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0年中考语文三模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0年中考语文三模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0年中考语文三模试卷(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1 省泰中附中 2020 中考第三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2 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重复的汉字只要写一遍)。(4 分) 春天到了,大地 x x( )然恢复生机。初来乍到的春,用温润柔滑的雨珠唤醒了一 冬的静 m( )。在微风的吹拂下,满山坡的野花睁开了眼,连成了片,汇成了海。应对 这气势 Png b( )的色彩海洋,你还有烦恼吗?你还有忧愁吗?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2、稀土元素被称为钢中的“青霉素”,对钢起到净化,变质和合金化作用。 B盛春时节,漫步京城,吸引你的是争艳的百花,还是静穆的名人故居。 C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D第十届泰州水城水乡国际旅游节开幕式展播了长达 10 分钟的 3D 裸眼投影秀凤城 秀。 3下列成语使用错误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孩子应该干、可以干的事,要让他们自己去干,父母不要越俎代庖 。 B在目眩神迷 的感官刺激背后,电影天才枪手所表现的主题,更值得我们回味反 思。 C在艾弗森的带领下,“76 人”队发挥出色,轻描淡写 地将比分反超。 D军阀张宗昌胸无点墨,却喜欢附庸风雅,常常闹出
3、丑剧,真是贻笑大方 。 4下列说法有错误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这里“璧还” 一词的运用是正确的) B出现故障 看清楚 歌唱祖国 阅读美文 (以上短语都是动宾短语) C游记常常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交代游踪,二是描写景物抒发感受。 D马说从古老传说“伯乐相马”中翻出新意,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的观点。 5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8 分) _,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_,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_,殊未屑! 海内存知己 ,_。 酒文化在古典诗词中绵绵不绝,滋润着诗人或豪放或缠绵或深沉的心灵。如李白的行路 难,开篇即展示盛大
4、的酒宴场面“_,_”;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中,“_,_”借酒表达思乡而不得归的无奈。 6.名著阅读(6 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问题。 街上的雪已经不那么白了,马路上的被车轮轧下去,露出点冰的颜色来。土道上的, 被马踏的已经黑一块白一块,怪可惜的。祥子没有想什么,只管扛着铺盖往前走。一起走到 了 A 。他不敢站住,只要一站住,他知道就没有勇气进去。他一直的走进去,脸上热 得发烫。 他编好了一句话, 要对 B 说: “我来了, 瞧着办吧! 怎办都好, 我没了法儿! ” 2 选段中的 A 指的是 (地点),祥子来这里的原因是 。B 是 (人名)。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两
5、项是(3 分;多选不得分,选对一项得 1 分, 选对两项得 3 分) ( ) A艾青的光的赞歌一诗是诗人对自己生活和创作的一次总结。这首诗中诗人由社会之 “光”引出对自然之光的思考。 B.尼摩船长用科学知识带领大家脱离险境,当鹦鹉螺号遭遇土著人围攻时,尼摩船长用电吓 退敌人;法布尔用科学精神带领我们了解昆虫、热爱昆虫、敬畏昆虫。 C范进为举业空耗终生,反而一再热心宣扬“科举“,认为”举业“二字,是从古至今人 人必要做的,”人生世上,除了这事,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 D.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孙行者弼马温齐天 大圣孙悟空斗战胜佛。其中“齐天大圣”是自封的。 E.傅雷关注
6、孩子的成长,在傅聪遇到困难意志消沉时,他用克里斯朵夫的例子来启发他,希 望他能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 7.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 分) 2020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牵动人心,可是网络信息驳杂,你对以下信息进行 了梳理。 【材料一】 正常的口罩有三层结构, 最内一层通常是我们看到的白色层, 它紧贴我们的鼻子和嘴巴, 是柔软的一层结构,可以吸水,所以戴了口罩一段时间后,内层就潮湿了。 最外一层往往有颜色,一般是浅蓝色的,就像雨衣一样起到防水作用,所以对于一些喷 射的飞沫,它可以有物理的阻挡作用。 中间一层是滤网,是口罩的核心部分,其过滤材料往往要经过“驻极处理”(使其携
