地是向斜,从向斜中心向两侧,岩层由新到老;乙地是背斜,从背斜中心向两侧,岩层由老到新。,4.一般情况下,岩层向上拱起形成山地,向下弯曲形成谷地,图中的甲、乙两地为什么倒置为“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答案乙地是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容易受侵蚀,易形成谷地;甲地是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受侵蚀,易形成山地。,5.你认为判断地质构造时,按地形与地层新老关系判断,哪个方法更准确?为什么?,答案按照地层的新老关系判断更准确。

9、因为地形容易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容易形成地形倒置,不能反映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6.你认为川东南丁山构造预探井最可能位于甲、乙中的哪个位置?为什么?,答案乙地。因为乙地是背斜构造,地层向上拱起,密度较小的石油、天然气容易在背斜顶部的空隙里贮存。,核心归纳,地质构造图的判读 (1)背斜和向斜的比较,(2)主要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右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读图,回答35题。,解析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中间岩层老,而两翼岩层新,故为背斜。,跟踪训练,3.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为 A.褶皱 B.背斜 C.向斜 D.断层,4.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 A.地壳运动所致 B.内

10、力作用所致 C.岩浆活动所致 D.外力作用所致,解析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常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由于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5.2015年4月19日,山西同煤集团姜家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16人遇难。此次发生矿难的地点其地质构造可能与图中的_处类似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向斜为储水构造,易发生透水事故,图中丁处符合矿难发生地的地质构造特点。,探究点三外力作用,探究导引,读“冲积扇示意图和剖面图”,探究下列问题。,1.冲积扇是怎样形成的?,答案冲积扇是山地河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坡度降低,河道变宽,流速降低,河水的携带能力下降,泥沙堆积,形成冲积扇。,2.

11、冲积扇的形态是怎样的?,答案冲积扇的形态是一个以山谷口为顶点的扇形倾斜面,向外逐渐过渡到山前冲积平原。,3.冲积扇的组成物质分布有什么规律?,答案冲积扇的组成物质受流速沉积规律制约,颗粒从扇顶到扇缘由粗变细。,下面的照片是面向东方拍摄的西北地区典型景观流动沙丘,仔细观察,探究下列问题。,答案在风力搬运沙尘过程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时,风沙会沉积,形成沙丘。,4.沙丘是怎样形成的?,5.观察沙丘的形态,结合西北地区的盛行风向,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并画出典型的流动沙丘和静止沙丘示意图。,答案沙丘是沙漠地区基本的地表形态,其迎风坡凸而缓,背风坡凹而陡,多呈新月形。如果地表植被稀疏,沙丘在风力作用下

12、就会发生移动,形成流动沙丘。静止沙丘的特点是上下层理构造,流动沙丘的特点是斜层理构造,如下图所示。,6.森林能防风固沙,能不能在这里通过植树造林来固定沙丘?,答案不行。森林的生长需水量大,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不能为森林提供足够的水分,树林很难成活。,核心归纳,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通过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等因素对地表形态造成影响,形成各种外力地貌,具体内容列表总结如下:,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跟踪训练,(1)图甲的地貌为_,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图甲中从河流出山口到冲积扇边缘,其沉积物分布有何特征?,冲积扇(或洪积扇),答案河流出山口处,河道变宽,流

13、速降低,泥沙在山前大量沉积形成冲积扇。,答案出山口处沉积物颗粒较大,到冲积扇边缘颗粒逐渐变小。,(3)图乙为_地貌,请解释其形成过程。,河口三角洲,答案河口地带,河道加宽,流速进一步降低,泥沙沉积,再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形成河口三角洲。,03,专项提能4地质构造图的判读 ZHUAN XIANG TI NENG 4DI ZHI GOU ZAO TU DE PAN DU,图表特征:地质构造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典型例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有哪些类型? (2)判断图中地质构造的先后顺序。 (3)岩层分布与地壳运动的关系是怎样的?,析题过程,读