7、带 微量的电荷),目的是使其在较蓬松情况下仍能有效吸附空气中的各种微粒。 根据它的孔径大小不同,定义为不同型号。比如 N95 口罩,它能过滤掉 95%以上的直径 在 0.3 微米以上的小的颗粒物质,包括病毒和细菌。 【材料二】 网友搜集并上传了这样一组各地防控疫情过程中出现的标语: “现在请吃的饭都是鸿门 宴。”“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不聚餐是为了以后还能吃饭,不串门 是为了以后还有亲人。”“出来聚会的是无耻之辈,相约搓麻的是亡命之徒。”“今年过年 不串门,串门来的是敌人,敌人来了不开门。”“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地府相会。”“口 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 【材料三】新
8、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在全国各地持续传播,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各类 “网传”、“听说”类谣言信息也不断刺激着大家的恐慌情绪。 3 (1)你爷爷外出买菜回家,不舍得扔掉口罩,打算水洗晾干后重复使用,根据材料一 ,请 你告诉爷爷这样做没有用的原因。(3 分) (2)材料二的标语运用了不少手法,请指出其中两个。这些标语好不好?请给出自己的评 价。(3 分) (3)请给材料三漫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并简要说说寓意。(2 分) 标题: 寓意: 二、阅读理解(58 分) (一)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回答第 8 题。(6 分) 【甲】商山早行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
9、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乙】【乙】早行早行 杜牧 垂鞭信马行,数里未鸡鸣。林下带残梦,叶飞时忽惊。 霜凝孤鹤迥,月晓远山横。僮仆休辞险,时平路复平。 【注释】杜牧(公元 803约 852 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对于晚唐的时局有着较为深 刻的了解和关切,他的许多诗歌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 8(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甲诗首联中,“晨起”点题“早行”,“客行悲故乡”中的“悲”字,表明了旅客们离家 渐远、前途未卜的悲凉心情。 B.乙诗“数里未鸡鸣”紧扣标题,诗人走了数里路,还未见鸡鸣,这突出了早行时环境的清 冷孤寂。来源:学科网 ZXX
10、K C.乙诗颈联采用远景近景相结合的手法, 将作者身处的环境与内心的感受交融在一起, 生动 形象地刻画了诗人的感受。 D.乙诗尾联写诗人和僮仆之间的对话。当僮仆抱怨路途艰险,漫漫无际的时候,作者的回答 令人深思。 (2)甲诗中“枳花明驿墙”中的“明”字用得很妙,请分析妙在何处。(2 分) _ (3)结合整体内容,分析乙诗中蕴含的情感。(2 分) 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14 分)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 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 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11、。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 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 饮,尽欢而别。 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谓 其妻曰:“吾闻山阳范巨卿,烈士也,可以托死。吾殁后,但以尸埋巨卿户前。”乃裂 素为书,以遗巨卿。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 4 以为死友。乃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 ( 选自 后汉书 独行列传 , 有删改) 【注】【注】 克:约定或限定。审:确定。烈士:有气节的人。殁:没,引申为死。 瘗:坟墓。临湘:湖南省县级市,由岳阳市代管,位于湖