14、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有哪些类型? (2)判断图中地质构造的先后顺序。 (3)岩层分布与地壳运动的关系是怎样的?,找,在图中找出岩层的弯曲方向或岩层的新老关系,找出发生断裂位移的地带。,析,1.判断地质构造:背斜、向斜、断层。 2.判断岩层分布与地壳运动的关系:岩层弯曲变形,说明地壳发生水平运动;断裂错位说明地壳发生垂直运动(或水平运动)。 3.判断地质构造形成的先后顺序:丙处岩层断裂,且岩层是弯曲的,说明该处先形成褶皱,后形成断层。 4.判断地质作用形式:甲处表面岩层缺失,说明发生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乙处有新的沉积,说明该处出现沉积作用。,答,(1)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向

15、下弯曲为向斜,断裂并发生位移为断层。 (2)断裂处岩层不连续且是弯曲的,说明先形成褶皱后形成断层。 (3)岩层弯曲说明地壳发生水平运动,断裂错位说明发生垂直运动(或水平运动)。,读“地质剖面图”,完成(1)(3)题。 (1)若岩层为页岩,为石灰岩,则图中甲、乙、丙、 丁四点最有可能变质成为新岩石的是 A.甲大理岩 B.乙板岩 C.丙大理岩 D.丁石英岩,解析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的变质条件下形成的。岩浆侵入地区附近温度和压力都较高,所以丙区域最有可能变质,由石灰岩变质为大理岩,故C正确。,读图训练,(2)甲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为 A.地垒 B.地堑 C.背斜 D.向斜,解析甲处岩层向上拱起可以判断是背

16、斜,故C正确。,(3)乙、丙、丁、戊四处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A.丙乙丁戊 B.戊丙乙丁 C.丙乙戊丁 D.丁乙丙戊,解析由图可以看出戊是侵入到丙、乙、丁岩层中,所以丙、乙、丁先于戊形成。又由于丙、乙、丁是沉积岩,按照沉积岩沉积规律,可知丙先于乙沉积,乙先于丁沉积。故A正确。,04,达标检测 DA BIAO JIAN CE,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 km,我国西藏拉萨等地有明显震感。ICL软件是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开发的地震预警软件,可提前几秒至几十秒不等预警地震,为逃生赢得宝贵的时间。预警时间的长短主要受震源深度和震中距的影响。据材料和图甲、图乙,回答12题。

17、,1,2,3,4,5,1.尼泊尔地震震中处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尼泊尔地震震中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D选项正确。,1,2,3,4,5,2.ICL软件实现地震预警的原理是 A.监测地震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差异 B.通过先进仪器观察地球内核活动 C.观测青蛙成群迁移等动物异常举动 D.通过观测天文星象(如地震云),解析从材料中的“预警时间的长短主要受震源深度和震中距的影响”,可以判定出ICL软件实现地震预警主要与地震波有关,而地震波的横波和纵波

18、传播速度有明显的差异,A选项正确。,1,2,3,4,5,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完成34题。,1,2,3,4,5,解析庐山属于断块山,是由沿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的,图中处是上升岩块。,3.读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中的哪一种地质构造 A. B. C. D.,4.在图中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A. B. C. D.,1,2,3,4,5,解析背斜是石油、天然气的良好储藏构造,图中为背斜构造。,(1)甲、乙、丙三地的地质构造和地形,分别是:地形:甲是_,乙是_。地质构造:甲是_,丙是_。,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解析要注意区分地质构造和地形的区

19、别,地质构造是指背斜、向斜和断层等,而地形则是指山地、谷地等。,谷地,1,2,3,4,5,山地,背斜,断层,(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解析甲地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为背斜,背斜易形成山岭,但从图上看该地的地形是谷地,这是由于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岩石破碎极易被外力侵蚀,而形成谷地。,1,2,3,4,5,答案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容易受侵蚀,成为谷地。,(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解析乙地地质构造,可以从两个方面判断,即岩层的年龄和岩层的弯曲方向。,1,2,3,4,5,答案乙地为向斜,可从两个方面判断:岩层年龄: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 岩层弯曲形态:岩层向下弯曲。,(4)简要分析不能选择乙和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1,2,3,4,5,答案乙地为向斜,向斜是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区,隧道易变成水道。丙地为断层,断层地带建设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解析建隧道要选择在背斜处,向斜和断层处易发生透水和塌陷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鲁教版 > 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