12、南省东北方。 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二人并 告归乡里( ) 元伯具 以白母( ) 巨卿信 士( ) 妻从 其言(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请设馔以 候之 A.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B.静以修身(诫子书) C.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D.请以军礼见(周亚夫军细柳)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两处)(2 分) 二 年 之 别 千 里 结 言 尔 何 相 信 之 审 邪 11.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 译文: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13、 大道之行也 译文: 1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范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 分) (三)阅读邵凤丽的古筝:别有深情一万重,完成 1315 题。(9 分) (1)古筝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被誉为“众乐之王”“东方钢琴”。最早的古筝 称为“筝”,又名“秦筝” “汉筝” “瑶筝”等,是一种历史十分悠久的汉族传统弹拨乐器。 汉代刘熙在释名中分析了古筝名的由来,他认为“筝,铮铮然”,由于发音上与铮音十 分类似,所以取名为筝。关于古筝的来历,历史上一直众说纷纭。 筝由瑟分筝由瑟分 (2)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 为二十五弦。”意思是说,太帝让仙女素娥弹奏一种五十弦的瑟
14、。可当素娥弹奏时,太帝觉 得素娥弹奏得过于悲凉,不想让她继续弹奏下去,但是又忍不住想听。于是,太帝将瑟一分 为二,变成二十五弦。历史上还有“二女分瑟”与“父子争瑟”的故事。 (3)以上几个故事中都认为筝是由瑟演变而来的,但是汉代黄宪在天禄阁外史卷 四中已经记载,魏王饮宴时,用筝进行配乐,同时配乐的还有瑟。由此可知,筝、瑟这两种 乐器在当时已经并存于世,都是非常重要的乐器。筝不是由瑟分化而来的,只不过外在形式 上有所不同而已,其发音是一样的。 筝筑同源筝筑同源 (4)在古代,还有一种叫筑的乐器。它的外形似琴,有十三弦,弦下有柱。演奏时, 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拿竹尺击弦发音。筑起源于楚地,声音悲亢
15、而激越。 (5)那么,筑和筝又有什么关系呢?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记载:“筝,五弦,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记载:“筝,五弦, 5 筑身也。”这里筑身也。”这里说的筝有五根弦,形体同筑一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说:“筝,鼓说的筝有五根弦,形体同筑一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说:“筝,鼓 弦竹身乐也,从竹,争声。”弦竹身乐也,从竹,争声。”由此可以看出,筝的形体和筑一样,只是筝要用弦演奏,属于 典型的弦类乐器。 (6)筑虽有弦,但从某种角度来说,它属于打击类乐器。它是用竹尺来击打筑身发出 声音, 和筝的弹奏相比, 筑的演奏方法要简单一些。 总的来说, 筝和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来源相同,演奏手法相似,可以
16、说先有筑,后发展成筝,筝、筑是同源的。 纤指弄鸣弦纤指弄鸣弦 (7)在唐代,女子也可以通过弹筝博得“周郎”青睐。李端在听筝中说“鸣筝金 粟柱,素手玉房前”,金粟柱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弹筝女子用她纖细洁白的手拨筝。按 此写法, 接下去似乎应该描写女子高超的弹奏技艺或者表现筝极富感染力的音乐形象, 但出 人意料的是, 诗人笔锋陡转, 描写女子为了引起知音的注意, 故意错拨筝弦, “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相传相传三国东吴名将周瑜精通音乐,谁将乐曲弹错,周瑜就用目光示意三国东吴名将周瑜精通音乐,谁将乐曲弹错,周瑜就用目光示意。此 诗显然受到这个历史故事的启发,“时时误拂弦”说明这并非偶尔失手,
17、也并非技艺低下, 这种失误明显是有意为之,希望把心上人引到身边来。 (8)“不听哀筝二十年,忽逢纤指弄鸣弦。”或许由于筝乐能引起人们内心的波动乃 至情感上的共鸣,诗人们喜爱用筝乐来寄托自己的思念、哀怨、愁苦之情,筝乐也就形成了 悲凉、凄美的风格,古筝也有了“悲筝”“哀筝”之称。“秦筝不复续断弦,回身掩泪挑灯 立”,哀怨的筝声正在诉说着思夫之苦;而“十二三弦共五音,每声如截远人心。当时向秀 闻邻笛,不是离家岁月深”,又将游子离家、内心思乡的伤悲全部浸润在古筝的音符之中。 (有删改)(有删改) 13.文章以古筝:别有深情一万重为题,有什么作用?(3 分) 14.第(5)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泰州 中学 附属 初级中学 2020 年中 语文 试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47263.html